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游振铨  张玮 《中国针灸》1999,19(5):281-284
以心功能和心电力为指标,以机械压迫阻滞针效的手段,比较压迫心包经穴位,经线上非穴位点和该穴点两侧对照点针刺点内关穴针效的影响,检测心包经在体表的特行轨迹,结果,以上穴点针后各项指标变化微小,针效显著降低,压迫两侧对照点则对时针效无明显影响,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证明上肢屈侧确有一条与心包经一致的机能路线,并与心脏机能活动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隐性循经感传、低阻抗和高振动声三种方法,采取体表厘定标准点、标准线,对30例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受试者手少阳三焦经体表循行进行精确定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所测三种实验经脉线相互重合,其宽度在1毫米以内,其主线与古典经脉线相吻合。在手臂部循主线内外各1厘米左右处,测出两条在手背部从主线分出至肩部又并入主线的支线。支线的出现与古典论述及经络图谱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吴宝华  黎宝娇 《针刺研究》1993,18(2):128-131,114
本文以视网膜电图(ERG)为指标:机械压迫为手段,观察针刺时体表出现的经络轨迹。针刺穴为合谷。压迫穴分别为温溜、手三里、曲池、臂臑和肩髃,并以压迫上述穴位的两侧旁开部位作为对照。观察对象为5例感传显著者和5例无感传者。结果表明:当机械压迫施加在经线上,各平面的 ERG 振幅变化不明显,而压迫非经线时,则ERG 反应都明显大于压迫经线时,二者对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从而成功地检测出针刺合谷时体表出现的经络轨迹,其路线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经络轨迹的测定为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体体表经脉循行路线的自然显示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本文在红外辐射成像的基础上,提取体表强度相同的瞬时红外辐射信号,并连续加以显示。在完全没有外加因素刺激或干扰的情况下,成功地显示了体表自然存在的红外辐射轨迹。对30名自愿者进行了49次观察,记录到594条辐射轨迹。这些轨迹呈线带状,长者可通达多个体区,行程与古典十四经脉的路线基本一致或完全一致,其中约有三分之一表现得颇为典型。本文所建立的方法使我们第一次能够直观地看到人体体表自然存在的经脉循行路线,证实了古代医籍中对经络的描述,实现了多年来人们的期望和追求。这些结果更加确凿地证明经络是人体固有某种“组织”和功能,它在“外周”必然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为阐明经络的实质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心包经循行路线及其与心脏机能活动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振铨  张炜 《针刺研究》1993,18(2):143-148
针刺心包经的内关穴,可使心脏功能获得明显改善。但是穴不等于经,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究竟与心脏功能活动有何关系?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文以心电图和心功能为指标,观察了针刺心包经循行路线上的四个穴位,两个非穴位测试点和经线两侧旁开1.5厘米的8个对照点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对100名冠心病患者观察的结果表明,针刺经线上测试点与针刺经线两侧旁开对照点,针后8项指标的变化,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与心脏机能活动有密切关系。也从机能分析的角度,证明心包经的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客观检测家兔“心包、三焦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家兔有类似人体“心包、三焦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7.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应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显示人体体表循经分布的红外辐射轨迹 (IRRTM ) ,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观察对象为 3 0 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 ,以红外辐射示踪仪显示人体体表的IRRTM ,并对与其相关组织的温度、氧分压和微循环状态进行了检测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 :①IRRTM是在人群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 ,可见之于十四经的每一条经脉 ;②IRRTM的皮肤微循环的灌注量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它的形成与皮肤微循环状态密切相关 ;③冷负荷实验的结果提示 ,IRRTM的热源位于皮下一定深度的组织之中 ;④经脉线下深部组织的温度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⑤经脉线下深部组织的氧分压也明显高于其两侧对照区 ;⑥针刺时经脉线上的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 ,这种效应还可被压迫经脉线所阻断。结论 :①IRRTM的形成与皮肤微循环密切相关 ,但其主要热源位于皮下一定深度的组织之中 ,该处能量代谢活跃 ,组织温度较高 ;②经脉线下的相关组织可能是一条具有多元结构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和传递的通道 ,这一通道的实体包括了多种已知的组织 ,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参与 ,它的热学特性与其周围的组织有明显的不同 ;③上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弄清与经脉循行路线相关的物质基础、阐明经络的实质提供了一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手少阴心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影响,为两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部分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满足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心包经组(n=14)和心经组(n=13),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梗死灶、梗死灶旁及对侧镜像区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ROI-CBF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受试者针刺前、针刺即刻及出针后3个时间段进行ASL扫描,运用磁共振成像自带的软件对图像进行后续处理,测量出ROI-CBF,从而分析2组受试者不同时间段下各ROI-CBF的差异。结果:1)心包经组能够提高各组ROI-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针刺即刻与针刺后续效应明显;在针刺即刻和出针后时间段,心包经组对各ROI-CBF效应存在差异,CBF效应依次为:镜像区效应梗死灶旁区效应梗死灶区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心经组能够提高各组ROI-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针刺后续效应为主;在针刺即刻和出针后时间段,心经组对镜像区与梗死灶旁区CBF效应无明显区别,但两者均与梗死灶区CBF效应存在差异,CBF效应依次为:镜像区效应≈梗死灶旁区效应梗死灶区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2组对各组ROI-CBF效应增高不一致,心包经组改善CBF效应优于心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1)针刺心包经/心经穴均能有效提高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 2)在同一时间段,针刺两经对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存在差异,心包经穴效应优于心经穴,提示临床上可以择优选取心包经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