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后方入路椎管减压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管狭窄伴有明显间歇性跛行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但要求改善生活质量,于是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获得1~3年随访,按Fischgrund标准评定术后疗效,优良率达90.0%。结论:该手术方法减压彻底,固定可靠,融合率高,脊柱稳定性好,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段鸿滨 《吉林中医药》2005,25(12):24-25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全椎板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内固定种类:Dick10例,RF系统6例,Steffee钢板4例,结果:平均随访3年6个月,参照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10例,良5例,可4例,差1例。平均症状改善率为93%。结论:全椎板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充分减压及防治脊柱不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任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52-853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减压脊柱内固定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意义及疗效。方法:52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弓根螺钉系统脊柱内固定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结果:52例中随访4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症状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优23例,良19例,中6例,优良率87.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充分、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并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单侧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不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单侧椎板咬除、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单侧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37例患者,评价术后植骨融合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3~24个月,椎弓根螺钉未见松动,植骨愈合,临床症状达到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为: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率为40%,12个月为86%,24个月全部骨性融合,未见椎体滑脱,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采用钉棒系统单侧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不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脊柱稳定、解除临床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GSS对腰椎间盘膨出并椎管狭窄症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腰椎间盘膨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运用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定系统治疗,随访3~18个月(平均10.7个月)。结果:术后14个月内动态x线检查显示GSS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76.O%。结论:后路运用GSS行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对腰椎间盘膨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全面的手术评估,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手术治疗后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术后随访1~3年,滑脱椎体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位有效,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1年后为91.7%,2年后全部骨性融合。结论:对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综合分析,明确诊断。采用腰椎后正中入路减压、滑脱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间隙植骨融合,在去除极外侧突出椎间盘的同时纠正了腰椎滑脱,达到了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合于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入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6例。平均年龄52.9岁,平均病程4年5个月。分别采用椎板减压术治疗(减压组)12例,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融合组)1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固定组)29例,术后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年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75.00%、80.00%、96.55%;术后4年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50.00%、53.33%、93.10%.结论:椎板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适合于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其术后中期疗效优于单纯椎板减压术或椎板减压后外侧融合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4例椎板减压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64例患者术后臀部及下肢麻痛、腰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消失,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结论:在围手术期给予正规护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中、老年腰腿痛的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退行性腰椎不稳引起腰腿痛的认识不断完善,特别是脊柱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脊柱融合术的改进,对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取得突出的效果。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作者采用脊柱后路颗粒骨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8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腰椎骨性和软组织性因素造成的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致马尾神经及脊神经根受压。临床表现为腰腿痛、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多数病人非手术疗法难以有效缓解症状,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自2000~2005年,作者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3例,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退变,引起髓核组织由内向后外或后中央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但临床上却有相当一部分为腰椎问盘突出合并中央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薛向东等幢’把其称为复杂性腰椎问盘突出症。对于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采用单纯的开窗减压,症状往往不能缓解。自2001-2004年,我院采用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该类腰椎间盘突出症9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方法治疗,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滑脱恢复情况、术后疗效、材料生物相容性、术后椎间隙高度及BFS评分。结果 30例患者中4例行椎管、神经根管减压、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余病例行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患者获得随访均超过12个月。30例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为100%,BFS评分优良率达90%。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原位附件骨在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中的有效,洼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腰椎后路病变节段脊柱附件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原位骨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临床恢复率.术后、术后1年及最终随访时分别为8l-3%、85%和84.8%,最后一次随访的融合率达99%.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8%,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病人的满意度达95.4%.结论:原位附件骨生物融合能力可以满足临床需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9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例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30~64岁,中位数52.5岁。L2~3、L3~4突出2例,L3~4、L4~5突出6例,L4~5、L5S1突出8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7.89±0.5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43.68±2.65)分。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钉过程中未损伤神经根,手术时间(96.5±15.5)min,术中出血量(291.1±45.9)m 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中位数22.5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67±0.98)分,ODI评分为(12.82±5.68)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18.499,P=0.000;t=-19.694,P=0.000)。1例L4~5、L5S1突出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时发现椎间融合器内植骨部分吸收,但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L4~5、L5S1突出患者术后置于S1的螺母脱落,再次手术改为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论:对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固定稳定、植骨融合率高、腰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Moss-Miami固定4例,USS固定3例,GSS固定8例,RF固定3例。结果经6~24个月的随访,按Steffee分级:优10例(56%),良6例(33%),可2例(11%)。结论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症。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进行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节段局部“开窗”减压术等。术中通过“C”臂X线机定位,于后正中做1~3个长约1.6cm互不相连的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器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活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2例,随访3~7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77例,良9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96.6%(86/89)。3例中转开放式手术。结论:本术式在保证神经根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本方法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经棘突间黄韧带潜行切除减压加椎弓根螺钉固定,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腰椎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5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至两年,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见跛行得到改善,其中,下肢肌力障碍恢复患者49例(90.7%),肌萎缩患者均有所恢复;48例感觉障碍患者,见完全恢复20例(41.7%),见部分恢复24例(50%),见无明显恢复4例(8.3%)。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术前腰椎滑脱症状均得到矫正,椎弓根内固定位置较好,未见松动。结论:腰椎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满意,椎弓根内固定可使滑脱椎体复位,并有利于相邻椎体间的稳定及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后路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对26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椎管减压,并用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对不稳滑移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同时Cage椎体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植骨仅用减压时切下的松质骨。结果:术后随访5月—2年3月,平均1年2月;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腰椎滑脱完全复位。复查X线片显示,椎间隙高度均获得良好的恢复,术后4~5月均达骨性愈合。无钉棒松动、折断、复位丢失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U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Cage椎体间和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能够提供腰椎牢固固定,Cage能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率高,从而也改善了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