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传染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给易感染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了解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乙肝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00~2004年对4422人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进行乙肝疫苗免疫学效果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淄川区有68万人口,从199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列入计划免疫管理,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为了解淄川区10年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于2002年对淄川区部分1~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预防效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我县于1992年初在部分乡镇开展了乙肝疫苗接种的试点工作,1993年初在全县新生儿及婴幼儿中全面开展乙肝疫苗的接种,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为考核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1992年9月起我站同北京高达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对1993年以来出生并接受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1992年开始对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2002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纳入计划免疫规程,2003年开始进行抗-HBs抗体免疫效果监测.为了解实施乙肝疫苗接种13年后人群乙肝抗体水平,为科学预防乙肝提供科学依据,于2005-2007年连续3年进行了人群抗-HBs水平血清学调查,并对部分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人群加强免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疫苗长期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普种预防儿童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降低乙肝发病率的免疫效果。方法:建立肝病报告制度,对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监测;以出生队列定群随访和横断面调查方法,观察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13年的免疫持久性、HBV感染标志变动和乙肝发病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V感染标志。结果: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轨道,母亲不筛检,新生儿接种常规剂量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平均接种率达到85%以上。免疫后13年的长期连续定群观察结果和免疫10年后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免疫人群的HBsAg阳性率已从既往的16.0%下降为2.3%,HBV感染率从既往的51.5%降至3.5%,疫苗预防HBsAg的保护有效率达到89.7%,预防HBV感染的保护率达到96.2%,1-13岁年龄组人群的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已由18.38/10万降至1.6/10万,下降了91.3%,保护效果稳定。结论:在肝癌高发区隆安县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可获得有效控制HBV感染和HBsAg慢性携带的长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HB)(以下简称乙肝)在我国感染率很高,目前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为加强对高校学生乙肝感染者的管理,我院对学校2002级新生进行了全面体检,对符合接种条件者进行了乙肝疫苗的普种。笔者抽取了接受过全程免疫的我校1100名专升本学生(现为我校大四学生)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西崇左县自1991年起,将儿童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了解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和免疫效果,1999年4月在全面考核计划免疫工作的同时,考核了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0年来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成果的回顾,综合论述这方面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自1994~2004年国内期刊文献中发表的乙肝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的文章。结果对乙肝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较多的是针对新生儿婴幼儿、小年龄组儿童、学生、成人、孕妇、无弱应答人群等人群;根据乙肝疫苗的不同时期的产品,研究血源性、基因重组疫苗的效果及二者之间的效果比较;对乙肝疫苗的不同剂量、不同接种程序进行研究并做效果比较。结论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乙肝疫苗对于降低乙肝发病率,提供保护性抗体效果显著,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婴幼儿等小年龄组人群,但成人保护效果不同研究差别较大。多数学者认为10μg剂量免疫效果优于5μg剂量。随着年龄的增加,乙肝抗体逐渐减少,提出应加强免疫。弱应答的研究提出与遗传有关的论点。在乙肝疫苗保护作用的影响因素方面,提出首针接种时间、母亲抗原情况等影响因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多为血清学方面,乙肝疫苗对于乙肝发病率的影响研究鲜见报道,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9.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血清学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不同剂量,不同间隔时间免疫后4年的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和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第1针分别接种10μg或5μg乙肝疫苗,4年后观察免疫效果,同时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选择第3针与第1针的不同间隔时间进行接种,全程免疫后4年观察免疫效果。结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4年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1针接种10μg组抗-HBs阳性率高于5μg组,差别有显著性,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时,乙肝疫苗第3针与第1针间隔5,6,8个月,其抗-HBs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所有接种对象,全程免疫4年后抗-HBs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较低。结论: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第1针10μg组全程免疫效果优于5μg组,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疫苗第3针与第1针间隔5,6,8个月都是可行的,4周岁儿童乙肝疫苗加强接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东安县中学生乙肝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中学生乙肝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东安县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南通市开发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报告发病率自2004年该区实现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每年发病率均处于前二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经济和安全的措施。为了解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对南通开发区某大型企业职工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并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和儿童加强免疫效果。方法筛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阴性的学龄前儿童及大学生,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4种疫苗,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种不同种类基因乙肝疫苗都能获得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平均抗-HBs阳性率在95.00%以上,平均GMC1336.58 mIU/mL。对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且目前HBV感染指标阴性的儿童分别加强接种不同种类乙肝疫苗,抗-HBs阳性率均在96.00%以上,平均GMC为966.50 mIU/mL。结论接种4种不同的乙肝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已把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为反映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制定乙肝科学免疫策略提供依据,2005年宜昌市开展了城区儿童乙肝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加强免疫的问题,为指导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在某理工大学对2000年后入学的大学生,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明确知道入学时乙肝疫苗接种史的1201名学生,进行乙肝HBsAg和抗HBs检测。结果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其抗-HBs的平均应答率为77.27%,5年内能维持在较好水平。免疫无应答率为22.73%,多次接种可提高其应答率。应答率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明显关系。无应答者是乙肝高危人群,极易成为传染源。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后高水平抗HBs应答率和持续时间,降低无应答率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我县自2000年起以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取代血源乙肝疫苗(PDV)对全县新生儿及儿童进行乙肝预防接种。为了解YDV免疫后的免疫效果、免疫持久性及何时需加强免疫,本研究对2159名儿童YDV免疫后不同年龄段的乙肝表面抗体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和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年 9月至 10月对闵行区 1988~ 1994年出生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乙肝血清指标检测 ,并观察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部分 1988~ 1991年出生的儿童使用北京、深圳两种乙肝疫苗并比较加强免疫效果的差异。1 材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选择闵行区七宝、颛桥、莘庄、马桥 4镇 1988~ 1994年出生并完成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无免疫加强史的儿童 5 5 0名。1 2 方法 对上述人群进行乙肝HBsAg、抗 -HBs、抗 -HBc指标检测。观察免疫后 3~ 9年乙肝血清指标状况。从中选择1988~ 1991年出生的 12 5名儿童随机分组 ,分别接种北京…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免疫后6年的免疫效果。方法连续对2003-2004年出生、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接受过0月、1月、6个月程序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的218名新生儿进行追踪观察6 a,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接种重组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细胞(CHO细胞)】和不同剂量的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的3组儿童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率总体趋势优于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结论两种不同种类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免疫后效果良好,母亲HBsAg阴性新生儿完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在6 a的随访期间,不同疫苗组间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浓度下降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8.
许建新  王庆丰 《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76-1476
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在全国推行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要求3a内城市免疫接种率应达到95%以上,并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2002年,国务院决定将乙肝疫苗正式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为了解本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我中心于2005年8月对本市市区入托、入园的2082名儿童开展了HBsAg携带率检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自1992年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以来,城市小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已从9.75%下降到1%以下,显示了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为了解乙肝疫苗在儿童中的免疫效果,我们对全程免疫儿童随机抽样进行了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60个月的免疫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疫苗接种是当前有效控制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讨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应答效果,我们于1997年对增城市口岸机关103名已在1996年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进行了免疫效果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