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通 《抗感染药学》2021,18(2):221-223
目的:分析肝硬化伴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间医院收治的肝硬化伴发SBP患者122例临床资料,统计其腹水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腹水中细菌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122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标本中,培养出病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患者的病原菌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雷州市人民医院9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合并(SBP)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约占(70.15)%,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9.95)%。90例患者中腹水蛋白≤10g/L并发SBP患病率高于腹水蛋白>10g/L患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行腹水细菌培养可有助于诊断,大肠杆菌为SBP的主要病原菌,对于腹水蛋白≤12g/L的患者应早期做腹水常规防止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腹水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54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54例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革兰阴性菌占8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46.2)。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早期诊断、及时足量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晚期肝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通过对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月85例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比较并发SBP前与未并发SBP患者临床、肝功能及腹水检查特点,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以期早期预防,从而降低其患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SBP患者34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急性发病者192例,隐匿发病者155例,分析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特点,腹水培养后病原菌情况,以及主要菌种的耐药率。结果除腹水增加外,急性发病组在畏寒、发热、腹痛、腹胀、黄疸加重、腹部压痛、肌紧张以及反跳痛等方面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隐匿发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7例患者中共有96例腹水的病原菌培养呈阳性,共分离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7.0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0.00%真菌占3.0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常用的抗菌药物普遍表现出耐药性,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对于第3代的头孢菌素均敏感,此类菌株可报告对其耐药。结论针对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治疗时应及时予以腹水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通过药敏结果作出科学正确的指导,最终有助于提升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高原地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检查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菌株种类、抗生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68例住院肝硬化并发SB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患者多核白细胞(PMN)相对值≥0.50。39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细菌42株,大肠埃希菌占42%,腹水蛋白≤10g/L者并发SBP的发生率高于腹水蛋白>10g/L病例者。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SBP时临床多不典型,腹水PMN值检测是诊断SBP较可信的参考数据,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腹水蛋白≤10g/L时SBP的发生率高,应及时早期反复行腹水常规检查,以提高SBP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1990年1月~1994年12月期间住院的148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中获得腹水标本264份,以细菌培养的客观指标分析报告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情况。 1 临床资料与结果 148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标准按照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拟定的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264份腹水标本经普通细菌培养、胆汁培养与厌氧菌培养。结果获得阳性18例26份占9.8%。其中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2例确诊为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膨隆、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不同程度凹陷性水肿,其中412例(82.1%)腹水常规中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26例(5.2%)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 肝炎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大多数典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重要而可靠的指标;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抗菌药物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孙会潇 《抗感染药学》2021,18(7):993-995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腹腔穿刺液标本的病原菌学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伴SBP患者382例病历资料,统计其腹水标本的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382例乙肝肝硬化伴SBP患者标本中,培养出阳性标本98例(阳性率为25.65%);98例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株(占50.52%)、革兰阴性菌44株(占45.36%)和真菌4株(占4.12%);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中科氏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G、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则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苯唑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则无耐药.结论:乙肝肝硬化伴SBP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各不相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腹水标本的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其感染,确保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后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朱林 《华北国防医药》2003,15(6):429-43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通过对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月85例肝硬化腹水住院患回顾性分析,比较并发SBP前与未并发SBP患临床、肝功能及腹水检查特点,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以期早期预防,从而降低其患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种类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4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患者中123例(84.8%)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78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53.8%),共分离细菌82株.包括11种细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40株,为主要致病菌,占48.8%。药敏试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抗感染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Child-pugh分级低,血清胆红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量降低等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诊断及预防SBP对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共187例,其中发生SBP者87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血清总胆红素大于51μmol/L、腹水总蛋白低于10g/L、有消化道出血在SBP组和无SB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950、14.713、8.142;P值均〈0.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腹水总蛋白含量降低和有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并发SB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我院消化内科1991年~1998年收治17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31例并发SBP本文就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是本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甚易漏诊,现就我院收治的5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SBP,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1988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391例,并发SBP54例,占收治总数的17.55%。男性40例,女性14例,年龄在20~78岁,60岁以上者14例。平均年龄53.5岁。 1.2 诊断标准:按1988年福州全国腹水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及影响SBP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肝硬化腹水病人,将SBP组与非SBP组的肝功能、腹水检查结果及病死率相比较。结果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者SBP发病率高于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者,两者差异显著P<0.05;腹水蛋白≤10g/L者SBP发病率高于腹水蛋白>10g/L者,两者差异显著P<0.01;SBP组与非SBP组的病死率相似P>0.05。肝硬化Child-plugh分级和并发症影响SBP患者的预后。结论血清高胆红素和腹水低蛋白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SBP患者肝功能积分越高、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叶献词  束庆文 《安徽医药》2012,16(4):494-496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判定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重要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SBP患者有较高死亡率,死亡组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血肌酐值(Scr)明显高于存活组;腹水白蛋白值、血钠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合并并发症多于存活组。结论 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腹水白蛋白值、低血钠水平、血Scr值及合并并发症等因素均影响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转归,临床医师可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9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肝硬化病因。结果近5年肝硬化住院患者增加,其中丙肝较乙肝多,而并发SBP患者中乙肝较丙肝多,但乙肝与丙肝肝硬化患者中SBP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占57.1%,但男性与女性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平均年龄较女性患者小(P<0.001);朝鲜族占67.7%,但朝鲜族与汉族无统计学差异;SBP多见于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C级占55.6%,B级占37.9%,A级占6.6%);发热77例(38.9%),腹膜刺激征101例(51.0%),压痛20例(10.1%),血白细胞高102例(51.5%),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165例(83.3%);腹水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3例(60.0%),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3.68%。结论近年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增加,但乙肝合并SBP较丙肝多,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大;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较多见,诊断需靠腹水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因素,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在本院住院的532例肝硬化腹水按照是否伴有SBP分为SBP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伴有消化道出血、伴有腹泻、腹水白蛋白含量(ALB)〈10g/L是肝硬化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伴有消化道出血、腹泻及腹水白蛋白〈10g/L的肝硬化患者要高度重视,早期给予抗生素进行预防,并密切观察有无SBP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研究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因素,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本院近期收治的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BP有较高的病死率,伴有消化道出血、伴有腹泻、腹水白蛋白含量(ALB)〈10 g/L是肝硬化并发SBP的危险因素,治疗治疗药物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 对伴有消化道出血、胆红素升高及腹水白蛋白〈15 g/L的肝硬化患者要高度重视,早期给予抗生素进行预防,对确诊患者应积极治疗抗炎及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