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迟发性及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316例行初次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PJ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70例,年龄(62.3±14.2)岁(范围:22~89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一个5代疑似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的大家系(患者17例)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和致病基因的筛查,为遗传咨询和产前分子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病史,一般体检、关节、髋部X线片资料;收集该家系外周血样,提取样本DNA,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先证者DNA临床全外显子进行测序,使用Next Gene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进一步利用Ingenuity软件对存在的突变进行功能注释,寻找先证者致病突变。针对可疑突变,PCR和Sanger测序对家系其他成员DNA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该家系共5代,现存家系成员38人,系谱分析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家系共有患者17例,其临床表现为:幼时出现走路姿势异常,后出现髋关节及膝关节疼痛,X线有典型骨骺发育不良病理改变。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后,筛选出先证者(Ⅳ-3)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基因c.1153G>A(p.Asp385Asn)错义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的第385位天冬氨酸被天冬酰胺替代。先证者家系其他成员符合基因型与表型共分离。结论COMP基因c.1153G>A错义杂合突变是导致该MED家系患者发病的分子机制,该突变首次在大家系中被报道,进一步明确了COMP基因c.1153G>A突变的致病性,有利于家系患者的进一步的诊治,也为产前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福建省两个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是否与2q23存在连锁关系。方法:从来自福建省2个汉族瘢痕疙瘩家系中选出26名具有较高遗传学研究意义的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他们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照国外最近相似研究的方法,在染色体2q23上选取已知的6个最大两点LOD值的微卫星为遗传标记,经PCR扩增,产物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在重组率θ=0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都小于-2;在重组率θ=0.05时,它们的两点LOD值均小于-1;可以否定这些标记与2q23的连锁关系。结论:本研究发现福建省两个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不在染色体2q23上的遗传学证据,说明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位点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鼠双微体基因(MDM2)启动子区rs227974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MDM2启动子区rs227974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评价。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共计乳腺癌病例组11 804例,对照组15 2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中突变型与野生型(TG/GG vs.TT)与等位基因(G vs.T)均有明显差异(OR=1.15,95%CI=1.06~1.24,P0.001;OR=1.12,95%=1.05~1.18,P0.001);按洲别分亚组分析显示,两者仅在亚洲人群中有明显差异(TG/GG vs.TT:随机效应模型OR=1.34,95%CI=1.15~1.57,P0.001,固定效应模型OR=1.34,95%CI=1.20~1.50,P0.001;G vs.T:随机效应模型OR=1.21,95%CI=1.09~1.35,P=0.001)。敏感性分析与Egger检验显示结论可靠,无明显偏倚。结论:亚洲人群MDM-2基因rs2279744位点的突变纯合子/杂合子(GG/TG)型相对于野生型(TT)的个体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MDM-2基因rs2279744位点的突变与亚洲人群乳腺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进展期胃癌对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SOX)新辅助化疗敏感性有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收集15例III期胃癌患者术后标本,其中6例SOX新辅助化疗后缓解(缓解组)、6例SOX新辅助化疗后未缓解(未缓解组),3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未化疗组),在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法检测各组标本基因表达谱后,以DNA损伤修复和叶酸代谢方面为重点分析对象,用系统性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差异基因,并通过KEGG来解释每个差异表达基因所在通路。结果:3组标本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间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和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通路上。与未缓解组比较,缓解组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3个基因(HUS1、RECQL5、XRCC4)明显上调和1个基因(GADD45G)明显下调;3组间在叶酸代谢方面未找到任何差异基因。结论:影响进展期胃癌SOX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基因可能与免疫信号传导有关,相关的基因检测对评估胃癌SOX新辅助化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鼠睾丸新基因TSEG-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克隆小鼠睾丸特异性基因TSEG-2。方法:从二级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ZooDDD中获得小鼠正常睾丸表达的EST,通过dbEST数据库检索出与其高度同源的EST序列,构建EST叠加群,Biolign软件拼接,GeneScan软件预测contigs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中的外显子、内含子;针对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序列,采用RT-PCR从小鼠睾丸组织中克隆新基因的cDNA,分析该基因在小鼠睾丸不同发育阶段、隐睾中及各脏器中的表达,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小鼠睾丸新基因TSEG-2,全长451bp,开放阅读框为267bp,编码88个氨基酸。RT-PCR证实该基因开放阅读框正确,TSEG-2在小鼠睾丸组织中高表达,在4、9、14、18、21、38日龄和2、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中呈现规律性表达,在隐睾组织中表达减弱,且与小鼠其他cDNA无同源性,获得GenBank登录号EU079025。功能区分析发现,小鼠TSEG-2cDNA序列定位于染色体15qE3,为可溶性非分泌型蛋白,有2个可能的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CK2)磷酸化位点,并可能是一种核蛋白。结论:获得小鼠睾丸特异性表达基因TSEG-2,诱导小鼠隐睾发生的17-β雌二醇可引发基因TSEG-2的下调,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9例经支气管镜纤毛病理活检或基因确诊的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患儿的临床资料。方法: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PCD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支气管纤毛活检的透射电镜(TEM)检测及基因检测的结果。结果:9例病例资料中男3例,女6例,确诊时的年龄6岁4月~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具有 KIT/PDGFRA基因"纯合性"突变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纯合性"突变定义为应用一代测序法检测GIST的 KIT/PDGFRA基因的状态时,表现为测序图中只有突变型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autosomal dominant Alport syndrome, ADAS)致病基因COL4A4杂合剪接突变的致病机制及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 以加深对COL4A4剪接突变的认识以及对ADAS表型异质性的理解。方法本研究为病例系列分析。从3家医院收集5个ADAS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从先证者中经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发现的COL4A4杂合剪接变异, 通过RNA体内剪接或Minigene体外实验分析其对mRNA正常剪接的影响。结果在此5个ADAS家系患者中经WES发现了4个COL4A4杂合剪接变异位点。家系1、家系2、家系3和家系4中多数患者呈孤立性镜下血尿或合并微量蛋白尿, 个别患者合并显性蛋白尿、进入老年期后出现肾功能轻度减退。家系5中4例患者均呈快速肾功能进展, 于28~41岁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家系1、家系2患者携带的c.735+3A>G和家系3患者携带的c.694-1G>C均可引起COL4A4的第12号外显子跳跃导致42 bp核苷酸框内缺失(c.6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