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梗死发病率很高,随着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它日益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它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然而常规影像检查(包括CT和MRI常规序列)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超急性期脑梗死是指发病6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此时缺血的细胞尚处于可逆阶段,在此时间窗内的溶栓治疗若能迅速恢复梗死区的血流灌注,则可能达到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的目的。近年来,随着高场强MRI机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DWI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I3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脑梗死临床患者39例,对其采取核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分别为T,wl、T。Wl、FLAIR,、DWI,而后对这几个序列的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8例在发病3~6h使DWI序列呈现异常高信号,有1例患者在发病1h后DWI序列正常,而在3hN复查时发现DwI异常高信号;所有患者的T,WI、T。Wr、FLAIR序列均没有发现异常信号。结论采取DWl序列对早期脑梗死进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临床值得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nir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O例发病3—24小时,疑似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DwI及常规MRI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栗发病时间〈6小时,超急性期脑梗死7倒,常规T2WI及FLAIR上无明显异常信号改变,DWI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发病时间6—24小时,急性期脑梗死73例,DWI信号改变较T2WI、FLAIR序列明显,显示部位、范围更加准确。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较常规MRl序列敏感,检查时间短,能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的证据,应作为常规序列开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28-13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MRI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图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住院部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常规MRI检查、DWI检查及CT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及急性期脑梗死的检出情况,进一步比较DWI检查结果中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ADC值及rADC值差异。结果 DWI检查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CT检查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检查与常规MRI检查对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分别为100.00%和90.91%,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平均ADC值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平均ADC值梗死灶对侧部位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及急性期脑梗死病灶中心rADC值均显著低于边缘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中心rADC值及边缘rADC值均显著低于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与ADC诊断急性脑梗死准确率高,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病灶情况和缺血半暗带变化,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T2WI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不同发病时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T2WI序列及DWI序列检查资料。比较两种成像方式对不同发病时期(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脑梗死的检出率,观察患者梗死灶在T2WI序列及DWI的信号强度表现,比较T2WI序列及DWI上病变核心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信号强度比(rMR、rDWI),同时比较两种序列中不同发病期脑梗死的病灶大小。结果 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检出率明显高于T2WI序列,慢性期检出率低于T2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T2WI序列及DWI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rDWI值均高于rM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期rDWI及rM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DWI在超急性CI的诊断及不同时期CI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腔隙性超急性脑梗塞诊断的敏感性及其限度,梗塞灶的演变过程中DWI、T2WI、T1WI信号的变化规律.方法美国GE公司signa 1.5Tsys # TwinExct MR成像仪,8通道相阵控头部线圈,均平扫,每例常规MRI及DWI扫描,SE序列横断面T1WI及T2WI,怀疑脑干病变加扫矢状及冠状T2WI,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横断面扫描.结果158例脑梗塞全部为脑干、基底节区、辐射冠区等脑深穿动脉供血区的腔隙性梗塞灶,其中超急性脑梗塞57例;急性脑梗塞31例;亚急性脑梗塞40例;慢性脑梗塞30例.此外2种或2种以上不同时期病灶并存89例.患行颅脑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加权MRI(DWI)和常规MR扫描,结果:超急性脑梗塞、急性脑梗塞和亚急性脑梗塞DWI均表现为高信号.57例超急性脑梗塞DWI除4例外均表现为高信号,T2WI有10例见小片状稍高信号,T1WI均未显示病灶.31例急性脑梗塞DWI及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T1WI有8例在相同部位见稍低信号,40例亚急性脑梗塞DWI及T2WI均为高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慢性脑梗塞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DWI低或等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随着病灶由急性向慢性的转变,T1WI信号逐渐降低,T2WI信号逐渐升高,DWI信号由高信号变为低信号. 结论DWI对超急性脑梗塞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能区分急性与非急性期脑梗塞.对2种或2种以上不同时期并存的病灶有较好的检出率,发现与当前症状及体征一致的梗塞灶.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的DWI图像及SE T1WI、FSE T2WI、FLAIR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高度敏感,达100%,对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亦很敏感;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敏感性性(33%)低于SET1WI、FSE T2WI、FLAIR(100%);FSE T2WI、FLAIR对慢性期脑梗死和脱髓鞘病变敏感性高(100%),DWI对此不敏感。结论:DWI是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之一。结合SE T1WI、FSE F2WI、FLAIR能区分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的信号变化特点.方法 搜集经临床确诊并经磁共振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30例,均同时进行了磁共振平扫检查和DWI检查.根据发病到行磁共振检查的时间分为超急性期(<6 h)30例,急性期(6~72 h)40例,亚急性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32只经眶入路电凝法所制作的兔大脑中脉梗死模型行不同时间点(0、5h、1h、2h、4h、6h、8h、12h和24h)DWI扫描,并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DWI上的异常高信号位于基底节、海马和顶叶皮层,脑梗死后0.5h,ADC值开始下降,至8h,ADC值降至最低。DWI上的异常高信号区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结论:DWI是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优选MRI序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脑梗死患者的常规MR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及DWI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 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像可显示T2加权像不能显示的病灶,在T2 WI及FLAIR加权像可显示的病变中,弥散加权像可更清楚更全面地显示病灶.结论 D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十分敏感,能对早期脑缺血做出明确诊断,结合T2 WI及FLAIR可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MR-DWI)对脑梗死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并于入院、发病1、3个月时进行脑功能评分。应用DWI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的改变,结合脑神经功能评分值,评估DWI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预后价值。结果 41例患侧平均ADC值为(0.553 4±0.179 9)×10-3mm2/s,镜像区平均ADC值为(0.848 7±0.144 2)×10-3mm2/s,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其值的改变与脑梗死预后相关性较差。结论应用ADC值下降比率评估脑梗死预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DWI、PWI)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发病48h以内的48例患者及治疗10天后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包括T2WI、DWI、PWI等序列,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病后就诊DWI能全部发现病灶;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PWI血流灌注少于对侧正常区;治疗后复查,梗死区ADC值、rADC值较初次检查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区rCBV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梗死区平均MTT值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显示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超急性与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及各代谢物浓度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3例超急性脑梗死与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常规磁共振(MRI)及~1H-MRS扫描,分别比较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病灶周围正常区与对侧镜像区之间NAA、Cr、Cho等代谢物浓度的差异。结果①超急性期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Cho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②急性期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Cho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超急性期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各区代谢物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多体素~1H-MRS可以直接、准确、全面地检测脑梗死病灶侧及对侧镜像脑组织的代谢变化信息,不仅利于脑梗死后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亦可对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在急性期脑干梗塞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42例急性期脑干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急性期脑干梗塞的MRI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结果 42例急性期脑干梗塞单发患者23例,多发患者19例,共发现梗死灶61个,其中梗塞灶的病变部位包括有延髓、桥脑、中脑。梗死直径范围为1mm-28mm之间,其中梗死范围在1mm-10mm的有19个,10mm-20mm的有31个,20mm-28mm的有6个。梗塞灶形态多为点状(24个)、片状(18个)或条索状(14个)。MRI显示结果为:25例在T1WI为等信号,14例T1WI为稍低信号;4例在T2WI为等信号,35例在T2WI为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结论 MRI在对脑干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呈现出脑干的立体结构,比较全面清楚地显示出梗死的数目、部位、尺寸和形态,且对脑干梗塞的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都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在临床中可以作为一种首先的检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兴  马青松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059-2061
目的:探讨低场永磁磁共振(MR)应用于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5例起病3d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表现与常规T1WI、T2WI、FLAIR对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在DWI表现为高信号,本组急性梗死灶在发病6h以后DWI显示达100%,高于T1WI(51.1%)、T2WI(60%)、FLAIR(80%),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DWI可以早期明确脑梗死诊断,与T2WI及FLAIR压水像相结合还有利于鉴别新旧梗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头颅磁共振(MRI)不同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经MRI明确病灶部位,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比较各种亚型在进展性和非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入选患者中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86例(66.2%),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44例(33.8%);两组患者中不同影像学亚型分布情况: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前循环皮质梗死率19.8%,基底节梗死率38.4%,放射冠梗死率18.6%,后循环梗死率23.3%;而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前循环皮质梗死率为50%,基底节梗死率18.2%,放射冠梗死率11.4%,后循环梗死率20.5%,两组构成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针对不同部位脑梗死病灶亚型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前循环皮质、放射冠及后循环梗死均与进展性脑梗死有相关性(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好发于前循环皮质区,梗死部位与脑梗死进展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9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SWI检查,根据图像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扫描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阳性检出率、出血灶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测量出血灶面积,采用评分法评价不同扫描序列对出血面积的差异。结果 SWI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1WI、T2WI、DWI序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对出血灶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1WI、T2WI、DWI序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出血评分的总分值明显高于T1WI结合T2WI、DWI序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序列相比于常规MRI序列和DWI序列用于检测出血性脑梗死,阳性检出率高,可早期检测出脑梗死中的出血灶,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高度怀疑脑梗死的患者,分别做头CT、MRI、DWI检查,根据发病时间分3组进行比较,并比较发病<12小时和12~24小时两组DWI阳性病例弥散系数(ADC)。结果6小时之内的DWI检查阳性率为66.7%,发病6~12小时阳性率为73.1%,其中,脑干、小脑梗死7例中DWI检查阳性的4例,阳性率为59.1%,发病12~24小时阳性率为100%。从12小时以内与12~24小时两组脑梗死DWI阳性病例弥散系数(ADC)的比较看出<12小时组与12~24小时组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计算结果显示两组方差齐。两组间ADC值有显著性差异,12~24小时组与<12小时组比较ADC值降低更为明显。结论DWI扫描可以明确的诊断早期脑梗死,尤其对脑干和小脑的早期梗死诊断更有临床价值,能正确的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9.
罗凤荣 《医学综述》2011,17(18):2814-2816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DWI(DWI)等不同成像序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DWI序列明显优于FLAIR序列和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序列,是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选序列,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并及时进行溶栓治疗,从而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就低场强磁共振机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T与MRI在脑梗塞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神经内科确诊的11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同时接受MRI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的脑梗塞检出率(93.64%)高于CT(62.73%),P0.05;MRI在不同梗塞部位脑梗塞的检出率均高于CT,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形状多为条索状、椭圆及圆形,其中以圆形病灶最多(63.64%),直径≤5mm的病灶约68.01%,MRI图像更清晰。结论 MRI及CT均为重要的脑梗塞诊断手段,于早期脑梗塞而言,前者总检出率、梗塞部位检出率更高,能清晰反应病灶位置、大小、形状等,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