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CK5/6、Chk1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K5/6、Chk1的表达水平,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K5/6、Chk1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CK5/6、Chk1表达阴性患者的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乳腺癌患者CK5/6、Chk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ROC曲线分析可知,CK5/6、Chk1诊断乳腺癌AUC分别是0.701,0.729,联合检测AUC为0.803。结论 CK5/6、Chk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且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Chk1与p16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TNBC组织、39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织及26例乳腺癌癌旁组织中Chk1和 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Chk1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09%,在non-TNBC组织中为46.15%,在癌旁组织中为19.2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k1的表达与TNBC病理分级有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月经状态、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16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66%,在non-TNBC组织中为48.72%,在癌旁组织中为84.62%,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的表达与TNBC病理分级有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月经状态、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TNBC组织中Chk1和p16的表达呈负相关(r=-0.93,P<0.05)。结论 Chk1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在TNBC组织中更明显;p16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在TNBC组织中更明显。TNBC组织中Chk1和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在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均存在差异性,且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Chk1/2(checkpoint kinase 1/2)和Plk1(polo-like kinase 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主要探讨3种激酶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激酶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宫颈癌组织和20例慢性宫颈炎性组织中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hk1、Chk2和Plk1蛋白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7%、60.5%和32.6%,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35.0%和0;Chkl和Plk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而Chk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hk1和Plkl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在43例宫颈癌患者中,Chk1与Chk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01).结论:Chk1和Plk1可能成为比较理想的宫颈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中ERK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Wang Z  Wang S  Zhu F  Ye Y  Yu Y  Qiao X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4):360-36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以及术前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 4 8例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ERK 1、ERK 2蛋白表达情况 ,其中 8例患者术前接受脱氧氟尿苷 (5′ DFUR)化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K蛋白进行定位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 ,ERK 1与ERK 2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P <0 .0 1) ,二者呈正线性相关 (r=0 .4 5 7,P <0 .0 1)。Ⅲ期乳腺癌组织中的ERK 1与ERK 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期与Ⅰ期乳腺癌 (P <0 .0 5 )。术前行 5′ DFUR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 ,ERK 1与ERK 2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ERK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结论 ERK蛋白的过表达在乳腺癌患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促进作用 ;术前应用 5′ DFUR化疗可部分抑制乳腺癌组织中ERK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Bmi-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Feng Y  Song LB  Guo BH  Liao WT  Li MZ  Liu WL  Zeng MS  Zhang L 《癌症》2007,26(2):154-157
背景与目的:多梳基因家族的Bmi-1被认为是一种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中国人乳腺癌组织中Bmi-1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乳腺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与其相关性.结果:所检测的58例乳腺癌标本中Bmi-1蛋白强阳性表达48例(82.8%).统计分析结果发现Bmi-1的强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及ER、PR、cerbB-2、VEGF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Bmi-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进展相关,预示肿瘤具有高度转移潜能;Bmi-1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高度转移的新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MHC-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B(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protein A/B,MICA/B)在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HER2阳性乳腺癌标本62例及其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CA/B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CA/B表达率为90.32%,高表达为64.52%.MICA/B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ER、PR表达有关(均P<0.05),与绝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无关(均P>0.05).结论:MICA/B的表达可能与HER2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Chk1/2和Plk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Chk1/2(checkpoint kinase 1、2)和Plk1(polo like kinase 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检测3种激酶在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3种蛋白在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hk1、Chk2和Plk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7%、75.0%和31.8%,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9%、61.9%和4.8%;Plk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而Chk1、Chk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hk1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在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hk2与Plk1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2,P=0.001)。结论 Plk1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比较理想的治疗靶点,而CHK1/2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中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Rβ蛋白在9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72/96),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5%(57/63),二者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ERβ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乳癌组织中的ERα蛋白水平、PR蛋白水平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绝经状态无关(P>0·05)。结论:ERβ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内广泛表达,在癌组织内亦有表达,但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ERβ蛋白的阳性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固醇硫酸酯酶(steroid sulfatase,STS)蛋白及其mRNA在乳腺癌组织及相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T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STS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TS蛋白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和正常乳腺组织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有3例患者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核中可见STS蛋白的表达,乳腺间质组织未见STS蛋白表达.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ST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ST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0%)明显高于其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分层分析显示,绝经前、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较晚的乳腺癌患者,其乳腺癌组织中ST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可能通过高表达STS以促进自身合成雌激素,提高肿瘤局部的雌激素水平,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同时,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局部合成的雌激素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可能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EphA2和Ephri-1nA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3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1%和59.23%;EphA2蛋白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phrin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phA2和EphrinA1蛋白阳性染色共同定位于大致相同的肿瘤区域和血管内皮细胞,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EphA2和EphrinA1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 2019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 61 例 TNBC 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 PD-L1表达和CD8+ TIL的水平,用卡方检测方法分析TNBC 组织中PD-L1 和 CD8+ TIL 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 系。结果:PD-L1和CD8+TIL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9%(39/61)和32.8%(20/61)。PD-L1表达与TNBC患者的肿瘤 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复发与否有明显关联(均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脉管侵犯以及Ki67表达水平无明 显关联(均P>0.05);CD8+ TIL水平与TNBC 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复发与否有明显关联 (均P<0.05),与患者的年龄、脉管侵犯以及Ki67表达水平无明显关联(均P>0.05)。PD-L1和CD8+TIL水平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 期(PFS)及总生存期(OS)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PD-L1+ 或者缺乏CD8+ TIL与患者更差的PFS及OS相关(均P<0.05)。结 论:TNBC组织中存在较高水平的PD-L1和CD8+TIL,PD-L1阳性表达或缺乏CD8+TIL与肿瘤侵袭性增加相关,也与患者更差的 PFS及OS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前列腺癌(PCa)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本院收治的54例PCa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qRT-PCR检测lncRNA TUG1表达水平,分析TUG1表达与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分析PCa患者生存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P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TUG1在PCa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Ca患者癌组织中TUG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T分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有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TUG1低表达组PFS、OS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TUG1表达、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是影响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TUG1在PCa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与PCa发生及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熊晶  邓辉  王渝  周晟 《现代肿瘤医学》2018,(24):3954-3958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及其靶蛋白SPON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评估它们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于同济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2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和相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ACC1和SPON2蛋白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ACC1和SPON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MACC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及细胞膜,SPON2在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出现表达,MACC1和SPON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8.3% vs 21.4%和71.4% vs 17.5%,P均<0.01)。MACC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均<0.05);SPON2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Nottingham预后指数、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均<0.05);二者均与ER、PR及HER2状态无关(P>0.05),且乳腺癌组织中MACC1和SPON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ACC1和SPON2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较短(P均<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MACC1和SPON2过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01)。结论:MACC1和SPON2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可能成为潜在的靶点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ncRNA RP5-1185K9.1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lncRNA RP5-1185K9.17的表达;使用Chi-Square检验、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分析lncRNA RP5-1185K9.1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及预后的关系和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lncRNA RP5-1185K9.1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较癌旁正常组织增高[(结肠癌:6.850±0.420;直肠癌:7.180±0.380) vs(癌旁组织:1.080±0.220;正常组织:0.980±0.140),P<0.01],lncRNA RP5-1185K9.17的表达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和血清CEA水平及生存状态显著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显著关系(均P>0.05);lncRNA RP5-1185K9.17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OS)时间及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OS:(25.45±4.28)月vs (42.69±3.72)月;PFS:(13.88±2.97)月vs (26.65±5.33)个月均P<0.01];lncRNA RP5-1185K9.17的表达、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和血清CEA水平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lncRNA RP5-1185K9.17可能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结直肠诊断和预后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2-AS1(LncRNA ZEB2-AS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90例为卵巢癌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2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ZEB2-AS1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LncRNA ZEB2-AS1表达水平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高表达组(52例)与低表达组(38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对卵巢癌患者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ZEB2-AS1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LncRNA ZEB2-AS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ncRNA ZEB2-AS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CA125水平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LncRNA ZEB2-AS1高表达组患者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分别为25.00%、46.88%,LncRNA ZEB2-AS1低表达组患者PFS与OS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LncRNA ZEB2-AS1表达均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LncRNA ZEB2-AS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标记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顺铂耐药性上皮性卵巢癌(cisplatin resistant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CREOC)患者的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ibose nucleic acid,LncRNA)的浆细胞瘤异位基因1(plasma 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1,PVT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关系及其作用。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139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病理诊断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REOC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PD-L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CREOC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PD-L1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 < 0.05)。CREOC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PD-L1表达呈正相关(r=0.629,P < 0.001)。LncRNA PVT1和PD-L1的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Ln? cRNA PVT1高表达与残留病灶大小、血清CA125水平有关(P < 0.05)。单因素Logistic生存分析显示,LncRNA PVT1和PD-L1的高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低于LncRNA PVT1和PD-L1的低表达者(P < 0.05)。  结论  CREOC患者组织中LncRNA PVT1和PD-L1的表达明显增高,且LncRNA PVT1的表达与PD-L1呈正相关。LncRNA PVT1和PD-L1的高表达与CR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更具侵袭性及较差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时间依赖受试者生存曲线(ROC)将患者分为高LMR组和低LMR组。分析直肠癌患者LM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用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LMR最佳临界值为4.21,其中高LMR组58例,低LMR组27例,高LMR组与低LMR组之间的脉管癌栓发生率、癌胚抗原(CEA)水平和TNM分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术后是否接受放化疗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术前CEA水平、脉管癌栓、LMR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高LMR组与低LMR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4%和40.7%;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8.6%和25.9%;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和LMR是影响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MR与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分期相关,且LMR是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与远期生存呈正比关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56 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病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qPCR 分别检测癌组织中Vimentin、E-cadherin 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独立因素,用Spearman 分析Vimentin 与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 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对预后的诊断。结果: 56 例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6.79%和19.64%;其中47 例(47/56,83.93%)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mRNA 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46 例(46/56,82.14%)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imentin 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是促进Vimentin 和E-cadherin 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Vimentin 与E-cadherin 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Vimentin 蛋白高表达的患者3 年生存率为67.44%,E-cadherin 蛋白低表达的患者3 年生存率为68.89%。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高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与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roline,glutamate and leucine rich protein 1,PELP1)表达与胃癌演进及预后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39例正常胃组织、48例低级别不典型增生胃组织、28例高级别不典型增生胃组织、77例胃癌组织中PELP1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CHE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切除的乳腺癌组织115例和配对癌旁组织7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CHE1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CCHE1水平;分析CCHE1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年龄、临床T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Nottingham预后指数、Ki 67增殖指数、ER表达、PR表达及HER 2扩增)和复发的关系;分析不同CCHE1水平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QPCR检测发现,11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CHE1水平为7610±3210,高于癌旁组织的2142±1753(P<005)。CCHE1水平与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Nottingham预后指数、HER 2扩增和肿瘤复发有关(P<005),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ER表达、PR表达和Ki 67增殖指数无关(P>005)。CCHE1低表达组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560个月和630个月,均优于高表达组的370个月和420个月(P<005);CCHE1水平、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Nottingham预后指数和HER 2扩增是影响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CCHE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该lncRNA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可作为潜在地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