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前角一般附着于前十字韧带胫骨止点前方约7 mm处的胫骨前缘,但内侧半月板的附着位置并非恒定,临床偶见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内侧半月板异常连接(图1).由于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常被误诊或漏诊.自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收治3例4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前角与前十字韧带异常连接病例,占同期全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0.5%.  相似文献   

2.
分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14例(14膝)。男8例,女6例;年龄20~49岁,平均(31.8±8.1)岁。患者均行X线、MR检查,提示10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角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例。Ⅰ期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术后固定3周后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3~6个月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且存在明显松弛时Ⅱ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或)后交叉韧带。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80个月,平均48.9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达87.1±2.8,优于术前19.6±0.9(t=12.3,P0.01)。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级:9例接近正常,5例异常。结论 :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后十字韧带由于解剖的位置关系,损伤后修复困难,我们采用内侧半月板作为材料修复5例,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在25~44岁。由于外伤所致,均伴有内侧副韧带及内侧半月板损伤。 1.2 方法 作膝关节内侧切口,切断内侧半月板前角及边缘,留至半月板后角止点,在内髁窝处钻孔,用直径1.2mm钢丝成“8”字型穿过半月板前角,再通过骨孔固定在内髁的皮肤表面。用半腱肌修补内侧副韧带,石膏托外固定,6周后解除石膏,拔出钢丝。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切断对内侧半月板后角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确定前十字韧带损伤与内侧半月板后角的生物力学量化关系。方法对10具尸体膝关节标本应用生物力学加载装置进行测试,实验分前十字韧带完整组和前十字韧带切断组。对膝关节同时加载134N前向载荷与200N轴向载荷,膝关节屈曲30°、60°、90°时,通过压力感受器测定内侧半月板后角所承受的压力载荷。结果前十字韧带完整组内侧半月板后角所承受的应力分别为:屈膝30°时(22.8±11.5)N,屈膝60°时(27.1±16.3)N,屈膝90°时(26.7±14.5)N;前十字韧带切断组分别为:屈膝30°时(87.3±43.9)N,屈膝60°时(77.7±43.3)N,屈膝90°时(66.2±40.1)N,应力值较前十字韧带完整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十字韧带切断组与完整组内侧半月板后角所受应力的比值分别为:屈膝30°时5.7±5.4,屈膝60°时3.5±3.1,屈膝90°时2.6±1.3。表明ACL切断后,内侧半月板后角所受应力数值平均增加了160% ̄470%。结论前十字韧带对内侧半月板后角所受应力具有显著影响,前十字韧带缺损后内侧半月板后角承受过度负荷,处于损伤的高危状态。对前十字韧带损伤后的内侧半月板后角继发损伤必须准确诊断并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月板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及重建术后胫骨前向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排除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和多发韧带损伤病例。所有不稳定半月板撕裂均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根据半月板损伤部位及程度进行分组。采用KT-1000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胫骨前平移量(ATT)。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共纳入15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其中半月板正常组61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组49例(19例为撕脱<总宽度40%;30例为撕脱≥总宽度40%);外侧半月板撕裂组35例(12例为撕脱<总宽度40%;23例为撕脱≥总宽度40%);内侧半月板前角或体部撕裂组13例(6例为撕脱<总宽度40%;7例为撕脱≥总宽度40%)。术前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总宽度40%患者的胫骨前平移量较半月板正常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1,P<0.01)。术后3个月及6个月,各个半月板撕裂组的ATT值与半月板正常患者相比均无差异(P >0.05)。 结论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与前交叉韧带断裂可增加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膝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中,后交叉韧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交叉韧带的损伤不仅造成关节直向不稳,还可导致膝关节旋转不稳和侧方不稳,临床上必须进行适当治疗。作者曾对4例陈旧性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利用其内侧半月板对损伤的后交叉韧带进行了重建,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未见文献报道,现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 采用膝内侧长弧形切口,沿股内侧肌外缘分离,暴露并切开关节囊,将关节囊连同髌骨向外侧翻转,显露关节腔,探查后交叉韧带,见后交叉韧带断裂诊断无误后,沿内侧半月板周围部剪开,游离内侧半月板前角及体部,保留后角,用钢丝“8”字穿扎固定内侧半月板前角,于股骨内髁外侧面原后交叉韧带附着点钻一骨隧道穿至股骨皮质外,将钢丝游离端穿过骨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外侧半月板下入路切除外侧半月板前角下层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10例外侧半月板前角层裂采用关节镜外侧半月板下入路切除外侧半月板前角层裂中不稳定的下层。采用3个入路:膝前外侧入路,前内侧入路及外侧半月板下入路。自前内侧入路置入关节镜观察;经前外侧入路使用探沟翻转层裂上层,并尽可能显露下层;经外侧半月板下入路使用直头Punch(篮钳)切除半月板前角层裂的下层。结果无术后并发症。6例术后MRI检查均显示半月板前角下层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45个月,平均18.9月:9例膝关节完全不痛,1例偶尔运动后疼痛;10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恢复至正常;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68.7±12.9)分提高到术后随访时的(94.4±5.7)分(配对t检验,t=7.79,P=0.00)。结论关节镜外侧半月板下入路可安全、有效切除外侧半月板前角层裂中不稳定的下层。  相似文献   

8.
不涉及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下肢长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韧带损伤临床上并不罕见,由于韧带损伤易被骨折症状所掩盖,诊断常被延误,影响肢体功能恢复。自1992年6月~1996年8月共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2岁。左侧8例,右侧6例,股骨干骨折9例,胫骨干骨折5例。闭合骨折8例,开放骨的6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合并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各1例,其中6例内侧半月板损伤。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运动伤2例。二、诊断与治疗 本组14例中,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膝关节镜诊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63例,施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16例,部分切除及囊肿切除3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4例,半月板全切除5例,半月板破裂缝合35例(包括合并有前十字韧带损伤3例,前十字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同时损伤1例,后十字韧带损伤1例)。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48.6±6.2)分。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为(90.5±5.8)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1)。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综合应用缝合技术可达到最大限度保留半月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并可同时处理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10.
外伤引起的膝关节三联症,是指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损伤及十字韧带断裂三联损伤。临床上以前十字韧带损伤为主的三联症占多数,而后十字韧带损伤则较少。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损伤又称O’Donoghue三联损伤。膝关节三联症临床报告甚少。我们于1979至1987年收治5例6膝。其中左膝3例,右膝1例,双膝1例。男1例,女4例。年龄19~47岁.手术治疗4膝,其它2膝当时全身情况太差而用长腿石膏固定。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对伴有内侧间室狭窄的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1~55(39.1±6.5)岁。MRI测量术前及术后24个月半月板外凸程度;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评估内侧副韧带稳定性并比较手术前后患侧-健侧的差值;比较术前及术后24个月Lysholm评分和IKDC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7~60(36.7±6.8)个月。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0.5~1.2(0.8±0.4) h;35例患者中,19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6例行修复缝合术。术前半月板外凸(1.5±0.7) mm与术后(1.7±0.4)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3.4±8.8)分提高至术后24个月的(91.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由术前的(50.7±9.2)分提高至术后24个月(90.6±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膝关节在0°位和屈膝30°位接受外翻应力试验测试并与健侧对比,全部患者均为阴性。结论:对于存在膝关节内侧间室狭窄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膝关节镜下采用经皮穿刺内侧副韧带深层松解技术能够改善内侧间室操作空间,并且不产生膝外翻松弛和半月板外凸。  相似文献   

12.
刘心  张辉  冯华  薛庆云 《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1):1272-1277
 目的 研究前十字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 Ramp(内侧半月板后角至后内侧关节 囊滑膜移行区域)损伤的发生率,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 4月至 2007年 10月, 采用韧带重 建手术治疗并确诊为前十字韧带损伤的患者 868例, 男 609例, 女 259例;年龄 15~55岁, 平均 25.2岁。根据手术记录以及术中关节镜探查, 筛选其中存在内侧半月板后角 Ramp损伤的病例, 计算其发生率。 按照性别、年龄段及受伤至手术时间分组, 分析 Ramp损伤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868例膝关节确诊为前十字韧带损伤并接受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中, 内侧半月板后角 Ramp损伤的患者为 144例, 男 113例, 女 31例;平均年龄 24.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 29.3个月。 Ramp损伤的发生率为 16.59% (144/868), 伤后 6周、3、6、12、24个月 Ramp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 12.66%、13.51%、13.17%、14.49%、 15.92%;男性发生率为 18.56%(113/609), 女性为 11.97%(31/259),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岁以下的患者 Ramp损伤发生率为 21.59%(114/528), 30岁以上者为 8.82%(30/340),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结论 内侧半月板后角 Ramp损伤是前十字韧带断裂的常见合并损伤, 其发生率为 16.59%; 伤后 2年内, Ramp损伤的发生率随受伤时间延长明显增加;男性及 30岁以下患者 Ramp损伤发生率明 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后角切除治疗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后角切除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6月,108例(114膝)膝关节稳定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后角全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其中男42例(44膝),女66例(70膝);左侧69膝,右侧33膝,双侧6例(12膝);平均年龄48.3岁(18-73岁)。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10~40个月(平均26.4个月),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58.7±17.6)分提高至随访时平均(93.8±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达到94.7%。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半月板囊肿104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  胡跃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1):1032-1034,1041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2月104例膝关节半月板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和年龄分布、创伤因素、临床表现、囊肿性状、合并半月板损伤等进行研究。结果膝关节半月板手术共计5986例,其中半月板囊肿104例(1.7%),内、外侧半月板囊肿的发生比为1∶12(8∶96)。年龄(30.7±12.2)岁(13~65岁),男女比为1.2∶1。60例(57.7%)有创伤史,创伤因素中以运动伤最多见(32例),运动项目主要为足球(11例)和篮球(8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102例,98.1%)和局部肿物(50例,48.1%),查体可及关节隙压痛(85例,81.7%)和突起(79例,76.0%),可伴半月板损伤的体征。内侧半月板囊肿多见于半月板的体后部和后角(5/8,62.5%),外侧半月板囊肿以前角至体部多见(88/96,91.7%)(χ^2=15.167,P=0.000),半月板损伤以含有层裂的复合裂(52/104,50.0%)及单纯层裂(25/104,24.0%)最多见,盘状半月板合并囊肿占5.8%(6/104)。结论膝关节半月板囊肿发生率较低,多数发生在外侧半月板,发病原因主要有半月板损伤和黏液样退变两种。内侧半月板囊肿多见于体后部,外侧半月板囊肿多见于前体部,大多数合并半月板层裂损伤。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CL)的技术和效果。[方法]自2001年4月~2004年10月,49例病人(49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PCL断裂,其中13膝伴前交叉韧带断裂,14膝伴后外侧角损伤,6膝伴后内侧角损伤,9膝伴外侧半月板破裂,5膝伴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伴膳动脉损伤,4例伴腓总神经损伤。均于关节镜下行自体四股膳绳肌腱单束PCL重建术,采用Bionx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或钛挤压螺钉解剖位固定重建韧带。[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0~52个月,平均2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30~60分(平均47.96分),提高至随访时70~95分(平均89.08分)(P〈0.01)。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由术前异常(C级)10例、显著异常(D级)39例,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20例、接近正常(B级)24例、异常(C级)5例(P=0.0000)。49例患者中,40例恢复伤前运动水平,9例运动水平较伤前减低。[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PCI.管伤小、手术操作简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关节镜下证实为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7~69(42.5±8.3)岁;右侧27例,左侧16例。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43例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的MRI表现,计算MRI对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计算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脱位等伴随情况。结果:143例中,关节镜手术证实43例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包括内侧撕裂24例,外侧撕裂19例。医师A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7%、86.6%、83.9%,伴内侧半月板突出19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2例;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7%、79.9%、79%,伴外侧半月板突出4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16例。医师B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87.4%、87.4%,伴内侧半月板突出19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2例;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9%、82.3%、82.5%,伴外侧半月板突出4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16例。2名医师采用MRI诊断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一致性均好,Kappa值分别为0.81和0.67。结论 :膝关节MRI诊断内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及其伴随征象具有较大价值,为临床医生术前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前交叉韧带损伤常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更易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MRI与膝关节镜检查是确诊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主要方法。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后角部分切除、单纯撕裂部位的创面新鲜化技术或全内缝合术式。Ramp损伤,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有关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背景: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临床常见,针对不同的损伤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目的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不同损伤类型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139例,男98例,女41例;年龄13~71岁,平均31.2岁;左膝62例,右膝77例,病程5 d至1.6年,陈旧性损伤(病程>3周)32例,新鲜性损伤(病程≤3周)107例。患者均有外伤史。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不稳、疼痛、弹响、绞锁。将术中镜下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类型特征及手术方式。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113例,部分断裂2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46例(盘状半月板损伤8例,胫骨髁间棘撕脱2例)占33.1%,内侧半月板损伤65例(46.7%),内外侧半月板同期损伤28例(20.2%)。半月板纵行撕裂42例(桶柄状撕裂24例),水平状撕裂8例,斜行撕裂36例,瓣状撕裂13例,横断性撕裂12例,复合性撕裂28例。前交叉韧带重建139例,半月板部分切除36例,半月板缝合103例。结论结论:陈旧性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以外侧半月板多见,急性损伤以内侧半月板损伤为主。内外侧半月板同期损伤多见于陈旧性损伤。陈旧性损伤多数需要半月板部分切除,急性损伤多数可以缝合。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应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进一步认识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0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采用永磁型MRI机,场强0.2T。结果50例半月板撕裂中,按照部位分类,半月板撕裂位于内侧半月板前角2例,内侧后角37例,外侧半月板前角5例,外侧后角3例,同时累及半月板前角、体部和后角者内侧2例,外侧1例。按照半月板撕裂的形式分为:水平撕裂8例;垂直撕裂4例;斜形撕裂26例;纵形撕裂3例;放射状撕裂4例;桶柄状撕裂2例;复杂撕裂3例。结论MRI能够清楚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部位和形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1 研究背景 1.1半月板的解剖与功能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软骨盘,位于胫骨平台与股骨髁之间,内侧为C型,外侧为近似O型.均分为前角、后角和体部.前后角借助"止点"结构固定于胫骨平台,内侧半月板前角止于胫骨髁间前斜坡处,后角止于内侧髁间棘后侧、后交叉韧带止点之前;外侧半月板前角止于外侧髁间棘前部,部分纤维与前交叉韧带相延续,后角止于外侧髁间棘后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