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穴位埋线技术作为传统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骨科疼痛疾病中(以颈椎病、腰腿痛为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临床操作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操作过程失精准、线体埋置深浅缺乏量化分析、临床补泻手法难操作、埋线后穴位动态效应不明确4个方面。肌骨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提供方法和契机,通过对肌骨超声的技术优势及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论述,并对其进一步应用于穴位埋线疗法所能发挥的技术优势进行探讨与阐释,力求实现埋线操作过程可视化、线体埋置深浅规范化、补泻手法安全有效化、埋线后穴位动态效应明确化,以期穴位埋线研究及临床运用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嘉士健  陈娟 《河南中医》2016,(2):340-341
穴位埋线效能的产生与机体的功能状态、穴位的功能作用、埋线针具的类针刺样的作用、药线的机械刺激作用、药理作用、生物酶变态作用、药物的循经作用、药线与穴位的交互作用相关联。穴位埋线要讲究补泻手法,穴位埋线的补泻与埋线时的针刺迎随、推线快慢、埋线针提插、埋线针粗细、药线的长短粗细、出针的开阖、穴位特性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毫针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应用规律与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现代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毫针文献数据库,对60多年来与毫针补泻相关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毫针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的效应特异性规律。结果:1从研究的病种看出,毫针复式针刺补泻手法在内科的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儿科;相对于其他疾病,腰腿痛出现频次较高。2烧山火手法的临床应用病种最多、频次最高,其次是透天凉、龙虎交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3在临床各科疗效中儿科痊愈率最高,其次是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4烧山火手法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足三里,其次是三阴交;透天凉手法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足三里,其次是曲池;龙虎交战手法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环跳。结论:复式针刺补泻手法在内科中的应用频次较高,腰腿痛是应用最多的病种,对于儿科疾病的治愈率最高。各种复式针刺补泻手法中,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多用于足三里穴,龙虎交战手法多用于环跳穴。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运用中的规律与特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方法:采用现代计算机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毫针针刺补泻手法数据库,对60多年来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在内科中应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外科,相对于其它疾病,中风、中风后遗症应用频次最高;不同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中以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应用广泛,其中捻转泻法和捻转补法应用频次最高;穴位选择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为主;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留针时间在30~45min时有效率高于其它留针时间;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针刺临床各科的疗效显著,尤以皮肤科和外科最为突出。结论: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内科、外科中应用优势明显,多使用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手法,在临床各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辨明病证虚实,熟悉腧穴特性,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  相似文献   

6.
提插补泻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补泻方法的刺激参数,为临床应用针刺补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提插补泻临床常用手法,在健康人体曲池穴给予一定量化的针刺手法,以穴位皮肤温度为观察指标,观察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曲池穴后,提插补法组对同侧商阳穴皮肤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提插泻法变化不大;提插补法组和提插泻法组均使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升高。结论:不同针刺补泻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特刊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Progress of 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s with acupunc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导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计算机检索科技期刊数据库,得到近10年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符合纳入标准的42篇文献,主要涉及针刺、灸法、针灸并用、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疗法,多取脾胃经的穴位为主穴。但针灸辨证取穴、针刺补泻手法的应用及试验方案的设计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是运用良多、疗效确切的中医外治法,但临床应用中标准不一,各家方法较多。通过总结历年报道,结合临床经验,在穴位选择、手法运用、疗程制定上进行思考与总结。提出以下观点:选取肺俞、膈俞、脾俞、肾俞、定喘、足三里、丰隆等经典穴位为主穴,配合迎随补泻及疾徐补泻手法的运用。对于皮肤敏感者,先以下肢穴位试探患者对该治疗的耐受性,再增加埋线的穴位,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合理选择穴位、改良操作手法及流程、设定合理的疗程等是提高临床长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穴位埋线是在传统的针刺基础上运用针刺与药线相结合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与传统针灸针刺一样,穴位埋线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病情、不同个体、不同穴位特性和所需的治疗作用,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的手法操作,以提高其综合效能。笔者认为,在埋线操作过程中,刺手和押手之间的相互配合非常重要,特别是押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  相似文献   

10.
单纯针刺手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不同年龄组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头项,四项末端的穴位,采用毫针补泻综合手法治疗,年老者重于补法,年轻者重于泻法。结果:三个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疗效与年龄,针刺补泻及治疗次数相关。结论:单纯针刺手法治疗高血压病,补法及泻法均可使用,补泻兼施起到共同降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plus medicine and simple medicine we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treatment of 100 cases with bronchitis and asthm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s of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catgut implantation atacupoint plus medicine and simple medicine were 87%, 99% and 85%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atgut implantation plus medicine was the best as comparedwith other two group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  相似文献   

12.
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轻中度AD患者按配对方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穴位刺激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在神门、丰隆、太溪和足三里进行埋线,穴位刺激组用相同操作方法刺激穴位,但埋线针不穿入羊肠线,每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6次。运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显著升高(P〈0.01),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价量表(ADAS-Cog)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穴位埋线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穴位刺激组(P〈0.01),穴位埋线组ADAS-Cog评分比穴位刺激组显著性降低(P〈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提高了AD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及病人的依从性,为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穴位埋线对肥胖大鼠弓状核胰岛素受体(INS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穴位埋线治疗15日为1个疗程。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后患者的各肥胖指标均明显下降,对弓状核胰岛素受体蛋白表达有提高作用。结论:穴位埋线减肥的中枢疗效是非常明显的。说明穴位埋线是单纯性肥胖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76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对照组,每组138例。埋线组选取大椎、关元、气海、中脘、肾俞、曲池、足三里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选取相同的穴位,注射器针头垂直进针后但不埋入羊肠线,其余操作同埋线组。两组均为7天1次,连续埋4次为1个周期,共埋2个周期。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和各项症状评分。结果:埋线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潮热汗出、失眠、焦躁、忧郁、疲倦等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而其他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的降低围绝经期月经失调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显著改善患者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郁、疲倦乏力等症状,而对感觉异常、头晕、肌肉骨关节疼痛、头痛、心悸、皮肤移走感等症状无明显影响。说明穴位埋线对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化脓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4%,对照组治愈率24%(P〈0.05)。结论: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无毒付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肝解郁汤配合穴位埋线对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50例乳腺增生患者,口服清肝解郁汤合穴位埋线治疗,30天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乳腺增生患者疼痛、增生硬度、范围、直径及伴随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清肝解郁汤配合穴位埋线对乳腺增生患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肥胖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1例中,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3%。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性痛经有良好的减肥与调经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与药物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自由基水平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配至埋线组(33例)和药物组(32例)。埋线组以三阴交、肾俞、关元为主穴,辅以随证配穴,每2周埋线1次;药物组口服妇复春胶囊,每天1次,每次2粒。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观察疗程,均在疗程开始当天及疗程结束的当天,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及抽取患者肘静脉血做相关指标检测,同时,在1个疗程结束后对穴位埋线疗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另选择月经周期规则的正常育龄女性28例,仅做排卵期性激素检测。结果:①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药物组为96.9%(31/32),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钙素(BGP)、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②两组绝经妇女血清雌二醇(E2)含量均较正常育龄女性明显降低(均P0.001),经治疗后,两组E2含量皆有明显增加(P0.05,P0.01),埋线组该作用弱于药物组(P0.05),但埋线组较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③埋线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比较,差异显著,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结论:穴位埋线能提高绝经后女性的低雌激素水平,安全性好,能调节绝经后女性的骨代谢、自由基水平,从而对绝经后包括骨质疏松症在内的退化性疾病及延缓衰老的进程具有积极的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厚朴温中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厚朴温中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53例,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3例,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结论:厚朴温中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从单纯穴位埋线、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穴位埋线联合西药、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穴位埋线联合心理治疗方面综述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随机对照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来研究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最佳方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