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被后世奉为中医外科经典书籍,对乳腺病病因、病机、治法、内服方药记载详备,创立了许多独特的外治方法等,许多理论及方药沿用至今。但缺乏系统整理。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的乳腺病章节内容方进行了梳理总结,将其主要学术观点归纳为:乳腺病按疮疡论治并重视外治药、创立红升、白降二丹用于乳岩治疗、乳岩分阶段论治、火针治疗不乳儿乳痈等,并对其处方用药特点进行了分析。溯本求源,古为今用使其指导临床治疗,并为治疗当前临床难治乳腺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赵炳南皮肤科学术渊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乃光 《北京中医药》2009,28(6):422-424
赵炳南是现代中医皮外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中医皮肤科理论和临床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体系,是赵炳南皮肤科学的知识源泉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赵老对带状疱疹、丹毒、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数十种皮肤病的古今病名、证候特点、治疗用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澄清和最终确定了一些皮肤病的病名,规范了皮肤病证候,在中医皮肤科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一定的权威性.赵炳南皮肤科还广泛吸纳明清皮外科学和温病学成就,将<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疡科心得集>等著名皮外科著作中有关阴阳辨证、走黄及许多皮外科疾病的诊疗方法 用于皮肤科临床,推动了现代中医皮肤科学的发展.赵老并将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三焦湿热证按湿与热的多少分类而治的方法 率先用于皮肤科中,是温病学说成功用于皮肤病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杨皓然  周冬梅 《中医药导报》2023,(6):175-177+181
名老中医赵炳南为中医皮外科先驱,建立了以气血津液辨证为基础的皮损辨证体系,重视外治法,形成了众多药物外治经验方。赵炳南认为湿疹的病机为“本在湿,标在热”,“湿为发病核心”,运用药物外治法时以清热燥湿为基本原则,其中外用水剂为一特色治法。赵炳南外治湿疹常用的水剂包括苍肤水剂、马齿苋水剂、龙胆草水剂,用法包括湿敷、浸泡等,具有使用简便、疗效显著等优点,为其特色外治法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赵立诚从痰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立诚教授,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余年,为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事业的发展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赵教授从痰论治高血压,辨证分析精确,处方用药严谨,本文就赵教授从痰论治高血压的经验试加探讨。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皮持衡教授在长期从事临床实践中,处方用药法于古而不泥于古,常常用治疗外科疾病的方药治疗内科疾病,认为只要辨证明确,药中病机,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兹介绍用四妙勇安汤治疗劳淋经验如下:1理论依据劳淋,即小便淋沥不已,或不痛或痛不甚,遇劳即发,多由诸淋日...  相似文献   

6.
已故名老中医赵炳南先生是我国中医皮外科泰斗,是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在广泛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在诊治皮外科疾病的理法方药中有许多创新,其中清热除湿汤就是赵老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基本经验方.现将赵老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分析近现代中医外治方药治疗骨痹病的药物组成特点,探讨并归纳其方药特点与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以近现代医家论治骨痹的医案、方书、骨伤专著及核心学术期刊等为收集对象,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的方法对上述文献进行查录,对近现代文献中查录的170首骨痹病外治方药的组成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骨痹病外治方药中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的应用最为常见;其中以草乌、川乌、当归、细辛、独活、红花、没药、乳香、威灵仙、透骨草等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对常用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8个药物组方及常用药对。结论:通过对近现代骨痹病外治方药药物组织及组方规律的研究与分析,佐证了近现代医家对骨痹病本质(虚、邪、瘀)的认识,从而在本病的治法治则和外治方药的组方用药规律上分别体现了相应的特点,对骨痹病外治方药的现代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顾氏外科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传承于顾筱岩、顾伯华先生,发展于唐汉钧教授等,拓展于阙华发、王小平等弟子,形成了其完整的诊治理论、特色外治方法及方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魏子孝教授辨治糖尿病用药特点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临床。方法收集整理魏子孝教授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处方110首,建立数据库,并利用SQL系统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魏子孝教授在糖尿病辨证中注重气虚、血瘀,处方时重视补气、活血药的应用,补气药最常用黄芪、陈皮药对,使用频次排在前18位的补气药还有白术、山药;活血常兼补血,最常用当归,使用频次排在前18位的活血药还有川牛膝、丹参、红花、郁金、鸡血藤。结论 SQL Server系统能够基本反映魏子孝教授辨证组方的思路及用药特点,魏子孝教授治疗糖尿病时注重"治未病",主张脾肾同治,重视补气、活血药的应用,具体处方用药"简"而"精",注重中药的传统作用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整理总结严继林教授临床治疗痹证的方药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严继林教授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痹证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多种统计方法,得出其治疗痹证的方药规律。结果:将符合要求的痹证治疗处方86张进行数据录入并分析,整理出经验方药的使用规律数据,可得到新处方7首以及核心组合14个。结论:严继林教授在痹证的治疗中,在戴丽三痹证经验方——桂枝独寄汤基础上加以拓展发挥,形成颇具特色的治疗方药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
邹铭西主任医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著名中西结合皮肤病专家,曾师从我国著名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和朱仁康教授学习多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性病学领域颇有见地。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整理邹老师治疗湿疹的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汤小虎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汤小虎教授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的中药处方117张,分析其处方中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新处方等,探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汤小虎教授治疗骨关节炎患者117张处方中,高频药物有当归、川芎、甘草等,使用率均>80%,设置置信度为0.5,共获得高频药物组合13组,聚类分析获得6类组方。结论:汤小虎教授治疗骨关节炎以滋补为主,所用甘味药多,主要归肝、肾、脾经。处方以补虚类、祛风湿类、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为中医临床辨治骨关节炎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骨伤外治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的骨伤外治处方,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统计纳入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及功效,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其中的高频药物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挖掘刘焯教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方药配伍规律。方法:利用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收集刘焯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272份病例,提取可分析数据,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处方的核心药物、方药配伍关系。结果:复杂网络技术能够得出抽动症病例的核心药物处方及药物配伍特点的复杂网络图,边权值较大的白芍、茯苓、钩藤、玄参、等中药为节点形成网络中心,形成网络的核心处方。另外通过复杂网络可以分析出治疗高频抽动特征的方药配伍规律,且符合刘焯教授治疗经验。结论:本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理总结名老中医用药经验更具有客观性,便于经验传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总结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方药规律,挖掘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新组方,为顽固性失眠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门诊处方并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方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方剂460首,分析得出张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常用药物有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等19种,核心组合模式中多见合欢皮、夜交藤等药物,并演化得到15首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新处方。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利用文本挖掘、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6.
高益民 《北京中医》2009,(10):771-773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是对赵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系统记录、整理和研究的专著,按照皮外科主要病证分类,以热毒、湿毒以及血分病证进行归纳,加上赵老对于皮科瘙痒主症的辨治思路,完整系统地体现了赵老的学术经验。其拟定的具有创新性的多种剂型的经验方药,不但临床效果良好,而且多数现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定型的医院制剂。赵老从常见病到危重病证均有系统的经验和发挥,以及其首创的三种独特疗法,基本构成了他的独特的学术流派和广博的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7.
高益民 《北京中医药》2009,28(10):771-773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是对赵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系统记录、整理和研究的专著,按照皮外科主要病证分类,以热毒、湿毒以及血分病证进行归纳,加上赵老对于皮科瘙痒主症的辨治思路,完整系统地体现了赵老的学术经验.其拟定的具有创新性的多种剂型的经验方药.不但临床效果良好,而且多数现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定型的医院制剂.赵老从常见病到危重病证均有系统的经验和发挥,以及其首创的三种独特疗法,基本构成了他的独特的学术流派和广博的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21-223
介绍乳腺增生症从肝论治、从肾论治到从脾论治的理论发展,并总结唐汉钧教授从肝、脾、肾—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证经验。介绍唐汉钧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处方用药特点和乳房局部辨证施治方法,以及对更年期乳腺增生症用药特点和异病同治的临证特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杨牧祥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杨牧祥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经验。结果:得出杨牧祥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频次最高的7味中药,以及常用药组和核心药物。结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对名老中医辨治经验的挖掘,获得了既往传统医案整理和统计学研究未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为杨牧祥教授慢性胃炎治疗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炳南     
赵炳南(1899—1984),回族,河北省宛平县(今属北京市)人,中医皮外科专家、教授。赵老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6年私塾。14岁从师学徒,专攻中医外科,192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