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祝小惠 《河北中医》2001,23(10):789-790
甘草性味甘平 ,归十二经 ,是一味常用药。然而正是因为它常用 ,反而容易被人忽视 ,对其作用不加深究。《神农本草经》谓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 ,坚筋骨 ,长肌肉 ,倍力 ,金疮肿 ,解毒” ,属上品。笔者通过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 ,发现其中很多方剂都将甘草排在首位 ,甚至以之作为方名。《伤寒论》113方中含甘草的有 69方 ,《金匮要略》2 0 5方中含甘草的有 75方 ,其最大剂量用到 4两 ,最小剂量只有 6铢 ,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可见仲景并不把甘草看作可有可无的角色。笔者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甘草的运用谈一点…  相似文献   

2.
郭一多  刘静毅 《河南中医》2009,29(9):839-840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附子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组方用药,十分巧妙,用法用量缜密权衡,如附子生用,取其回阳救逆,附子炮用,取其温阳散寒,炮附子重用,取其祛寒湿痛,炮附子轻用,取其寒热错杂,炮附子常用,取其温肾化气。  相似文献   

3.
蒋明 《中医杂志》2012,53(16):1435-1438
伤寒是病名,伤寒的含义问题即是伤寒病的概念问题,研究其含义可从分析张仲景的疾病观着手。伤寒是一个病,孤例势难判断求证结果,《金匮要略》中有多个病,探索张仲景的疾病观可从《金匮要略》中获得。  相似文献   

4.
陈妍  李伟兵 《河南中医》2016,(7):1129-1130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加味辨证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氧氟沙星、蒙脱石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中治愈22例,好转14例,未愈0例,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33例患者中治愈9例,好转13例,未愈11例,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认为,泻心汤证的真实病机当为胃火亢盛、迫血妄行,"心气不足"可能是对出血时所表现出的烦躁、心悸、面赤或面色发白、腹胀满等症状的理论概括。同时认为,泻心汤中应无大黄。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时令病和杂病的专著,其中对下法和大便的认识及其论治颇有独到之处,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现笔者就《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下法与大便的关系作如下探讨。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使用下法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金匮要略》与《伤寒论》是中医划时代的经典之作,其对方剂、药物等方面的研究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作者仅对《金匮要略》、《伤寒论讲义》(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中几组方剂在组成及功效主治诸方面作一比较。1 组成相同 方名各异1.1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草二两,强人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起回阳救逆之功。治四肢厥逆,恶寒汗出,或吐或利或吐利并作,口鼻气冷,唇指发绀,舌苔滑白,脉沉微迟弱及阳气衰弱,胃肠虚寒证者。方中生附子补益命门真火,通行十二经,温阳逐寒;干姜温中焦,除里寒;炙甘草通经脉…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广泛运用称之为“国老”的甘草,在《神农本草经》谓“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胫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甘草一药在《伤寒论》中组方共70次,在《金匮要略》组方计88次。兹就《伤寒论》中甘草的药证发挥介绍如下。古时候有“甘草主治赢瘦”之论。《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9.
泻心汤见于《金匮要略》,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关于本方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心气不足”究竟是什么;二是泻心汤与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关系如何?笔者试就这两个问题浅述如下:l 关于心气不足 由于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物组成,  相似文献   

10.
“伤寒”与“金匮”是仲景学说的两个组成部分,后世医家整理编次,分别命名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互为表里,一经一纬,交织而成,可称之为“姊妹丛书”。现就其关系浅议如下。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其有形之实质,即精髓,以三阴三阳为辨证纲领,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整体观念为核心。临床辨证以“外因是变化之条件,内因是变化之根据”这一思想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虽仲景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而伤寒六经之表里寒热辨证施治概念又无时不贯穿于金匮之中,金匮之脏腑虚实补泻辨证施治原则又无时不充满于伤寒之理。二者既可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的成书背景和学术贡献作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并结合作者数十年的治学经验.对如何学好《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介绍了个人的治学方法和体会。提出治仲景之学,首当求全,研读仲景之书,必以选善本与完本为要务,论病诸条文为治《伤寒》着眼之处,可检选后世名注参读,自可事功倍。在学习方法上,需背诵与理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金匮要略》皆从《伤寒杂病论》分化而来,故二书所用之剂量具有一致性。从宋代林亿等校订之后,原书记载之方药剂量一直流传至今。医家们在临床运用时应如何考量原书所定方药之剂量,则一直有广泛争议。但是,近年来却兴起一种趋势,主张运用仲景方应该依据原书所定之剂量。若如此,在当今临床上就会出现运用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的现象。本文从历代有关剂量折算的不同认识,及方药剂量与临床疗效关系等方面,对有关方药剂量展开一些讨论。提出了中医临床疗效之关键并非只在方药剂量上,运用仲景方用量宜多宜少之关键在于"善测病情"。须知"毒药治病",用之得宜则为治病之药,用之失宜则为害人之毒。若不在识病断证上下功夫以明方药治病之理,而独以剂量之大者为要,病者可能反受其害。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12-2113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在临床的应用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F),对该方近三十年公开发表的期刊报道进行整理,按照Excel2007建立的信息采集表提取数据,建立临床研究文献疾病谱,对临床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大柴胡汤共纳入1543篇文献。其中理论研究795篇、临床研究422篇、实验研究192篇、其他134篇。结论:大柴胡汤的高频系统病症集中在消化系统疾病,其高频病种分布在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较为急性的病种。  相似文献   

14.
李文文  仲德华 《河南中医》2013,33(8):1199-1200
《伤寒论》中柴胡汤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呕而发热四大主证为凭,但临床上疾病表现复杂多样,阳明病邪热伤津,少阴急下存阴等均可见口苦、咽干;寒热往来需与太阳病寒热休作如疟者鉴别;胸胁苦满需与结胸和痞证鉴别,惟有详查病因,方可避免误用小柴胡汤而致误治.  相似文献   

15.
从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论寒热错杂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从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的角度,分析原文,结合实践,探讨《伤寒论》中寒热错杂痞证的病名、成因、治疗及用药规律,感悟经典之魅力,启发思维,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11,31(10):1085-1087
真武汤的主要功能是温阳化水,而阳虚水泛之为灾者,可谓泛滥无涯,遍及周身诸经诸脏,其或心下悸,或头目眩,或腹中痛,或咳喘,或下利,或小便不利,或遍身烂肿如泥,或身体动不能自持,或四肢沉重疼痛,其症虽不同,然病因病机一也,皆因阳虚水气内乱为患,故用而取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标记、信息提取、文本聚类及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原文中关于用量策略文本进行挖掘研究,初步总结出经方的6条用量策略,体现了经方用量的灵活性和复杂性,证实患者体质、年龄、疾病、证候、症状等均是药物剂量的影响因素,提示医生处方时应对其进行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18.
还魂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主治“卒死,客忤死”。基于此方发微的三拗汤,是治疗外感风寒,开宣肺气的代表方剂。还魂汤调畅气机,开宣闭阻肺气的思路广受世人推崇,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1则验案正是运用了还魂汤此机制。本文通过“卒死”“客忤死”本意,还魂汤的作用及原理、方药组成以及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拆析、重识此方。并认为此方“还魂”的机制在于通阳逐邪,调畅气机。麻黄的特殊煎煮法以及麻黄“上沫”的运用是本方开宣闭阻肺气,调畅全身气机的关键。不拘泥于条文,灵活的理解与运用此方“通阳还魂”之机制才是探析本方与张仲景之学的关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发掘《金匮要略》泽漆汤证的治法机理,探讨了泽漆汤证的治疗法则,揭示了泽漆汤治疗的病位、病机和疾病。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引证实验结果说明泽漆汤治疗肺癌的可行性。泽漆汤逐水通阳、消痰散结、健脾扶正、清化郁热,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治法,临床主要治疗肺癌、转移性肺肿瘤病等。其治法重视对病位的脏器气机调理,顺应脏腑特性,疏理肺脏气机。肿瘤病正气大虚,脾为后天之本,治当培本,是一大要义。泽漆先煎,去其毒性,为护正安胃之举,时时不忘顾护胃气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