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诊治颈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颈脊神经后内侧支易受卡压的部位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1)C2颈脊神经后内侧浅支(枕大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走行于头下斜肌与枢椎椎弓板之间段、穿过头半棘肌段和穿上项线骨纤维孔处。(2)C3-5脊神经后内侧浅支(第三枕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穿行头半棘肌和穿头夹肌段。C3颈脊神经后内侧深支即头夹肌支,该神经穿过头半棘肌处。(3)C3-8后内侧支穿颈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结论颈神经后内侧支穿行的骨纤维管、项部肌肉、项部肌肉的腱性组织是造成颈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显露枢椎齿突的枕颈后外侧入路的应用解剖学并图示。方法 解剖并观察了 12具尸体的枕颈区 ;对 9具尸体的头颈部进行了冠状、矢状或水平断面的断层解剖学研究。结果  (1)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 (或斜方肌 )、头夹肌和头半棘肌可被认为该入路的浅结构。 (2 )头下斜肌和第二颈神经节为该入路的标志性结构。 (3)经寰枢椎侧关节和第二颈神经节及其相连的硬膜囊间显露枢椎齿突 ,必要时可切除部分寰枕关节 ;寰椎后弓下缘或枢椎椎板上缘至齿突的水平距离约 2cm ;(4)术中易于辨认和保护椎动脉。结论 枕颈后外侧入路容易显露枢椎齿突 ,能在直视下保护脊髓 ,并可同时做枕颈融合或 /和寰枢侧关节融合术以稳定脊柱。  相似文献   

3.
寰枢关节不稳,由颈部轻度外伤或持续不良姿势下工作,导致颈背软组织病变所致的椎枕肌、头夹肌、半棘肌的痉挛,或儿童上呼吸道炎症,致使横韧带、翼状韧带发生损伤。临床症状为颈枕部疼痛。旋转时加重,颈部活动受限。X线征象: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不对称,寰枢关节面硬化,间隙变窄;寰枢齿状突间隙、前屈位:儿童超过4mm,成人>3mm。示此关节不稳。治疗:坐位、颈前屈15°牵引+手法复位+颈围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46例行侧后方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方剪切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后外侧入路自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骨折块直视下复位后采用"T"型支撑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观察固定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12年4月收治的46例行侧后方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方剪切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后外侧入路自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骨折块直视下复位后采用"T"型支撑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观察固定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2个月[(22±0.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区皮肤坏死、感染或内固定松动等手术并发症。影像学评估: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的后倾角、内翻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SS临床功能评分平均87.6分,依据Rasmusse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7例(58.7%)、良13例(28.3%)、可6例(13.0%)。[结论]侧后方入路可充分暴露胫骨后平台,降低前方入路广泛剥离导致的软组织并发症,直视下复位关节面固定牢靠,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是较好的手术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颈半棘肌间平面阻滞(ISPB)对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4月择期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患者分为两组:ISPB组(I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使用超声定位于C5平面,I组在双侧头半棘肌和颈半棘肌之间筋膜平面内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 C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15 min开始麻醉诱导。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 40项恢复质量评分(QoR-4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记录术后1、6、12、24、48 h NRS评分。记录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喷他佐辛用量。记录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情况、术后首次独立下地行走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血肿、感染或局麻药中毒等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1、2 d QoR-40各项评分和总分明显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患者椎旁深层肌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31例C5-6单节段CSM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31例作为对照组。在C4-7节段的MR图像上测量椎体横截面积(vertebral cross sectional area, VCSA),双侧头长肌(longus capitis, LCap)、颈长肌(longus colli, LC)、多裂肌(multifidus, MF)、颈半棘肌(semispinalis cervicalis, SSC)、头半棘肌、头夹肌(splenius capitis, SpCap)和颈夹肌的总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 CSA)和功能性CSA(functionalcross-sectional area, FCSA),并计算其与相应椎体CSA的比值。结果 C4-5节段,研究组MF和SSC的FCSA/CSA水平均显著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保留棘上韧带附丽的改良腰椎后正中入路进行相关影像解剖学研究,并观察其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腰椎MRI图像资料,男27例,女23例,年龄37.1±8.2岁。在PACS系统上选择L3/4、L4/5、L5/S1各一幅T2W1轴位图像进行测量,包括棘上韧带宽度及厚度,胸腰筋膜、骶棘肌总腱膜于棘上韧带附丽部及多裂肌间隙部的厚度。在2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保留棘上韧带附丽的改良腰椎后正中手术入路。临床应用改良腰椎后正中手术入路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5±8.0岁。单节段14例,双节段7例,三节段1例。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切口长度、切口显露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腰痛程度。结果:胸腰筋膜、骶棘肌总腱膜附丽于棘上韧带。于L3/4、L4/5、L5/S1层面,多裂肌间隙与后正中线间距分别为16.32±6.56mm,27.43±6.36mm,33.65±4.77mm;腰筋膜附丽部厚度分别为0.81±0.17mm,0.88±0.15mm,0.87±0.14mm,与其肌间隙部厚度差异不显著(仅L4/5层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骶棘肌总腱膜附丽部厚度分别为1.76±0.51mm,1.71±0.40mm,1.78±0.50mm,同层面肌间隙部厚度分别为0.95±0.18mm,0.99±0.22mm,0.98±0.20mm,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尸体模拟手术示骶棘肌总腱膜深面与多裂肌之间存在潜在间隙,可无损伤分离至棘突旁,组织牵开张力小。所有22例均按手术方案完成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显露良好,视野清晰,单节段、双节段切口长度分别平均4cm、6cm。结论:棘上韧带之骶棘肌总腱膜、胸腰筋膜附丽部均强大。保留棘上韧带附丽的改良腰椎后正中入路合理可行,可缩短切口长度,减轻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8.
赵章伟  周凯  李琪  蔡春元 《中国骨伤》2020,33(3):234-237
目的:测量国人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前后根部附着区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修复半月板根部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30个国人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其中男16例,女14例;死亡年龄35~68(55.6±7.8)岁。对半月板根部附着区结构进行解剖,测量内外侧半月板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与胫骨内外侧髁间棘、后交叉韧带前缘、内侧胫骨平台软骨后方外侧缘及外侧胫骨平台软骨后方内侧缘等标志点的位置关系和各个附着区的面积。结果:内侧半月板后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位于胫骨内侧髁间棘后方(11.73±3.10) mm、外侧(2.77±0.86) mm,后交叉韧带前缘前(2.76±0.76) mm,内侧平台软骨外侧缘外(3.92±0.22) mm,附着区面积(31.29±5.18) mm~2。内侧半月板前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位于胫骨内侧髁间棘前方(25.40±5.27) mm、外侧(3.01±0.86) mm,附着区面积(46.18±11.60) mm~2。外侧半月板后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位于胫骨外侧髁间棘后方(4.51±1.35)mm、内侧(1.85±0.34) mm,后交叉韧带前缘前(6.91±1.11) mm,外侧平台软骨内侧缘内(3.16±0.96) mm,附着区面积(44.10±6.23) mm~2。外侧半月板前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位于胫骨外侧髁间棘前方(12.97±2.92) mm、外侧(1.31±0.22) mm,附着区面积(60.84±14.98) mm~2。结论 :该试验定量描述内外侧半月板前后根部附着区的面积以及其中心点与相应标志点的位置关系,为临床修复半月板根部损伤提供一定的解剖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平山病患者的颈部深肌的形态学变化,进一步理解其发病机制,并为平山病的治疗提供可能的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8例平山病患者以及38名健康人的中立位颈椎MRI片,测量所有人C3~C7椎间盘层面深肌(深屈肌主要包括头长肌和颈长肌,深伸肌包括多裂肌和颈半棘肌)及相应椎体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椎周围肌间隙的解剖学与影像学特点,为腰椎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和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18具成人尸体湿性躯干标本,一侧行局部解剖观察腰椎周围肌肉及其毗邻结构,另一侧行模拟肌间隙手术入路,观察不同肌间隙的解剖构成及其显露腰椎相关结构的特点;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的腰部MRI与CT图像,观察肌间隙的影像学显示特点.结果:Wiltse间隙位于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由脂肪及疏松结缔组织填充,无血管、神经穿行;通过该间隙可清晰显露腰椎关节突关节、椎间孔及横突;75.0%的CT片和93.3%的MRI片可显示Wiltse间隙.LIMP间隙位于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由一层薄而透明的筋膜分隔两肌,69.4%标本可见脊神经后支的肌支穿行间隙内;该间隙可满意显露椎间孔区及椎弓根;41.6%的CT片和56.6%的MRI片可显示LIMP间隙.Watkins间隙位于髂肋肌与腰方肌之间,由腰背筋膜中层及少量脂肪分隔肌肉形成,75.0%标本可见脊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血管走行;该间隙可满意显露椎间孔及椎体两侧;63.3%的CT片和86.6%的MRI片可显示Watkins间隙.结论:熟悉腰椎不同肌间隙的形态特点及穿行结构,术前影像学准确观测有助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与操作.  相似文献   

11.
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或脱位的经典方式为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是由中线切开、剥离枕颈部后方肌群显露寰枢椎椎板进行手术。该术式需要纵行切开项韧带,显露寰枢椎的椎板时需剥离多组肌肉止点(头夹肌、头后大直肌、小直肌、头下斜肌、头半棘肌等),其缺点包括:剥离破坏后方的项韧带、肌肉,术后枕颈部疼痛发生率高;肌肉止点剥离后,对术后枕颈部活动功能造成影响;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造成的失血量较多。近5年来,国内外多位学者借鉴腰椎Mis-TLIF技术,报道了由后路肌间隙入路实施寰枢椎固定、融合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自2018年开始应用此术式(后路微创肌间隙入路寰枢椎侧块融合术Mis-posterior atlantoaxial lateral mass joint fusion,Mis-PALF),并结合显微镜实施该手术,从而达到微创、精确的固定融合。2022年本课题组首次于国内报道了显微镜下微创肌间隙寰枢侧块融合技术(Mis-PALF)与传统开放寰枢椎固定融合术的队列比较,证实该术式能显著减少围术期出血、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快速康复外科的目标,同时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症状,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寰枢椎融合率良好。目前本术式实施已逾150例,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有效。现将该术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方肌群结构和神经血管组织的解剖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的3具男性半盆腔尸体标本, 通过3种方式进行解剖, 观察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壁的相关肌群结构和神经血管束(NVB), 即(1)1个半盆标本, 模拟直肠癌手术进行分离和观察;(2)1个半盆标本, 从横断面, 用莱卡刀片进行连续横断切(层厚约1 cm)观察;(3)1个半盆标本, 选择正中矢状面进行观察和组织学研究。对典型层面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 对肌群类型、神经和血管进行鉴别。结果 (1)分离半盆尸体标本, 于尿道膜部区域, 约平肛提肌裂孔水平, 见直肠纵肌向尾侧腹侧移行, 其向腹侧移行肌束形成直肠尿道肌, 向腹侧附着于尿道膜部。头侧毗邻前列腺尖, 见会阴深横肌断面。在直肠尿道肌后缘与直肠纵肌之间见两侧NVB的交通血管。直肠尿道肌将直肠前壁向腹侧牵拉, 参与形成肛直角。(2)由尾侧向头侧进行连续横断面观察, 在肛门外括约肌层面, 直肠纵肌向尾侧移行, 于肛门外括约肌上缘分成2个肌束:一束向尾侧背侧移行, 插入肛门外括约肌与肛门内括约肌构成的括约肌间隙中, 形成联合纵肌;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颈椎MRI评估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患者的颈椎旁肌影像学形态,并探索其对颈椎矢状位平衡(cervical sagittal balance, CSB)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同时段行健康体检的42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0~78岁,平均(59.9±12.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3~76岁,平均(55.7±10.1)岁。基于两组人群的颈椎MRI,借助Image J软件分别测量颈椎多裂肌(multifidus, MF)、颈椎半棘肌(semispinalis cervicis, Scer)、头半棘肌(semispinalis capitis, Scap)、头夹肌(splenius capitis, SPL)和颈长肌(longus colli, LC)的肌肉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 CSA)、有效横截面积(effective cro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中解剖定位标志的临床意义与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为369例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入路平面、解剖学结构及手术结果,总结可供利用的镜下解剖学定位标志对手术操作的指导意义与影响。结果:选择脐下切口经腹直肌后鞘内侧缘可准确进入腹膜前间隙,耻骨结节、腹壁下动脉、间隙分割韧带、Cooper韧带位置恒定且突出,可作为腹腔镜下分离间隙的解剖学标志,腹壁下动脉、输精管、精索血管与死亡冠、危险三角、疼痛三角关系密切,可作为结构分离的解剖学标志。362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EP术中借助解剖定位标志利于在正确的位置、层面分离,简单、易行,可减少术中并发症,更符合手术安全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讨从口内入路咬肌神经的解剖方式和毗邻关系特点,为临床行咬肌神经切断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甲醛固定12个月以上的12具成年尸头标本,从标本中部矢状劈开,共23侧,去除头面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咬肌,将咬肌下端止点自下颌骨剥离,在颧骨的咬肌前缘和后缘锯断颧骨,将咬肌瓣向后上翻转,显露咬肌间隙,精细分离咬肌神经干进入咬肌处和在肌肉内的走行,测量相应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咬肌神经在咬肌内侧,自颞肌腱后缘进入咬肌间隙后,在咬肌筋膜下走行,逐渐进入肌肉深层,走行约(8.86±3.07)mm 后,多数分为前后2支主干,并与咬肌血管伴行。咬肌神经自颞肌腱后缘穿出点到神经分叉点距离为:左侧(9.84±2.88)mm,右侧(7.88±3.08)mm;咬肌神经自颞肌腱后缘绕出点到咬肌颧骨附着点前缘距离为:左侧(56.14±3.33)mm,右侧(56.23±4.35)mm;咬肌神经自颞肌腱后缘绕出点到下颌切迹最低点距离为:左侧(12.70±2.51)mm,右侧(11.30±3.31)mm;咬肌神经绕出颞肌腱点距下颌支前缘凹陷处距离为:左侧(38.09±5.00)mm,右侧(36.48±5.32)mm。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左侧和右侧咬肌神经与各解剖点的距离,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咬肌神经走行较稳定,周围有典型的解剖标记,口内入路显露咬肌神经可行,可以设计口内入路咬肌神经切断手术。  相似文献   

16.
桡动脉肌间隙支前臂桡侧中段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带血管蒂前臂桡侧中段皮瓣移位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桡动脉肌间隙支及其皮支的来源、外径、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结果桡动脉肌间隙支起自桡动脉,干长(4.8±1.0)cm,外径(1.2±0.2)mm,沿旋前圆肌与旋后肌间隙紧贴骨膜走行,发出骨膜支分布于桡骨体部中下段,皮支穿肌间隙和深筋膜,沿前臂桡侧后缘分出皮肤血管,与前臂桡侧其他皮支相吻合。皮支穿出点距肱骨外上髁(11.1±1.3)cm,皮支外径(0.6±0.1)mm。结论以桡动脉肌间隙支为蒂的前臂桡侧中段皮瓣,可用于修复肘部、前臂及腕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髂前下棘及其体表投影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骨盆骨折微创置入外固定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15具尸体30侧骨盆髂前下棘及体表投影,测量髂前下棘横径、矢状径和体表投影,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男性髂前下棘矢状径和横径分别为(26.51±2.86)mm和(11.64±1.15)mm;女性分别为(25.46±3.92)mm和(9.20±1.14)mm。男性髂前上棘到髂前下棘体表投影的距离对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间距离的回归系数为0.252;女性为0.262。结论髂前下棘的体表投影点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外上1/4处,了解这一特点有助于准确置入骨盆外固定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颈半棘肌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7月行后路双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切断C2棘突半棘肌将患者分为颈半棘肌切断组(C3~C7椎板成形术,102例)和颈半棘肌未切断组(C3椎板切除、C4~C7椎板成形术,87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价;AS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颈托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轴性症状(AS)总发生率为30.2%(57/189),其中颈半棘肌切断组37例(19.6%)、颈半棘肌未切断组20例(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VAS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但保留颈半棘肌的手术方式缩短了手术时间,保持了颈椎曲度和活动度,有助于减少术后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患者中年男性,49岁。外院体检胃镜检查时发现幽门管后壁黏膜下隆起,超声内镜检查考虑"间质瘤?纤维瘤?"。患者于我院内镜中心全身静脉麻醉下行幽门管后壁固有肌层肿瘤隧道技术切除术,内镜检查示:幽门管后壁可见黏膜下肿物(图1),表面光滑,可推动,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示:幽门管后壁类圆形病变,大小约13.5mm×8.2mm,内部回声欠均匀,源于固有肌层(图2)。内镜下切除过程为:距肿物近端约  相似文献   

20.
胫神经腓肠肌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应用解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希军  柳大烈  宋磊  吴景泉  单磊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3):262-264,i0003
目的:为临床胫神经腓肠肌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局部解剖学研究方法,观察测量胫神经在腘窝附近各分支走行位置、起点、长度及宽度。结果:胫神经在腘窝处发出4条主要分支: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肌内侧头肌支、腓肠肌外侧头肌支和比目鱼肌肌支。变异情况主要有两种:①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共干起始(30%);②比目鱼肌肌支与腓肠肌外侧头肌支共干起始(30%)。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和腓肠肌外侧头肌支起点的平均高度分别为(-6.6±13.7)mm(、2.4±16.7)mm,神经起始处宽度分别为(2.3±0.4)mm(、2.5±0.4)mm,从起点到肌门处神经长度分别为(42±12)mm(、50±13)mm。结论: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从胫神经发出的位置比较恒定,神经较粗,较长,容易解剖分离。在腘窝皮肤皱褶处做长4~5cm横切口可暴露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术中应注意神经变异情况,保护腓肠内侧皮神经和比目鱼肌肌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