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随机筛查南京地区献血者标本,筛查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迹法(WB)和核酸检测进行确认。结果 25 007例献血者血液标本共有5例经ELISA筛查HTLV-Ⅰ/Ⅱ型抗体阳性,初筛阳性率为0.02%,经确认5例标本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提示南京地区属于HTLV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流行区但仍需继续监测,为制订输血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抗-HIV抗体的结果,探讨抗-HIV抗体ELISA法筛查阳性标本的平均值S/CO值与确认实验结果的关系,并阐述ELISA可能产生假阳性的原因及WB法不确定的原因。方法对54例经ELISA法筛查抗-HIV抗体阳性的标本采用WB法确认,并分别统计不同S/CO水平标本的确认结果和不同确认结果标本的S/CO值间的差异,分析确认阳性和不确定标本的WB反应条带。结果 54例初筛阳性标本经WB确认30例为阳性,两者符合率为55.56%。确认阳性标本的S/CO平均值为13.448。确认阴性与不确定标本S/CO平均值分别为3.550和4.490。WB法不确定标本最常见的反应条带为gp160,其次依次为p24、p66和p51。结论筛查实验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抗-HIV抗体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初筛实验高S/CO(≥6.0)预示抗-HIV抗体阳性的可能性大,但低S/CO值的标本也可能确认结果为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反应性结果与免疫印迹确认试验(WB)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血站常规ELISA初筛检测HIV结果为反应性的73份无偿献血者血浆,进一步行WB确认试验,对比分析初筛和确认结果。结果经WB确认,23份HIV双试剂反应性样本中确认阳性16份,阳性符合率为21.9%(16/73),单试剂反应性样本确认结果均为阴性。随着ELISA初筛检测S/CO值的增大,初筛结果与WB确认结果符合率增加。S/CO比值为1~6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0%(0/25);S/CO值为6~10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3.8%(4/29);S/CO值10时,与WB确认结果阳性符合率为63.2%(12/19)。结论无偿献血者HIV ELISA初筛结果存在一定假阳性结果 ,HIV检测结果报告及献血者的管理可参照WB确认结果及ELISA初筛S/CO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检测结果,为本地区临床用血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双抗原夹心)对河北省血液中心2016年9~12月采集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初筛反应性标本再进行双孔复试。复试阳性标本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做相关附加试验。结果石家庄地区41 000人份献血者标本中初筛阳性标本25例,经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证阳性1例。该试剂假阳性率为0.06%。对献血者进行追溯,确认该献血者为无症状固定献血者,已有4次合格献血经历。结论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属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发区。采用ELISA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其结果假阳性率低,适用于大规模血液筛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HIV抗体筛查实验阳性结果与确认实验结果,探讨HIV抗体检测确认实验是否能有效区分不确定标本和阴性标本。方法 HIV筛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原夹心法,确认实验采用WB法,分析确认实验161份不确定标本和154份阴性标本OD值与Cutoff值的比值(S/CO比值)。结果确认实验不确定标本S/CO比值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82、0.96;阴性标本S/CO比值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77、0.7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筛查实验存在假阳性结果,必须结合确认实验判定临床病例。WB方法在区分不确定标本和阴性标本方面存在不足,应积极寻找替代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调查HTLV在江西省无偿献血者中感染情况。方法对本中心、南昌地区、赣州地区、九江地区、宜春地区、上饶地区81458例无偿献血者样本,采用ELISA法初筛检测HTLV,WB法确认。结果 81458例标本中ELISA初筛阳性40例,初筛阳性率约0.49‰,经WB法确认3例阳性,1例可疑,确认阳性率约0.037‰。各地区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试剂假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省属HTLV感染低流行区域,确认阳性标本均发生于上饶地区,是否为浙江、福建等HTLV高流行区域影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遵义市无偿献血人群HTLV-Ⅰ/Ⅱ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浆中抗HTLV-Ⅰ/Ⅱ,筛查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检,仍为反应性则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PCR进行确证实验。结果38 739份标本中检测出10份初筛反应性标本,其中确认1份阳性,确认阳性率为0.0026%。结论目前遵义市无偿献血者人群HTL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6年3-12月40 874份在中山地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进行HTLV抗体筛查,筛查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查,复查仍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检测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证,确证阳性的视为感染。结果中山地区40 874份无偿献血者中HTLV抗体ELISA检测阳性21例,ELISA检测阳性率为0.05%,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5例,WB确证阳性1例,感染率为0.002 4%。结论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降低输血感染HTLV,有必要对中山地区的初次献血者进行HTLV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筛查HCMV-IgG,HCMV-IgM,HTLV-Ⅰ/Ⅱ抗体。初检阳性标本进行双孔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标本判定为ELISA结果阳性,HTLV阳性样品经巢式PCR检测核酸进行确认。结果 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中HCMV-IgM和HCMV-IgG阳性率分别为2.19%和92.59%,ELISA法初筛抗-HTLV阳性1例,巢式PCR确认结果阴性。结果 通过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显示,无偿献血者HCMV-IgG阳性率男性低于女性(χ2=5.88,P<0.05),18~25岁年龄段的献血者HCMV-IgG和HCMV-IgM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段(χ2=16.51,21.52; 均P<0.05),大学生HCMV-IgG阳性率低于其他职业献血者(χ2=14.20,P<0.05),而献血者教育程度与HCMV-IgG和HCMV-IgM阳性率无关(P>0.05)。结论在该次调查中,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中未发现感染HTLV的病例,而HCMV感染率与性别、年龄、职业相关,与教育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江苏地区(南京、苏州、徐州)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I/II)感染流行情况。方法:对2016-2019年江苏省四家血站(江苏省血液中心、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苏州市中心血站、徐州市中心血站)共408 262例无偿献血者样本进行HTLV-I/II抗体ELISA筛查,将初筛阳性样本统一送至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确认。结果:经HTLV-I/II抗体ELISA筛查共检出阳性82例,初筛阳性率为0.20‰(82/408 262),经确认,HTLV-I型阳性3例,确诊阳性率为0.74/100 000(3/408 262)。3名HTLV-I阳性献血者均为育龄期女性重复献血者。结论:江苏地区属于HTLV低流行区域,制定合理的HTLV血液筛查策略可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该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舟山海岛地区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感染情况,为血液安全筛查策略提供资料。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筛查阳性者进行WB、荧光定量PCR或巢式PCR确认。结果 29 810份舟山本地户籍献血者标本检测HTLV抗体阳性1份,阳性率0.003%;调查感染者直系亲属,其父母均为HTLV阳性。结论舟山海岛地区献血人群有低比例的HTLV感染,且各种感染途径均可能存在,鉴于HTLV经血传播的危害,建议在特定地区的血液安全筛查策略中增加HTL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适合孕妇的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阳性判断值。方法用科美东雅Chemclin CLIA系统检测13 974例孕妇血清抗TP抗体,对抗TP抗体筛查试验呈阳性反应[信号/临界值(S/CO)比值≥1.0]的样本,用免疫印迹法(WB)分析确认。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LIA的检测性能。结果 Chemclin CLIA系统检出抗TP抗体S/CO比值≥1.0的样本152例,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本比率为1.09%;初筛呈阳性反应样本经WB确认,阳性119例,不确定7例,阴性26例,初筛呈阳性反应样本中假阳性率为17.11%。根据ROC曲线,约登指数最大时,抗TP抗体S/CO比值为3.32;Chemclin CLIA系统抗TP抗体筛查试验阳性预测值≥95%的S/CO比值为3.25。结论为既降低抗TP抗体筛查试验假阳性率,又减少须进行补充确证试验的样本数,各实验室应建立针对不同人群和检测系统(试剂)合适的界值,以确定筛查试验阳性样本需进行确证试验的S/CO比值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献血者HTLV的血清学流行情况,为该地区血液安全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产或进口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分别筛查献血者血液标本,初筛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试,复试反应性标本利用蛋白印迹法(WB)进一步确认。结果 9 964份献血者标本共筛选出4份反应性,占0.04%;经确认3份不确定,1份阴性。结论合肥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的血清学筛查阳性率,有必要扩大监测量及进行抗-HTLV确认和追踪研究,为是否将HTLV纳入当地献血者血液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上饶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情况,为本地区血液安全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ELISA法筛查献血者血浆中HTLV-I/II抗体,用蛋白印迹法(WB)及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确证及分型。结果上饶市17662例无偿献血者中HTLV确证阳性3例,感染率为0.017%,均为HTLV-I型。结论调查表明,上饶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存在HTLV感染者,为确保血液安全,有必要对本地区献血人群继续开展HTLV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状况,为本地区临床用血提供合适的安全筛查策略。方法对安徽省合肥、蚌埠、芜湖、安庆、马鞍山5地区部分献血人群采用ELISA试剂筛查HTLV-Ⅰ/Ⅱ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m blot,WB)确证和核酸检测,同时对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5地区共抽检献血者标本100 840份,ELISA法筛查出阳性标本57份,确证结果"不确定"2份,其余全部为阴性;确证阳性率为0%;追踪到献血者8人,结果7人仍为原ELISA试剂筛查阳性,确证结果均无阳性。结论安徽地区为HTLV低流行地区,可以暂不开展献血者HTLV全面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的感染状况,评估HTLV对南宁市血液安全现状的影响。方法使用HTL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对南宁市61 80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筛查阳性标本应用免疫印迹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确证。结果 61 80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有HTLV-Ⅰ/Ⅱ抗体阳性24份,初筛阳性率为3.88,其中4份确证阳性,3份不确定,HTLV阳性率为0.65。结论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的HTLV感染,但目前处于较低水平,仍需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太原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抗-HIV)阳性标本的确认结果和带型。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B)对185例初筛阳性献血者标本进行确认试验,采用SPSS13.0分析试验结果和带型。结果确认阴性128例,不确定15例、阳性42例。确认阳性标本中,gp120、gp160、p24带型阳性率为100.00%,p31、p51和p66阳性率均大于90.00%。不确定标本中,p24阳性率最高,有12例,占80.00%;其次为gp160,有3例,占20.00%。随着S/CO值增大,带型出现率逐渐增高,最高为S/CO值6.00组(χ~2=35.16,P=0.009)。结论 HIV筛查试验存在假阳性。确认阳性标本多为病毒感染期。初筛阳性标本必须进行追踪确认试验,确认其是否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1~2015年开封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确认阳性情况,了解梅毒确认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为本地区梅毒预防及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梅毒抗体筛查采用ELISA试验,筛查阳性者送开封市疾病控制中心使用TPPA法进行确认试验,并对不同年份、性别、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264952例无偿献血者中检出80例梅毒确认阳性,总阳性率3.0/万,其中男性阳性率(2.9/万)略低于女性阳性率(3.2/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36~45岁阳性率(4.2/万)为最高,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1~2015年梅毒确认阳性率趋于稳定,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献血者梅毒确认阳性率为7.4/万,再次献血者梅毒确认阳性率为0.5/万,不同献血次数献血人群梅毒确认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开封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确认阳性现状,血站在继续加强梅毒筛查同时,还要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开始把好关,坚持以低危人群为原则,采取有效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对于多次献血合格的再次献血者,不能放松征询要求,避免高危行为者参与无偿献血,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地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6年3月—2018年4月广州血液中心635 456名献血者中ELSIA初筛阳性的129例标本进行抗-HTLV筛检,对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经RT-PCR或WB法检测确证并通过巢式PCR扩增确定其HTLV分型。结果 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筛查-HTLV均为阳性标本33例;经RT-PCR或WB法检测确证为HTLV-1型标本9例,阳性率为1.4/100 000(9/635 456)。巢式PCR扩增出gp46及LTR序列的8例标本均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例为日本人种亚群,其余均为世界人种亚群。结论广州属于HTLV低流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仅存在HTLV-1的感染其分型主要为HTLV-1A中世界人种亚群及日本人种亚群;献血者的HTLV常规筛查可有效杜绝HTLV的经血传播,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在厦门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ELSIA方法自2004年2月起对来夏门市中心血站献血的全部献血者131 823人做抗-HTLV-1/2筛检,对ELISA检测阳性的标本经巢式PCR、Taqman MGB探针及WB法检测确认并确定HTLV亚型.结果 在5年1个月的时间里,ELISA法初筛抗-HTLV阳性58例;经巢式PCR或Taqman MGB探针检测确认为HTLV-1阳性的标本24例,阳性率为0.02%(24/131 823).分析其中16例阳性标本的gp46序列发现其都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5株序列属于世界人种亚群,另外1株属于日本人种亚群.结论 厦门市无偿献血者中存在HTLV感染且感染者均为HTLV-1型,以世界人种亚群为主,并有少量的日本人种亚群;对献血者的HTLV筛查可有效杜绝经输血传播HTLV,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