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评价冠状动脉搭桥血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桥血管的价值。方法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在心电门控技术下采用16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叠400ms R-R间期重建,重建图像系列调入3D任务卡内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全面观察桥血管有无狭窄、钙化及吻合口情况。结果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共有29条桥血管,其CT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用于影像学评价;4例桥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狭窄变细,经DSA检查得到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随访的诊断和评价中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在体外构建的具有仿生结构的双相磷酸钙(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组织工程骨块植入犬股骨头缺损内的骨再生情况及预防股骨头塌陷的效果。方法 以犬股骨头的松质骨样本Micro—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为基础,提取其中的图像信息,利用三维凝胶叠层成形法制备出具有仿骨小梁结构的陶瓷支架。在体外利用诱导分化的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与仿生BCP支架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块,将其植入10只犬的股骨头负重区骨缺损内;另取10只火作为对照组,在股骨头骨缺损区内打球植入自体松质骨粒,对比观察仿生BCP骨块的植入效果。结果 制备出的股骨头仿生BCP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结构,支架小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板状模型;细胞在支架表面大量生长。植入动物体内30周后,实验组火股骨头外形基本完整,新生骨质包绕支架小梁并沿支架表面生长,而对照组犬股坩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结论 仿生BCP组织工程骨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犬股骨头负曩区骨缺损后,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股骨头塌陷。  相似文献   

3.
常规胸部CT诊断肺结节主要依靠其形态学特征。能谱CT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有效原子序数及基物质图像等成像模式及多重定量参数有助于定性诊断肺结节、对肺癌进行分期以及精准治疗和评估预后。本文就能谱CT在肺结节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的CT表现及其常见相关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总结门静脉间隙增宽的CT表现、分布特点及相关基础疾病类型。结果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表现为增强扫描门脉期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低密度影,肝左叶及有叶门静脉后支周围表现为“轨道征”,右叶门静脉前支周围表现为“晕环征”。16例门静脉间隙增宽中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心功能不全5例,外伤2例,晚期胃癌化疗后1例,骨髓移植术后1例,尿毒症1例。结论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可见于多种疾病,其表现及分布特点具有特征性,是一种重要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内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6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骨脂肪瘤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4~76岁,其中13例年龄为40~50岁。因疼痛、肿胀就诊15例,体检偶然发现3例,另1例为骨囊肿刮除术后4年发生骨缺损脂肪瘤替代。X线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坏,CT或MRI显示脂肪当量的病损,能术前确诊。其中16例采用手术治疗,3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42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无临床或放射学信号复发,3例保守观察的患者病变无扩大。结论:对确诊而无临床症状的骨内脂肪瘤应采取保守观察,有明确症状的患者应积极手术病灶刮除植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人股骨头坏死标本不同区域的骨微观结构及成、破骨细胞活性。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行全髋关节置换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的股骨头标本10例(Ficat Ⅳ期),男6例,女4例;年龄40~57岁,平均47.7岁。Micro-CT扫描后,根据影像学识别骨质密度不同,将每个标本分为软骨下骨区、坏死区、硬化区、健康区,通过病理学检测、纳米压痕、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不同区域的骨微观结构、微观力学性能及成骨、破骨细胞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Micro-CT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标本软骨下骨区及坏死区的骨小梁连续性破坏;硬化区的骨小梁数目增多,间隙变窄;正常区域骨小梁结构完整,厚度分布均匀。软骨下骨区、坏死区、硬化区和健康区骨小梁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3.808±4.22) GPa、(13.999±3.816) GPa、(17.266±3.533) GPa和(11.927±1.743) GPa;硬度分别为(0.425±0.173) GPa、(0.331±0.173) GPa、(0.661±0.208) GPa和(0.423±0.088) GP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结果显示,软骨下骨区和坏死区可见Trap染色阳性细胞,硬化区及健康区未见Trap染色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形成相关因子Runx2和BMP2在硬化区及健康区表达高于其他区域;骨吸收相关因子RANK和RANKL在软骨下骨区及坏死区表达高于其他区域。结论 股骨头坏死塌陷过程中,骨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而坏死区骨小梁微观力学强度较健康区无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标本中软骨下骨区及坏死区破骨细胞活性增强,硬化区成骨细胞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叶酸靶向相变型载硫化铋(Bi_2S_3)纳米粒(FBS-PFH-NPs)并用于体外细胞靶向及CT/超声显像。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和声振法制备FBS-PFH-NPs,检测其基本性质;以宫颈癌Hela细胞验证FBS-PFH-NPs体外寻靶能力;观察60、90、120、150、180 W功率HIFU辐照后FBS-PFH-NPs回声强度和温度变化,以及纳米粒中Bi_2S_3浓度为1.0、2.0、3.0、4.0、5.0 mg/ml时FBS-PFH-NPs体外CT及超声显像效果。结果光镜下FBS-PFH-NPs呈球形,平均粒径(458.50±69.22)nm;Bi_2S_3均匀分布于其外壳,浓度为1.0 mg/ml。FBS-PFH-NPs大量结合于Hela细胞周围。HIFU辐照后,FBS-PFH-NPs发生液气相变,且随功率增高,FBS-PFH-NPs回声强度及温度均逐渐增高(F=110.09、440.69,P均0.01)。随纳米粒中Bi_2S_3浓度增高,FBS-PFH-NPs的CT值及回声强度均逐渐增高(F=146.14、16.74,P均0.01)。结论 FBS-PFH-NPs兼具靶向Hela细胞及CT/超声双模态显像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平片(n=18)、CT(n=20)和MRI(n=10)表现。结果 X线平片正确诊断15例,CT正确诊断18例,MRI正确诊断8例。X线平片、CT和MR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及关节内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均可显示游离体的钙化;MRI可显示早期软骨游离体;CT和MRI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均能诊断本病,CT和MR检查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检出的病灶和征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及CT特点。结果 18例单发脾脏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血管瘤2例,其中1例明显强化,1例边缘结节状强化;3例淋巴管瘤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3例较大窦岸细胞血管瘤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逐渐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与周围组织相仿,另2例边缘轻度强化;3例较大硬化性血管瘤结节样转化病灶内见\"辐轮状钙化\"及\"辐轮状强化\",另1例病灶内见液化坏死;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平扫及增强无特征性改变;1例巨块型淋巴瘤动脉期可见\"血管漂浮\"征;2例淋巴瘤呈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CT可较清晰地显示脾脏病灶的大小、形状、密度、边界及强化程度,对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腕关节在尺桡偏运动过程中,腕关节韧带长度的变化.方法 对6名志愿者腕关节进行CT扫描,获得腕关节在桡偏20°至尺偏40°内每隔20°的运动范围内各腕骨及尺桡骨远段三维重建图像.男3名,女3名,仅研究单侧右侧腕关节.年龄20~32岁,平均24岁.在腕关节尺桡偏运动过程中,在重建各腕骨及尺桡骨结构图像上以软件测量掌、背侧腕韧带的长度.结果 腕关节尺偏时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背侧腕间韧带止于舟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部分的长度较中立位显著伸长,分别伸长(2.4±0.3)mm、(2.3±0.8)mm、(1.2±0.6)mm、(1.2±1.2)mm与(2.6±1.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桡偏时尺头韧带与背侧桡腕韧带长度显著伸长(P<0.05),分别为(0.8±0.6)mm和(1.0±0.5)mm.结论 在腕关节尺桡偏运动时,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背侧腕间韧带于桡偏位缩短,尺头韧带、背侧桡腕韧带长度于尺偏位缩短.这些位置可能使不同腕韧带张力降低,有利于损伤韧带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的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的评价意义。方法34例主动脉疾病患者(主动脉夹层16例、腹主动脉瘤18例)腔内支架植入术后行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多层螺旋CT检查21例,亚秒级螺旋CT检查13例),以容积再现(vR)、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种方式重建。对支架植入术后(支架的通畅、位置、形态,血栓的大小,术后合并症等)情况进行观察、评估。结果34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段主动脉均通畅,1例支架变形并右侧髂内动脉闭塞;33例支架外血栓形成,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8例术后假腔缩小,7例腹主动脉瘤者术后瘤体缩小;5例合并内漏。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较客观地评价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情况,在主动脉支架植入术随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SCT在右叶活体肝移植(LDLT)术前供体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名拟行肝右叶捐献的志愿者于LDLT术前行MSCT腹部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由2名医师观察肝脏血管系统的显影情况(采用4分法进行评价)、解剖结构及变异,并对最终作为供体接受肝右叶切除术者的CT表现及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名医师对肝动脉(HA)、门静脉(PV)、肝静脉(HV)分支及副肝静脉(AHV)显影情况的评分均为3~4分,观察者间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84、1.00、1.00和1.00)。40名志愿者中,HA正常19名,变异21名;PV正常28名,变异12名。10名志愿者因HA变异影响肝右叶捐献而被排除,包括7名肝右动脉(RHA)纤细和3名S4段肝动脉(S4A)变异;7名志愿者因PV变异被排除,包括2名PV右前支起自门静脉左支(LPV)、3名三叉型PV和2名门静脉右支(RPV)短干。最终包括2名RPV短干、1名PV右后支起自PV主干及2名三叉型PV在内的共15名志愿者作为供体接受肝右叶切除术。LDLT术中所见15名供体的肝脏血管系统解剖结构均与术前MSCT检查结果相符。结论MSCT是LDLT术前评价供肝血管系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射频消融后肺组织血管内血栓形成与消融功率及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20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5只;分别以20、25、30、40 W消融功率对包含直径≤3 mm小血管的单侧肺局部组织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射频消融,对各组内5只兔分别设定消融时间为4、7、10、15及20 min。完成消融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于光镜下观察消融区血管内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消融4 min后,4组消融区血管内均见不完全性血栓形成;消融7 min后,A、B、C组血管内见不完全性血栓,D组血管内见完全性血栓形成。A、B、C组消融10、15、20 min后血管内见完全性血栓形成;D组消融10、15 min后血管内见完全性血栓形成,继续消融见局部组织炭化严重、阻抗过高,难以维持20 min消融。结论 射频消融后肺组织血管内血栓形成与消融功率及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位置的分区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Wu Y  Hou SX  Wu WW  Peng BJ  Wang HD  Wei X  Shi YM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4):1572-1575
目的 探讨术后CT扫描对胸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分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共450枚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手术节段椎弓根CT扫描,根据椎弓根螺钉在CT片显示的位置及可能引起的危险将其分为A、B、C三个区:A区,螺钉位置正常(椎弓根螺钉位于椎弓根中央,未穿透椎弓根和椎体,深度合适)。B区,螺钉引起椎弓根部分皮质破裂或穿透椎体前方或侧方,但没有引起严重的神经或血管损害。同时,将椎弓根螺钉偏向椎弓根外侧或上方、内侧或下方、穿透椎体前方或侧方分别划分为B1、B2、B3三个部分。C区,椎弓根螺钉位置严重偏差,直接威胁脊髓、神经根或大血管。平均随访时间25.8个月。比较胸椎不同位置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时椎弓根螺钉的准确位置及术后可能因为椎弓根螺钉位置偏差引起的并发症。结果A区共367枚(81.6%),B区78枚(17.3%),其中B,区40枚(8.8%)、B2区23枚(5.1%)、B3区15枚(3.4%),C区5枚(1.1%)。从结果看T3-6节段最容易发生椎弓根螺钉的位置错误。结论根据CT扫描影像结果对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分区,有助于准确判断椎弓根螺钉的位置,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特点分析,探讨其CT诊断价值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经手术证实的30例胃肠穿孔患者的CT资料,观察隔下游离性液、气体分布及量的多少,邻近腹膜及器官轮廓的改变。结果30例中,外伤性穿孔10例(其中7例闭合伤均为小肠穿孔,穿通伤3例为胃和横结肠穿孔)、消化道溃疡穿孔8例、阑尾炎穿孔6例、胃窦癌穿孔2例、腹股沟嵌顿疝穿孔2例、先天性巨结肠穿孔1例、乙状结肠癌穿孔1例。CT检查可见隔下不同量的游离液、气体,邻近穿孔周围的系膜脂肪混浊、密度云絮状增高,邻近器官轮廓模糊。结论CT检查能够明确诊断消化道穿孔,对部分患者的穿孔部位及病因有提示性诊断价值,对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判断愈合。  相似文献   

16.
浅议骨骼CT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骨骼三维图像重建研究其方法和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的髋膝关节和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各1例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分4步进行,设定层厚、层距行CT扫描并将图像输入工作站中;锐化各CT图像层面的骨组织边界并建立文件;建立网格立体图,经修正后获得光滑三维骨骼图像;在三维图像上行测量和模拟匹配。结果不同角度观察骨骼形态及其比邻关系和髓腔内三维形态,测量骨骼的长度、角度、弧度、面积和容积等,模拟假体在三维图像上行匹配,从中选择最佳假体。结论骨骼的三维重建克服了X线片和CT图像的不足;可进行常规方法难以完成的解剖测量;可形象准确选取最佳型号的髋臼假体;可模拟再现手术过程;是将来计算机辅助手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双源CT量化评价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后脑内高密度影,探讨其与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CIS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即刻颅脑双能量CT资料,根据术后24~72 h CT平扫或MR检查结果分为出血组(n=42)及无出血组(n=125),比较组间患者临床资料、脑内新发高密度影CT值及其体积的差异,分析影响出血转化的因素,评价CT参数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指标判断出血转化的效能。结果 出血组患者高血脂比例低于无出血组(P<0.05);出血组新发高密度影占比、高密度影的最大CT值、平均CT值及其体积均大于无出血组(P均<0.001)。高血脂病史为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P<0.05);新发高密度影最大CT值、平均CT值及其体积为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均<0.001),且均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P均<0.001),以之判断血管内介入治疗CIS后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910及0.888,联合应用新发高密度影最大CT值+体积、平均CT值+体积及最大CT值+平均CT值+体积判断发生出血转化的AUC分别为0.944、0.923及0.941。结论 血管内介治疗CIS后即刻CT显示缺血区新发高密度影的最大CT值、平均CT值及其体积均与术后出血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用于定量测定活体甲状腺正常组织碘含量的价值,并与混合能量CT值进行对比.方法 对4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行能谱CT成像,重建140 kVp混合能量图像、碘基密度图和水基密度图,测量ROI的140 kVp混合能量CT值、碘密度值、水密度值,分别比较三者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年龄(>60岁、40~60岁、<40岁)患者的混合能量CT值与碘密度值、水密度值的差异性,并比较不同CT值<100 HU、≥100 HU)的水密度值的差异.结果 140 kVp混合能量CT值[69.79~151.31 HU,平均(103.12±16.36)HU],与碘密度值[0.05~2.46 mg/ml,(1.01±0.58) mg/ml]有相关性(r=0.687,P<0.01),与水密度值[1039.8~1090.81 mg/ml,平均(1064.95±11.58)mg/ml]未见相关(r=0.037,P>0.05).年龄>60岁及40~60岁者的混合能量CT值分别与年龄<40岁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段的碘密度值、水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0 kVp混合能量CT值<100 HU与≥100 HU患者的水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混合能量CT值,能谱CT基物质成像能更直接地定量测量活体甲状腺碘含量.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45岁,身高153cm,因\"外伤摄胸片发现骨骼异常\"入院,既往无骨、关节相关临床症状。X线检查:胸腰椎各椎体内均见相似比例小椎体,后缘与大椎体共线,上下缘与大椎体上下缘平行,小椎体终板致密骨厚度稍大于大椎体(图1A);双肱骨头内见与关节弧度一致的粗大致密带,见大小不等斑点及条纹状致密骨影;双肩胛骨见点条状致密骨影;双膝关节股侧与胫侧内见与骨端形态相似、轮廓清楚、具有内外髁及髁间棘的小骨端,其下缘止于骨骺线痕,小骨端内可见斑点影,左侧见边缘硬化的小囊样透明区,其下缘邻近骨干见纵横交错略模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内脂肪瘤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或影像学结合临床诊断的7例患者8个骨内脂肪瘤病灶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X线表现为边界清晰透亮区,形态不规则,1个病灶内可见钙化,2个病灶显示骨间隔,6个病灶边缘硬化。CT表现为单一脂肪密度2个病灶,以脂肪为主混杂密度5个病灶,4个病灶有轻度膨胀感,4个病灶显示骨嵴或分隔,5个病灶内见钙化或骨化,6个病灶边缘有硬化。MRI表现出脂肪组织特征性的短T1长T2信号,同时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合并钙化、纤维化、黏液样变及坏死则信号混杂。均未见骨皮质破坏、骨膜反应或软组织肿块。结论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但均含有特征性的脂肪成分,病灶内钙化和病灶边缘硬化是其重要征象,X线诊断价值有限,CT和MRI依据含有特征性的脂肪成分,能正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或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