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5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同期组和分期组,各25例。同期组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分期区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同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分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分期组,住院费用低于分期组(P<0.05)。手术后,同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分期组,MMSE、MoCA评分显著高于分期组(P<0.05)。同期组的恢复良好率高于分期组,轻度残疾率低于分期组(P<0.05)。分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组(P<0.05)。结论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期明显短于分期手术,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恢复优良率,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采用硅胶、钛板、自体颅骨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修补材料将行颅骨修补术的229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A组(n=17,硅胶)、B组(n=58,钛板)和C组(n=154,自体颅骨)。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和C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三组修补术前、术后1及3个月的KP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C组的术后塑形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采用自体颅骨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的术后塑形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颅骨损伤修补术前后的颅内压变化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入我院行颅骨损伤修补术患者共78例,采用颅内压无创检测分析仪监测术前2 d、术后14 d和6月的颅内压(ICP)水平,采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7例(8.97%),认知障碍组患者术后14 d和6月的ICP水平低于无认知障碍组,NIHSS评分升高,血浆IGF-1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修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颅内压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浆IGF-1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骨缺损患者脑灌注、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5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颅骨缺损患者,根据去骨瓣减压术与颅骨修补术的时间间隔,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4组,分别间隔1~3个月和3~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灌注水平,包括颅骨修补术前3 d及术后10 d行CT扫描记录局部脑血容量(r CBV)、局部脑血流量(r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到达峰值时间(TTP);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术前3 d及术后10 d使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定的生活质量;及随访6-1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颅骨修补术后,观察组r CBF与TTP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能促进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量增加与血流速度加快,提高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脑外伤患者分流术后不同时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收治的86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治疗。采用Glasgow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质量,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估意识状况,采用Fugl-Meyer评分评估肢体运动状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2组患者分流术前及颅骨缺损修补术后1周的预后、意识状况、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2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2组患者各项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GOS评分、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分别为(4.58±0.33)、(13.02±1.33)、(78.32±5.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25±0.34)、(9.21±1.58)、(61.47±4.71)分,而其NIHSS评分为(13.25±2.10)分,低于对照组的(20.17±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分流术后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治疗相比,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脑外伤患者经分流术+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治疗可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意识状况,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333-2334
分析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疗效。选取脑外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观察组恢复正常48例、中度残疾2例,无重度残疾发生;对照组恢复正常33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8例,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6%,差异显着(P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早期颅脑修补术对脑外伤病人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神经和意识障碍,同时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深冻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时间间隔将40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每组20例。早期组于去骨瓣减压术后12周内接受颅骨瓣修补术,晚期组于去骨瓣减压术后12周后接受颅骨瓣修补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晚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深冻颅骨瓣修补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脑外伤患者,均于3个月前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实施颅骨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简式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外伤患者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钛网修补时机的选择。方法: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88例,根据颅骨缺损修补的时间,分为早期组46例和晚期组42例,比较2组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改善及改良功能生活指数量表(RFLI)评分。结果:早期组中,修补前具有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25例,术后改善15例(60%);晚期组中,修补前具有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22例,术后改善11例(50%);早期组改善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修补术后1、2年的RFLI评分分别为(66.3±13.9)分、(75.9±16.4)分;晚期组修补术后1、2年的RFLI评分分别为(60.8±17.2)分、(67.1±18.5)分;2组2年后RFLI评分均高于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早期组RFLI评分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早期组RFLI评分高于晚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因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应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58-4659
研究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收治的颅骨缺损患者136例,以不同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4个月)与晚期组(≥4个月)各组68例。采用改良功能生活指数量表(RFLI)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AS)作为评价工具评价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并跟踪两组去骨瓣减压术后2年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基线期,两组RFLI、AS得分基本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早期组RFLI、AS得分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早期组RFLI、AS得分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去骨瓣减压术后2年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手术后病情稳定,切口Ⅰ级愈合病例应早期行颅骨修补术,以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