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呈现了"对分课堂"在《内经选读》课程中的应用过程,从初期方案的设计到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最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其中,引入"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和精心设计启发式作业是优化方案的关键要素。结论:"对分课堂"的理念适用于《内经选读》课程的教学,但在具体应用时不能生搬硬套,需合理优化各个环节才能真正使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法在《内经选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法"及传统课堂讲授法应用于我校中医、中西医临床专业四个班级的《内经选读》教学,从教学法的设计、实施方法、考评体系、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等数据。结果相比传统课堂讲授,基于蓝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度,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和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结论《内经选读》课程采用"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课堂讲授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内经选读》在高等中医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传统教学模式下,《内经》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对《内经》的学习信心不足,热情不高,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期望值。对此,文章拟从翻转课堂在《内经》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内经》教学中的"风厥"病为例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探寻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内经》课程以讲授中医的基础理论为主要内容,理论抽象,如何将课堂内容生动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任务。在授课过程中需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玉龙  高小玲 《光明中医》2012,(9):1923-1925
《内经选读》是中医药院校经典课之一,然而课程定位和任务并没明确。本文通过比较《内经选读》与其他中医课程的异同,阐述了其定位和任务。认为该课程定位为理论提高课及理论与临床桥梁课;主要教学任务应当是:建立和完善中医思维方式、巩固中医学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所掌握的中医理论更加系统、深入,并建立《内经》的学习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作为"医家之宗",一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历代学习中医学者必须研习《内经》之书。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传统的《内经》案例教学(CBL)教学方法多侧重相关知识与理论的记忆、掌握与理解,在如何应用相关理论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本文探索其引入到《内经》教学中,并将问题教学(PBL)法引入以构建《内经》实践教学。其中结合《内经》自身特点,构建PBL核心问题,把握核心问题,实施PBL教学法,将有效拓展教学内涵;结合《内经》理论,筛选古今医案,应用标准化病人(SP),实施CBL教学法,将有效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二者优势互补,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搭建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连接的桥梁,有效提高学生应用《内经》理论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及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笔者《内经》课程教学实际经验,从《内经》自身方药理论、《内经》相关经文运用、援引《内经》古今名医心得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内经》教学当中联系中药方剂相关内容的方式方法,目的在于贯彻经典联系临床的宗旨,体现出《内经》在中医药学发展当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课程知识,培养中医思维,为《内经》教学开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内经选读》教学模式形式单一,主要围绕《黄帝内经》的原文理论开展,缺少在临床实践和科研方面的应用及拓展,不能满足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提出了《内经选读》"三能立体"教学模式的创新,立足于《黄帝内经》原文解析、病例分析、科研主题等,构建贯穿《内经选读》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创新型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综合能力,以及开拓学生的中医科研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笔者在《内经》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从热病理论与《伤寒论》六经辨证、营卫理论与仲景调和营卫之法、水病论治理论与仲景治水之方、标本治则理论与仲景实践发挥、脾胃理论与仲景临证运用等5个方面探讨了《内经》教学当中联系《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内容的具体做法。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升学习《内经》的兴趣,加深对《内经》经旨的理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打下基础,使经典课程有所连贯,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先秦以前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经》中的隐喻观启蒙于古代"取象比类"思维,其隐喻之"本体""喻体""喻底"相较其他文献又具有强烈的中医语言特色,造成《内经》翻译工作的复杂化,给外国学者对《内经》理解与学习增加了难度。笔者通过分析隐喻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比较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译本,总结出类比推理、本体补偿,精确描述、喻体直译,重视文化、喻底意译3条翻译策略,以期为指导中医经典文献的英译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内经选读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黄帝内经》中的精要部分,涉及多个学科,是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去持续探索文中深意,并且不利于学生自行思考与已学习过的中医基础类课程进行联系。为此,教学团队将反向教学法应用于内经选读课程教学,将教学主体转换为学生,意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内经》是中医药院校的理论提高课程,藏象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内经》课堂讲解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内经》各篇章论述切入的不同角度展开讲解;联系《内经》相关篇章,对藏象内容的梳理比较;关注《内经》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和中医理论形成的意义;关注《内经》藏象理论的临床指导,结合实践运用进行讲解等,对《内经》藏象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内经》年代久远、文意深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领会精神实非易事。本文尝试探索基于《内经》病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病案分析中将病机分为病理因素、病位、病性、病势四个维度,并以蓝墨云班课为媒介,将课前及课后交流讨论、自主学习,课中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以期实现内经理论到临床实践的直接转化。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对其下力气研读学习十分重要,打下《内经》的基础从而了知中医思维,对各家之说、中医各科的研读和运用不可或缺。而相对于其十四余万字的篇幅以及简古奥雅的文理,当今中医院校所开"内经学"课程的学时略显不够,若要学好《内经》,则课外的学习必不可少。结合当今中医院校本科生的课程、学习及文化素养等情况,提出"由浅入深逐步学习""文史哲学有所涉猎""机械记忆不可舍弃"课外自学《内经》的方法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从而对学生自主学习《内经》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经》是中医古典理论的奠基之作,其理论对后世医家都有深厚的影响,至今仍为中医的必读书目。但《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少困难。本文主要是从教学模式来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内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今中医继承不足的弊端,以《内经》理论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和思维科学,提出学习《内经》的主要意义有三:一是学习原创的中医理论;二是学习中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三是学习中医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7.
"心为阳中之太阳"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早见于《内经》。对于其意义有学者认为是解剖部位结合五脏阴阳属性分配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是其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本文试分析了心阳病变对于机体的变化情况,学习了以此理论为指导的一些治疗方法,同时收集了目前关于"心为阳中之太阳"的相关研究。最后结合《内经》中相关摄生理论,探讨了夏季养心的必要性和一些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为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由于原文内容的节选、删减或注家不用解释,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一定困难。从三个方面探讨《内经选读》课程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量理解原文,发挥中医经典教学所承载的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从《内经》自身所述及作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入手研究,认为《内经》课程作为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核心课程,其在重视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由此才能保证《内经》学习的长期性与连贯性,然后从培养学生阅读背诵的良好习惯、传授学生勘误解释的基本方法、提供学生鉴别分析的认识思路、构建学生合理明晰的医学体系、奠定学生学术彰显的理论基础等方面做了有关《内经》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几点思考与体会,希望对《内经》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内经》教学中围绕中医各家学说授课的一些措施,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能忽视《内经》自身的各家学说性质,展现出中医药学形成的学术背景,另一方面,需要适当援引一些历代中医各家学说的医家学习阐发《内经》经文的案例,总结出中医药学发展的研究思路,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领悟到《内经》作为中医药学理论源头的重要性,并可以借鉴古代医家学习运用《内经》的思路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