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2.
3.
4.
"毒"是苗医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毒"学说是苗医诊病治病的理论基础,笔者对苗医"毒"学说及其独具特色的"攻毒疗法"进行分析概述,以期为今后苗医药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仲瑛教授的"伏毒"学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吉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12):36-36
现代医学中的肝炎、肿瘤、自身免疫系疾病等均属难辨、难治的疑难病症.其病理表现为病情重,病位深,病程长,不易察觉,难于治愈,且具有反复发作、正气多虚、脏腑多损等特点.其病因病机的多样化与临床症状的复杂性常使医者无法辨清疾病的主次与本质.由于有的症状奇少,甚至缺如,故而无法提供足够的病理表现作为辨证依据,进而导致治则难定.面对诸类疑难杂证,周师不断探索,应用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伏毒"学说为中心的诊治思路,以及复法大方的治疗思路.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学习,现就心悟的"伏毒"学说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刘铁军教授认为,基于"脏毒腑秽学说",肝癌应以脏毒立论.肝失条达,久病入络,毒伏脏腑是肝癌脏毒产生、发展的基础.脏毒流窜是肝癌并发症发生和肝癌转移的根本原因.临床将肝癌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血瘀、气虚血瘀、肝胆湿热、脏毒伤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阴阳俱虚等证型,以肃清毒源为治疗根本原则,施以疏泄、化瘀、通腑、扶正四法,分别予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合(或)茵陈蒿汤、大黄蛰虫丸、化癥散积方/一贯煎、真武汤/实脾饮、八珍汤加味治疗,大黄运用贯彻在治疗始末,体现扶正祛邪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毒瘀学说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分为风、火、痰、瘀、虚5大类,《中医内科学》教材即是此观点。近年来,随着"毒"的概念提出,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就毒瘀学说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初探如下。1毒邪的概念周庆博等[1]对于"毒"的定义,多引自《说文解字》:"毒,厚也,害人之草"。究其本义,此"毒"乃毒药之义, 相似文献
8.
9.
慢性心力衰竭是以呼吸困难、活动耐量受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炎症系统的激活可显著刺激心脏纤维化和重塑,促进心力衰竭的进展,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证实炎症参与了不同阶段心力衰竭的发展和过程。“毒邪学说”是中医学阐释疾病发生的重要基础理论,总结发现中医毒邪与炎症状态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①观念相对应;②病位范围相对应;③病因相对应;④辨证相对应;⑤临床特点相对应。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痰浊、瘀血、水饮等毒邪为患,痹阻心脉是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而坏死心肌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则是这些毒邪痹阻心脉的微观体现。基于此,该文拟用“毒邪学说”为切入点,从宏观及微观角度来阐明炎症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在心力衰竭初期,血瘀尚未化毒,不可过用清热解毒之品;在心力衰竭发展期有化毒趋势时,应辨证施治,酌情运用解毒中药,以求达到“祛毒不伤正”的目的;在心力衰竭后期,蕴毒已成,当及时应用解毒药,祛除毒邪的治疗方法,以期为用中医理论阐述炎症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作用的现代研究奠定基础,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痛风(Gout)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应森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双毒学说"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认为本病之核心病因病机在"毒",又因其发病时间、感邪性质、致病特点等不同,主张分期治疗,急性期(亦称外毒期或邪毒期)以"外感邪毒"为主,缓解期(亦称内毒期或伏毒期)以"内生伏毒"为主,基于"双毒学说"指导下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恰可为痛风性关节炎分期论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苗医"四大筋脉"学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苗族医生特别是在西部苗医中广泛流传着“四大筋脉”的说法,但在过去对苗医理论的研究和整理中只是一个名词性的模糊概念。笔者在对各地苗族医药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带着这一问题走访了东、中、西部的上百名苗族医生,虽然各地苗医对四大筋脉的说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内涵基本相同,不过普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不够清晰和系统,这可能与大部份苗族医生的文化水平不高和传承不一有关。通过反复的印证和探讨,笔者对这一苗医生理学说有了一定的认识,兹将其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六淫",发现"六淫"是6个"范畴"而非6个"实体",是以自然界"六气"为原型形成的概念隐喻,是范畴化的结果,从"六气"到"六淫"是对语言的跨域应用。因此,理解中医六淫概念不能仅仅将我们的视线集中在文字表象上,必须探究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考察弩药液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的改变及关节液中炎症因子IL-1β、MMP-3、TNF-α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适应性饲养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弩药高、中、低剂量组。用4%木瓜蛋白酶对(空白组除外)各组大鼠进行膝骨性关节炎造模。造模成功后,在大鼠左后腿膝关节处,空白组、模型组用50%乙醇涂抹,其余组涂抹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连续30天。末次给药24 h后,取膝关节软骨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情况,并进行Mankin,s评分;取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关节液中IL-1β、MMP-3、TNF-α的含量;用熵权法计算综合评分,以此评价弩药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上述指标的综合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Mankin,s评分及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升高(P < 0.05)。与模型组比,阳性组和弩药高、中、低剂量组Mankin,s评分及炎症因子含量均明显降低(P < 0.05)。熵权法计算得各给药组综合评分分别为0.2401(阳性组)、0.3327(弩药高剂量组)、0.2259(弩药中剂量组)、0.2013(弩药低剂量组)。结论 弩药对木瓜蛋白酶诱导的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且药物高剂量组作用强于中、低剂量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活性及抑制大鼠关节液中IL-1β、MMP-3、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浊毒理论探讨浊毒清颗粒对糖尿病性膀胱(DCP)的疗效。方法:将100例DC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则予口服浊毒清颗粒,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临床表现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临床表现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HOMA-IR 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临床表现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HOMA-IR也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59.6%(P<0.05);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浊毒清颗粒对DCP 的治疗安全有效,解毒化浊法可能是治疗DCP的另一有效方法,DCP的发生发展与浊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系统梳理和分析与中医“瘀毒”理论相关的文献,探讨瘀毒理论当前的研究动态和热点,以期提供更多富有临床价值的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瘀毒”“毒瘀”“瘀毒证”“瘀毒互结”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EXCEL 2019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7.2绘图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共纳入526篇文献。近5年,“瘀毒”理论发文量达到高峰;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发文量最多的杂志是《辽宁中医杂志》;文献研究类型以综述和理论探讨为主;瘀毒理论涉及的现代疾病众多,其中研究热点疾病为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虚瘀毒”为当前瘀毒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 中医瘀毒理论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未来研究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使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相互补充,共同阐释“瘀毒”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提供更多富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