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助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手助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4例。结果 4例手助后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0~150(平均127.5)min;术中出血30~200(平均88.8)ml;病理类型为肾细胞癌3例(均为透明细胞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术后住院时间6~10d。结论 手助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是可供选择的新术式,与开放手术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肿瘤保留肾脏手术(NSS)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肾脏良性肿瘤、8例局限性肾癌患者分别行肿瘤剜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其中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岁.肿瘤直径1.7~11.0 cm,平均5.6cm,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35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9min,平均出血量45ml,平均手术后住院时间8天,围手术期并发1例漏尿.病理检查:肾透明细胞癌8例,无边缘肿瘤细胞残留;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5例;囊性肾瘤2例.平均随访13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NSS是直径≥4cm肾良性肿瘤的理想治疗方法.在保证患者无瘤生存条件下肾恶性肿瘤,如肿瘤直径≤4cm(更适合于位于肾一极的或表浅肿瘤),尤其肿瘤直径<2cm时可选择应用NSS手术.  相似文献   

3.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附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病理确诊为透明细胞癌的肾癌患者7例,瘤体直径1~3 cm,平均(2.5±0.5) cm,均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手术过程:分离暴露肾动脉和瘤体,自制血管阻断器阻断肾动脉, 距离瘤体1 cm用超声刀剜除完整瘤体,以止血纱布压迫创面,1-0可吸收线双8字缝扎创面, 解除血管阻断,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再次加压处理,取出肿瘤,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7个月.结果:手术均成功,无一例转开放.手术时间130~200 min,平均(158±28) min;术中出血100~500 ml,平均(225±50) ml.肠道功能12~36 h恢复,绝对卧床10 d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10~14 d.术后肾图显示患侧肾脏血流良好,功能无明显异常;随访3~7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后腹腔镜下保护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除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外,还可以有效保留肾单位,适合于处理直径小于3 cm的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本院诊治的5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47例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并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3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8例患者术后经3~75个月的随访,未见脂肪瘤复发且肾功能良好.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依据.直径大于4 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早期肾肿瘤患者30例,对其采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均成功进行手术,未发生转开放手术情况。平均手术时间36.8±30.5min。其中28例只阻断肾动脉,热缺血时间24-43min;2例位于肾下极背侧的肿瘤患者未阻断肾蒂。术中平均出血量120.2±45.6ml。平均住院时间1.8±4.5d。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漏尿、出血等并发症。经病理检查显示肾透明细胞癌2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切缘均呈阴性。随访6-12个月,30例患者的肾功能均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迹象。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效果确切,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保障了患者的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1a期肾细胞癌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民期肾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阻断,距肿瘤约0.5cm处,整块剪除肿瘤和部分肾实质及其表面的脂肪组织,分层缝合集合系统和肾实质,解除肾动脉阻断。观察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肾功能、临床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83例患者中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其他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90~120min,平均105rain;热缺血时间25~40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40~120ml,均未输血。随访10~36个月,平均23个月,无继发出血,无漏尿,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肾功能无异常。结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细胞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单纯剜除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分析1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采用后腹腔镜肿瘤单纯剜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用电凝钩沿肿瘤边缘切开肾包膜,钝性分离肿瘤组织,电凝止血,止血纱布填塞瘤窝,可吸收线缝合肾脏创面.结果 11例手术中10例成功完成,1例改开放.平均手术时间73.6min,出血量90ml,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患肾功能正常,随访6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剜除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9例,肿瘤直径10.5~1.5cm,其中双侧病变4例;肾癌17例,肿瘤直径1.7~4cm,其中双侧病变1例,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5例、对侧肾结石并积水1例.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12min,肾缺血时间平均17min,出血量平均175mL.术后出现少量出血2例,短暂漏尿1例.术后随访6~18个月,肿瘤无复发,术侧肾功能良好.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术中减少肾缺血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后腹腔镜途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剜除术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剜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途径对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单纯剜除术。暴露突出肾外部分瘤体后,沿肿瘤边缘用电钩切开肾包膜,沿肿瘤边缘取出整块瘤体组织,用可吸收止血纱布填塞瘤体窝,可吸收线“8”字缝合创面并喷洒生物蛋白胶。结果3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者。平均手术时间80(58~96)min,平均术中出虹量45(30~8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7~9)d,无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平均随访12.6(6~24)个月,影像学检查无局部肿瘤组织残留或复发。结论后腹腔镜途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剜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B超检查79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9/103),CT检查86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6/103),32例行MR检查者28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8/32)。7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肾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其中8例直径小于4 cm者行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肾切除术18例,10例患者临床观察。随访3~3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临床观察患者肿瘤生长缓慢。结论 B超、CT及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主要手段,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理想方法,应从严掌握肾切除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5 年7 月该院42 例肾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开放手术组(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和腹腔镜手术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每组各21 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Scr 水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Scr 水平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开放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缩 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1 周VAS 降低;与开放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对于肾肿瘤患者,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囊性肾癌14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B  Chen J  Jiang H  Wang S  Shen BH  Jin BY  Xie LP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0):2861-2862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40 ~71岁.术前CT检查显示囊性病变伴钙化4例,有分隔8例.术前诊断为复杂性肾囊肿12例.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12例,10例报告为囊性肾癌,1例报告为肾囊肿,1例报告为多房性肾囊肿.结果 14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4例中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例,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例,先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后又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先行后腹腔镜下肾上极肿块切除,后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随访4个月~6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CT检查对术前诊断囊性肾癌有帮助,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囊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手术在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复杂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0.2±10.7)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7例,肿瘤直径(6.1±1.0) cm, R.E.N.A.L.评分平均(9.3±1.3)分。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的“杂交”手术方式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即在后腹腔镜下完全游离肾和肾蒂血管,预置肾动脉,然后取12肋下长约10~12 cm的切口进行开放手术,阻断肾动脉,直视下切除肿瘤、缝合创面。记录手术时间、肾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以及术后肾功能随访情况。结果: 16例均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164.9±23.6) min,肾缺血时间(32.4±6.2) min,术中出血量(204.0±125.1) mL,引流管拔除时间(4.1±1.0)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9±1.5) d。术后发生Clavien Ⅲ级以上并发症2例:1例集合系统损伤;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探查止血。术后第1天平均血肌酐水平为(126.3±26.4) μmol/L ,与术前(74.3±16.9) μmol/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92.6±18.2) μmol/L、术后3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80.8±18.4) 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适用于部分经过选择的复杂肾肿瘤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经验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15例T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56.2±9.8)岁,其中左侧8例,右侧7例。肿瘤平均直径(5.5±1.4)cm,15例患者R.E.N.A.L.评分均为中度复杂性(7-9分),其中肿瘤靠近肾门血管2例;15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00±23.6 )min,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1.3±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3±11.6)ml,术后尿漏1例,肌酐短暂升高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1.8)d,术后平均随访(21.2±10.1) m,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且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其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邬嘉波  夏丹  陈炳 《浙江医学》2015,37(2):111-113
目的 分析和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尿瘘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和分析2004-10-2013-06 行腹 腔镜下经后腹膜路径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尿瘘的128 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尿瘘严格定义为手术2d 后仍从后腹膜引流管持续引流出尿液。结果术后有14 例(10.9%)患者发生尿瘘。发生尿瘘的患者中10 例(71.4%)未行CTA 检查,术中平均出血量(232.3±86.7)ml,平均肾动脉阻断时间(28.2±7.5)min,平均住院时间(13.1±2.1)d,9 例(64.3%)术中发现集合系统破损。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P =0.1102)、糖尿病(P =0.0445)、肿瘤内生型生长(P =0.0835)、术前是否行CTA 检查(P=0.0137)、集合系统损伤(P=0.0935)、肾动脉阻断时间(P =0.1225)及术中出血量(P=0.0045)是发生尿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P =0.0381)、术前是否行CTA 检查(P =0.0433)及术中出血量(P =0.0155)是术后发生尿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术中出血 量及术前是否行肾脏CTA 检查是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尿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术者获得清晰的操作视野,有效缝合破损的集合系统,从而防止尿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56例考虑恶性病变,13例考虑单纯性肾囊肿,6例考虑为多房性肾囊肿。4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14例,其中开放手术9例,腹腔镜手术5例;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3例 ,其中2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例术后2~3周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密切随访;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病变,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75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囊性肾癌,其中肾细胞癌囊性变38例,多房囊性肾癌16例,单房囊性肾癌(囊腺癌)8例,肾囊肿恶变13例。随访25~147个月,平均6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需根据不同的亚型分析,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作为囊性肾癌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经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在早期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早期肾细胞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前均行CT扫描和彩色超声检查,肿瘤直径最大不超过3 cm,且距离集合系统不小于10 mm。结果: 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6 (75~11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为15 (10~2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 (40~120) mL。术后平均住院4.2 (3~6) d。术中及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示1例患者肾透明细胞癌切缘阳性,余切缘均为阴性。平均随访39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研究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治疗各类肾脏疾病23例,其中肾癌14例,肾盂癌5例,上段输尿管癌2例,肾萎缩2例。结果:23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05min,平均出血110ml,术后8h~24h进食,术后住院7d~11d,未出现并发症。23例随访2个月~21个月,平均12.8个月,均健在,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患者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T1a期肾细胞癌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和30例T1a期肾细胞癌并施行开放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随访情况。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后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后腹腔镜组患者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住院费用后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术中需要输血患者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功能性肾单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赵华  周锦波  刘恬  唐丽丽 《当代医学》2021,27(11):72-74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48例肾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前后血肌酐(Scr)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中转开腹或行肾切除。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 d及术后3 d,患者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发生切口疼痛3例,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结论肾肿瘤患者采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