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干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常规治疗组57例,联合用药组59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案,联合用药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以及尼麦角林.两组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在入院1周内及6个月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 6个月后量表评分常规治疗组远低于联合用药组(21.24 ±4.21比25.62±3.29,P<0.05).常规治疗组6个月后评分低于入院时评分(21.24±4.21比25.09 ±4.64,P<0.05).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尼麦角林联合尼莫地平早期干预能明显延缓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更高,NHI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片5 mg,1次/晚,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疗程均为12周. 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评估时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2周后, 治疗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多奈哌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显著提高其MMSE及ADL评分,改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4.
孙继锋 《中外医疗》2016,(4):108-10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2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丁苯酞予以治疗。经治疗后,统计两组的认知功能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损害率为50%(18/36﹚,显著低于对照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首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缺血性轻型卒中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分析,评估其认知损害程度及常见的认知损害领域,以便制定早期的认知功能康复计划,减少痴呆的发生。方法纳入起病10天内的首发TIA及缺血性轻型卒中患者,完善MMSE和MoCA评分,把MMSE评分正常者划分为MoCA正常组和MoCA异常者,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及损害领域。结果纳入142例患者,MMSE正常者113例,其中MoCA正常组83例,MoCA异常组30例。两组的认知功能比较,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计算、延迟记忆、定向力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言语流畅、抽象思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轻型卒中患者存在多方面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临床上需重视对该类患者的认知筛查,及时了解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以便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并卒中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72例患者分成两组,脑心通胶囊联合尼莫地平为治疗组,单用尼莫地平为对照组,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观察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两药联合治疗在治疗糖尿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予尼莫地平口服,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评估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WMS评分高于治疗前WM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35例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设为治疗组,73例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年龄、性别、心衰、高血压、心肌梗死、房颤、烟酒史、脑卒中史及糖尿病等资料,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组房颤、高血压、烟酒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脑卒中史及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脑卒中病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高血压及糖尿病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其中脑卒中病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高血压及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乾兵 《吉林医学》2015,(7):1359-1360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处理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服用40 mg/次,服用3次/d,连续应用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温针灸和口服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Mo C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多(P0.05)。结论温针灸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轻度认知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斗  魏嘉 《医学综述》2022,(1):168-173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人类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认知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效果不佳.根据中医学理论,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由髓减脑消、血凝痰生、脑络淤塞、脑髓损伤、元神受损、神机失用所致.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  相似文献   

12.
背景:卒中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出现缺血性脑损伤(白质损伤和静息梗死)。本研究旨在探讨首次卒中后缺血性脑损伤进展是否与认知功能相关。方法:对101例卒中患者随访2年。在卒中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功能评估,在基线和卒中后2年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记录白质损伤和(静息)梗死的进展情况。结果:卒中后1个月和24个月时,进展性血管性脑损伤患者执行认知任务的能力更差,但认知功能的变化与无进展性血管损伤的患者之间并无差异。随访期间,大多数认知功能都有改善。结论:尽管首次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90例血管性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片100mg/d,阿托伐他汀钙20mg/d),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片30mg,tid,po。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均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分量表(MoCA),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A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显著高于B组评分(P,0.05)。B组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也不断增加,卒中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卒中后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卒中的发生能诱导及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而临床上对此认识不足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干预。本文着重就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抑郁和认知障碍的高危因素以及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后早期(3个月内)认知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住院治疗的1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卒中急性期(发病14天以内)和卒中后3个月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是否降低2分以上,分为认知功能恶化组和非恶化组,并进行组间对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内认知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结果: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有117例(60.0%)患者被诊断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卒中后3个月有37例(19.0%)患者发生了认知功能的恶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内认知功能恶化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急性期MMSE评分、急性期CDR评分、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RR=2.509,P=0.045)、文盲(RR=3.038,P=0.011)、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RR=1.364,P=0.016)是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内认知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急性期MMSE评分(RR=0.852,P=0.001)为其保护因素。 结论:缺血性卒中早期认知功能恶化的发生率达19.0%。年龄>70岁、文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卒中急性期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认知功能评估,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认知状况,分析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了解不同血压指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早期发现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指导。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根据根据临床表现及MMSE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减退组48例及认知功能正常组48例。结果:MMSE总分与MoCA总分呈正相关,MoCA评分更易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以MMSE标准判定认知功能减退患病率为32.29%,MoCA标准判定认知功能减退的患病率过高,可能导致较高的假阳性率。结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和血压水平、血压负荷、动态脉压、血压变异系数呈负相关,夜间舒张压高及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异常是认知功能减退发生的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完善血压控制,改善血压节律异常,减轻和延缓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降低痴呆发生的风险,这对研究痴呆的发生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濮阳惠民医院就诊的82例卒中后MC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奥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尼莫地平,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以及血浆比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卒中后MCI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MRI技术测定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脑叶和海马体积.采用CT技术测定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和30例缺血性卒中对照患者脑室和脑沟线性指标.应用MMSE、BSSD和RSPM评定受试者认知功能.结果血管性痴呆组与卒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额叶和颞叶体积显著较小(P<0.05),海马结构、顶叶和枕叶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额叶和颢叶体积减小的程度与MMSE、BSSD评分的降低呈正相关.病灶位于额叶和颞叶、多发病灶以及病灶总体积大于50 mm3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更加显著(P<0.05).结论额叶和颞叶萎缩是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关键部位病变、病灶数量和病灶体积是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三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也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我国是卒中高发国家,估计每年有200万新发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所有类型卒中的85%左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近年来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现将我院2004年4月-2006年7月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