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外周血CEA、CK20mRNA表达检测在胃恶性肿瘤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52例经病理确诊的胃恶性肿瘤患者,28例胃良性肿瘤患者,29例健康体检对照者外周血及组织标本CEAmRNA、CK20mRNA表达;电化学光免疫测定外周血CEA水平,结果血清CEA在胃良恶性肿瘤中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是否有远处转移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可检测到不同水平的CEA及CK20mRNA表达,其中,CEAmRNA的表达与胃癌病理类型及分期相关;而CK20mRNA的表达与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两者联合检测较单个指标的检出阳性率高.结论 胃癌CEA、CK20表达可能与转移相关;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中CEA、CK20基因的表达可能为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胃癌诊断、转移的检测方法;血清CEA水平不能反映胃恶性肿瘤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K20mRNA的表达水平及评估其对肿瘤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RT-PCR和传统定性PCR技术,检测结肠癌患者(85例)和健康志愿者(45例)外周血CEA和CK20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85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K20mRNA的水平分别为(920±104)copies/ml和(532±91)copies/ml,健康志愿者未检测到CEA和CK20 mRNA表达;CEA和CK20 mRNA水平与Dukes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得随Dukes分期进展,肿瘤转移率逐渐增加(与A期相比OR值分别为1.087、1.983、2.876);RT-PCR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定性PCR.结论 RT-PCR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K20 mRNA表达水平灵敏度高,CEA和CK20 mRNA具有较好的肿瘤微转移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40例有明确临床肿瘤病灶存在的结肠癌患者,20例结肠息肉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以逆转录PCR(RT-PCR)检测其外周血中CEA mRNA的表达。结果 4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45.0%(18/40),而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2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CEA mRNA表达阳性率为10%(2/20);CEA 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期相关,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并不相关。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的表达的检测对肿瘤的分期、决定治疗手段、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mRNA(CK20-mRNA)的表达对诊断食管癌微转移的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 检测53例食管癌患者、10例食管良性病变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K20-mRNA,并进行比较.结果 食管良性病变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CK20-mRNA阳性表达;42例无远处转移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40.48%(17/42),11例远处转移者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81.82%(9/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K20-mRNA是检测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的良好的分子标志物,其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182例胃癌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9%,健康志愿者组均表达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状态、TNM分期相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微转移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从分子水平对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进行诊断分级,评价胃癌临床分期及预后。方法 应用RT-PCR方法,以细胞角蛋白18(CK18)为标志基因,检测对照组良性病变淋巴结20枚,胃癌组无转移淋巴结(PN0)199枚。结果 ①对照组良性病变淋巴结中无CK18mRNA表达,与病理符合率100%。胃癌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199枚淋巴结中有CK18mRNA阳性表达34枚,阳性率17.1%。②胃癌淋巴结微转移(LMM)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浸润(T)呈正相关。结论 用RT-PCR法检测胃癌无转移淋巴结CK18mRNA是发现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而特异的方法,对胃癌临床分期及指导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作为大肠癌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外周血CK20 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并对不同分化程度、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患者CK20 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4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率,术前分别为47.5%(19/40)和45.0%(18/40),术中为70.0%(28/40)和70.0%(28/40),术后为10.0%(4/40)和32.5%(13/40).除术后hTERT mRNA阳性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外,术中外周血CK20 mRNA、hTERT mRNA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内参照β-actin比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P<0.05),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和术中(P<0.01).hTERT mRNA在低分化肿瘤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而CK20mRNA在低分化肿瘤的表达强度低于高、中分化组(P<0.01).大肠癌围手术期Dukes B期和C D期之间CK20 mRNA和hTERT mRN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的发生几率较高,病理分化程度低者更易发生,但与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CK20 mRNA和hTERT mRN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血液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判断围手术期血行微转移的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K18mRNA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对食管癌微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套式RT-PCR方法检测50例无远处转移、10例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及10例食管良性病变对照和1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K18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食管良性病变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CK18mRNA阳性细胞。50例无远处转移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18mRNA表达阳性率为38.0%(19/50)。10例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18mRNA表达阳性率为90.0%(9/10)。食管癌Ⅳ期与Ⅱa、Ⅱb、Ⅲ期相比,其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各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食管癌患者临床早期已有癌细胞发生微转移。应用套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CK18mRNA靶基因有助于食管癌微转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定量检测细胞角蛋白CK6和CK18 mRNA在胃癌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上探讨CK6、CK18 mRNA联合检测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阳性率.方法 应用RT-PCR方法,以CK6、CK18为标志基因,检测癌旁5 cm处胃黏膜70例,原发胃癌组织70例,胃癌组无转移淋巴结(PN0) 210枚,比较其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70例癌旁5 cm处胃黏膜中几乎无CK6、CK18表达;(2)原发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CK6、CK18的表达一致;(3)在原发肿瘤以及淋巴结转移灶CK6、CK18的表达中,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胃癌淋巴结微转移CK6阳性率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浸润(T)呈负相关.CK6的表达与较好的分化程度、较轻的病变进展、较早的肿瘤分期和较浅的肿瘤浸润有关.(5)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CK18阳性率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浸润(T)呈正相关.CK18在胃癌原发肿瘤及淋巴结转移灶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尤其是胃腺癌、肿瘤直径大于6 cm、Ⅲ期以上及较深浸润的肿瘤.结论 用RT-PCR法检测胃癌无转移淋巴结CK6和CK18 mRNA是发现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而特异的方法,对胃癌临床分期及指导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微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及2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以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健康女性外周血为对照。结果: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外周血中均无CK20 mRNA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均有CK20 mRNA表达。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11例检出CK20 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27.5%。CK20 mRNA阳性检出与临床分期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CK20 mRNA阳性率明显增加。CK20mRNA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早船可能已出现微量癌细胞的血行播散,CK20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血行转移的分子标志之一,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可能成为改进分期、评估预后、提供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评价其在微转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运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60.8%(29/46),而慢性胃炎组和健康志愿者组均表达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胃癌组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状态、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无关。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微转移的判断指标,可对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治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以GAPDH作内参照,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55例胃癌化疗前及病情进展后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化疗前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为0.6012±0.0496,疾病进展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为0.7190±0.0961(P〈0.05)。回归分析发现,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及分期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外周血Survivin mRNA可以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判断胃癌复发或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胃癌诊断、预后等方面的意义。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38例胃癌组织标本和38例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survivin mRNA表达情况。结果38例胃癌组织标本中有20例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高、中、低分化胃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5.5%和60%;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标本中72%表达survivin,明显高于无转移组。38例癌旁组织标本均无该基因的阳性表达。结论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且表达具有高度肿瘤特异性;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性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癌胚抗原(CEA)mRNA和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84例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中CEAmRNA和CK19 mRNA的表达.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与CK19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3%(59/84)和67.9%(57/84);NSCLC患者外周血中CEA与CK19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c=0.333).CEA与CK19呈阴性表达的NSCLC患者,其生存例数显著性多于阳性组(P<0.01~0.05).接受化疗者CEA与CK19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中CEA与CK19的表达呈正相关,检测血液中CEA和CK19表达有助于客观评估NSCLC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细胞角质素20(CK20)和存活素(Survivin)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膀胱癌病人、泌尿系良性疾病病人和健康志愿者进行尿脱落细胞CK20mRNA、Survivin mRNA检测和尿细胞学(UC)检查,比较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尿脱落细胞CK20mRNA、Survivin mRNA检测和UC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86.1%、83.3%、31.9%,特异性分别为63.4%、90.2%、100%。【结论】尿脱落细胞CK20mRNA、Survivin mRNA检测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可以替代尿细胞学检查,作为膀胱镜检查的辅助手段。Survivin mRNA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用于膀胱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细胞角质素20(CK20)和存活素mRNA在膀胱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到该院泌尿外科诊治的患者107例,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63例)。观察组中按照肿瘤TNM分期和WHO分级,包括T1s~T1 44例,T2~T4 19例;G1 14例,G2 31例,G3 18例;另外选择4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所有志愿者尿液中NMP22水平,通过RT-PCR方法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受试者尿液中CK20和存活素mRNA表达量,比较这3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评估对膀胱癌诊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中NMP22的水平(37.92U/mL)显著高于健康组(4.31U/mL)和对照组(7.04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P22检测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4%和61.36%,与肿瘤分期和分级无明显相关性;CK20和存活素mRNA检测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0%、63.64%和85.71%、90.91%,与肿瘤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T2~T4亚组患者CK20和存活素mRNA检测灵敏度高于T1s~T1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NMP22、CK20和存活素mRNA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诊断膀胱癌较好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操作与胃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K20)mRNA及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组,以10例胃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CK20mRNA及CEAmRNA在术前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9%和51.4%,而术后二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和70.0%,术后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X^2=12.62、5.06,P〈0.05)。20例健康志愿者无1例阳性表达。结论手术操作可以促使胃癌发生微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角质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与距癌灶边缘2cm处膀胱黏膜组织、6例泌尿外科非肿瘤膀胱黏膜(其中膀胱慢性炎症4例、膀胱结核2例)、5例正常膀胱黏膜CK20 mRNA的表达。结果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K20 mRNA表达均为阳性,距癌灶边缘2cm处膀胱组织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6例泌尿外科非肿瘤膀胱黏膜及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无CK20 mRNA表达。结论CK20 mRNA阳性可以作为支持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证据之一,有助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直肠癌组织中Ki67,CK20,CEA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Ki67,CK20,CE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学类型,Ducks分期及分级关系。方法应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0肠癌组织中Ki67,CK20和CEA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CK20的表达与Ki67的关系密切,CK20表达强度随Ki67表达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不同分期及不同分化的腺癌,CK20的表达强度均有显著差异,随分期的增加或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但Ki67与肿瘤的分期及分级并无相关性。CEA的血液浓度随着i67,CK20的表达增高而增高。结论 Ki67与CK20的表达和血液中的CEA浓度3者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联合检测癌组织Ki67,CK20和血液中CEA高表达对鉴别大肠良恶性病变,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低、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及预后较单独检测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