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拜读萧国钢先生所著<儒门事亲研究>一书,书中从概述、汗吐下各治法研究等方面收集大量翔实资料,为张子和学术思想的研究及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广大学习、研究者提供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我们从中收益匪浅,甚感欣慰.但关于书中张子和行医范围问题,则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
《三法六门》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人张子和的方剂专篇之一 ,列《儒门事亲》卷十二 ,是张子和学说方药理论的重要论述。现就其学术特色略论如下 :1.《三法六门》方探源纵观张子和《儒门事亲》全书计 44 1方 ,其中卷十二《三法六门》方有 171首。其来源正如萧国钢在其《儒门事亲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1998.12版 )中指出 :精选古方、经方以符今用 ;汇粹符合攻邪理论的今方、时方以弥补前者之不足 ;搜求单方验方以求简便易行 ,捷效实用 ;熔裁经、时、单、验方 ,组创新方。《三法六门》171首方中 ,录自前人的方剂至少有半数以上。如…  相似文献   

3.
《子和医集》,系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等,征引有关文献,广搜版本,慎审鉴别,选定底本、校本,认真编校而成,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窃以为本书有几个特点:1集中了张子和著作《儒门事亲》和《心镜别集》二书之内容《儒门事亲》十五卷,是以张氏原著《儒门事亲》三卷本为基础,加上《治病百法》、《十形三疗》等九种著作组成,总名为《儒门事亲》;《心镜别集》系张氏门人金·常德(常仲明)整理张氏之学,加工润色而成。《子和医集》将《儒门事亲》和《心镜别集》编校合而为一,反映了张氏医学之全貌。2考证了张子和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参照《灵枢经》、《素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对疾病病因病机及腧穴治疗作用的认识,对张子和针灸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张子和针灸特色应用包括善用针刺出血法和慎用灸法,通过分析《儒门事亲》中相关病案,探讨张子和针灸特色应用的特点与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攻邪学派代表人,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全国张子和研究会(筹)秘书长杨建宇教授已研究探讨张子和及其《儒门事亲》近10年了,其多次发表论文或在全国张子和学术讨论会指出,张子和系扁鹊学派传人,更不是著名的已故的任应秋教授的观点,说张子和是独宗于河间学派,也不是薛益明教授所讲的私淑河间,  相似文献   

6.
张子和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和继承祖国医学心理治疗学的法则,在自己一生的医疗实践中除了用汗、吐、下三法防治疾病外,还采用了“以情胜情”的特殊疗法治愈了不少疾病,在他所著的《儒门事亲》一书中还集中的记载了以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7.
<正> 金元·张子和擅长汗、吐、下三法在医林独树一帜.其著《儒门事亲》一书,内容丰富而精湛.笔者读书中有关急症治疗的篇章,深觉论议渊薮.调摄有法,颇堪借镜.兹就张氏治疗急症的经验,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家攻邪学派之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而在其攻邪学术思想中,“湿”占有重要地位,这是2005年全国张子和学术研讨会杨建宇教授提出的其10余年来研究的体会,并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赞同。张子和攻邪学派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全国张子和学术研究 ,学习张子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弘扬张氏学派理论 ,广泛地开展张氏理法方药的临床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特成立全国张子和学术研究 (会 )学组 (归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和中国中医药学会医史分会 ) ,并召开首届全国张子和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张子和学术研究 (会 )学组筹备会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 :1.张子和及《儒门事亲》医史学研究 ,文献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2 .对张子和及《儒门事亲》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3 .张子和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门人的研究。 4 .张氏理法方药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儒门事亲》刺血疗法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张子和刺血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并在"大胆求新,小心求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同时在临床上加以实践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血疗法。本文通过对《儒门事亲》中刺血理论的形成、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刺血疗法的特色、刺血疗法对后世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以期启发学者对《儒门事亲》中的刺血疗法有更全面的认识,为临床运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子和著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和著作考邓铁涛,赖畴张子和,金代著名医学家,为金元时代医学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擅用汗、吐、下三法治疗急、难、重症,为攻下派之代表。目前所见的张子和著作有《儒门事亲》和《心镜别集》,乃张氏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的结晶。但是,这两部著作内容,并非...  相似文献   

12.
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极善用汗、吐、下三法。在《儒门事亲》中,张子和不但善于传统药物的疗法,在情志疗法中亦另辟蹊径,治疗“内伤形”亦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子和痛随利减在骨伤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良 《光明中医》2003,18(3):42-42
“痛随利减”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家攻邪学派张子和运用下法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尤其是在骨伤科运用 ,现略述如下。希冀研究张子和高超临床技艺 ,有益于启迪现代临床骨伤科诊疗思路和提高治疗效果。1 “痛随利减”的提出“痛随利减”就是疼痛随着峻泻攻下而减弱。这并不是张子和最早提出的 ,但却是张子和把这一泻下治疗指导思想运用的最好 ,系张子和从睢阳高大明、侯德和两位前贤采风学来的。在张子和攻邪学派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中 ,张子和多次强调论述。子和在卷一《七方十剂绳墨订》中曰 :“诸痛为实 ,痛随利减。……实则泻之 ,实则散…  相似文献   

14.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以汗吐下攻邪三法推动了祖国医学的发展 ,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现结合《儒门事亲》 ,就其攻邪学术思想的要点作一浅述。1.血气流通论气血流通 ,百病不生 ,气血郁滞乃疾病之病理基础。张子和对此有明确的认识 ,在《儒门事亲》中多次给予论述 ,这是子和攻邪学术思想的基本要点。子和在《儒门事亲·卷一·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简写“卷一·二” ,以下同 )指出 :“郁极则为病 ,……尝治惊风痫 ,屡用汗、下、吐三法 ,随治随愈。”卷六·七十七指出“寒去则血行 ,血行则气和 ,气和则愈矣…  相似文献   

15.
金元四大家攻邪学派代表张子和,在其代表著作《儒门事亲》中,首次提出了“湿剂”,并单列“湿门专方”,多次强调“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不可或缺。全国张子和研究会筹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儒门事亲》医案分析,探讨了张子和治疗情志病的特色,概括为擅长情志相胜,以情胜情;创习以为常平惊法;多法并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科学家之一 ,攻邪学派代表人 ,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 ,以攻邪汗吐下著称 ,以补法为擅长 ,对心理治疗也颇有研究。虽然张子和并非是骨伤科专科医师 ,但也颇有成就 ,现仅就其对创损疾患的方治作一略述 ,冀希望有益于现代骨伤科临床疗效的提高。1 金创、骨折方治金元时期 ,战火纷飞 ,张子和曾应征入伍 ,转战于江淮一带 ,张子和对金创折损研究颇深 ,并且收集整理了许多有益的方药和自己的医疗经验。《儒门事亲·治病百法》中专设“金创”、“杖疮”治法各 1条 ,在《十形三疗》中录医案 7则 ,专列…  相似文献   

18.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是攻邪学派宗师 ,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 ,张子和并非以儿科著称 ,但在中医儿科方面却颇有研究 ,现略作探析 ,希望有助于现代儿科临床的发展。张子和《儒门事亲》全书 ,有关儿科学术范畴的文论、方药、医案很多。除卷一《小儿疮疱丹 瘾疹旧弊记》、《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2篇专论外 ,《治病百法》中儿科治法约占 1 / 5 ;《十形三疗》中 1 / 7为儿科病案 ,《治法杂论》中儿科有关内容亦专立门类进行讨论 ;《神效名方》专列小儿病症方之目 ,选方 1 7首。它们从各个方面充实了儿科临床治疗学 ,其蕴含开创性的学…  相似文献   

19.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儒门事亲》一书和其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有许多学者因为没有详读张子和之学术著作,不大了解张子和攻邪的汗吐下,之外还有许多历史成就.现仅就张子和在内科方面学术成就简要述之,以有益于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认识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王萌 《新疆中医药》2000,18(3):10-11
张子和不仅是一个攻邪论专家,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家。他的心理疗法渊于《内经》,但他又在此基础上作了更深入的发挥。本文章通过他在《儒门事亲》中的二则著名医案,论述了在今天重视心理治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