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森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53-154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颈动脉硬化的流行病学情况及阿托伐他汀对易损斑块的干预效果。方法分析695例在研究单位健康体检的职工不同年龄段颈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并对其中15例存在易损斑块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口服,连服6个月后复查颈动脉彩超,观察易损斑块最大厚度及横切面积。18例不愿治疗的易损斑块患者也在6个月后复查做为对照。结果颈动脉硬化性病变发生率26.5%,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存在易损斑块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斑块最大厚度及横切面积均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动脉硬化在40岁以上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并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升高;阿托伐他汀可逆转动脉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在控制血糖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晚),疗程为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Crouse积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LDL-C、TG、TC、hs-CRP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延缓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进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87例,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29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每天睡前服用20mg、40mg、80mg阿托伐他汀,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不同,甲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有所改善,但不明显;乙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明显的改善;丙组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及乙组明显改善,甲、乙两组与丙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效果确切,且随着剂量增加,颈动脉硬化改善更明显,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值得在高危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垛普利与阿托伐他汀单独及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消退作用。方法:选择90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培垛普利4mg/d~8 mg/d控制血压)和联合组45例(在培垛普利4mg/d~8 mg/d基础上,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晚),疗程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BP、DB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TG、TC、LDL-C、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及hs-CRP无显著差异;服药24周后,两组IMT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P<0.01),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SBP、DBP分别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联合组血脂及hs-2CRP水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培垛普利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对颈动脉IMT增厚有消退作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IMT增厚消退作用更显著,更有效延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在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及观察,分析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临床医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经由门诊或急诊以2型糖尿病收入院的患者共120例,患者经检查符合2型糖尿病并颈动脉硬化的确诊标准,对所有患者行随机分组法,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的治疗均保证在糖尿病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一个疗程(6个月)后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及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在经由临床不同方案治疗后,其血糖血脂及颈动脉硬化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就两组患者数据对比而言,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餐后2h血糖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及颈动脉斑块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并颈动脉硬化进行临床治疗干预的医治效果明显,可进入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减轻RA患者的动脉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此作用源自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以及下调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还有许多免疫调节机制,可减少某些免疫炎症分子的表达和分泌.Van Doornum等首先开展了一项观察他汀对RA患者动脉硬化作用的研究,发现以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能显著减轻RA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经阿托伐他汀12周的治疗RA患者平均可以减轻动脉硬化达12%,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RA患者的动脉硬化和对活动性RA患者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动脉硬化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G、TC、LDL-C、baPWV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硬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高龄动脉硬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不给予药物治疗,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给药剂量为10 mg/d,两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变化差异,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IMT、ba PWV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各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IMT、ba PWV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能够减慢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情况,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92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经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作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9%,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0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5例老年高血压且伴有动脉硬化患者,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每晚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疗程为6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动脉硬化指标值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67例患者,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试验组HDL-C与常规组比较明显升高,其LDL-C、TG、TC与常规组比较则明显降低,两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总体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疗效及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3年1月~ 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为研究样本.利用阿托伐他汀加以治疗,在此其中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观察患者护理后血压情况,护理满意度和动脉硬化程度.结果 和护理前相比,患者护理后的动脉硬化指数和血压均有所降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者,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以取得显著疗效,降低血压和动脉硬化指数.在此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运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针对冠心病患者展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24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2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指标和内皮舒张生理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其他生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收治的经确诊冠心病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能够获取到较好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并周围动脉硬化性疾病(PAD)的临床治疗中,比较阿托伐他汀与匹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绝经后T2DM并PAD患者268例临床资料,其中阿托伐他汀组(A组)143例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d,匹伐他汀组(B组)125例予阿司匹林联合匹伐他汀2mg/d.对两组接受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胫前动脉内中膜(IMT)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A组及B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较B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作用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及胫前动脉IMT厚度均有下降,A组较B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匹伐他汀在绝经后T2DM并PAD的治疗中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阿托伐他汀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时斑块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组治疗方案的斑块疗效分别为73.33%,46.67%。结论A组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对比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2例,按照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中实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诊治的62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采取我院常规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参照组,将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降压幅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舒张压(76.27±5.01)mm Hg、收缩压(130.44±8.54)mm Hg、降压幅度(29.67±4.57)mm Hg以及总有效率96.77%等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对比参照组之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阿托伐他汀应用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中存在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研究中广泛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 35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餐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持续1个月,观察服药前及服药1个月时血脂指标(TG、TC、LDL-C、HDL-C)。结果治疗后TC、TG、LDL-C及HDL-C的值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65.7%、85.7%和68.6%。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74-76
目的比较冠心病者以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者,将患者以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比、观察两组,其中对比组48例(用药阿托伐他汀)、观察组52例(用药瑞舒伐他汀)。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指标[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事件。结果用药后观察组hs-CRP、Hcy及血脂指标水平降低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临床用于冠心病治疗均良好降脂效果,且后者降脂效果优于前者,两种药物用于冠心病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及LDL-C、HDL-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均有较好的效果,而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