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蓬子菜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全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 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解析分别鉴定为东莨菪素(1)、阿魏酸(2)、对羟基苯丙酸(3)、香豆酸三十二烷酯(4)、正三十二烷醇(5)、β-谷甾醇(6)和胡萝卜苷(7)。结论 化合物1~5为从本属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 Hemsl.) 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冬凌草乙醇冷浸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NMR﹑ESI-MS和TLC等多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1)、胡萝卜苷(2)、乌索酸(3)、β-谷甾醇(4)、enmenol-glucoside(5)、lasiodonin(6)、葡萄糖(7)、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索酸(8)、冬凌草甲素(9)、胡麻素(10)、肌醇(11)、冬凌草乙素(12)、dayecrystals B(13)、尿嘧啶(1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2己基)酯(15)。结论 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2己基)酯为实验材料中所引入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甘草药渣的化学成分进行研,为甘草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分离得到 9 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酯酸(betulinic acid, 1)、光甘草酮(glabrone, 2)、甘草黄酮 C(licoflavone C, 3)、甘草黄酮 B(licoflavone B, 4)、3-羰基甘草次酸 (3-oxo-18β-glycyrrhetinic acid, 5)、芒柄花素(formonoetin, 6)、甘草黄酮 (licoflavone, 7)、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8)、胡萝卜苷 (daucosterol, 9)。结论 化合物 1~6 均为首次从甘草药渣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4、5 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地梢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苑辉卿  左春旭 《药学学报》1992,27(8):589-594
从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的全草中共分离到十四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已鉴定的七个化合物。其中两个新化合物分别为1,3-二棕榈酸-2-山梨酸-甘油三酯(4)和地梢瓜甙(7)。五个已知化合物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羽扇豆醇乙酸酯(2),α-香树脂醇正辛烷酸酯(3),柽柳素(5),柽柳素-3-O-β-D-半乳糖甙(6)。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卫矛属植物大理卫矛Euonymus amygdalifolius的化学成分。方法:大理卫矛干燥地上部分用95%乙醇提取,浓缩后浸膏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ESI-MS、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从大理卫矛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lupin),十六烷酸甘油酯(2,hexadecanoic acidglyceride),十六烷酸(3,hexadecanoic acid),柚皮素(4,naringenin),木犀草素(5,luteolin),山柰酚(6,kaempferol),槲皮苷(7,quercitrin),芦丁(8,rutin),24,24-Dimethyl-reissant-7(8)-25-dien-3α-ol(9),卫矛醇(10,euonyl),1-O-β-D葡萄糖-N-正二十二碳酰基-正十六碳-4,10 (E,E)-二烯鞘胺醇苷(11,1-O-β-D-glucose-N-docosanoyl-hexadecanoic-4,10(E,E)-diensphingosine glycoside),羽扇豆醇乙酸酯(12,lupeol acetate)。结论: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三萜、黄酮、酰胺等,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大理卫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首次从卫矛属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丰富了对大理卫矛物质基础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离并鉴定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中的化学成分,以寻找具有活性的化合物,为中药新药研发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多种分离方法,对茵陈蒿的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7-甲氧基香豆素(1)、对羟基苯乙酮(2)、烟酸(3)、3(R)-癸-4,6,8-三炔-1,3-二醇(4)、3(R)-癸-4,6,8-三炔-1,3-二醇-1-O-β-D-吡喃葡萄糖苷(5)、3(R)-9-癸烯-4,6-二炔-1,3,8-三醇(6)、对羟基苯乙酮吡喃葡萄糖苷 (7)、苯甲醇-β-D-吡喃葡萄糖苷(8)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9)。结论 化合物4~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见血封喉内生真菌Acremonium sp. J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2S,4S-dihydroxypentyl)-6,8-dihydroxyisocoumarin (1)、3-(2S-hydroxy-4-oxopentyl)-6,8-dihydroxy- isocoumarin (2)、(3β,22E)-麦角甾-5,7,22-三烯-3-醇 (3)、(3β,5α,6α,7α,22E)-5,6-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7-二醇 (4)、(3β ,5α,6β,22E)-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 (5)、腺苷 (6)、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7)和2-(4-羟苯基)乙酸乙酯 (8)。结论 8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见血封喉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金银忍冬果实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金银忍冬[Lonicera macckii (Rupr.) Maxim.]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柱色谱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及波谱学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4个,分别为裂马钱素二甲基缩醛(1)、裂环马钱素(2)、裂环马钱素酸(3)、苯甲基-O-β-D-吡喃木糖-(1→ 6)-β-D-吡喃葡萄糖苷(4)。结论 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金银忍冬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青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进行分离,以Sephadex LH—20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类叶升麻苷(1)、darendoside B(2)、丁香树脂酚葡萄糖苷(3)、连翘苷(4)、4-羟基-2, 6-二甲氧基苯基-β-D-葡萄糖苷(5)、腺苷(6)。结论 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裸花紫珠的脂溶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 Et Arn.)叶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大孔树脂HPD-10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裸花紫珠叶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1)、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2)、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七叶內酯(5)、乌苏-12-烯-3β-醇(6)、熊果酸(7)、β-谷甾醇(8)。结论 化合物5、6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香豆素类化合物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相似文献   

11.
油茶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油茶叶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烷醇(1)、1-(3′,5′-二甲氧基)苯基-2-(4″-羟基)苯基乙烷(2)、齐墩果酸(3)、胡萝卜苷(4)、山柰酚(5)、山柰酚-3-O-(2″,6″-二-O-反式-对-羟基桂皮酰基)-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9)、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0)。结论化合物1-6、8、9均为首次从油茶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山茶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追踪分离牛奶菜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以体积分数70%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牛奶菜根的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 (1)、α-香树脂醇 (2)、3β, 24-二羟基乌苏烷-12-烯 (3)、补骨脂素 (4)、β-胡萝卜苷 (5)、异香草酸 (6)、α-单棕榈精 (7)、亚油酸 (8)、二十四烷酸 (9)、十六烷醇 (10)。结论:化合物3、4、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 ex Widd.)带总苞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成分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苍耳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 (1)、反丁烯二酸乙酯(2)、绿原酸甲酯(3)、苍耳子噻嗪双酮苷(4)、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5)、羧基苍术苷(6)、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7)。结论 化合物 2、5、6、7均为首次从苍耳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ides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7,8-dihydroxy-3-methyl-1H-2-Benzopyran-4(3H)-one(1)、5-oxymaltol(2)、吲哚-3-甲酸甲酯(1H-indole-3-carboxylic acid,methylester,3)、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3,4-methylenedioxy-benzoic acid,4)、4-octenedioic acid,2,7-dim-ethyl(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6)、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7-di-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1-5为从细辛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6、7为从该种植物首次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阐明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叶体积分数为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芳香族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乙氧基-4-羟基苯甲酸(1)、3,4-二甲氧基苯丙醛(2)、对乙氧基苯甲酸(3)、对甲基苯甲酸(4)、对羟基苯甲酸(5)、3-甲氧基-4-甲基苯甲酸(6)、对甲氧基苯丙酸(7)、对甲氧基苯丙醛(8)、反式对乙氧基桂皮酸(9)、1-(3,4,5-三甲氧基苯基)乙烷-1’S,2’-二醇(10)、3-甲氧基对羟基苯甲醛(11)、对羟基苯甲醛(12)、6-羟基苯甲酸苄酯-2-O-β-D-葡萄糖苷(13)。结论化合物1、2为新天然产物,3~13为首次从山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西南山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西南山茶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西南山茶叶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芦丁(rutin,2)、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quercetin-3-O-α-D-arabinofuranoside,3)、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4)、槲皮素-3-O-β-D-鼠李糖苷(quercetin-3-O-β-D-rhamno-side,5)、山柰酚(kaempferol,6)、山柰酚-3-O-(2″,6″-二反式-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2″,6″-di-(E)-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7)、羽扇豆醇(lupeol,8)、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9)、原儿茶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10)和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11)。结论化合物1~11均首次从西南山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山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才彬  谢庆娟  曲中堂 《中国药房》2009,(27):2120-2121
目的:研究余甘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对余甘子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9种化合物:没食子酸(1)、鞣花酸(2)、3-乙基没食子酸(3)、槲皮素(4)、黏酸-1-甲酯-6-乙酯(5)、2-O-没食子酰基黏酸二甲酯(6)、β-香树脂酮(7)、β-香树脂醇(8)和β-谷甾醇(9)。其中,化合物5、6、7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余甘子的药理活性部位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辽细辛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idesFr 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bS)8,9-dihydroxy-1,5,6,10b-tetrahydro-2H-pyrrolo[2,1-a]isoquinolin-3-one(1)、尼古丁酸(nicotinic acid,2)、5-羟甲基糠酸(5-hy-droxymethyl-furoic acid,3)、琥珀酸(succinic acid,4)、山奈酚(kaempferol,5)、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细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辽细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肿节风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肿节风[Sarcandra glabra (Thunb. ) Nakai.]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聚酰胺、Sephadex LH-20、Lipophilic 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比色法测定肿节风总多酚部位及各单体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 从肿节风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苷类和4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朝藿定C (1)、槲皮素-3-O-鼠李糖苷 (2)、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 (3)、迷迭香酸-4-O-β-D-葡萄糖苷 (4)、丁香酸 (5)和对羟基苯甲酸 (6)。 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多酚类部位为肿节风的抗氧化活性部位,化合物 2、4、5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um)种仁。方法对板栗种仁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进行酸水解,水解物采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NMR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1)、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2)、没食子酸(gallic acid,3)、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α-菠甾醇(α-spinasterol,6)、齐墩果酸(oleanane acid,7)、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 acid,8)、α-香树脂醇(α-amyrin,9)、单棕榈酸甘油酯(glycerolmonopalmitate,10)。结论化合物6、8为首次从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板栗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