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医全自动脉象诊疗仪的脉理分析与设计构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医脉象研究中对脉位、脉数、脉形、脉势的分析,运用现代压力电压转换理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联体,经五单元传感探头对脉象进行三维认证,以脉膊波峰的有无,峰距的远近,波峰的高低,峰底的宽窄准确地实现了中医脉象研究中的客观规范量化。  相似文献   

2.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作为疾病的主症出现,亦可作为兼症出现。脉浮头痛者多为感受风邪所致;脉弦而痛者多因肝失条达或见痰浊而致;脉紧而痛者多为受寒凉所致;脉数而痛者多为风热外袭、上扰清空所致;脉濡而痛者多为外感风湿,邪气侵袭肌表经络,导致太阳经脉的经气不通畅,以致头痛身重;脉细而痛者可由血虚导致;脉短而痛者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脉洪而痛者属热;脉涩而痛者属血瘀;脉滑而痛者多有痰。通过对脉象的诊断,可以掌握患者邪正盛衰的情况,进而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痊愈恶化倾向,为临床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弦脉的分类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岳沛平  宋起 《江苏中医》1996,17(12):48-49
根据血流动力学理论,分析248例弦脉的脉图,心功能参数及血管功能参数,提出了弦脉分类的量化指标,认为不同类型弦脉的血管内压力,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所存在的差异是导致其脉象紧张率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5.
根据血流动力学理论,分析248例弦脉的脉图、心功能参数及血管功能参数,提出弦脉分类的量化指标,认为不同类型弦脉的血管内压力、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所存在的差异是导致其脉象紧张度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诊脉部位历来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寸口脉法一枝独秀。该脉法始见于《黄帝内经》,后《难经》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现代解剖学证实,寸口脉为桡动脉的一段,绝大多数人皆可按中医言明之寸口位置触及桡动脉的搏动,并按照掌后高骨即桡骨茎突定位寸、关、尺,但也有桡动脉畸形如反关脉、斜飞脉、双管脉等。试从解剖入手,分析寸口脉的生理性解剖位置变异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以头痛头晕为常见临床症状,可伴有心、脑、肾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动脉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舒张压≥90mmHg(12.0KPa),即是高血压。高血压病类似中医的眩晕、头痛等病证。  相似文献   

8.
短脉,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临床中以疼痛、气少等病居多。在古代医籍中对短脉的认识有很多争论的焦点。笔者在本文中尽可能地剖千古之疑团,使之豁然贯通。  相似文献   

9.
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脉注射液是根据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创立的著名古方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经科学方法提取精制而成的注射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中医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之一,具有益气固脱、养阳生津、生脉之功,广泛应用于休克、冠心病、心衰等循环系统疾病[1].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展,其不良反应有所报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过去脉诊70余年的研究文献中,分析与总结其研究轨迹与趋势。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gephi和Echarts等工具,通过绘制主题河流图、术语共现网络图和突现检测算法等对文献的标题和关键词进行挖掘与分析。结果:脉诊总体研究可分为4大主题,分别是脉诊客观化、经典古籍的脉诊知识、临床验案中脉诊知识和名老中医脉诊知识等;近期研究关注焦点在于《内经》人迎寸口脉法临床价值重新受到重视、国医大师李士懋脉诊经验以及系统辨证脉学的创立。结论:脉诊领域紧紧围绕传承与现代化两大主线,传承方面成果突出,但是现代化硕果较少,且过于注重对经典理论的挖掘传承,缺少循证和现代化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论十怪脉     
郭云赓 《中医杂志》1990,31(7):11-13
中医脉诊历史悠久,《内经》和《难经》屡有脉学记述。晋·王叔和著《脉经》总结24种脉象,后世医家对脉诊作了大量探究,但绝大多数都只在《脉经》的基础上进行发挥或增删。独元朝危亦林氏在其《世医得效方》中搜集记述10种危重症脉象,总称“十怪脉”十种怪脉中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内经》用字极为深奥,往往一字多义,“脉”即其中最常见的,多义字之一。如何正确理解其含义,用法,对于理解,引用原文是至关重要的。“脉”字大体上包括脉管及经络两方面内容,在两方面中又衍变出多种含义:1 从脉管方面看1.1 从生理角度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谓“脉者,血之府也。”及《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这两条经文所说之脉皆人体生理上的脉管。有的直接可以见到,如《灵枢·经脉》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汪机也认为:络脉,血脉也,非十五络之络。这里所谈之脉都指脉管。1.2 从病理角度  相似文献   

13.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重要的手段。多年来,对脉诊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相关学科学者所关注的课题。但因其中医脉诊本身的特殊性和研究所涉及学科的广泛性,在机器的研制、脉图形成的机理,临床运用等诸多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1991年8月至10月,我们与美国同道合作,采用美国5.02型脉象仪,对我院健康职工、学生和附院住院患者的脉象进行测试,共计175例,涉及中医病种22个,中医证候31个,西医病种32个。通过对其中101例心脑血管病实验组与30例对照组脉象有关参数变化分  相似文献   

14.
单部脉数的论述首见于《脉经》,此后众多医籍亦有论述。在寸口脉诊中,寸、关、尺三部脉率应为一致,为何会出现“单部脉数”的脉象?对此鲜有医家进行探讨。故本文从“脉势”与“病机”两个角度进行探微。从“脉势”理解,认为“至数”与“脉势”均是构成数脉脉象的基本要素,而“脉势”是判断单部脉数的决定因素;从“病机”理解,认为单部脉数之脉象揭示了疾病的病位病机,是为了更好地辨证论治。然而在临床中察觉到单部脉数时,应脉、症相结合判断病位病机,做到“当随其部而察其证”。  相似文献   

15.
怪脉解索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继增  金栋 《河北中医》2004,26(7):545-546
怪脉系中医28种病脉以外的危重脉象,临床表现复杂,切诊难度较大,其出现往往代表脏腑之气衰竭,甚至为死亡征兆,故又有真脏脉、败脉、绝脉、死脉等称谓。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怪脉实际上是严重心律失常的表现,通过心电图可确诊。现今看来,决非均为不治之病证,有的可治愈或得到暂时控制而延缓生命,如解索脉病证则是其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不断提高,诊断结果直观明了。足以让世人所信任;而中医一直建立于几千年的诊断医理不变,道理深奥,又不能拿出实际的东西给人看。不能让世人所信服,这也是中医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脉象中含有综合性的生理病理信息,能够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和脏腑功能的强弱等状况,因而,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客观依据。历代医家重  相似文献   

18.
胞脉是从心发出,下行分布于子宫的一条杂脉,有人认为胞脉是迄今未曾被后人归纳在经络系统中的11条络脉之一,其他10条分别为“胞络”、“散脉”、“会阴脉”、“衡络”、“解脉”、“会厌脉”、“昌阳脉”、“飞阳脉”、“肉里脉”以及“同阴脉”,这些经脉同称为“杂脉”、“杂络”[1]。胞脉既有名称、循行分布以及所属脏器,又有相应病候,在经络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意义。《素问·评热病论》篇中最早指出了胞脉的循行和病理表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  相似文献   

19.
介绍唐蜀华教授临证诊脉要点.他认为,诊脉操作要把握七要素:脉位、脉率、脉律、脉形、脉体、脉力、脉势;凭脉辨证需要综合四诊、权衡轻重取舍;心血管疾病诊治尤需继承发掘脉诊特色;传统脉象定义概念需明确详细,进一步规范化、客观化;现代中医发展脉诊需与现代科技融合.  相似文献   

20.
国外脉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