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致敏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SEA致敏DC,流武细胞术(FACS)检测SEA致敏的DC摄取抗原的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SEA致敏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与未致敏的DC相比,SEA致敏后,DC摄取抗原的能力无明显变化,SEA致敏的DC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体外SEA致敏DC后,不是促进DC的活化,而是抑制DC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童虫活细胞诱导小鼠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的活细胞和虫体组织碎片,在未加佐剂条件下分别接种昆明小鼠,每组10只,每2周接种1次,共4次,末次接种后第7天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30条/鼠,感染后第42天解剖小鼠,与对照组比较检测和分析虫体发育数、虫体大小、鼠肝病变及其组织内虫卵肉芽肿大小、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和IgG2a/IgG1亚类比值.结果细胞接种组和虫体碎片接种组分别与PBS注射组比,虫体发育数分别下降67.6%%和46.3%;肝组织中虫卵数(LEPG)在细胞接种组和虫体碎片接种组中分别减少95.4%和64.8%;在细胞接种鼠组肝表面卵结节和虫卵肉芽肿及雄虫长度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组者;特异性IgG2a/IgG1比值≥2,但总抗体水平低于虫体接种组.结论该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血吸虫细胞型疫苗研究模型,初步结果表明,在不加佐剂条件用血吸虫童虫活细胞可诱导小鼠产生显著的抗攻击感染免疫力,其机制可能主要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沉淀技术和EITB技术分析了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结果:能被SIEA免疫血清识别的SIEA带主要于30.8KU到49.6KU之间,其主要反应带为49.6KU,39.7KU和33.7KU。推测49.6KU和33.7KU这两怕 诱导宿主产生抗卵或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26KDa基因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rSjc26GST分别抗原可诱导宿主产生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获得免疫的小鼠虫贡荷与肝、脾组织中虫卵负荷均下降,减虫率与肝、脾减卵分别为30与57.11%、79.97%。ELISA测免疫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rSjc26GST作为日本血吸虫病候选疫苗矍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致敏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后对其细胞表型及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收集BALB/c小鼠骨髓细胞,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白介素(interleukin,IL)-4定向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向DCs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SEA刺激培养后DCs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DCs 分泌IL-6?IL-23的水平,ELISA法检测DCs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水平;SEA刺激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后检测培养上清中IL-6?TGF-β?IL-23和IL-17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诱导培养出可供实验用的高纯度DCs;SEA刺激DCs能表达较高水平的CD80?CD86?CD40?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类分子;SEA刺激DCs产生IL-6和TGF-β明显增多;SEA刺激的共培养细胞上清中IL-17水平增高?结论:SEA能够促进DCs成熟,并诱导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日本血吸虫(大陆株)融合蛋白加福氏佐剂免疫小鼠,攻击感染后,不但可减少虫负荷(减虫率为29.2—51.0%),还可降低血吸虫雌虫的产卵量(减卵率为52.1—74.3%),血清抗体在初次免疫后3周即明显升高,并持续维持较高的水平。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日本血吸虫重组融合蛋白能诱导抗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可望作为混合多价疫苗的候选组份而大规模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是否能够诱导小鼠B细胞活化及其机制?方法:SEA和脂多糖(LPS)分别体外刺激小鼠脾脏CD19+B细胞,72 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B细胞表面CD80?CD86及CD40的表达和B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用荧光染料CFSE分裂法检测B细胞增殖;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白介素(IL-)10?IL-6?γ干扰素(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同时利用ERK?JNK?p38MAPK和NF-κB信号转导抑制剂检测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SEA与LPS组可以活化小鼠脾脏CD19+B细胞,使其表面高表达CD80?CD86和CD40;同时诱导S/G2期的B细胞比例显著增加,SEA可以诱导B细胞增殖?SEA与LPS能刺激脾脏CD19+B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L-10?IL-6?分别阻断NF-κB?ERK?JNK和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可以抑制B细胞IL-10和IL-6的分泌?结论:SEA可以上调小鼠脾脏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促进其增殖?同时,SEA可以通过NF-κB?ERK?JNK和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刺激小鼠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可溶性抗原及其组分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雄虫、雌虫、虫卵的可溶性抗原雄虫(AWA-m、雌虫AWA-f、虫卵SEA)及其组分抗原的特性.方法:用DE22纤维素层析柱对日本血吸虫AWA-m,AWA-f,SEA抗原进行纯化,得到相应组分抗原.分别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组分抗原进行全面分析,并与相应未经纯化的可溶性抗原作比较.结果:经DE22纤维素层析处理的AWA-m,AWA-f,SEA,均能获得含多种蛋白的组分抗原.SDS-PAGE结果表明,AWA-m见10条主带和9条次带,其中Mr 37 000,28 000,25 000为特异性条带,出现8条免疫反应阳性带;而AWA-m组分抗原为9条蛋白带和6条免疫反应阳性带.AWA-f见15条蛋白带,其中Mr 26 500为特异性条带,组分抗原为8条蛋白带.AWA-f粗抗原及其组分抗原均见9条反应带.SEA见8条主带和10条次带,13条为免疫反应阳性条带;SEA组分抗原见11条带,其中9条为免疫反应阳性带.结论:AWA-m,AWA-f,SEA经DE22纤维素层析纯化获得组分抗原,方法简单、可靠.该组分抗原含有粗抗原的主要免疫反应成分,去除了多种与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反应无关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可溶虫卵抗原(SEA)与血吸虫病人和兔血清的免疫印斑反应结果表明:SEA中有七咱不同分子量的蛋白为主要血清学反应成分,其中≤26KD、7KD及96KD组分蛋白在血吸虫病检查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抗7KD和96KD抗体在治疗兔的血清中消失较早。  相似文献   

11.
日本血吸虫Rho GTPaseDNA及重组蛋白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Rho家族小分子G蛋白(Sj-Rho GTPase)DNA疫苗及重组蛋白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pcDNA3.1-SjRho GTPase DNA疫苗和pGEX-5X-3原核载体所表达的重组蛋白疫苗三次分别或联合免疫昆明鼠,3周后,每鼠感染40条尾蚴,42 d后剖杀小鼠,记数成虫和肝脏虫卵数. 结果与佐剂或空白质粒对照组相比,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及联合免疫分别获得22.16%(P<0.01)、18.71%(P<0.05)和39.20%(P<0.001)的减虫率以及34.55%、20.07%和49.55%(P<0.001)的肝组织减卵率.结论 Sj-Rho GTPase DNA疫苗及重组蛋白疫苗均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且联合免疫方案保护效果好于单一疫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BV与日本血吸虫合并感染对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影响。 方法 :利用Hp全菌抗原检测HBV、日本血吸虫单独或合并感染者血清抗HpIgG抗体。 结果 :HBV与血吸虫合并感染时 ,血清HpIgG抗体检出率 ( 85.7% )明显高于HBV或血吸虫单独感染 (阳性率分别为 4 5.5%和 72 .9% ) ,合并感染时血清抗体水平 ( 0 .87± 0 .1 0 )亦高于单独感染 ( 0 .77± 0 .2 0 ,0 .70± 0 .1 7)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BV阳性者与HBV阴性者之间Hp 感染率和抗体水平相近。结论 :HBV和血吸虫合并感染对Hp感染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日本血吸虫宿主循环抗原提供有价值的McAb,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O株与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率90.20%。经用ELISA和IFA检测,总阳性率34.13%。经多次筛选和克隆化后,获得2株分泌McAb的细胞株:G-A12和H-E9。它们均属IgG2a亚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A 12所针对的靶抗原为sjCAg31KD,H-E9为SjAW 31 KD。IFA检测发现H-E9主要定位于成虫表膜;G-A12主要定位于成虫肠道。这2株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下稳定地分泌特异性抗体迄今已达6个月。  相似文献   

14.
以曼氏血吸虫的虫卵和成虫免疫家兔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用以日本血吸虫虫卵、尾蚴和成虫为抗原分别进行的COP,CHR和ELACIEP测出,表明两种人体血吸虫存有显著的交叉抗原成分。应用此种血清交叉反应性,以检测抗异种人体血吸虫的抗体,似有效而可取的,可用以辅助诊断援外回国人员是否感染国外人体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感染致肝纤维化家兔肝脏微循环病变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致肝纤维化家兔的肝脏微循环病变。方法 对30只日本血吸虫感染致肝纤维化家兔和10只正常家兔取肝组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肝脏微循环病变。结果 HE染色示汇管区可见虫卵沉积,虫卵周围炎性细胞浸润。Mallory三色染色见肝内门静脉、肝动脉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多,中膜平滑肌增殖肥大。透射电镜下见肝窦内皮受损严重,细胞大多崩解、破裂,窦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胆管扩张,肝细胞肝窦面的微绒毛减少或断裂,肝窦呈毛细血管化。结论 肝脏微循环障碍是形成血吸虫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的发病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人工合成的10个不同血吸虫多肽片段对小鼠进行免疫保护实验,采用200μg/只皮下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2周,以(40±2)条日本血吸虫正常尾蚴攻击感染。另设不免疫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分别获得10.7%~73.6%的减虫率、23.0%~75.9%的减卵率和-11.22%~66.78%的虫卵结节减小率。各实验组血清抗体均为阳性,随时间的延长有增高趋势。实验提示,以寡赖氨酸为母校,连接4个或8个抗原肽的多肽抗原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磷酸酶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碱性磷酸酶 (AKP)和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虫龄 2 6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 ,培养于RPMI16 4 0含 2 0 %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培养 7,14 ,2 1,35和 4 9d时 ,分别运用改良的Gomori钙 -钴法和Gomori硫化铅法进行AKP和ACP染色。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 ,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AKP和ACP活性均渐减弱。培养 2 1d后 ,所有培养细胞的AKP活性开始减弱 ;培养至 4 9d ,AKP阴性反应细胞所占比例增大 ,但仍有较多细胞具AKP活性 ;而ACP活性在培养 14d时 ,有的细胞显著增强 ,有的却明显减弱 ;培养至 35d ,所有细胞的ACP活性减弱 ,并出现ACP阴性反应的空泡状细胞 ;至 4 9d ,大部分细胞的ACP反应为阴性。结论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AKP、ACP活性均减弱 ,AKP、ACP活性的强弱可以作为评价血吸虫细胞培养条件优劣的指标 ;培养细胞呈分批、逐步退化。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杂交瘤细胞总RNA中纯化mRNA,在AMV反转录酶作用下,制备单链cDNA。随后经RNaseH和DNA多聚酶Ⅰ的作用,合成双链cDNA。用T4DNA多聚酶制备cDNA的平末端,并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加上EcoRⅠ接头,将cDNA片段插入λgt(11)载体。以大肠杆菌Y1090做受体菌转染,构建NP30杂交瘤细胞cDNA文库。实验结果表明,包装效价2.14×106λpfu/ugλgt(11),重组率为52%。结果提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NP30杂交瘤细胞cDNA表达文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