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法为八法之一,首见于《内经》,弘扬于《伤寒杂病论》,系统于《医学心悟》,所以程国彭说:“而论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温、清、补八法尽之。”狭义的和法一般认为有和解少阳、调和脾胃、调和胃肠的区别,唯戴北山深得和法要领,指出和法有更为广泛的涵义,提出了“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的精辟见解。把《伤寒论》“和”的涵义进行高度概括,赋予了《伤寒论》“和”的最新意义。一、寒热并用之谓和寒热并用者,适用于又有寒象,又有热象,寒热错杂的病证。单用热药不能治其热,单用寒药不能治其寒,必须寒热杂投,方能中病。《伤寒论·太阳篇》说:“伤寒  相似文献   

2.
和法的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法是通过调和脏腑营卫气血及表里寒热以解除病证的治法。《伤寒论》创立了调和营血、和解少阳、调和肠胃、调和寒热等和法。戴天章曾说 :“寒热并用之谓和 ,补泻合剂之谓和 ,表里双解之谓和 ,平其亢厉之谓和”,何廉臣又增加了“苦辛分消”、“平其复遗”、“调其气血”,使和法的范围更加扩大。疑难病往往因容易误辨误治 ,迁延日久 ,常导致表里相兼 ,虚实挟杂 ,寒热并见 ,故和法是治疗疑难病的重要治法。1 调和营卫治多汗刘某某 ,男 ,6 4岁 ,农民。患慢性肾炎多年 ,久治不愈。 1月前曾受风寒 ,自服 APC片 ,寒热虽解 ,但汗出不止。先后求…  相似文献   

3.
相反相成是指两味性质、功能不同的药物参合之后,可起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为用之功。也就是说,二药相合,既可起到拮抗作用,又可起到协同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切合病情,提高疗效。有关相反相成配伍用药者,有如下种种。一、寒热并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治寒热诸症之常法。若寒热错杂者,宜寒热并举,以制其偏胜,谓之寒热并用。  相似文献   

4.
王长洪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52-1654
归纳分析了董建华院士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的临床经验。寒热并用是《伤寒论》方剂组成的重要特色,董老治疗内科诸多病证,凡具寒热错杂之病机,多应用表里双解、清上温下、辛开苦降等法,寒热药物或舍性取用,或相制反佐,灵活多变,临床疗效显著,深得仲景用药之精髓。  相似文献   

5.
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信 《河南中医》2008,28(2):9-10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为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将辛温或辛热药物与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以开通气机,祛寒化湿,泄热消积,降逆和胃。实践证明,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升清降浊、分消湿热、疏通气机之功。本文首先阐明了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和寒热并用法的治病机制,并针对仲景调和肠胃除痞、柔肝涩肠止利、清上温下降逆三法在寒热并用法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许越  何娜 《四川中医》2014,(4):16-17
从名老中医裘沛然提及的"混沌汤"探讨兼备法的机理和临床应用。兼备法即寒热药并用、攻补兼施,广集寒热温凉气血攻补之药于一方,对其研究有助于急重症、慢性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反佐法发端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可见,所谓反佐法,就是指方中所使用的佐药与其所要治的病证的寒热属性完全相同,即上述《内经》说的“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这种反佐法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病与药发生格拒不受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扩张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中医属于"咳嗽""肺痈"范畴,张慧琪导师认为支扩症稳定期最易形成中医寒热错杂证,且临床上寒热错杂证,或寒重热轻,或热重寒轻,或寒热并重,常因人而异,动态变化,因此,临证辨识患者寒热轻重之程度,确立投放寒热药物之比重,准确采用寒热并调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果烈教授认为,“和法”立足于和其不和,针对病机中的矛盾关系,通过调节气机升降与枢机开阖,来纠正人体之偏,达到调和表里、阴阳、气血、寒热、冲任等不和之证的目的。失眠之根本病机可概括为机体失和,包括阴阳失、气血失常、寒热失衡、冲任失司、情志失调。李教授认为,运用“和法”可根据失眠的病理因素分以施治,又可多法合用,纠正人体之偏,最终达到调和阴阳、气血、寒热、冲任、情志等不和之证的目的。李老师善以中药方剂治失眠,但也重视针灸疗法、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等协同治疗,认为诸法配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寒热并用法是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物与温热药物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又发挥治疗作用的疗法。因脾胃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易产生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证候,单一的清热法或祛寒法难以以一概全,而寒热并用法的用药特点恰能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各篇有关温清两法并用时条文的研读,比较分析探讨:温清两法虽属八法中截然相反的治疗方法,但病有寒热同见,则治亦需温清并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寒热互结,上热下寒,外寒内热,寒热错杂等不同寒热互见情况下的温清之法,并给出具体方剂.最后总结出寒热同见之症虽有表里、上下、互结、错杂交织之不同,治之大法则一:温清并用.只是侧重遣药之异同.故临证见之,可从上述四个方面探讨,辨其消长,确立治法方药,则寒热互见之症可除.  相似文献   

12.
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临证治病一大特色。笔者通过学习张仲景寒热并用法指导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疗效,体会到寒热并用法当属和法的范畴、寒热并用法是临床上各种疾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寒热并用法在脾胃病治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寒热并用法取效的关键在于权衡寒热所偏及把握寒热药物用量比例。  相似文献   

13.
胃癌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综复杂的病机变化,如寒热错杂,使得临床治疗更为棘手。吴良村教授认为寒热错杂证治以"和解"为先。"辛开苦降"法是和解法的典型代表,上下不和者,必求于中焦,寒热错杂证型的胃癌,首当用"辛开苦降"法和之,遣方用药随证调整。  相似文献   

14.
##正##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张景岳释义:"和方之制,和其不和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戴北山则具体解释为"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和法包括和解表里、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脏腑、调和寒热等多个方面,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机体恢复动态平衡的"中和"状态。  相似文献   

15.
宁德新 《四川中医》1998,16(2):51-52
寒性药与热性药同用,称为寒热井用,属和法范畴。历代医家创立了许多疗效卓著的寒热并用方剂,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本文以寒热井用的方剂和临床治疗用药为依据,对寒热井用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归纳分析,供大家参考。!主用其性.能调和赛热,治疗寒热错杂证。根据中药性味、归经的理论和“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基本原则,选择能入热邪所在之经的寒性药与能入筹邪所在之经的热性药同用,利用药性的寒热们胜,纠正机体病变部位的寒热偏胜,有调和寒热的作用,用于治疗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肝(胆)热牌寒、冒热肠寒…  相似文献   

16.
寒热并用法在临床中广泛地被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对于寒热并用法中寒性药物组与热性药物组各自功效的发挥方向实难把握.寒热并用就是寒性药物与热性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配伍方法.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从该条文可以看出,用寒性药物或热性药物治疗热性或寒性疾病,疾病的病性与药物的药性相反,若疾病为寒热错杂,则需寒热并用.  相似文献   

17.
痞满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自觉心下痞满,胸膈胀满,按之濡或硬,压之不痛或微痛为主要症状。临床多表现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故辨痞满须辨清寒热虚实,虚实中亦有寒热之分,寒热中又须辨明虚实。痞满初起应以祛邪为主,治宜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温中散寒;久则以健脾和胃、补脾胃为主,佐以化痰、祛湿、理气、化瘀,消补兼用。同时还应结合胃镜等检查结果,灵活运用经方中温中健脾、辛开苦降、疏肝和胃等法,使脾复升运、胃复和降、升降相济,则痞满自治。  相似文献   

18.
《伤寒杂病论》从多个方面给后世树立了寒热并用之典范。从源流发展、治疗功效、规律初探、作用机制、临床运用、发微启迪等方面论述《伤寒杂病论》中寒热药物并用法及其临床运用,指出寒热并用法已遍及临床各科。  相似文献   

19.
寒热并进法是专为阴阳失调,寒热错杂而设的一种特殊治法.寒者,阴也;热者,阳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寒热错杂证广泛见于临证各科当中,笔者在临证时常见许多腹部外科危急重症寒热相兼,错综复杂,常法难以获效,而用寒热并进法每每取效,兹举临证典型者于下.  相似文献   

20.
经络诊察是通过“审、切、循、扪、按”的诊察方法判断经脉的异常,是针灸临床中的基石,八纲辨证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辨证纲领。本文通过经络诊察法联系到八纲辨证的表里、寒热、虚实,从经络诊察角度辨别疾病的病位之深浅、病性之寒热、邪正之盛衰,通过经络诊察不仅可以明确疾病过程中敏化或者是特异性的穴位,同时可以通过经络诊察之审、扪分寒热,循、按分表里、切分虚实,以及察任督分阴阳,隐含了完美的八纲辨证体系,为临床针灸的施针、取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