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聚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暄  杨金萍 《吉林医学》1999,20(2):112-112
目前在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中,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聚集性愈来愈广泛地受到重视。为了解尿毒症时肾脏微循环和红细胞流变特性的改变情况以及血液透析对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我们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及正常人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聚集能力进行测定。1对象及方法1.且观察对象:血液透析组:18例,为确诊设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患者,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4岁~65岁,透析时间2个月~6a不等,每周2次~3次,每次4h。对照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男IO例,女9例,年龄19岁~68岁。1.2方法:正常组于空腹静脉采血,肝素抗凝,测…  相似文献   

2.
杨帆  童婧涵  李会  陈洁  代丽明 《西部医学》2020,32(6):863-867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肾损伤分子 1(KIM 1)及肌酐(SCr)的影响。方法 将76例AK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均给予综合性治疗,对照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基于以上治疗基础再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少尿期、多尿期及血肌酐恢复期时间和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血清肾损伤生物标志物,评估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 vs 63.16%,P<005);观察组的少尿期、多尿期及血肌酐恢复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血清Cys C、KIM 1、SCr及ALR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30d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6% vs 7.89%和2.63% vs 7.89%,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AKI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缩短其少尿期、多尿期及血肌酐恢复期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孔滤筛法测定了105例正常人(对照组)和164例高脂血症病人(高脂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I],结果表明:正常人[DI]值,男性为0.97±0.19,女性为0.95±0.20;在高脂组 DI 值低于正常的阳性检出率为37.8%,这部分高脂血症病人的红细胞变形性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01)。其机制可能为高脂血症影响了红细胞膜上的胆固醇或胆固醇/磷脂(C/PL)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36例慢性肾衰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独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的改善效果。结果:单独使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有改善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效果较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铅对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对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刘秋芳,姜厚波,蔡原,张颖花(预防医学系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关键词 醋酸铅;还原型谷胱甘肽铅可与体内一些酶或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含有巯基的物质可做为药物驱铅。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体内主要的游离巯基。本文观察了铅染毒动物的血液...  相似文献   

6.
莫杏栾 《中外医疗》2011,30(18):120-120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迁廷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82例迁廷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应用笨巴比妥口服,静滴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疗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  相似文献   

7.
叶建中 《医学争鸣》2009,(24):2951-2951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收治乙醇性肝病住院患者50(男48,女2)例,年龄21~65(平均38.5)岁;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乙醇性脂肪肝(AFL)8例、乙醇性肝炎(AH)26例、乙醇性肝维化(AHF)6例和乙醇性肝硬化(AC)10例;轻型32例、中型13例、重型5例;所有患者根据饮酒史、症状体征及相应辅助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和代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肝功能和病情程度比较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业已证实,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而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可通过不同途径造成的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是目前公认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重要致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近年来笔者对维持性HD患者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以改善其微炎症状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HFRS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30例)和治疗组( n=30例),2组均应用抗病毒、抗炎、抗休克、保护血管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剂。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肾功能水平、并发症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愈和好转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进入透析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尿毒症贫血患者贫血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86例尿毒症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叶酸、甲钴胺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rhEPO治疗,联合组使用rhEPO联合GSH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转铁蛋白(S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rhEPO联合GSH治疗尿毒症贫血可改善患者症状,纠正贫血,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库血在储存期间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血样来源于10例健康献血者的新鲜全血各200ml,于储存期的0d、1d、3d、5d、7d、14d、21d、28d分别检测红细胞变形性的相关指标(变形指数、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结果:血液储存5d时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明显升高,聚集指数在7d时明显升高。三者均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结论:临床输血需谨慎,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应尽量选择5d之内的血液输注。  相似文献   

12.
樊希承  黄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41-3043
目的:用核孔滤膜法测定高血糖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rythrocyte Deformability,ED)与血糖水平的变化关系,以红细胞变形性入手来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制。方法:用核孔滤膜红细胞测定仪检测62例高血糖患者的红细胞滤过指数(Filtrationindex IF)测定出红细胞变形能力。与年龄、性别、血脂相近的正常人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在高血糖患者中,与血糖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对比,经统计处理,两组高血糖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t=18.69,t=15.26,P<0.01)。,高血糖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呈负相关。结论:高血糖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使红细胞膜上脂类和红细胞浆成分发生变化。红细胞ED降低与血糖增高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成为研究高血糖控制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激光衍射法检测30例脑梗塞人和30例同年龄正常人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I),发现在200dyn/cm^2剪切力下,病人组DI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还测定了两组红细胞膜脂质成分--膜胆固醇、磷脂、二者比值及血浆脂质等成分,结果膜Ch、Ch/P1明显高于后才,血浆HDL-C、ApoA-I明显降低,ApoB明显升高,而血总胆固醇(TC)无升同。相关分析发现,DI值与Ch/P1呈负相关。膜Chdg  相似文献   

14.
高峰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06-1608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7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患者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0.4g,3次/d);对照组38例患者口服安慰剂维生素B1(10mg,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清蛋白的排泄,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具有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人体组织、细胞只有在正常微循环血流灌注条件下,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红细胞变形性是保证微循环灌流的重要条件,微循环毛细血管直径很小,红细胞在全身血液循环运行时,要多次经过这些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必须经过变形才能保证微循环的正常灌流,变形性较低的红细胞在通过某一条微血管时会发生堵塞,导致局部的血流停滞,出现微血管扩大、瘀血,最终组织缺血、缺氧。体内外各种影响红细胞变形性的因素均会影响微循环的灌注。细胞变形性降低还会导致全血黏度,加大血流阻力,阻碍血液循环,对代谢活跃的器官(心、脑、肺)影响更加明显。研究红细胞的变形对微循环的影响,对揭示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永河  李德勇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298-299,30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多发伤后肝功能再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多发伤后需再次手术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预防组(33例)和对照组(36例),预防组再次手术前3 d和术后4 d给予GSH1.8 g/d静脉滴注。给予GSH前及术后第5 d查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胆碱脂酶(CHE),并观察疗效,进行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和疗效比较。结果再次手术后预防组和对照组的ALP、GGT、CH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TBiL、DBiL、ALT、AS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功能的再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疗效。方法 将70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及治疗组(36例)。治疗组主要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BUN、SCr、Cys-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GFR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BUN、SCr、Cys-C、eGFR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还原性谷胱甘肽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疗效及经济学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182化疗药物引发的肝损害患者资料,根据用药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96例,设为A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86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结果 A组和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6.1%,成本分别为(798.3±43.9)元和(859.9±55.7)元,价效比为(870.8±41.6)和(999.3±66.9),A组成效比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害的疗效好,成本低,相对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应用价值更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红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RBC-GSH)正常参考值5.68~10.34μmol/gHb,脑出血6.72±1.04μmol/gHb,脑梗塞5.02±1.37μmol/gHb。脑梗塞GSH量比正常参考值和脑出血显著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0.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尿毒症贫血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尿毒症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2例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 30 0 0 U,每周两次皮下注射 ,疗程 12周。治疗组患者同时静脉给予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12 0 0 mg,每周两次 ,疗程 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 (Hb) ,红细胞 (RBC)和红细胞压积 (HCT)水平。结果  r- Hu EPO治疗后两组患者 HB,RBC和 HCT水平均显著上升 (P<0 .0 1)。 GSH治疗组 Hb,RBC和 H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上升明显 (P<0 .0 5 ) ,治疗组 Hb,RBC和HCT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 r- Hu 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GSH可能是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