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探讨小切口胆囊创面的处理问题,作者从1992年开始,对24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囊床的处置采取不缝合、不置引流,胆囊创面全部用电凝,或只对胆囊创面出血点电凝的对比处理方法。结果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3例,胆囊创面较大出血1例。现就小切口条件下胆囊创面的处理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4~7cm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260例,2.4~3.3cm微切口胆囊切除术140例。随机抽取2400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择期手术病例,其中1992年2月至1996年2月1200例,术中采取不缝合胆床,不置引流移去胆囊后,对肝面胆囊床上出血点予以电凝,而后用干纱布压迫约1min,无渗血…  相似文献   

2.
胆囊摘除术后“再生小胆囊”是胆囊摘除术中胆囊管留得过长,胆汁淤积,胆囊管扩张所致,而B超对其诊断甚为方便。本文对24例超声图像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摘除术后“再生小胆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自1991年1月~1994年12月的4年里,我们用B超观察胆囊摘除术后患者445例。其中发现“再生小胆囊”46例,经手术证实24例,24例中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25~48岁,平均36岁。胆囊摘除术后时间最长18个月,最短7个月,平均11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其胆囊的超声声像图改变。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胆囊超声检查结果,将其记为乙型肝炎组,另收集同期我院300例健康体检胆囊超声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胆囊超声声像情况。结果乙型肝炎组胆囊病变129例,患病率为86%,对照组胆囊病变116例,患病率为38.7%,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囊病变中,乙型肝炎组胆囊壁增厚42例、胆囊壁毛糙87例,对照组胆囊壁增厚27例,胆囊壁毛糙73例,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由于受到病毒的侵袭,其胆囊超声声像图改变高于正常人,且更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8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7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均于1~10年前行过胆囊切除术,术后首次出现症状时间为15d~9年。经B超、CT、ERCP和MRCP等影像学方法诊断残余胆囊,17例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余胆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1例并存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经解痉、止痛、抗感染、利胆治疗后缓解。结论:正确选择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严格按规程操作,术中解剖清楚胆囊三角,在距胆总管0.3~0.5cm处处理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的关键,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009年7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364例,其中术中中转开腹8例,中转率2.2%,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8~74岁,平均51岁.术前B超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7例(其中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5例,胆囊萎缩2例),胆囊息肉1例.1.2 中转开腹的原因胆囊炎症急性发作粘连严重2例,胆囊血管变异出血2例,胆囊明显萎缩胆囊三角解剖不清2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例,器械故障1例.  相似文献   

6.
胆道损伤是开腹胆囊切除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来施行开腹胆囊切除术91例,无一例发生胆道损伤,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1例,男50例,女4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7岁,既往都有反复发作史,病程2-18年。1. 2手术方式全组行顺逆法胆囊切除术者65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者10例,胆囊切开取石加胆囊造瘘术者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者10例。1.3术中所见胆管变异32例,其中胆囊管过短7例,胆囊管高位汇入右肝管4例,副肝管9例,右侧肝管低位汇入…  相似文献   

7.
我院1979年7月~1982年6月共收治7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报告如下: 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34~64岁。均有无规律性右上腹饱胀、隐痛史,2年、5年者各1例,10年以上5例。入院前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3例,胆管炎(梗阻性)1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中发现3例。作胆囊切除术6例,其中急诊胆囊造瘘、二期作胆囊切除1例,作胆囊底部病变局部切除1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3年均良好。手术标本所见:胆囊底部瘤样改变1例,  相似文献   

8.
我院1978年1月~1991年12月,经手术证实63例胆囊管结石,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3例占我院同期胆道结石手术875例的7.2%。男24例,女39例。年龄15~76岁,中位年龄45岁。单纯胆囊管结石3例,胆囊、胆囊管结  相似文献   

9.
在拟行胆囊切除时若遇到胆囊壁坏疽或溃破,难以完整地切除或胆囊萎缩、深埋在胆囊窝内,且胆囊周围粘连致密,与胆总管之间解剖关系不清者,可行胆囊次全切除。自1985年1月至1995年1月,我们共施行此术式30例,获得与正规胆囊切除术的同样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7~75岁。13例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其中6例为坏疽性病变,2例胆囊壁已溃破。17例为慢性胆囊炎,其中4例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自 1991年开展以来得以迅速推广 ,该术式已成为胆囊良性病变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现就我院自 1997年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发生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于 1997年 2月至 2 0 0 1年 9月期间共实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4 2 9例 ,男性 137例 ,女性 2 92人 ,年龄最小者 16岁 ,最大者 84岁。胆囊结石 397例 ,慢性胆囊炎 14例 ,胆囊小隆起病变 18例。中转开腹 37例 ,原因 :术中肠管损伤 1例 ,胆总管损伤 2例 ,胆囊动脉出血 2例 ,肝床出血 1例 ,均发生在手术开展早期 ,其余均为胆囊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并气管插管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结果 116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恢复良好,有3例术中转开腹手术,1例发生出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为96.7%。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手术技巧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官昌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06-230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4年1月~2007年3月共行胆囊切除手术82例,男35例,女47例,年龄20~67岁,平均44岁;其中4例为胆囊部分切除,1例胆囊造瘘。胆囊顺、逆结合切除52例,顺行切除l7例,逆行切除13例,死亡1例。82例中,胆囊、胆总管均有结石者9例,单纯胆囊结石56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胆总管均无结石者4例,胆总管蛔虫l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囊壁增厚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8年12月经超声检查,临床治疗并随访的69例胆囊壁增厚患者,观察诊断结果及临床特点。结果:胆囊病变引起的胆囊壁增厚42例(其中急慢性胆囊炎38例,厚壁性胆囊癌1例,弥漫型胆囊腺肌增生症2例,1例合并胆囊壁内结石),占61%。非胆囊疾病引起的胆囊壁增厚27例(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14例,肝硬化13例)占39%。结论:超声具有无创伤、重复性好及准确率高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对疾病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预测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的可能性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33例,术前应用超声检测胆囊三角的清晰度及胆囊与周围脏器的滑动情况评估胆囊周围有无粘连,并经LC或开腹术中判断证实。结果 33例患者术前超声评估胆囊三角清晰,胆囊周围无明显粘连17例,经LC术中证实胆囊三角清晰17例,胆囊周围粘连4例,准确率分别为100%、76.47%。胆囊三角显示不清晰,胆囊周围粘连16例,经LC及开腹术中证实胆囊三角粘连13例,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16例,准确率分别为81.3%、100%。16例预测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患者中包括6例充满型胆囊结石致使胆囊三角显示不清及胆囊后壁结构被声影遮盖影响观察滑动情况为疑似粘连,其中,中转开腹4例,中转开腹率25%。结论超声预测胆囊与周围脏器是否粘连对LC术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原因及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对2004年8月~2010年7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囊切除术920例中转开腹手术36例(3.91%)的临床数据、中转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胆囊周围粘连17例,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10例,胆管损伤2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胆囊床出血2例,胆囊癌1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1例,胆总管结石1例。中转开腹手术36例均一次性完成胆囊切除,并对其并发症做了相应处理。结论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中转开腹,适当的中转开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是指直径小于15mm 突起于胆囊腔的胆囊壁病变,近年来随着 B 超及其它影像学检查的普及,临床日趋多见。我科1985年6月~1989年6月,手术切除胆囊176例,其中胆囊小隆起性病变1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年来施行大部胆囊切除术1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15例,均为结石性胆囊炎.男5例,女10例.年龄42~68岁,平均52岁;病程最长20余年,最短3年,平均11年余.患者均有反复右上腹疼痛,2例有多次胆绞痛史.15例患者术前均无黄疸史.1.2 方法:进腹后保护好胆囊周围.从胆囊底部剪开一个小切口.吸尽胆汁或浓性胆汁.取净结石.扩大切口.纵行切开胆囊至胆囊颈部,用探针探明胆管位置及走向,分离胆囊与胆囊床至近胆囊颈处,切除胆囊底、体以及胆囊颈的部分,用2.5%碘酊烧灼残余胆囊的粘膜,用75%酒精脱碘后在接近胆囊管开口处从残余胆囊内行荷包缝合,关闭胆囊管,从外面对合缝合,检查无出  相似文献   

18.
许长松 《淮海医药》2009,27(5):422-423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手术为开腹胆囊切除术19例,初次手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所有27例患者均进行了B超检查,诊断率85%。部分病例进行MRCP、CT和ERCP检查明确诊断。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2d。结论清晰解剖和胆囊管残端恰当处理对预防残余胆囊尤其重要,手术是治疗残余胆囊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层医院腹腔镜下增粗胆囊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胆囊管增粗情况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82例,术中发现增粗的胆囊管患者45例,采用了丝线结扎(19例)、可吸收线缝合(16例)、阶梯式钛夹夹闭(10例)3种方法处理增粗的胆囊管。结果:45例患者无中转开腹,均痊愈出院,无发生胆道狭窄、胆漏患者。结论:基层医院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增粗的胆囊管,可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病变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35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残余胆囊合并胆囊管株过长11例,胆囊内残余结石18例。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结论手术前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术中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三管之间的关系,术中仔细探查,规范切除胆囊是预防胆囊残余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