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19岁。右侧腰部疼痛半年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18cm×16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无压痛,活动度差。B超:肝内巨大实性占位。CT:右肾上腺区域占位性病变。腹腔动脉造影(DSA)诊断:右上腹恶性肿瘤,考虑肝癌可能性大,不排除来自右肾上...  相似文献   

2.
3.
心副神经节瘤一例张慧信,孟旭,裴金风,王福,杜嘉会,陈英淳,吴学思患者男,42岁,因心悸,发现右心肿物2周于1994年3月14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间断性增高,最高时血压可达24~30.7/13.3~14.7kPa(1kPa=7.5mmH...  相似文献   

4.
Chen Q  Fu YB  Li BZ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7):491-492
患者女,31岁.因声音嘶哑1.5个月,于2009年11月入院检查.体检见双侧甲状腺Ⅰ度肿大,左侧约3 cm×2 cm,右侧约2 cm×2 cm,自患病体重减轻5 kg.实验室检查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遂予以硫氧嘧啶治疗,择期手术.1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结果示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2.04 nmol/L,游离T3 5.1 pmol/L,总甲状腺素(TT4)113.3 nmol/L,游离T4 14.68 pmol/L,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0.02 mU/L.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肺副神经节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6 8岁。体检时偶然发现右肺下叶肿块 2 0余天 ,无任何症状 ,于 1998年 11月 1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外后方有一 3.0cm× 3.0cm大小孤立性圆形肿块影 ,呈中等密度 ,边缘清晰光整 ,无分叶和毛刺征。B超检查 :肝、胆、脾、胰和肾均显示正常。临床诊断 :右肺下叶肿块待查 ,错构瘤或炎性假瘤可能性大。入院后行开胸探查和右肺下叶切除术。手术发现在右肺下叶后外基底段处肺膜下 1.0cm内见一约 2 .5cm× 2 .0cm× 2 .5cm肿物 ,其边界清楚 ,包膜完整 ,质中硬。右肺上、中叶未发现有结节及肿物 ,支气管旁…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6岁.大便带血1年余,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收入本院,无其他伴随症状.无家族遗传性疾病,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肠镜示十二指肠水平部黏膜轻微隆起,触之易出血.肠腔内未见肿物.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全身麻醉下行十二指肠肿瘤及部分十二指肠切除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1例70岁男性患者,以"左上腹不适2年,间断疼痛15d"入院,无恶心、心悸等伴随症状.查体:左上腹部触及巨大包块,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左上腹见不均质稍低回声,大小约14.7 cm×13.5 cm×11.1 cm,实质回声不均匀,并见散在点状高回声,包块外上缘与脾紧邻(图1A).腹部增强CT:左上腹脾肾...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70岁.44岁(1975年)时因腰胀做检查发现腹膜后包块,术中见包块位于腹主动脉左侧,如鹅蛋大,与腹后壁粘连.肿块表面分界清楚,无明显包膜,与腹膜后大血管易于分离,与左肾及肾上腺无关联,将包块全切除.病理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5岁。15年前曾因左鼻塞及反复鼻衄在外院行鼻腔肿物摘除术,病理诊断为“海绵状平滑肌纤维瘤”。术后偶有双鼻交替性鼻塞,近一个多月来进行性持续性左鼻塞并反复较大量鼻出血,伴流粘液血涕、无耳鸣、头痛等症状。检查:双鼻粘膜充血、双鼻甲肿大,左下甲上部可见一暗红色肿物,表面光滑,附少许粘液血性分泌物,质地实,易出血。住院后行肿物摘除术。病理检查:进检物无包膜,但表面较光滑,暗红色;切面实质灰白色。镜检:肿瘤表面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部分坏死。瘤细胞大,呈多边形,卵圆形、梭形等、胞界不清,胞浆丰富,淡伊红染,细颗粒状,核大小不一致,部份核大深染,染色质粗,核仁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1岁.因停经7个月余、阴道流血半小时入院.入院前1天头痛剧烈,考虑为偏头痛,给与对症治疗后好转.查体:BP 114/60 mmHg.头颈、胸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宫高27 cm,腹围93 cm,头位.  相似文献   

11.
膀胱副神经节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副神经节瘤(简称副节瘤)较少见,我院30年来发现3例,占同期外检标本总数0.5‰。例1,男,61岁,农民。排尿时发作性剧烈头痛伴视力模糊,发作时血压高达29.1/11.0 kPa,经对症处理,发作持续约30min,上述症状缓解。膀胱镜检查:膀胱底部有1直径约3cm的肿块向腔内凸出。化验室检查:尿内3—甲氧—4—羟基苦杏仁酸(VMA)呈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0岁,因体检发现膀胱占位入院.查体:BP 80/135 mmHg;双肾及肾上腺未扪及,肾区叩痛(-);膀胱充盈,膀胱区压痛(-);各输尿管体表投影区压痛(-).B超示:膀胱三角区可见等回声突起,大小为1.5 cm×1.5 cm,边界清,基底较宽.CT示: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底部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为1.4 cm×1.5 cm,边界清,边缘不光滑,可见分叶,与膀胱壁相连,呈宽基底.手术所见:膀胱底部见大小为2 cm×2 cm的肿物,隆起于膀胱表面呈柱形,周围黏膜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2 7岁。因阵发性头痛、出汗 1年余 ,血压间歇性升高 2个月入院。血压最高达 190 / 14 0mmHg ,口服降压药不能缓解。腹部B超、13 1I MIBG检查、肾上腺CT和MRI均提示腹主动脉旁异位嗜铬细胞瘤可能。 2 4h尿儿茶酚胺2次检查均增高 ,以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主 (5 4 8 7μg/ 2 4h和 10 14 μg/ 2 4h)。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发现。术中见肿块位于腹主动脉左侧、腹主动脉分叉以上 ,肿瘤紧贴腹主动脉 ,由腹主动脉发出分支直接供应肿瘤组织 ,左侧输尿管紧贴肿瘤。术中挤压肿瘤 ,血压上升 ,最高达 16 0 /110mmHg ,切除肿瘤后血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2岁。发现腹部包块4年,无任何不适,生长缓慢。近年来因包块渐大、腹部不适来院就诊。体检:腹后壁可触及8cm×6cm×6cm的肿块。B超示腹膜后肿瘤。遂于1999年4月15日手术切除。术中见腹膜后肿块7cm×5cm×5cm,与腹壁大血管粘连,表面有曲张血管。病理检查 大体:淡红色卵圆形肿瘤1个,有包膜,7cm×5cm×5cm。冠状切开,切面灰红色,肉质样,中间有灰黄色分叶结节样质细区,质软。放置后呈棕黄色。镜下:有稀疏区和致密区。稀疏区瘤细胞小,呈三角形、多角形或短梭形,胞质少,丝网状,边界不清,核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组织学和临床研究(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解剖组织,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6例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头痛、心悸、多汗及视物不清等症状,4例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结果7例病例行肿瘤切除术,2例部分切除,行探查手术1例。病理检查良性8例,恶性2例。结论B超,CT是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尿儿茶酚胺和VMA测定对定性诊断有较高特异性。早期彻底手术切除是治疗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性,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尿末血尿7天"入院,伴有尿频,无尿急尿痛,排尿尚通畅,无夜尿,无尿流中断及尿后余沥.入院体检:T 36.6 ℃,R 79次,BP 111/74 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未扪及肿块,膀胱区未见膨隆,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肋脊点无压痛,双侧输尿管行程无压痛、反跳痛.泌尿系B超提示膀胱内右后壁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1)血尿;(2)膀胱肿物(膀胱癌待排).入院后行膀胱造瘘口膀胱肿物切除术,术中在膀胱三角区见1肿物,大小约3.0 cm×3.0 cm,结节状,呈暗红色,小灶性灰白色,肿物表面尚光滑,边界尚清(图1).双侧输尿管开口清晰.以21F电切镜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性,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不适1个月余,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可见一大小10 mm×8 mm广基黏膜隆起,上可见小凹,无糜烂(图1)。超声胃镜:病变处可见一起源于第二层大小10 mm×8.2 mm偏低回声,回声欠均匀,边界尚清晰。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下隆起内镜黏膜下行剥离术(ESD)。病理检查眼观:息肉样组织一块,大小1.2 cm×1 cm×0.5 cm,切面灰白、灰褐色,实性,质中。镜检:肿瘤位于黏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65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中上腹隐痛、不适,伴背部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半个月前做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见一2.0 cm×1.8 cm带蒂肿物,悬垂于十二指肠腔内,其密度较低,未见黏膜破坏,实性,质略硬,边界光滑,界清.内窥镜下行肿物摘除术.术后随访2年,患者无肿瘤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2岁,因不明原因声音嘶哑半年,加重3天就诊.临床以喉部肿物收入院.患者曾于7年前行右颈部肿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膜瘤. 病理检查眼观:肿物2.0 cm×1.5 cm×1.5 cm,切面灰白、灰红,质中等,包膜完整,表面可见3个红色小突起,直径0.6-0.8 cm.镜检:瘤位于鳞状上皮黏膜下,局部表而溃疡,黏膜缺失.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大部分区域肿瘤细胞致密,被丰富的毛细血管隐约分割成团块状或巢状(图1);少数区域细胞较松散,细胞呈索状或片块状排列.  相似文献   

20.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特征。该文报道1例51岁男性发生在十二指肠的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伴有淋巴结转移,描述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电镜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并结合文献复习其组织学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