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分析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母乳喂养率为97.6%,阻塞性黄疸发生率为33.3%;47.2%在家中出生;42.5%发病前有出血倾向;68.2%为硬膜下出血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27.2%为脑实质出血。结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卫生院接生是预防农村地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炎综合征是儿科疾病,此病并发维生素K1缺乏症的报道尚属少见,我院1997年4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肝炎综合征60例,其中并发迟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肝炎综合征的诊断参考“实用儿科学”第6版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男43例,女17例。年龄28d~4个月。其中并发迟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8d~3个月。11例患儿中,8例有呕血、便血及颅内出血,3例有呕血、便血、皮肤淤斑。1.2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g/L7例,60~90g/L3例,91~110g/L1例。全部患儿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时间均正常。凝血功能检查: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方法:对93例确认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均为母乳喂养者,临床主要为哭闹、呕吐、进行性面色苍黄、抽搐、昏迷。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或脑实质出血。结论:正确预防、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朱蕴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26-26
目的研究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诱因、出血类型、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儿发病前有腹泻病史者12例,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8例,使用抗生素者5例,母亲产前用药者3例,先天性肝胆疾病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5例,硬膜下血肿4例,多部位混合性出血18例;治愈23例,好转3例,转院3例,死亡1例。结论30例患儿均系纯母乳喂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多部位混合性出血占多数。出生后注射一次维生素K1即可预防。  相似文献   

5.
朱蕴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S):26-26
目的研究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诱因、出血类型、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儿发病前有腹泻病史者12例,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8例,使用抗生素者5例,母亲产前用药者3例,先天性肝胆疾病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5例,硬膜下血肿4例,多部位混合性出血18例;治愈23例,好转3例,转院3例,死亡1例。结论30例患儿均系纯母乳喂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多部位混合性出血占多数。出生后注射一次维生素K1即可预防。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的诊断、治疗,对2008~2009年治疗9例15~60日龄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症患儿病例进行了分析.9例均表现突发性高颅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血性脑脊液.入院后经静脉注射维生素K1及输新鲜血等治疗,治愈7例(78%),2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2%).出院后电话一直随访1~2年,其中1例癫痫,另6例至今未发现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5~30天3例,30~40天13例,40~45天4例,50~60天7例,60~90天4例,>90天1例;足月顺产28例,早产3例,过期产1例。来自农村28例,城镇4例。家庭均无出血病史,病前无外伤史,出生时无出血倾向,病前未预防性补充过维生素K。喂养方式:单纯母乳喂养28例(87.5%),混合喂养4例(12.5%)。临床表现:32例均起病急,病程短,29例起病后1小时~2天内入院。除有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针眼出血不止外,均有颅内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突然面色苍白32例,惊厥32例,哭闹尖叫25例,囟门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3年25例明确诊断维生素K缺乏的婴儿头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儿均有颅内出血,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颅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室血肿2例。结论:CT检查可以确诊本病,并可确定出血部位与范围,能发现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迟发件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4例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所有病例均行常规颅脑CT平扫。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硬膜下出血14例,脑实质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3例。颅内单部位出血14例,多部位出血10例。结论:颅脑CT扫描对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对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合理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吸氧、补充维生素K1、止血、输全血或红细胞混悬液;辅以止惊、降颅压、抗感染、补液及支持治疗。急性期后给予脑活素治疗,每次(3—5)mL,疗程(10—14)天。结果:本组治愈7例,占53.8%;好转3例,占23.1%;死亡3例,病死率23.1%。结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严重危害我国小儿健康的营养性疾病,是当前我国婴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对于有发生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高危因素的婴儿、孕妇和产妇可预防性的补充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11.
我院儿科2001-01/2003-12共收治住院的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18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诊断标准。笔者回顾性统计息儿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发病时间、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方法及预后等项目,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各种穿刺术治疗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疗效.方法 28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7例侧脑室出血、脑实质出血患儿均实行反复腰椎穿刺术;4例硬膜下血肿患儿采取硬膜下血肿穿刺术;5例脑室内出血患儿行侧脑室引流术.结果 28例有2例死亡;有1例放弃治疗;余25例病情好转痊愈出院.结论 各种穿刺术治疗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操作方便,价格便宜,要求条件易于满足,疗效高.  相似文献   

13.
陈帆 《四川医学》2008,29(5):581-582
目的 探讨小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2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易发生颅内出血,本组颅内出血24例(75.0%),临床易误诊.结论 <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儿易发生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应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同时应加强农村纯母乳喂养儿监护,降低小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根据发病年龄段不同分为3型:早发型,经典型,迟发型.其中迟发型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现将1996年7月~2005年7月,诊断明确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小儿颅内出血27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又名婴儿期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由此而引起的严重出血倾向,特别是颅内出血,近几年来逐渐被重视.我院自1985~1996年共收治36例患儿,分析如下.36例中男28例,女8例,男>女.生后29~40天者20例,41~90天者16例.均为足月分娩.全部为单纯母乳喂养.36例中31例来自农村,5例来自城镇.病前数日有腹泻史者5例,上感史者4例.服土霉素、小儿胺者6例,有黄疸史者4例.全部病例无外伤史及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发病1天内就诊者12例,2天就诊者16例,3天就诊者7例,4天就诊者1例.  相似文献   

16.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使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Ⅸ、Ⅹ活性降低,凝血功能失常而发生的出血性疾病。为避免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的发生,现对我科3年来收治的维生素K缺乏症36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对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部CT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头部CT的特点.结果CT表现为多发性出血灶,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其中50%以上合并2个部位出血.结论CT检查是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出血是儿科的危重症 ,进展快 ,病死率高。仔细观察病情 ,及时诊断及治疗 ,精心护理是治疗此病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 1998年 10月~ 1999年 9月收治的 10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0例患儿中 ,男 9例 ,女 1例 ,年龄最小 42天 ,最大 4个月。纯母乳喂养 8例 ,人工喂养 2例 ,人工喂养的患儿以米糊为主 ,小量补充牛奶。入院前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7天。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穿刺点出血 ,其中 6例有惊厥 ,烦躁不安 ,意识模糊 ,前囟饱满等症状 ,入院后均做头颅CT检查 ,均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吸氧、补充维生素K1、止血、输全血或红细胞混悬液,辅以止惊、降颅压、抗感染、补液及支持治疗.急性期后给予脑活素治疗,每次(3~5)mL,疗程(10~14)天.结果:本组治愈7例,占53.8%;好转3例,占23.1%;死亡3例,病死率23.1%.结论:对有发生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高危因素的婴儿、孕妇和产妇可预防性的补充维生素K1可有效防止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郑文斌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209-2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及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例迟发性脑肿出现时间、CT及临床资料。结果20例迟发性脑内血肿在外伤后出现症状和体征,首次颅脑CT平扫均未见脑内血肿。伤后0.5h至数小时甚至几天才出现脑内血肿。其中30~60min者4例,1~3h者10例,3~24h者5例,24h以后者1例。首次扫描颅内可未见异常,可见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在脑挫裂伤基础上发展形成。结论多次CT扫描可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