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医基本病机、"胸痹"临床发病特点等方面阐述国家级名中医范振域主任医师通法治疗胸痹的思想基础,并总结了范老"通法"的基本特点和内涵,指出范老在临床中基于《黄帝内经》"不通则痛"之病机认识,继承《金匮要略》温通治疗"胸痹"之大法以及"上焦如雾"之特点,提出以"通法"治疗胸痹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玉贤主任医师诊治内科疑难杂病经验丰富,将《黄帝内经》脾胃学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收效较好,凝炼李玉贤主任医师对《黄帝内经》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挥,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脾胃病之治疗。  相似文献   

3.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甲状腺结节的中医发病机制、治法及方药,指导临床诊疗。甲状腺结节等瘤岩实体疾病的中医病机是人体阳气不足,阳化气之功能减弱,致痰、气、瘀、毒等阴邪凝聚而成,故治疗当以温阳散结法为主,以强全身之根本,以化痰、行气、祛瘀、解毒等散结之法攻伐局部有形之标实,二者相合,方能标本兼治,消散结节。  相似文献   

4.
遍览《伤寒论》《金匮要略》,仲师用针灸时描述都非常简单,如刺某穴,灸某穴,这与其严谨的文风格格不入。《灵枢经》关于腧穴的揣定、针具的选择、体位的选择、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行针手法、得气、候气、催气、守气、行气、治神与守神、针刺补泻等都有较完备的论述。可以肯定的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这两部著作都不会有针灸的内容。《黄帝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等著作在仲师之前,仲师采撷其精华为己所用是完全可能的,正是这些著作为仲师的针灸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若割裂《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等古籍的关系,则仲师的针灸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强调《伤寒杂病论》源自《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而否认与《黄帝内经》等相关,就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笔者主张借用《黄帝内经》等古籍的理论去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但也反对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5.
研读《黄帝内经》中"气"学理论,探讨西医学概念糖尿病的发生病机。《黄帝内经》认为:人是禀天地之气所生,而脏腑之气又受四时之气、阴阳之气影响。若其影响致气机失调而受损,则影响情志,影响精微物质的吸收,影响精气布散,故而引起消渴,即西医学概念之糖尿病。利用传统的中医理论探讨了《黄帝内经》中"气"学理论对糖尿病病机的影响,在临床上为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陆家龙主任医师基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和"阴阳对立统一"理论的理解和发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逐渐形成滇中陆氏气阴学派学术观点。根据昆明地区外感疾病症候特点提出"燥咳"论治,从病机角度阐述燥、湿作为阴阳两端相互转化的特点以及相应治法;以"人法地"角度诠释内伤杂病的发病机理根本在于阴阳气血失调,提出慢性病种通过恢复脾胃气机升降平衡和平调五脏阴阳以实现人体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临床选药气性平和、升降有序,治法通补兼顾。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秘从气治     
便秘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导致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等引起肠道传导失司。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常,大肠传导全赖气升降出入运动和气濡养温煦作用,即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和肾气濡养及温煦作用。便秘之症首见《黄帝内经》;《伤寒论》称为"脾约","燥屎"等;便秘一词首见《杂病源流犀烛》;《症因脉治》云:"若元气不足,肺气不能下达,则大肠不得传道之令,而大便亦结矣"。治疗上注重秘从气治,糟粕在大肠内传导,主要依靠脏腑之气升降出入运动,表现在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取营养,排出所弃,及气的濡养和温煦作用。气的病理形式主要表现为气虚和气滞。"人之有生,无非受天地之气化耳",补气与行气同时,尚需注意,气虚则无以行,故行气之前当先补气,过补当防滋腻,故补气之余不忘行气。补而不腻,行而不过。  相似文献   

8.
在《诸病源候论》篇中记述腕伤病症共九候,其中主要是论述跌打损伤造成的局部瘀血,论的是瘀血证,而瘀血乃是"积血,血积于中之病也",其病因病机为气滞气虚,血热血寒,治疗运用意念行气、调息行气、按揉屈转为主,以达到舒达经脉之气,行气祛瘀的效果,共列出了4种导引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黄帝内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之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结合对《黄帝内经》有关"天人合一"文献的学习领悟,结合"先岁气,合天和"的临床案例,印证其临床指导应用价值。结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精神体现,临床若能"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应势利导,顺势而为,则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结论:《黄帝内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训诫,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基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将阴阳、五行、六气、时空之圆运动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合。《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六经和五脏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六经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体系。六经辨证体系实则暗含圆运动理论, 因此我们提出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的概念。构建以一气圆道周流, 左升右降, 上下相应, 持中守恒的圆模型为核心, 融阴阳五行、六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一体, 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 以"病位+病性"为着眼点, 以经方为主要治疗手段, 配合针灸等外治法的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传承《河图》《洛书》《周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思维, 将圆运动与六经辨证有机结合, 系统解读六经辨证的生理基础、病理变化、传变规律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气学说是重要的中医理论之一,历代医家均相当重视气在人体的作用,更有《黄帝内经》提出"百病生于气"。为了有利于指导临床,笔者试以"百病生于气"立论,从中气为诸气之本、脾气为脾脏之本以及脾气虚为脾病之本等角度,对"百病生于气"作以阐释。  相似文献   

12.
癌症的行气败乱病机是我们通过"《内经》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国癌症发病大数据癌症病因病机研究"得出的新的中医癌症病机,即在人体脏腑功能虚弱的基础上,长期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造成机体阴阳不和、五脏功能失调、五行生克制化失衡,最终导致"行气败乱"。癌症是行气败乱的结果,也是形气失调、形不化气的一种病理状态。所以癌症的治疗就是通过"散者收之、终者始之"而纠正阴阳失调、五行败乱而重建人体阴阳五行平衡。本文从行气概念的出处、行气败乱与疾病的关系、癌症行气败乱病机的内涵和意义等方面阐述癌症行气败乱病机的核心内容,为理解和运用该病机防治癌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载有"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适其至所"以及"衰其大半而止"等体现针刺、药食量效关系的诸多内容。《黄帝内经》中针刺量效关系主要体现在针刺深度、留针时间、手法和刺激量、得气与否、针刺的次数等与效应的关系。虽然《黄帝内经》的十三方中半数存在药物用量的说明,但是《黄帝内经》药食量效关系主要体现在药食气味适量与否和中病即止等方面。针对针刺量效、药食量效及艾灸量效探讨《黄帝内经》中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真气运行是著名老中医,养生学家,主任医师,教授——李少波先生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自身实践,经数十年的临床观察,科学实验而创编的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5.
真气运行是著名老中医,养生学家,主任医师,教授——李少波先生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自身实践,经数十年的临床观察,科学实验而创编的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6.
咳嗽是临证的常见病、多发病。《黄帝内经》对咳嗽的论述颇为详细,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因为"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所致,又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笔者临证治疗多例咳嗽,对"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因此《黄帝内经》对于临床治疗咳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证不能拘泥于肺咳,而应强调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17.
矢气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咳在小肠则表现为矢气;其次是张仲景在阳明篇"转矢气"的虚实病机认识,用承气汤试探"转矢气""不转矢气",从而避免误下伤正,后世医家通过临床辨证认为矢气与脏腑、湿浊内盛有关。  相似文献   

18.
《伤寒杂病论》继承和发展《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主体思想,学术上即使有取于《难经》,但其所取之内容当不与《黄帝内经》主体思想、理论相抵触,《难经》的三焦与《黄帝内经》的三焦概念、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其对于三焦的认识应当主要继承《黄帝内经》观点及论述,以求统一。《伤寒杂病论》对于三焦认识更多宗《黄帝内经》之论,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水谷气血之海,极其重视胃气的思想,临证非常重视顾护胃气与津液,调和营卫之气,并继承《黄帝内经》所提出的三焦为六腑之一,为传化之府,与脾胃大小肠膀胱共为仓禀之本,分上焦、中焦、下焦三部,三焦主出气,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三焦敷布津液,为中渎之腑,有决渎之职的功能等观点,在谈及三焦时总离不开胃气,营卫之气,水谷津液,宗气等,其功能亦以三焦出气,主决渎之职为主。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重视脾胃、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黄帝内经》中的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但是脾胃理论已被仲景运用于《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有关胃气旨意,在其《伤寒杂病论》中不论外感内伤,抑或杂病,均时时顾护中土,保养胃气,并且开后世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王汝言的脾阴说,朱丹溪的脾主阴升阳降说和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说等的先河,在脾胃学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伤寒杂病论》顾护胃气的思想有三层深意,即保胃阳,护胃阴,补胃气,防止攻伐过度伤及胃气,理法方药,煎服方法及病后调护,时时以顾护胃气为要,对于疾病的诊疗以及预防调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也有重要作用,脉证相符提示胃气尚存、病重能愈;脉证不符提示胃气衰败、病轻难愈。  相似文献   

20.
先秦两汉时期已将审察病机作为诊疗的核心,并形成以辨病机为核心的疾病诊断和论治体系,以《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为典范,《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具有丰富的辨识病机论治病证的实践范例。隋代《诸病源候论》系统整理各病的病因病机病症,便于临床病机辨识。金元时期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玄机原病式》,从运气的角度专篇阐发病机,对"病机十九条"进行增补,并以其为纲,继承与发展了病机辨识体系。明清时期病机的概念变得宽泛,四诊以察病机为目的,治法方药基于病机拟定,外感病的辨识病机论治的体系进一步完善,病机在诊治中的重要性成了更多医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