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50例胸痹心脾两虚证患者的36项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立各因素对胸痹心脾两虚证的贡献度.从病证结合的角度对胸痹心脾两虚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征进行动态观察,提出胸痹心脾两虚证病因病机特点为:饮食不节,思虚过度,脾胃受损,心失所养;脾虚痰湿体质是胸痹心脾两虚证发病的内在因素;心脾两虚,虚在气血,实在痰浊,脉络不通;心脾两虚,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贯穿始终.益气养心、健脾化痰法是治疗胸痹心脾两虚证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2.
胸痹属本虚标实证,且本虚为胸痹发病的基础,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对胸痹的本虚证进行深入认识和正确治疗,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张景凤导师认为虚证虽有气、血、阴、阳之分,但以气阴两虚为主,运用自拟方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对气阴两虚型胸痹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胸痹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是以阳虚为主,尤其是心阳虚;而标实是以寒凝为重,是胸痹最重要的诱发因素,阳虚寒凝贯穿于胸痹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胸痹在现代医学中主要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张艳教授从事心脑血管临床工作30余年,认为胸痹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血瘀,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胸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文主要总结张艳教授治疗胸痹临床经验,以期为中医治疗胸痹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有关胸痹的症状及病因病机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难经》首次提出真心痛的病名,胸痹病机概括起来不外乎气血痰瘀虚,其中以气、血、痰、瘀在胸痹发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以气血为纲论治,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虚为气血阴阳虚,实为痰饮、瘀血、气滞。  相似文献   

6.
胸痹的中医急诊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绍功  韩学杰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28-1629
胸痹为急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胸痹具有较好疗效.笔者认为胸痹心痛辨证应提纲携领,以中医舌脉为金指标定类,根据临证实际分为两虚一实三类,然后据证立法,依法遣药.胸痹心悸治标抓痰瘀,治本重阴阳;胸痹心衰治以温阳利水为主;胸痹心厥急者以痰瘀阻络为主,缓者以气阴两虚为主.中医辨证配合抢救,可明显提高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究刘玉洁教授治疗消渴胸痹的病机规律。方法:收集163例门诊消渴胸痹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资料。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取提取数据源、症状排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观察消渴胸痹的症状排序、症状关联规则,归纳消渴胸痹的病机规律及证治特点。结果:163例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老年高发,发病趋向于年轻化;气阴两虚及瘀血相关症状出现率高且高度相关;情志失调症状与消渴胸痹症状高度相关;气阴两虚兼瘀血、气阴两虚兼气滞证型所占比例大,益气养阴、活血止痛是治疗消渴胸痹的常用治法。结论:结合消渴胸痹发病特点对于女性患者的诊治应更为积极;加强对中青年民众及患者的健康宣教及规律诊治是极其重要的;气阴两虚是消渴胸痹的病机关键,因虚致瘀贯穿消渴胸痹病程始终;情志失调是消渴胸痹发病及加重转归的重要因素;益气养阴、活血止痛是治疗消渴胸痹最常用的治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胸痹的方法,从情志方面着手进一步治疗胸痹。方法:从情志角度分析胸痹,结合胸痹的特点,对胸痹进行合理论治。结果:防治胸痹的发病要重视情志调控,对于过喜引起的心血瘀阻型胸痹,应当以疏通气血,通痹止痛为基本原则;对于由怒引起的气滞心胸型胸痹要重视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对于由思引起痰浊闭阻型胸痹,要重视通阳泄浊,豁痰开结;对于由忧或悲引起的气阴两虚型胸痹,要重视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对于由恐或惊引起的肾阳亏虚型胸痹,要重视温补阳气,振奋心阳。结论:从情志方面论治胸痹,可为胸痹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总结国医大师阮士怡辨治胸痹经验。认为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虚损为本,因其虚所产生的气滞、血瘀、痰凝为标;基于此,结合"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理论,创胸痹治疗大法"益肾健脾,软坚散结",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证实该法对胸痹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0.
对胸痹虚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威  赵英强 《吉林中医药》2011,(10):934-935
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气虚、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治则应遵循以补为主,治法选择相应的益气、养阴、温阳、补血,临床可收到很好的疗效。如《内经》认为胸痹虚证与气血亏虚有关。张仲景把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即本虚标实之证。《诸病源候论》阐述胸痹虚证的病机主要是胸阳不振、气血虚弱、心失所养。孙思邈在继承张仲景的基础上,注意分析胸痹病证的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不但注意了阳虚,同时亦在治疗上又分为阴虚、血虚、气阴两虚及兼有郁热等几个方面。任应秋认为: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因而发生病变,亦首先是在于阳气方面的亏虚,其次才是血脉有所损害,治疗上提出"补法",以益气法治疗胸痹虚证。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悸”范畴,其主要病机在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1条就提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此虚当为阴阳两虚,是胸痹病之根本,瘀血和痰饮则是阴阳不和,气血瘀滞,运化失职...  相似文献   

12.
寇琼教授认为胸痹的基本病机为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下焦痰浊水饮之阴邪乘虚而侵袭胸阳之位,以致痰浊壅塞,胸阳不通。指出胸痹疾病属本虚标实,故治疗当以补虚泻实。提出以益气健脾、豁痰祛瘀为治疗胸痹的根本大法,从而达到补虚不留邪,去邪不伤正,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尉中民教授认为胸痹的发生责之于虚与滞,虚即元真之气不充盈,滞即脉道不畅达,脏腑归因于心脾,心脾两虚贯穿疾病始终.尉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强调补益脏腑精气、畅达气血通道是治疗胸痹的关键,提出虚者补之使之通,滞者调之使之畅,佐以养心宁神、安定君主之官的治疗原则.结合...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现代医学一致认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证多为心气亏虚、胸阳不振,实证多认为血瘀、痰湿、气滞、寒凝等。毛德西教授在本虚标实理论基础上,结合当代时代特色及临床经验,对本虚标实理论进行进一步阐发,认为气阴亏虚是胸痹心痛的根本病机。毛德西教授临床以生脉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该病,对气阴亏虚明显者,予自拟益气养阴汤方治疗。毛德西教授认为,血瘀是胸痹心痛始终存在的病理状态,活血化瘀是临床治疗胸痹心痛需要贯穿始终的治法,临床以冠心二号方加减治疗。痰浊是胸痹心痛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实证候,且在当代呈增多趋势,是当代胸痹心痛的特色之一,临床中以大补心汤加减治疗。此外,寒凝心脉也是常见证型之一,毛德西教授喜用芳香温通药物治疗,临床常以宽胸丸加减。水饮内停是毛德西教授对胸痹心痛“阴弦”病机的进一步发挥,认为“阴弦”主要是水饮内停为患,临床中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之,病情严重者合真武汤加减治疗。临床中证型单一者少见,往往为复合证型,辨证论治时需把握本虚标实的偏重。  相似文献   

15.
浅谈补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本虚是胸痹发病的关键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循环异常导致的心肌损害 ,最终的病变为心肌局部缺血。中医称为胸痹。两者病名各异 ,但病理却有吻合之处 ,均属于心脉痹阻。中医认为 ,冠心病患者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减退 ,阳气虚衰或阴血亏虚 ,心脉失养 ,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阻滞脉道 ,出现或先实而后虚 ,或先虚而后实的临床表现。正如《医门法律》中说 :“胸痹总因阳虚 ,故阴得乘之”。说明本虚是胸痹发病的关键所在。就临床治疗而论 ,现代医学强调“扩冠”或“溶栓”疗法。以往的中医治疗只强调活血化瘀却忽视了辨证论治 ,所以治疗效果不…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在中医病名中与胸痹大概相对应。胸痹除冠心病外还包括其它原因引起的胸痛,这里重点探讨由冠心病所致之胸痹证。其症状轻者仅感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在辨证方面近年来国内学者的观点趋向统一,即本虚标实,其本虚包括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及气血两虚、阴阳两虚,标实包括气滞、血瘀、痰阻,  相似文献   

17.
乔倩 《中医临床研究》2010,2(3):42-44,46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标实,常见阴寒凝滞、痰浊壅塞、心血瘀阻;正虚,常见有心肾阳虚、气朋两虚及阳气虚衰。心血瘀阻在发病过程中是一个最重要环节。本文从静脉制剂、中成药、汤剂三个方面,对胸痹心血瘀阻证近五年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从仲景条文中可以发现胸痹与胃中虚冷有一定的关联.分析心与胃之间的关系以及胸痹的治疗规律,可以认为仲景论治胸痹是从胃着手的.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属中医胸痹范畴。胸痹虽病在心 ,但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均有关。笔者就冠心病发病与胃之关系讨论如下。1 文献回顾《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云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 ,以其阴弦故也。”此条最关重要 ,是胸痹心痛病机之总纲 ,言简意明。仲景只以阳微阴弦四字 ,即将全篇理论观点概括。“所以然者”以下四句 ,说明胸痹病之本质在于极虚。并指出上焦阳微之虚 ,能造成脉络阴弦之实 ,而阴弦之实 ,反能影响阳微之虚。…  相似文献   

20.
张颖  赵家有 《北京中医药》2019,38(10):1024-1025
阳气亏虚、阴邪阻滞是胸痹的基本病机。以该病机为指导辨治胸痹是常规经典治疗思路。温病学家以擅治温病闻名,考虑胸痹阳气亏虚、阴邪阻滞的病机,温病学家似于胸痹并无特色。然而《临证指南医案》亦收录了叶天士治疗胸痹的医案,值得探讨研究。本文基于《临证指南医案·胸痹》14则胸痹医案,以治法为切入点和整理主线,解析叶氏治疗胸痹医案,将叶天士治疗胸痹的治法总结为法仲景,辛滑温通;宣肺卫,苦辛开郁;运中焦,调和升降及通血络,蠲痹止痛等四法。同时,叶天士注意到了胸痹病机演变中有热证,痹久具有向肺痈肺痿转化之机,此时用药多辛苦润,该病机演变尚需深入研究及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