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腘动脉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了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胭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例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胭动脉损伤的临床特,进行了手术修复.结果 32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27例肢体成活,5例截肢.血管完全断裂9例,部分断裂11例,血管痉挛4例,血管严重挫伤并栓塞6例结论这类损伤有较强的隐蔽性,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伤情严重;血管损伤类型多样、复杂,合并伤多,预后差.对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患者,应度警惕发生胭动脉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脱位伴胭动脉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脱位伴胭动脉损伤患者31例,Ⅰ期行胫骨平台骨折外固定架固定,纠正脱位并探查及修复胭动脉损伤,胭动脉损伤对侧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7例,直接行端端吻合术21例,单纯修补术3例;Ⅱ期更换为内固定.结果 31例随访7个月~18个月,平均10个月.23例血管修复术后患肢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5例足部感觉正常,肌力4级;3例高位截肢后安装义肢.结论 通过分期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脱位合并胭动脉损伤患者,有效降低了远端肢体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骨折、脱位伴腘动静脉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所致的疾病,基层医院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误诊。我院从1993年~2000年共收治膝关节骨折、脱位伴胭动静脉损伤患者15例,经手术切开复位胭动静脉吻合术后,保肢成功11例,其中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例,中等4例,膝关节功能差1例,截肢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能量外伤致膝关节周围闭合性骨折伴股(腘)动脉损伤诊断及处理原则。方法:本组37例病人分别系膝关节周围如股骨髁上、股骨髁间、胫骨近端骨折伴胭动脉损伤,分别于不同时间探查吻合血管,部分血管缺损2cm以上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修复血管。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6例外伤后超过48小时再探查吻合血管者截肢;5例外伤后超过24小时再探查吻合血管者患肢功能大部丧失,其中1例足部坏死行截趾;24例外伤后8小时以内吻合血管者功能恢复良好;2例虽在8小时以内吻合血管,但均系多发伤昏迷患者,继发骨筋膜室挤压综合征导致缺血性肌挛缩,其中1例二期截肢。结论:高能量外伤所致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应高度警惕股(腘)动、静脉损伤,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恢复肢体血液循环是挽救肢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胡建华  李帮春 《重庆医学》2008,37(10):1035-1036
目的总结膝关节周围骨折、膝关节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4月~2007年8月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26例,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探查,修复损伤的动脉,采用简单、可靠的方法固定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1例下肢循环良好,按Whitman分级14例为好(伤肢行走不用支具),7例因神经及骨折因素,分别于伤后12~18个月功能恢复良好。5例截肢。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应高度怀疑合并有腘血管损伤,通过仔细临床检查,结合Doppler、血管造影尽早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探查修复损伤的血管,稳定骨折。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膝关节不稳定伴腘动脉损伤,往往因误诊或处理不当导致截肢或功能丧失。我院1969~1989年共收治8例膝关节脱位,韧带及胭动脉损伤。本文就其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脱位极为少见,一旦脱位易造成韧带、神经、血管等损伤.1996~2000年我院共收治膝关节脱位并发胭动脉断裂6例,行膝关节切开复位腘动脉-大隐静脉(取对侧大腿)移植术,均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股)动脉损伤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股)动脉损伤28例,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同时行腘(股)动脉损伤静脉移植修复术17例,直接行端端吻合术5例,行单纯修补术6例;对小腿严重创伤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者行小腿筋膜切开减压术3例,修复损伤神经3例,2例同时伴深静脉损伤无缺损者直接行吻合术。结果28例随访0.5—1年,23例6h以内行骨折开放复住内固定及血管修复建立血循环者,其中21例下肢功能良好;2例小腿肌肉坏死并发感染、高热,清创处理后体温逐渐下降,切口反复不愈伴骨外露,后高位截肢或因合并症自动出院;3例伤后48h出现血循环障碍,转我院急诊探查,吻合血管,术后血循环未见好转,并二期手术,但足部运动功能大部分丧失。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股)动脉损伤应尽早行骨折复位固定,修复损伤腘(股)动脉以恢复血循环。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129-131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9月本院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15例。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进行骨折复位、血管修复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治疗,15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中,14例患者的患肢成活,且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治愈率为93.3%。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血管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上升 ,导致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血管神经损伤的病例明显增加。由于多数伤者来自本市郊县及江浙周围地区 ,故自事故发生至我院急诊的时间一般均超过 6h ,且多伴出血性休克及肢体缺血。故急诊早期明确诊断有利于及早制定治疗方案 ;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减少并发症 ;并有利于患者肢体恢复功能锻炼。一、临床资料(一 )一般资料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间 ,共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脱位的患者 2 7例。其中股骨远段横断骨折 5例 ,股骨髁间骨折 7例 ,膝关节脱位 6例 ,胫骨近段横断骨折 3例 ,胫骨平台骨折 4…  相似文献   

11.
四肢血管损伤中以胭动静脉损伤最为常见,胭动静脉损伤最常见原因为膝关节脱位、股骨下端或胫骨平台骨折,多为开放性损伤。胭动静脉损伤的诊治十分重要,否则有截肢的危险。因此,自2004年3月至2007年7月我院共收治该类病人23例,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型膝关节骨折脱位类型-膝关节后脱位并胫骨平台前缘骨折的损伤机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集膝关节后脱位并胫骨平台前缘骨折病例25例,详细询问病史,结合X片、CT扫描、MRI检查及术中所见,从物理力学的角度分析受伤机制.结果25例中13例为高处坠落伤(约2~5 m),10例为车祸损伤,1例为背重物时摔倒受伤,1例为山坡滚落伤,脱位类型均为后脱位,均伴有胫骨平台前缘骨折,其中5例伴有腓总神经损伤并腘动脉断裂,1例伴有腓骨头骨折,其余病例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症状。该组患者受伤时膝关节均位于屈曲位,膝关节脱位后的股骨髁向前滑动,骑跨于胫骨平台前缘,造成胫骨平台前缘骨折.术后1 a复查,膝关节HSS评分平均分为88.5分,优良率93.7%.结论 膝关节后脱位并胫骨平台前缘骨折主要损伤原因为高能量创伤是一种新型膝关节骨折脱位类型.对于膝关节后脱位者,术前要仔细查看胫骨平台前缘是否有骨折存在,避免漏诊;术中要恢复骨折块的解剖位置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骨折、脱位伴胴动静脉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所致的疾病,基层医院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误诊。我院从1993年~2000年共收治膝关节骨折、脱位伴腘动静脉损伤患者15例,经手术切开复位腘动静脉吻合术后,保肢成功11例,其中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例,中等4例,膝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CTA)在胭动脉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CTA检查的胭动脉损伤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A检查发现腘动脉断裂9例,栓塞4例.术中探查发现胭动脉完全断裂5例,不完全断裂4例,内膜损伤4例,与CAT检查结果符合.结论:对疑有胭动脉损伤者应及时行CTA检查,CTA在其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海燕  林红  宋爱华 《吉林医学》2006,27(4):431-431
四肢骨折脱位合并动脉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其发生率为8.3%~17%,下肢多于上肢,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截瘫或危机生命.胭动脉损伤常常是下肢骨折脱位合并动脉损伤截肢的主要原因。本文报告16例骨折脱位合并动脉损伤的治疗护理情况.并讨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系统护理等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完全脱位是一种少见的严重创伤,1977年Green分析了245例,国内文献报道已有43例。我院自1960年以来,共收治4例,今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全为男青壮年,3例为井下采掘工人,1例为瓷厂井下工人。左右各2例,前脱位2例,外侧脱位2例,均为新鲜脱位,合并胭动脉损伤者2例,合并股骨外髁胫骨外髁骨折1例。见表1。  相似文献   

17.
臧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710-4711
目的:探讨股骨干下段骨折伴膝关节前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对36例股骨干下段骨折及膝关节前叉韧带损伤患者选择倒打旋入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同时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其中12例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股骨髁附着点断裂,24例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中段断裂。  相似文献   

18.
作者自 1981年~ 1998年共收治动脉闭合性损伤 15例。经手术探查 :端端吻合 3例 ,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 12例 ,本组 13例建立了有效血循环 ,2例术后动脉及远端血管床广泛栓塞而截肢 ,截肢率为 13.3%。对膝部严重损伤骨折或脱位要高度重视 ,因闭合性动脉损伤容易延误诊断 ,若处理不及时易造成肢体坏死的结果 ,对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肢体远端皮肤发凉 ,应高度怀疑动脉损伤 ,结合Doppler检查 ,及时作出诊断 ,并尽早手术探查 ,重建血循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测保肢指数(predictive salvage index,PSI)在评价严重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血管损伤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例56肢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年龄、病史、治疗时间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10例患肢除严重下肢损伤外,且伴有其他复合伤,其中伴有颅脑外伤合并脊柱外伤的患肢5例(8.9%),伴胸部外伤2例(3.6%),伴腹部外伤3例(5.4%)。结果 根据PSI评分:3~6分10肢,无1例截肢;7-10分27肢,截肢5例(18.5%);11-14分19例,截肢13例(73.2%)。总共56肢中截肢18肢,截肢率32.4%。结论 PSI≥11,截肢率明显增高。PSI是临床判定预后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四肢的骨折脱位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开放性血管神经损伤容易诊断,闭合性损伤尤其是血管损伤不易诊断,容易漏诊,处理棘手,不但危及肢体的存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准确、及时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9~2008年共收治19例周围动脉闭合性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4例,年龄5~45岁,平均(26·7±17.2)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17例,外力撞击2例;伤后就诊时间4~120 h。损伤血管部位:腘动脉15例,股动脉2例,胫腓干1例,肱动脉及尺、桡动脉1例。合并胫骨骨折12例,股骨中下段骨折3例;合并胫神经损伤3例,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损伤1例。伴行静脉损伤7例,胸腹腔脏器损伤1例。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8例,磁共振血管显像(MRA)5例,CT血管造影(CTA)1例明确诊断,诊断血管损伤的金标准是血管造影,另5例未作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加上简单的DOPPLER检查来诊断。DOPPLER为便携式检查仪,简单实用。1.2治疗方法术前根据损伤的部位和类型决定治疗方法,术中仔细探查游离损伤的血管。10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1例自体肱静脉移植重建,4例人造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