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近年来抗血栓治疗取得迅猛发展,已成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关键措施之一,它可以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心肌梗死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抗血栓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2.
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2例,静脉滴注肝素钠6250U/d5~7天,临床总有效率93.7%。认为肝素是治疗冠心病UA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因此须积极治疗。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对 6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并对出凝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5 2~ 81岁 ,平均6 0± 7.6岁。发作时均伴有 ECG相邻两个导联的 ST段缺血性下移 >0 .1mv,T波压低、倒置或伪改善。入院前后常规应用抗心绞痛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抗凝禁忌者。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肝素 0 .5 ml皮下注射 ,每日 2次 ,共 7天。治疗前后监测患者 B…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4例 U 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速避凝组 (治疗组 ) ,疗程为 1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93.75 % ,对照组为 6 8.75 % ( P <0 .0 5 ) ;观察 12周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对照组 3例发生 ( 9.38% ) ;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 ,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赵静瑜 《山东医药》2003,43(13):46-46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 ,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患者 5 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UAP患者 10 6例。均符合Braunwald心绞痛分级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2例 ,男3 8例、女 14例 ,年龄 41~ 70岁、平均 5 9 6岁 ,其中初发型UAP 7例 ,恶化型UAP 15例 ,混合型UAP 3 0例。对照组 5 4例 ,男 3 8例、女 16例 ,年龄 42~ 73岁、平均 60 3岁 ,其中初发型UAP 8例 ,恶化型UAP 17例 ,混合型UAP 2 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UAP分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吉派啉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吉派啉 (治疗组 ) ,疗程为 7天 ,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指标及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一周后总有效率为 91.7% ,对照组为 60 .0 %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对照组 2例发生 (6.66% ) ;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 (P <0 .0 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UAP急性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且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龄(69.38±7.60)岁.低分子肝素5000~7500IU,bid皮下注射,连用14天.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为67.31%.低分子肝素有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减轻心肌缺血程度等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钠 (LMWH)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治疗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钠组 (LMWH 2 5 0 0U皮下注射 ,bid ,连用 7d) ;普通肝素组 (肝素钠 10 0mg ,加入 2 5 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连用 7d)及对照组等 3个治疗组 ,观察治疗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结果 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在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LMWH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未见显著异常改变 (P >0 0 5 )。  结论  LMWH治疗UAP疗效好 ,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大为减少 ,应用时不需持续监测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将38例新近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持续时间>15min的患者随机分组:A组(18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和抗心绞痛药物;B组(20例)给予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00IU/kgqd,连续7d)。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7d内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性死亡、急救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分别为33%与10%、17%与0、11%与0和17%与5%,总的心性事件发生率为78%与15%(P<0.01).B组仅2例发生皮下瘀斑。表明UAP患者急性期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安全和便利。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而确诊的老年UAP病人,平均年龄(72±1.8)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阿斯匹林和抗心绞痛常规治疗;B组(25例)给予阿斯匹林和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0.04ml,q12h,连用10天。根据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判定显效、有效或无效。并于用药前后测定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结果:A组与B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表现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45%和84%(P<0.01)。两组均未发生心脏事件,B组低分子肝素治疗全部耐受,无一例出现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对控制老年UAP患者心绞痛发作效果明确,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心绞痛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商品名:来适可)40mg,1次/晚;低分子肝素5000U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d;氟吡格雷75mg,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持续时间、ST段下移、ST段下降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亦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氟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在改善症状、心电图、心绞痛发生率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肠溶片、ACEI、β受体阻滞剂、降脂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IU,1次/12h,皮下注射,连用7d;曲美他嗪20mg/次,3次/d,连用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5例UA病人,随机分为LMWH组(33例)和UFH组(32例),对比观察风组病人心绞痛改善程度、心电图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LMWH组和UFH组心绞痛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3.9%和75.0%,P〈0.05),心电图变化情况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6.7%和6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1%和15.6%,P〈0、05)。结论 LMWH治疗UA较UFH治疗可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肝益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益心汤,两次口服150mL,2次/日,分别于早餐及晚餐半小时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心电图、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等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显效率、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益心汤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安全有效方剂之一,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导丝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有32例病人,39支病变冠脉,46处病变,使用双导丝球囊对病变进行扩张,观察扩张效果,并植入41个支架。结果全部取得成功,术后血管狭窄程度明显减轻,从术前的88.0±9.0%减轻至术后的7.1±2.2%,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导丝球囊血管成形术是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疏血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5例UA病人随机分为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输注,疏血通注射液10mL/d,连续7d,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0.4mL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续7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疏血通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83.7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症。UAP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了UAP的溶栓治疗,但国内外尚有争论。我们近两年使用尿激酶(UK)治疗UAP54例,旨在探讨尿激酶治疗UAP的疗效。对象和方法病例选择 参照WHO关于冠心病UAP的诊断和分型标准,106例UAP随机分为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组(A组)和低分子肝素组(B组),两组的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表1)。所有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两周之内胸痛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6个月后,随访临床症状、心电图及生化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可改善临床症状,其总有效率分别为(95.0% vs 87.5%,P<0.05).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易损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弱冠脉的炎症反应,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冠心病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加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71.6%,总有效率为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效果,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