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种手术方法联合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采用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电凝、点式切口剥脱,部分联合深静脉瓣膜修补、腔镜小腿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腘静脉外肌腱代瓣术联合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7 a,9例浅静脉曲张5 a内复发(占3.2%),局部注射硬化剂1~2次消失.结论 采用联合术式微创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具有微创、恢复快、效果可靠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10月治疗的84例(114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下肢深静脉造影对三种可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单纯浅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诊断率分别为28.1%(32/114)、65.8%(75/114)、6.1%(7/11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分别为31.6%(36/114)、63.2%(72/114)、5.3%(6/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在对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的诊断率方面无差异,且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判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且为无创性检查,应作为下肢静脉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电凝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60例79条下肢。30例43条下肢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取股部小切口,行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同时选用40W输出功率的电刀,对迂曲扩张的大隐静脉或浅静脉进行血管腔内电凝。传统手术方法治疗30例(36条肢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电凝治疗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随访两组效果无明显差异。电凝治疗后静脉壁全程均可见明显碳化,内膜剥脱破坏,细胞轮廓丧失,纤维蛋白沉积,许多区域呈现明显的空泡和水肿,胶原纤维水肿和蜡样改变,内膜局部可见凝固性坏死。随访1~5年。彩超检查示大隐静脉全程闭合,无血流信号,深静脉回流通畅。结论股部小切口修复瓣膜功能联合血管内电凝曲张静脉,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电凝治疗与传统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9~2002年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传统治疗.2003~2007年收治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及电凝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均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电凝术的联合应用达到了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无创口的全微创化手术,其疗效优于传统术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单纯泡沫硬化剂治疗C2期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80例C2期的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2条患肢),术前B超排除大隐静脉主干残留、重度深静脉及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无麻醉下行下肢浅静脉单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8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平均每条患肢使用6.5 mL泡沫硬化剂(1%聚桂醇1.3 mL);注射后观察24 h,曲张浅静脉均成功闭合;平均随访6个月,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后1周时有5例(5条患肢,5.4%)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对症治疗后2周内缓解;2周时有7例(8条患肢,8.7%)注射处皮肤轻度色素沉着,3个月后减轻,6个月基本消退;2周时有5例(6条患肢,6.5%)注射处皮下硬结形成,3个月时缩小,6个月基本消退;3个月时有6例(7条患肢,7.6%)局部再通,门诊再次泡沫硬化剂注射,随访未再复发.结论 单纯泡沫硬化剂治疗C2期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具有安全、简便、美观、可重复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特点,探索出适合此手术的切实可行的规范化护理方法.方法 配合31例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并对其进行了心理、技术等综合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1例进行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对术后的恢复效果感到满意,临床疗效好.结论 电凝法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方法,手术护士要熟悉手术用物的准备、具体操作步骤及仪器的正确使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操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体会。方法38例患者(共52条惠肢)均进行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然后对小腿严重屈曲成团的静脉进行泡沫硬化剂治疗。结果38例患者(52条患肢)均获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出现轻度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1例,后经抗凝等治疗痊愈。后期治疗病例中未见该类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未见患肢静脉曲张复发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采用大隐静脉近端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大隐静脉属支的联合方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微创、美观、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分析、血管损害及判断阻塞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患者行下肢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因主要有3种,而以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占多数(28例),单纯浅静脉曲张占少数(12例),与下肢静脉造影相比,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等特点,是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手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经超声及静脉造影诊断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8例(43条肢体),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交通支结扎联合EVLT治疗.结果 术后43条肢体曲张静脉均消失,症状缓解,手术治愈率97.7%(42,43),有效率100.0%(43/43),皮肤灼伤5例,小腿皮肤麻木1例,皮下血肿2例.随访4~22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2个月出现小腿后侧局部浅曲张静脉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症状明显改善,色素沉着明显减轻,酸胀感消失,溃疡愈合.结论 手术联合EVLT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方法,达到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小创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经超声及静脉造影诊断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8例(43条肢体),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交通支结扎联合EVLT治疗.结果 术后43条肢体曲张静脉均消失,症状缓解,手术治愈率97.7%(42,43),有效率100.0%(43/43),皮肤灼伤5例,小腿皮肤麻木1例,皮下血肿2例.随访4~22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2个月出现小腿后侧局部浅曲张静脉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症状明显改善,色素沉着明显减轻,酸胀感消失,溃疡愈合.结论 手术联合EVLT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方法,达到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小创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行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的140例(186条)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一次治愈率96.24%(179/186).7条肢体术后仍有少量曲张静脉存在.18例大隐静脉主干部位曲张静脉烧灼处局部出现条索状硬结、疼痛;24例发生皮下片状淤血;12例出现局部皮肤麻木;5例皮肤灼伤.随访2~12个月,全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下肢深静脉损伤发生.结论 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创伤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法 回顾分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彩超检查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内无血流信号,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6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对于并发症,应认真对待和处理.  相似文献   

13.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采用腔内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218例(266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切口全部一期愈合,下肢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全部病例患肢胀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好转.合并肢体溃疡患者于术后2~6个月溃疡基本愈合.1例静脉曲张消除不完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结论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03例,回顾性分析其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20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随访也无局部静脉曲张复发。结论采用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病人舒适度提高,完善的护理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声对我院收治的87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26条患肢)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检测,观察管腔形态、管壁回声、管腔内血流充盈状况、有无血栓形成,并测量管腔内径及静脉管壁、瓣膜厚度。结果本组126条患肢中,单纯大隐静脉曲张而深静脉血流正常30条,占总数的23.81%。其余96条患肢均并发有血流或瓣膜异常,其中伴交通支静脉瓣功能不全29条,占总数的23.02%;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4条,占总数的66.67%;伴深静脉血栓6条,占总数的4.76%。所有患肢都存在静脉反流,股浅静脉瓣反流速度显著快于隐-股静脉瓣、腘浅静脉瓣、小腿交通静脉瓣(分别t=6.2576、8.3126、10.7914,均P0.01),股浅静脉瓣反流时间也显著长于隐-股静脉瓣、腘浅静脉瓣、小腿交通静脉瓣(分别t=11.0147、13.0900、15.2640,均P0.01)。结论大隐静脉曲张的下肢深静脉状况复杂,而彩超可以迅速、直观、准确的反映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及瓣膜功能,对于检测病变性质、选择手术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生的年龄、性别差异,探讨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7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高频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1~70岁与其他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多伴有深静脉瓣功能障碍,其中又以Ⅳ级最为多见;可伴发血栓形成,以大隐静脉内血栓形成最为多见。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尤其好发于51~70岁,无性别差异,可能与生活质量提高和地域差异有关。下肢深静脉瓣功能障碍(尤其是Ⅳ级)是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生的重要原因,血栓形成是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常见并发征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检侧尤其是血栓的检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翟凤红 《工企医刊》2012,25(6):69-7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是一种常见的血栓性疾病,是由于血液瘀滞、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栓塞后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可通过抗凝及溶栓等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肺栓塞一旦发生将危及生命,因此,要积极主动帮助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静脉腔内激光闭锁术(End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5~2007年收治的980例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闭锁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6~96个月,908例恢复良好,出现并发症72例,其中可疑肺栓塞急性猝死1例,深静脉血栓6例,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样组织反应18例,闭锁不全及复发16例,皮肤灼伤9例,感觉障碍22例.结论 EVLT是一项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新方法,临床效果良好,但并发症不容忽视,有待于临床进行技术改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评价电凝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面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方法,以期能够为类似病例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22例(共29条患肢),全部患者均进行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出现深静脉返流患者共有22条,其中Ⅰ级患肢共14条,Ⅱ级患者共8条;所有患肢均采用电凝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1-6个月的术后随访;同时保留了完整的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卧床休养时间均低于3d,住院时间最短3d,最长15d,平均5.8d;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切口感染问题,但是3例患者出现皮下硬结,经过局部物理治疗之后恢复良好,1例患者在随访1个月时大腿中部大隐静脉曲张呈节段性复发,经过硬化剂注射-加压恢复良好。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电凝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面具有优秀的临床效果,同时,是一种创口很小的微创手术,符合手术发展潮流;另外,电凝量化指标、手术指征地严格掌握是避免临床并发症、提升临床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对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01~2019-01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n=35)。对照组采用TEG监测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TEG监测联合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下肢麻木消退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导向联合TEG监测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下肢DVT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