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1起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置,探索防控布病疫情的有效手段。方法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0-2007)和疫区处理规则(GB15988-1995)进行病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结果共确诊7例布病病例,其中6例为养殖场和火锅店工作人员,1例为食客。病例均有羊及其排泄物、羊产品接触史。感染源为染疫羊群。结论未检疫山羊是布病最重要的感染来源,养殖场和火锅店工作人员对布病知识认知度低、操作中未进行有效防护是造成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起传入性布鲁氏菌病暴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是布鲁氏菌病(布病)控制地区.2003年7~10月,在松山区五三镇西道村发生了一起人畜间布病暴发疫情.为了进一步调查、确定该地区疫情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调查组与当地卫生部门深入现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染疫的家畜,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2013年5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在转诊患者中发现1名布病患者,现将疫情处理情况进行总结,为临床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一起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为在今后处理此类事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2013年3月对济南市一起布鲁氏菌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与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现确诊病例1例、8名密切接触者经血清学检测确诊携带者1名。结论重点行业人员对该病防护意识差,有可能造成该病暴发流行,应加大宣传等防控力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护群众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布鲁氏菌病局部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特征,为有效防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试管凝集试验,对晋安区发生布鲁氏菌病疫情进行调查处置。结果 2013年5月2日至6月25日某镇贩羊转运站共发生布鲁氏菌病4例(1例回顾性调查发现),罹患率30.8%。患者从发病就诊到实验室确诊时间8-75d,平均42.3d;患者均有反复发热、乏力和肌肉关节酸痛的临床表现,多汗3例、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和睾丸肿痛各1例。4例患者均在省、市级医院被误诊,最长误诊75d,导致1例患者转成慢性反复发作。结论本次布病可能是由患者直接接触染疫羊或羊的排泄物而发病。在布病非流行区易误诊,贻误治疗,需加强医务人员对布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2004年锡林郭勒盟白音库伦牧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锡林郭勒盟白音库伦牧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方法]2004 年6 月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白音库伦牧场进行人间布病调查。[结果]调查、检测854 人,血清学阳性60 人,感染率为7 03%;确诊现患病人44例,患病率为5 15%。[结论]白音库伦牧场发生人间布病暴发。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查明2014年江苏省某村一起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原因和感染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对该村直接从事羊只屠宰、交易等从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调查从业人员129人,18例布病血清学阳性,其中7例为确诊病例,11例为隐性感染者,该村从业人员布鲁氏菌感染率为14%。该村约90%羊只来源于北方布病高发疫区。从业人员工作时89%从不戴口罩、84%从不穿工作服、70%不戴手套。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工作时不戴手套(RR=7.4,95%CI:1.1~53.0)、手部有伤口(RR=3.4,95%CI:1.1~11.0)增加感染布病的风险。结论因外地未经严格检疫的病羊大量输入,且当地从业人员在屠宰和交易过程中缺乏有效防护导致此次布病人间暴发。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6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血清学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1例布鲁氏菌病(布病)患者,该患者居住在济南市章丘市文祖镇某村。接到报告后,济南市CDC会同章丘市CDC对该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1一般情况该村位于镇驻地东北3km处,四面环山,属丘陵山区,现有村民300多户900多人。该村共有家畜养殖户6家,其中养羊户5家,现存栏200余只,羊种为白绒山羊和黑山羊,均居家存栏,实行放养和圈养相结合的方式,放牧地点集中在村北及村东的山坡上;养牛户1家,现存栏6头,实行圈养。全村无家畜屠宰户和皮毛加工户。该村经济条件及…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7月,我们分析了全县1~6月布病患者的地域及时间分布,根据《全国布病监测方案》中暴发疫情的定义(一个村在同一个潜伏期内发现3例以上布病病例,即为暴发),结合高坪乡卫生院的疫情报告,初步判定子洲县高坪乡延家河村存在人间布病暴发疫情。为了进一步核实疫情,我中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报告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结果,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本次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与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病例3例,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液样本56份,其中阳性样本19份。结论本次为一起家庭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传染源为病羊,传染途径为饲养、屠宰病羊及为病羊接产等接触病羊等行为;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11-2017年沈阳市确诊的布鲁氏菌病(布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1-2017年布病疫情信息和监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7年沈阳市共报告布病1 805例,年均发病率为3.82/10万;发病集中在35~65岁之间,占总发病数的74.57%;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98〖DK〗∶1;职业人群布病抗体阳性率为3.43%;病原学监测分离到9株布鲁氏杆菌,分别为2株羊种Ⅰ型和7株羊种Ⅲ型。结论 沈阳市布病疫情明显增加,处于流行高峰。人间布病疫情由染疫的羊引起,流行优势菌株为羊种Ⅲ 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辽源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特征,为今后布病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12年辽源市布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辽源市共新发布病362例,年均发病率为2.21/10万。共发生布病暴发点28起。布病病例中以青壮年发病为主,男性患病显著高于女性(X2=199.448,P〈0.001),农民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结论辽源市布病患病率较高,今后应加强布病疫情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布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数据,了解临沂市布鲁杆菌病的发病状况及流行规律,为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2018年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沂市CDC)实验室布鲁杆菌病检测资料,分析发病情况、高发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2015年-2018年,临沂市疾病预防控中心实验室累计检测布鲁杆菌病阳性病例283例,全市12个县区均有病例检出,发病主要集中在兰陵县(135例)和郯城县(101例);男、女发病比例为2. 6∶1,发病年龄为8岁~86岁,无死亡病例。农民发病占多数,40岁以上发病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0. 21%(227例)。全年各月均有发病,3月-8月呈现一个发病高峰期,5月达到发病峰值。结论临沂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应进一步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控制人群布鲁杆菌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德州市2005-2016年布病流行特征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德州市2005-2016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6年共发病906例,年均发病率为2.537 4/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5726,P<0.001);春夏季高发,4-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计247例,占27.26%;以庆云县疫点为起始点,有沿公路交通线扩散趋势,另外育肥羊只屠宰的经济模式加速了扩散速度,陵城区近三年疫情高发;农民、男性发病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由0.1836/10万上升到4.3216/10万。结论 德州市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波及范围逐渐扩大,应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2001-2011年辽宁省监测资料,描述近10余年辽宁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1年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布病病例资料及各市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1年全省共报告布病病例6008例,死亡2例,发病率波动在0.32/10万~2.50/10万之间,11年间有2个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辽西、辽北的沈阳、抚顺、锦州、营口、阜新、铁岭、葫芦岛等市。3-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居多。结论全省布病疫情总体呈现回升趋势,疫情较重的地区及交通便利地区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1起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含腮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方法 按流腮诊断标准搜索病例进行疫情描述;收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利用疫苗保护效率即疫苗效能(VE),公式VE(%)=(未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未接种组发病率×100%=(1-RR)×100%计算疫苗保护效力.结果 共搜索到126例病例,人群罹患率为11.42%(126/1 103).全校22个班级中16个班有病例,未接种儿童罹患率为27.47% (64/233),接种儿童罹患率为10.78%(56/519),VE为61%.接种1剂次疫苗保护效力随接种时间间隔延长呈降低趋势.结论 含腮疫苗接种是流腮的保护因素,疫苗保护效力随接种间隔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建议在现有1剂次含腮疫苗接种的基础上,3年后再增加1剂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兵团2016年1月1日 - 2018年12月31日传染病网报数据和各监测点血清学监测数据,检验方法采用《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 - 2007)执行,使用SPSS17.0进行描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兵团共累计报告布病病例1 572例,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18.33/10万,各师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9.898,P<0.001);病例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占59.86%,不同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 489.001,P<0.001)。血清学累计监测19 358份,阳性率为3.34%,患病率2.19%,不同年份血检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9.570,P = 0.008),不同区域血检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7.629,P<0.001),不同职业血检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728,P = 0.002)。结论 兵团布病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加强联防联控和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布病防治知识和就诊意识,减少慢性化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吉林省1990-2010年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0-2010年本省人间布病监测和疫情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21年间共报告发病11 771例,发病率在0.000~12.626/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2.23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发地区为白城市和松原市,高发季节为3-7月份,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30~54岁组人群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本省人间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布病疫情出现大幅回升;布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与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做好重点牲畜交易市场人群布病的主动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是今后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卢龙县监测点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规律及地区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及《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对卢龙县2007--2013年人间布病监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年间卢龙县12个乡镇共检测采集血清标本1762份,检出阳性126份,阳性率为7.15%;其中主动检验362人,阳性67例,阳性率18.50%;抽样监测检验1400人,阳性59例,阳性率4.21%。职业人群以饲养员感染率最高,为12.12%(79/652),不同职业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8.13%、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人间布病监测检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蛤泊乡最高,为11.67%(23/197)。结论卢龙县人间布病疫情2007--2010年逐年上升,近几年有下降趋势,主要与近几年防治力度加大有关,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继续加强人间布病监测,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