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肉苁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雷丽  宋志宏  屠鹏飞 《中草药》2003,34(5):473-476
肉苁蓉为补益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近20年来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结合相关文献,对肉苁蓉属的化学成分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其中对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木脂素及其苷类作了详细综述,为肉苁蓉的应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以药用植物菊和野菊为代表的菊属植物DNA分子鉴定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对基因组原位杂交、DNA分子标记以及DNA 条形码等代表性的DNA分子鉴定技术在菊属植物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讨论和展望,为菊属植物的分类鉴定和整理交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肉苁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木脂素及其苷类成分,它具有抗疲劳、抗辐射、抗衰老、提高性功能和增强学习记忆力等多种功能。结合近10年的文献,本文就肉苁蓉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阐述,为肉苁蓉属植物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中药材的质量保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肉苁蓉属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宋志宏  雷丽  屠鹏飞 《中草药》2003,34(9):877-879
肉苁蓉属植物为补益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增强体力、抗衰老、抗肝炎等多种药理活性。结合近10年的文献,对肉苁蓉属的药理活性进行系统综述,为肉苁蓉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枣属(Ziziphus Mill.)是鼠李科(Rhamnaceae)中最具经济价值的一个属.全球约有170余种,我国有12种和3个变种,由于枣属植物品种繁多,且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其形态特征和品质发生改变,对品种鉴别造成一定困难.分子鉴定技术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方面,文章综述近十年来分子鉴定技...  相似文献   

6.
中国假鹰爪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原植物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考查、原植物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 ,以及国内各大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查阅 ,基本弄清了我国假鹰爪属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正确进行该属植物种级水平分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肉苁蓉属植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齐来  陈君 《中药材》2004,27(10):789-791
本文综述了肉苁蓉属植物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并对肉苁蓉属植物的研究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8.
白贞芳  刘勇  王晓琴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48-4552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和查阅文献记载等方法,系统整理、总结、归纳了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列当属6种药用植物在4个少数民族间作为7种民族药应用,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8个少数民族间作为10种民族药应用,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3个少数民族间作为3种民族药应用,且同种药用植物常作不同民族药;发现3属植物的传统疗效主要集中在补肾壮阳、止血和止痛3个方面,并且该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种类丰富的列当属植物资源对缓解肉苁蓉植物资源匮乏局面和扩大药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总结辽宁省白头翁属植物种类,为合理开发保护白头翁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从植物形态、花粉粒、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三方面对辽宁省白头翁属植物进行分类与鉴定研究。结果: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笔者经实地调查白头翁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花粉粒微观形态、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等,确证了一新种白头翁-岩生白头翁(Pulsatilla saxatilis)的存在;确证了兴安白头翁(P.dahurica),白花白头翁(P.chinensis)两种辽宁省新记录;确证了在大连市大黑山、鞍山市千山有金县白头翁(P.chinensis var.kissii)的存在。结论:辽宁地区为白头翁的主产区之一,白头翁药材基本都为野生,价格逐年上涨,加之开荒种地等原因,辽宁地区白头翁属资源正在逐年锐减,更加造成了白头翁属植物资源的匮乏,急需加快栽培技术研究,保护白头翁属植物野生资源的多样性和保证白头翁药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考查、原植物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以及国内各大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查阅,基本弄清了我国假鹰爪属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正确进行该属植物种级水平分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甘草产地。方法:参考甘草全基因组序列,对不同产地甘草的重测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可鉴别不同产地甘草的SNP位点信息。结果:不同产地甘草的重测序数据存在差异,找到可鉴别新疆、内蒙古及甘肃产甘草的SNP位点信息及方法。结论:基于甘草基因组的SNP分子标记技术可鉴别不同产地甘草,为甘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双利  王晓慧  姜程曦  袁玮  张金华 《中草药》2016,47(17):3098-3102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莪术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对其进行分子标记鉴定。方法采用RAPD-PCR标记方法研究来源于不同地域的4个种42个样本的莪术种质资源。采用POPGEN32分析其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UPGMA方法聚类。结果 9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共扩增出83个位点,其中多样性位点64个,占77.5%,遗传距离变化范围0.22~0.58,获得清晰的RAPD-PCR图谱,建立了不同种莪术亲缘关系的树状结构图。结论莪术群体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莪术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是莪术高效育种和生物技术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肉苁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最优条件提取后,利用HPLC法检测不同干燥方式肉苁蓉的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成分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密切值法分析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选择最佳干燥方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甲醇体积分数55.14%,液料比46.39,提取时间38.50 min。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密切值法分析表明,采用冷冻干燥法所得到的肉苁蓉品质最好,80℃烘干次之,40℃烘干最低。结论使用该工艺提取肉苁蓉,其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提取完全、充分。虽然冷冻干燥法炮制肉苁蓉所保留有效成分最高,但从生产角度考虑,采用80℃烘干法炮制能达到成本和功效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建立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DNA分子鉴别方法,对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意大利牛舌草与琉璃苣、倒提壶在显微、薄层色谱有较为明显的差异,DNA分子鉴定表明,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最小种间K-2-P距离大于种内最大K-2-P距离,邻接法(NJ)树中意大利牛舌草的样品聚为一支,琉璃苣、倒提壶混淆品分别表现出单系性,可明显区分开。结论:该文在对意大利牛舌草及混淆品的茎、粉末显微特征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与DNA分子鉴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鉴别模式,确定了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DNA分子鉴定技术对于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有较大的优势,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是传统鉴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标准,加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探究肉苁蓉低分子糖(LMSC)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靶点蛋白群及相关作用机制。该研究首先通过测定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以及NO释放量来评价LMSC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实验结果显示,LMSC在0.25~2g·L-1给药浓度可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及NO的释放量,提示具有巨噬细胞激活作用。通过构建LMSC键合的环氧活化琼脂糖固相微球作为亲和介质,捕获RAW264.7细胞裂解液中特异性结合靶标蛋白;对高分辨质谱鉴定获得的LMSC靶标蛋白群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讨LMSC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相关机制。实验共获得Eef2等24个LMSC靶点蛋白,分别涉及Fcγ受体依赖的吞噬、TNF-αNF-κB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原异生以及柠檬酸(TCA)循环和呼吸电子运输过程等10条巨噬细胞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以上结果提示LMSC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进而调节细胞吞噬、NF-κB信号通路以及糖代谢途径最终实现对RAW264.7巨噬细胞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基原鉴定特别是对易混淆品种的区分,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难点。同属植物(或近缘品种)、同植物不同部位来源的中药往往化学组成十分相似,这为中药的真伪鉴别,特别是配方颗粒或中成药投料真实性的鉴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人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来源的中药对机体具有补益作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广泛。人参属多个品种属于易混淆中药,特别是在饮片外观特征消失的成方制剂中易发生混用。近年来,多组学差异表征技术与分子鉴定技术在人参属中药的鉴别及区分中应用广泛,且具有互补性。以人参属多来源中药为例,综述了多组学差异分析技术及分子鉴定技术在品种区分中的应用,以期为易混淆中药的精准鉴别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肉苁蓉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展  江媛  郑燕  缪雨静  黄林芳  罗光明 《中草药》2023,54(5):1540-1550
目的 明确肉苁蓉属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盐生肉苁蓉C. salsa、沙苁蓉C. sinensis和管花肉苁蓉C. tubulosa为研究材料,利用CUSP在线软件、CodonW 1.4.2、SPSS、Microsoft Excel等软件分析其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参数。结果 4个肉苁蓉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模式相似,密码子均以第3位碱基A/T结尾且密码子使用更偏向A/T碱基;4个物种的有效密码子数值(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ENC)均大于35,说明肉苁蓉属物种叶绿体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分析、有效密码字数(ENC-plot)分析、奇偶偏好性(PR2-plot)分析和对应性分析的结果均说明自然选择是影响肉苁蓉属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因素。利用同义密码子的相对使用频率(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值筛选出肉苁蓉属4个物种共同拥有4个最优密码子。结论 对肉苁蓉属4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其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