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左侧腋静脉近侧段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穿刺方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4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左侧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的25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穿刺方式,将患者分为超声实时导引穿刺组(n=38)、超声定位标记盲穿刺组(n=84)、骨性标志盲穿刺组(n=49)、X线透视定位盲穿刺组(n=41)、静脉造影导引穿刺组(n=40)等5组。分析各组穿刺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超声实时导引穿刺组、超声定位标记盲穿刺组、骨性标志盲穿刺组、X线透视定位盲穿刺组、静脉造影导引穿刺组首次1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7%、82.1%、65.3%、70.7%、75.0%,2~3针成功率分别为100%、96.4%、83.7%、87.8%、92.5%。252例中11例(4.37%)误穿刺动脉,3例(1.19%)发生气胸,无伤口渗血、血胸、腋神经损伤等严重穿刺相关并发症。超声定位标记盲穿刺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越小、腋静脉横径越宽、腋静脉距体表距离越短,穿刺成功率越高。腋静脉横径为8.45 mm时曲线下面积为0.782,则Youden指数最大,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66.7%,提示腋静脉横径<8.45 mm时不推荐盲穿刺。 结论 超声实时导引下穿刺腋静脉近侧段成功率高、穿刺相关并发症少。超声定位标记盲穿刺法、静脉造影导引穿刺法是可行的替代方式。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术者经验习惯、科室器械配置等灵活选择穿刺导引方式。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切口腋静脉(AV)入路技术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采用单切口AV入路技术植入TIVAP的17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0例,女89例,平均年龄(46.8±12.5)(23~77)岁。DSA透视解剖定位下穿刺AV。穿刺AV困难(穿刺3次)或误穿刺腋动脉,即改为超声导引下穿刺AV;超声提示目标静脉狭窄或闭塞,即改为同侧颈内静脉(IJV)入路植入TIVAP。观察技术成功率、手术相关信息及TIVAP留置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177例患者通过单切口AV入路成功植入TIVAP,2例术中改行同侧IJV入路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9%(177/179)。平均透视时间(0.8±0.2)(0.3~1.5) min,手术操作时间(21.5±10.3)(17~45) min,TIVAP留置时间(362.5±65.2)(252~442) d。术中操作相关问题发生率为8.9%(16/179),其中误穿刺腋动脉6例,导丝误入同侧IJV 5例,可撕脱鞘折弯3例,导管-港体连接处扭曲2例。TIVAP留置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4%(6/179),其中局部血肿形成、术侧AV血栓形成、左头臂静脉血栓狭窄-闭塞伴左IJV-锁骨下静脉(SCV)近心端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各1例,囊袋局部感染2例,未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断裂/移位、夹闭综合征、药物外渗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切口AV入路技术植入TIVAP技术成功率高,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为TIVAP植入方式提供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右侧头臂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侧头臂静脉入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BCV入路植入TIVAP共49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7例,女356例;年龄29~78岁,平均(47.3±13.2)岁.总结穿刺成功率及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9% (488/493).手术时间18~35 min,平均(22.5±8.3) min.术中误穿动脉3例(0.61%,3/493),未见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携TIVAP时间为124~986 d,平均(271.1±53.8)d;并发症发生率为2.25%(11/488),包括港穴出血2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部分血栓形成2例,纤维蛋白鞘形成6例,未见导管异位、断裂、置管相关夹闭综合征(POS)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右侧BCV入路行TIVAP植入,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植入TIVAP提供另一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3种植入途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VAP植入术患者320例。根据植入方式不同分为经颈内静脉穿刺组(A组,n=205)、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组(B组,n=60)、经头静脉切开植入组(C组,n=55)。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A组置管长度(33.8±5.1) cm,为3组中最长(P<0.05);B组患者气胸(6.7%)、损伤动脉(5.0%)、局部血肿(8.3%)发生率均为3组中最高(P<0.05);C组手术时间为(39.8±10.6) min,高于其他两组(P<0.05)。A、B、C组置管失败率分别为0、3.3%、3.6%(P<0.05)。3组患者伤口感染、堵管、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导管成角折叠或卡压、体位性堵管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随访3~6个月,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影响穿衣、影响睡眠、上肢活动不适感及总体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种TIVAP植入方法均安全有效。穿刺植入途径普及率高,简单易学,结合超声导引成功率高;头静脉切开植入途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但置管失败率较穿刺途径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体位改变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头端位置的影响。方法超声导引下床边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TIVAP。术后摄立位和卧位X线胸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分别测量X线胸片上第一胸椎上缘至导管头端距离。通过两者长度测量差异和固定体表标志判断导管头端位置移动。结果 86例恶性肿瘤患者成功植入TIVAP。有71例体位由立位改变为卧位时TIVAP导管头端向足侧移位,平均移位(12.29±7.48)mm;13例向头侧移位,平均移位(5.00±3.79)mm;2例无变化。TIVAP导管头端位置在立位改变为卧位时有向足侧移位倾向,平均移位(-9.32±9.36)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与导管头端位置变化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VAP植入后导管头端位置会随患者体位变化发生改变,由立位变为卧位时导管头端易向心房内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穿刺套取中央静脉导管(PICC)体内断管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5例PICC体内断管患者于断管后1~10 d经股静脉穿刺,在透视下用鹅颈套圈或网篮导管套取PICC断管。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套取出全部PICC体内断管,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患者未诉不适,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入路,利用鹅颈套圈或网篮导管有可能取出PICC体内断管,手术安全、便捷、创伤小,可做为PICC体内断管取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介入法在难置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经PICC专科护士会诊或操作后在床边直视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困难或失败的52例患者,在DSA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管。对静脉显影不佳者采用顺行浅静脉造影穿刺靶静脉,对静脉迂曲或变异者采用微导丝导引法置管。结果 52例患者中50例成功置入PICC管,置管成功率96.1%。其中46例一次成功置管,4例第一次置入失败,第二次置入成功;全部病例均采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21例采用顺行浅静脉造影穿刺法,4例因头静脉注入深静脉角度过锐或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段狭窄,走行迂曲而使用微导丝导引克服血管迂曲后置管成功,2例因双侧肘正中静脉缺如,头静脉及贵要静脉狭窄、闭塞置管失败。50例置管患者中,平均留管时间73天,2例(4.0%)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2.0%)发生致命性肺栓塞;1例(2.0%)发生无菌性静脉炎。结论 DSA导引下运用介入方法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床边置管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下颈内静脉穿刺在婴幼儿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单中心)治疗的446例TIVAP植入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年龄1.3岁(4个月~2.8岁).比较传统颈内静脉盲穿刺和超声辅助下颈内静脉穿刺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446例患儿中颈内静脉盲穿刺265例,平均需时7.6 min,一次穿刺成功201例(75.85%),发生穿刺并发症15例(5.66%);超声辅助下颈内静脉穿刺181例,平均需时4.2 min,一次穿刺成功176例(97.24%),发生穿刺并发症3例(1.70%).结论 婴幼儿TIVAP植入术时采用超声辅助下颈内静脉穿刺,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减少穿刺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可行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颈内、锁骨下及腋静脉入路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8日至2018年6月28日在江阴市人民医院行DSA引导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肿瘤患者827例。根据患者输液港不同入路途径分为3组:经颈内静脉组(A组)125例,经锁骨下静脉组(B组)87例,经腋静脉组(C组)615例,比较3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SA引导下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8.40%(123/125), B组穿刺成功率94.25%(82/87),C组穿刺成功率97.89%(602/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穿刺成功率低于C组,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15.56±2.91)个月(3~26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A组为4.00%(5/125),B组为9.20%(8/87),C组为2.93%(18/615),其中B组发生率高于C组(P<0.016 7),各类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2%(39/827), A组发生率为4...  相似文献   

10.
杨建芳  江珉  董娟  伍世珍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0):1081-108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探讨减少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将46例不同病种行PICC置管患者分为常规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常规组按常规方法由静脉上方穿刺直入血管行PICC,观察组则在血管下方或侧方2~3cm左右进针,不直接刺入血管,先皮下潜行2~3cm后刺入血管,再将导管插入行PICC。两组穿刺成功后,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4h。结果观察组渗血、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进PICC穿刺方法后,可减少渗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等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Tc-HIDA is a promising new agent for imaging the biliary system. In this study radiochromatography on paper or Sephadex G25 gel has been used to measure the proportions of TcHIDA, hydrolysed Tc and pertechnetate in solutions from a comercial kit (CIS TCK 15) and in body fluids from patients and rat receiving this radiopharmaceutical. The tissue distribution in male and female rats has shown the radiopharmaceutical to be rapidly removed from the blood by the liver and then excreted via the intestines. There appears to be a sex difference in the uptake in the kidneys and in the urinary excretion in both rats an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Tc-HIDA is a promising new agent for imaging the biliary system. In this study radiochromatography on paper or Sephadex G25 gel has been used to measure the proportions of TcHIDA, 'hydrolysed Tc' and pertechnetate in solutions from a commercial kit (CIS TCK 15) and in body fluids from patients and rats receiving this radiopharmaceutical. The tissue distribution in male and female rats has shown the radiopharmaceutical to be rapidly removed from the blood by the liver and then excreted via the intestines. There appears to be a sex difference in the uptake in the kidneys and in the urinary excretion in both rats an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参照有关标准,对影响影像诊断质量因素的阅片室环境照度(IRR)和观片灯照度(IVB)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 采用深圳产SAMPO lx1330B 数字化照度计对西安市三级医院中38个影像科阅片室及98个观片灯进行IRR、IVB检测,并同时对147个影像诊断医师进行IRR及IVB知识调查.结果 (1)各医院均存在IRR过高(不合格率31.6%)、IVB过低(不合格率24.5%)的情况,两者差值<1900 lx的占被测试总数的42.1%.(2)诊断医师普遍认同应该有合适的阅片室环境照度及观片灯照度,90.3%被调查者认为IRR应低于100 lx,IVB应高于2000 lx.结论 西安市各医院阅片室环境照度及观片灯照度不合格率偏高.低IRR及高IVB符合现代医学影像识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5%,MRI用于动脉瘤检查的成像方式主要有时间飞跃法(TOF-MRA)和强化成像法(CE-MRA)等,具体不同成像法的优缺点,现  相似文献   

15.
16.
为持续性确保三亚雪古丽牛羊口蹄疫无疫及处于布鲁氏菌净化状态,雪古丽对自有及引进羊群进行了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及病原学检测,同时对羊群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应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口蹄疫病原学检测采用多重RT-PCR;布鲁氏菌病用虎红平板方法检测.检测结果:未检测到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动物,牛羊中目前不存在口蹄疫病畜或健康带毒畜,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未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的应及时补免.2018年三亚雪古丽牛羊布鲁氏菌病及口蹄疫监测结果表明,雪古丽的羊场目前不存在布鲁氏菌感染情况;牛羊中仅牛O型口蹄疫群体免疫水平达到国家重大动物疫病规定标准,免疫抗体不合格动物应及时给予补免,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雪古丽的牛羊及引进羊未被口蹄疫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表达,探讨PCNA、VEGF与血管瘤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SP法检测血管瘤27例,血管畸形9例组织中VEGF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PCNA阳性表达于细胞核中,VEGF阳性表达于细胞浆中,两者在增殖期血管瘤中均有阳性表达,而在血管畸形和消退期血管瘤中表达弱(P〈0.05)。结论:PCNA、VEGF在增殖期血管瘤中影响细胞增殖,可能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其消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新生儿HIE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16例HIE足月儿和88例足月儿正常新生儿做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检测,并进行分析观察。结果:116例HIE患儿血BuN〉7.14mmol/L96例,血肌酐〉88.4mmol/L91例。HIE组血Bun、C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度HIE组Bun、Cr显著高于轻度HIE组(P〈0.05),重度HIE组Bun、Cr显著高于中度HIE(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缺氧会导致脑损伤和肾功能损害,血Bun、Cr可做为判断肾功能受损指标,而且窒息程度越重,肾功能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