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21-124+129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下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每组10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SAPB,R组给予0.3%罗哌卡因20 mL,RD组给予0.3%罗哌卡因复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比较R组和RD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及48 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RD组在术后各时点的VAS、Ramsay镇静评分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低于R组,BCS均高于R组,各指标在24 h和48 h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在术后48 h内的相关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SAPB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效果,提高舒适度,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单次收肌管阻滞与单纯罗哌卡因的连续股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择期全麻下髌骨骨折患者31例,年龄21~69岁,BMI≤35 kg/m2,ASA 分级Ⅰ级~Ⅲ级,随机分为2组, 100 μg右美复合0.25%罗哌卡因50 mg的单次收肌管组(A组,n = 21),单纯0.25%罗哌卡因250 mg的连续股神经阻滞组(F组,n = 10)。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6、8、12、24、36、48 h的镇痛、镇静、肌力评分,记录术后追加镇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Raymay和Lovet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作为佐剂的罗哌卡因的单次收肌管阻滞可以为髌骨骨折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RD组和R组(n=20),RD组肋间神经阻滞用0.375%罗哌卡因20 mL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R组用0.37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术后0、0.5、1、2、4、8 h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术后首次VA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R组相比,RD组患者注药后0.5、1、2、4 h心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首次VAS评分降低(P<0.05),且口干发生率高.结论 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20 mL肋间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 组(0.25%罗哌卡因+0.25μg/kg右美托咪定);B 组(0.25%罗哌卡因+0.50μg/kg右美托咪定);C 组(0.25%罗哌卡因+0.75μg/kg 右美托咪定);D 组(0.25%罗哌卡因+1.00μg/kg 右美托咪定)。记录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术后24 h内的疼痛评分(VAS)、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h C和D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A、B 组,B 组低于A 组;C 和D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4 组时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C、D组长于A、B组,B组长于A组,C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C、D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 组,C 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和B 组未出现不良反应,C组出现低血压1 例、恶心呕吐1 例;D组出现心动过缓1 例、恶心呕吐1 例。结论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呈浓度依赖性,综合考虑推荐其镇痛浓度为0.50 μ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硫酸镁或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颈浅丛神经阻滞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病人8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R组(29例):0.25%罗哌卡因13 mL+2 mL 0.9%氯化钠溶液行颈浅丛阻滞;RD组(29例):0.25%罗哌卡因13 mL+0.75 μg/kg右美托咪定稀释至2 mL颈浅丛阻滞;RM组(30例):0.25%罗哌卡因13 mL+4 mg/kg硫酸镁稀释至2 mL颈浅丛阻滞。3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3组病人术后1、6、12、18及24 h病人疼痛评分(VAS评分);拔管时苏醒期Ricker镇静-躁动评分;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和补救镇痛药物用量;围术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评价。结果VAS评分方面,3组病人术后1 h、6 h和24 h各组间无差异;术后12 h RM组和RD组较R组低,术后18 h RD组较RM组和R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拔管时Ricker躁动评分,R组>RD组>RM组;首次镇痛所需时间,RD组和RM组均较R组延长;补充镇痛药量,R组>RD组>RM组;病人满意度评分,R组低于RD组和R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术后3组呕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率RD组发生率高于R组和R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硫酸镁和右美托咪定作为辅剂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颈浅丛阻滞用于人工耳蜗手术病人都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静脉镇痛药物使用,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右美托咪定可能作用时间更久,但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心动过缓发生率较硫酸镁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择90例在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两组患者先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后在诱导,DR组注入0.5%μg/kg右美托咪定+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ml;R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ml,记录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和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3、6、9、12、24、48h静息和翻身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记录两组患者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24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24h内镇痛满意度评分和当晚睡眠质量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烦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R组比较,12、24、48h DR组静息和翻身时VAS显著降低(P<0.05),与R组比较,DR组舒芬太尼补救镇痛率显著降低(P<0.05),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显著延长(P<0.05),24h内镇痛满意度评分和当晚睡眠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恶心、呕吐及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具有舒适、安全可靠的镇痛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混合液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混合液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术前30?min行C5、C6神经根阻滞,DR组每个神经根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复合0.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4?ml,R组每个神经根分别予以0.5%罗哌卡因4?ml。所有患者均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记录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48?h纳布啡补救镇痛的用量;记录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DR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R组(P?<0.05);DR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较R组长(P?<0.05);DR组术后12、18、24和36?h的VAS评分及术后48?h纳布啡用量较R组低(P?<0.05);与R组比较,DR组术后满意度较高(P?<0.05);DR组有2例发生心动过缓,两组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混合液颈神经根阻滞能明显缩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可在肩关节镜手术镇痛中安全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阻滞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喉罩全麻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单纯喉罩全麻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阻滞组(R组)、复合药物阻滞组(RD组)。R组和RD组病人入室前30min于麻醉监护室中行术侧腰方肌阻滞,R组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RD组注射含1 μg/kg右美托咪定的0.25%罗哌卡因20mL,3组病人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诱导前、置入喉罩时、切皮时、扩髓腔时、拔除喉罩时病人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所有病人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术后舒芬太尼镇痛使用量、帕瑞昔布补救性镇痛情况;记录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评估病人术后4、8、12、24、36、48h的静息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36、48h的运动VAS疼痛评分;评估术后24、36、48 h髋关节的最大屈曲度及外展活动度。结果T0时,3组病人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4时,3组病人的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R组和RD组的MAP低于C组(P < 0.01),R组与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R组和RD组的HR低于C组(P < 0.01),R组与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丙泊酚使用量、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救性镇痛例数,各时间点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C组> R组>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各时间点的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髋关节外展活动度:C组 < R组 < 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恶心呕吐、补救镇痛发生率:R组、RD组均低于C组(P < 0.05~P < 0.01),RD组与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阻滞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中效果理想,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为3组,每组20例,吗啡组(M组):首剂2 mg吗啡+0.1%罗哌卡因5 mL,泵内为4 mg吗啡+0.1%罗哌卡因250 mL;罗哌卡因组(R组):首剂给予0.1%罗哌卡因5 mL,泵内为0.1%罗哌卡因250 mL;右美托咪定组(D组):首剂给予右美托咪定8 μg+0.1%罗哌卡因5 mL,泵内为右美托咪定1.0 μg/kg +0.1%罗哌卡因250 mL.3组PCA参数均为背景输注计量5 mL/h,持续48 h,单次给药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患者术后4、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和血压、心率、镇静程度,记录术后24 h运动阻滞程度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和48 h 3组间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和24 h M组和D组VAS疼痛评分低于R组(P<0.05);术后4、12、24、48 h血压、心率、镇静程度评分及术后24 h运动阻滞程度评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术后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和D组(P<0.01),皮肤瘙痒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0.1%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 例,所有患者术毕送麻醉恢复室(PACU)后在超声引导 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 组:0.19%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19R 组)、0.19% 罗 哌卡因+50μg 右美托咪定(19RD 组)及0.25%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25R 组),每组分别于两侧腹横肌平 面注射药液各3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3 组患者术后2(T1)、4(T2)、 8(T3)、12(T4)及24 h(T5)的Ramsay 镇静评分、静息及咳嗽时疼痛评分(VAS 评分);记录术后3 组患 者第1 次需求PCIA 距离手术结束时间(T);24 h 镇痛泵PCIA 请求与给药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术 后镇痛满意度评分及发生局部麻醉药中毒的症状的例数。结果 3 组患者不同时点的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25R 组比较,19R 组静息时VAS 评分在T1、T2、T3 及T4 时较高,19R 组 咳嗽时VAS 评分在T1、T2 及T3 时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患者第1 次镇痛泵 PCIA 请求距离手术结束时间(T)(16.9±13.1)h 较25R 组的(26.1±15.5)h 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9R 组患者24 h 舒芬太尼PCIA 总消耗量(V)、PCIA 给药次数(D1)与PCIA 请求次数(D2)与 25R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均高于25R 组;19R 组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与25R 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低于25R 组;而19RD 组与25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组均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局部麻醉药中毒症状。结论 超声引导下50μg 右美托咪 定混合低浓度(0.19%)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达到与0.25% 罗哌卡因相当的镇痛效果,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提供有效镇痛,并能减少局部麻醉药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唐芳  王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9):1169-1172, 117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择期手术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罗哌卡因+全麻(R+G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DR+G组),各20例。G组采用全身麻醉,R+G组采用全身麻醉+0.25%罗哌卡因两侧各20 mL腹横肌平面阻滞,RD+G组采用全身麻醉+1 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25%罗哌卡因两侧各20 mL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病人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比较病人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时点静息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咳嗽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DR+G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G组(P < 0.05);DR+G组、R+G组、G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T1、T2、T3时间点3组静息VAS和咳嗽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间点,DR+G组静息VAS和咳嗽VAS评分均低于R+G组、G组(P < 0.05~P < 0.01)。DR+G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G组(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减少术中、术后全麻药物用量,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病人疼痛,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艾司氯胺酮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90例, 性别不限, 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和观察组(E组), 每组45例。S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前路腰、骶丛神经阻滞, 切皮前5 min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注射液, 术后使用舒芬太尼注射液配置成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镇痛; E组同样接受超声引导下前路腰、骶丛神经阻滞, 切皮前5 min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 术后使用艾司氯胺酮配置成PCIA泵镇痛; 分别观察比较2组病人切皮时(T1)体动反应例数、切皮后5 min (T2) MAP变化值(△MAP)以及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 术前(T0)及术后6、12、24 h (T3、T4、T5)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激素(Cortisol, Cor)的浓度变化; 术后6、12、24 h (T3、T4、T5)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 术后1、3 d (T5、T6)简易智力状况评分法(MMSE), 以及术后PCIA总按压次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E组T2时△MAP低于S组(P < 0.05);2组T1时体动反应比例、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病人IL-6以及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各时间点E组水平低于S组(P < 0.01);2组T3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T4和T5时E组低于S组(P < 0.01);E组术后各时点Ramsay评分低于S组(P < 0.01), T5和T6时认知状态MMSE评分均高于S组(P < 0.01);E组病人PCIA总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S组(P < 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 可显著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且对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方法:将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200例女性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观察组(P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连接PCIA泵(配方:布托啡诺12 mg+盐水格拉司琼注射液6 mg);对照组(F组),手术结束前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观察。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经本院收治且确立可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78例肺癌患者开展研究,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设对照组和观察组,予以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则施以ESPB联合全身麻醉,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作镇痛补救,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水平、麻醉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T1、T2、T3时MAP、HR水平波动幅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且在T2时,观察组MAP、H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剂量及术后PCIA使用次数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T4、T5、T6时静息或运动VAS评分变化幅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且于T4、T5、T6时,观察组静息或运动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气胸、硬膜外损伤及心动过速等严重并发症,而不良反应状况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26%,相较于对照组(38.46%)更低(P<0.05)。结论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ESPB联合全身麻醉,拔管时间提前,住院时长有所缩短,血流动力学表现平稳,具有良好麻醉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较为轻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部区域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比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焦虑情绪、恶心呕吐及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所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90例,时间自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S组)和硬膜外镇痛组(Y组)。每组各45例,Y组患者择T12~L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连接PCEA测定硬膜外阻滞平面在T8~L1以上后行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术毕继续使用PCEA行术后镇痛;S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及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测定区域阻滞平面在术侧及腹正中T8~L1以上后行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术毕联合PCIA行术后镇痛。对比2组患者术毕清醒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强度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风险评估分级(ASA)、身体质量指数值(BMI)、手术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住院天数少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组间及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5);2组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0.5 h的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组间及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BAI评分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B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任意时间点BA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BAI评分逐渐降低。2组术前12 h时间点HMG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HMGB1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HMG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HMGB1组内比较均高于术前12 h时间点(P < 0.05)。S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PONV发生率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PONV发生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术前采用腹部区域阻滞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相较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降低静脉血中HMGB1浓度有更积极的作用,且对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效应更为持久,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预防性静脉泵注小剂量甲氧明1.0~2.5 μg/(kg·min)的背景下,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和限制性液体治疗两种液体管理方案对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旨在为这类患者提供更为优化的液体管理。  方法  择期拟行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限制性液体治疗组(R组)。G组患者以SVV值8%~10%,CI > 2.5 L/(min·m2)为目标进行导向液体管理;R组采用限制性输液方案;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双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15 min(T3)、肺复张后双肺通气15 min(T4)、手术完成(T5)各时间点患者的HR、MAP、SVV、CO、CI、SV;记录术中输液量、晶体量、胶体量、尿量、失血量以及甲氧明用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在T4、T5时间点,G组患者的HR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组患者的MAP、SVV、CO、CI、SV均高于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液体出入量方面,G组的总液体量少于R组,其中以晶体液减少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G组的胶体液多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组患者术中的尿量明显多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并发症方面,G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咳嗽咳痰的发生率低于R组,两组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更适合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液体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SEDline镇静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以期为麻醉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病人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10例.记录2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单肺通气30 min(T2)、术毕即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60名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P组和SP组各30例。术后P组患者予以静脉自控镇痛, SP组行连续SAPB镇痛。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1、3、7 d休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恢复质量(QoR-40)评分、CD4+、CD4+/CD8+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SP组术后1、3 d静息及活动状态疼痛评分为(1.6±0.2)分、(2.3±0.4)分、(1.4±0.3)分、(1.9±0.3)分,低于P组的(2.5±0.3)分、(3.7±0.3)分、(2.1±0.2)分、(2.9±0.4)分(均P < 0.05)。SP组术后1、3 d QoR-40评分、CD4+、CD4+/CD8+分别为(170.7±3.2)分、(173.3±2.9)分、(40.8±6.4)%、(42.3±6.4)%、1.5±0.1、1.6±0.1,均高于P组的(162.8±3.7)分、(167.9±2.7)分、(36.2±6.2)%、(39.0±5.8)%、1.3±0.2、1.4±0.2(均P<0.05)。SP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明显低于P组的17.3%(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前锯肌平面阻滞作为术后镇痛策略,可以明显减轻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低剂量纳布啡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8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行腰麻下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纳布啡常规剂量组(NC组),纳布啡低剂量联合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