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跟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高压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方式治疗,骨肽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骨肽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和骨肽注射液治疗,三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之后拍摄X片检查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切口血运观察,出院时评定患者切口疗效,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在术后切口血运情况方面,三组患者治疗10 d后切口血运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疗效方面,三组患者切口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切口疗效显著高于高压氧组和骨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情况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骨折均得到了有效的愈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骨痂生长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骨痂生长情况显著好于高压氧组与骨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跟骨骨折患者,高压氧治疗方式以及骨肽治疗方式均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将两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提高患者切口疗效,促进切口骨痂更好的生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骨肽治疗联合高压氧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泌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骨肽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骨肽治疗,治疗周期为2个疗程(共40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联合高压氧治疗应用于跟骨骨折术后,能改善术后切口的血运,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压氧组、骨肽组及联合组,各45例。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骨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肽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和骨肽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 d时切口血运,切口疗效及治疗1、2、3个月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 d切口肿胀、皮缘色暗、皮温低、表皮水疱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切口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471,P=0.03);其中联合组优于高压氧组和骨肽组(P<0.05)。治疗1个月时3组患者骨痂生长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3个月时3组患者骨痂生长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高于高压氧组和骨肽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可有效改善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状况,促进骨折愈合,可作为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跟骨骨折围手术期介入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术前消肿、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115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治疗联合术后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入院时即增加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手术部位皮肤软组织恢复愈合情况。结果入院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足部皮肤色暗、明显肿胀、表皮水泡及皮温低情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围手术期介入高压氧治疗较仅术后介入高压氧治疗在术前消肿、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经跗骨窦入路与经外侧扩大"L"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跟骨骨折(SandersⅡ~Ⅳ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锁定钢板经跗骨窦入路治疗(研究组)32例,经外侧扩大"L"入路治疗(对照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切口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AOFAS评分、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等指标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2组病人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研究组AOF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AOF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2组病人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跟骨宽度均小于术前(P<0.05).结论:锁定钢板经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4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踝关节和后足活动度及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及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3%(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和足活动度、AOFA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显著提高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患者踝关节和后足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160例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两组Bohler角、Cissane角度和跟骨宽度改善情况。术后随访1年,根据Maryfand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组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ohler角、Cissane角度均较术前升高,跟骨宽度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上述骨解剖测量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1年随访期末,总随访率95.63%(153/160),两组Maryfand评分优良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近期疗效和常规"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接近,但前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降低并发症,体现出微创、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106-109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96例(96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48足)。对照组予传统外侧"L"形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予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和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issane角、跟骨Bohler角、跟骨宽度、跟距骨高度及距骨倾斜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术式疗效相近,同时还具有切口长度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加植骨"与"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宁波市第六医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76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均为单侧骨折),行"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或+植骨"的40例患者设为A组,行"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36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评分、MFS (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平均28个月)。与B组相比较,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1年、2年Bo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OFAS评分和M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相对"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组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后踝和后足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耗时、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后踝和后足功能改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后踝和后足功能改善情况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跟骨骨折术后预防切口不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跟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换药、抗生素、理疗、中药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不给高压氧治疗,2组患者经20天治疗后评定切口愈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经分别治疗后,发现治疗组切口不愈合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在跟骨骨折术后能改善切口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局部缺氧状态,能明显减少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型创面敷料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9年1月所收治的50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组患者予以新型创面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5,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切口愈合时间比参照组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3.007,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予以新型创面敷料治疗,可促进患者切口的愈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对比两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Bohler角和Gissane角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升高,观察组Bohler角(32.23±4.63)°,明显较对照组的(30.06±4.1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切口不愈合、切口延迟愈合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0.59%)较对照组(41.18%)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跟骨骨折较切开复位固定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足部功能的恢复,且有助于Bohler角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两种方式进行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研究。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8例56足手术治疗,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A组)和"L型"切口组(B组)。A组SandersⅡ型18足,SandersⅢ型7足;B组SandersⅡ型9足,SandersⅢ型22足。小切口手术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先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复位后经跗骨窦切口行螺钉固定术;"L"型切口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面,复位后以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后足评分系统(AOFAS)观察跟骨宽度、高度、Bolher角及Gissane角。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9~48个月),术后两组Bolher角及Gissane角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相比术后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术后AOFAS评分(74.4±6.7)分明显低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评分(84.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附骨窦小切口切开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其疗效确切,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在跟骨粉碎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7例。观察组手术入路方法采用外侧横弧形切口,对照组手术入路方法采用L形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植骨例数、切口长度、持续时间、失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二期、三期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OFAS踝与后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效果相当,但外侧横弧形切口比L形切口创伤小,术后愈合比L形切口较快,外侧横弧形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AO跟骨板在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100例(100足)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50足)。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应用AO跟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主观症状优良率、足部外形优良率、关节活动优良率、并发症(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个月,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的主观症状优良率、足部外形优良率、关节活动优良率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跟骨板在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术后恢复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克氏针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洛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2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B组.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足部功能、影像学指标[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高度],并对比骨折愈合情况.结果:B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均较术前高,跟骨宽度较术前低,且B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折愈合时间较A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效果较好,可有效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改善复位固定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创跟骨外侧小切口结合多种复位手法联合接骨板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22足)SandersⅡ、Ⅲ闭合性跟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微创跟骨外侧小切口结合多种复位手法复位骨折及关节面,联合接骨板经皮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跟骨Bohler角及Gissane角,评定术后疗效.结果18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24个月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周~12周,未发生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评定:优18足,良3足,可1足,优良率95.5%.结论 微创跟骨外侧小切口结合多种复位手法联合接骨板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固稳定,恢复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就诊的84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A组接受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Bohler角、Gissane’s角以及跟骨高度。统计两组手术效果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小于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时Bohler角、Gissane’s角及跟骨高度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效果优良率高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比,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更佳,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李玉华 《当代医学》2021,27(35):90-92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3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皮片引流组(n=23)和负压封闭引流组(n=30),比较两组跟骨骨折切口愈合情况、切口并发症分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负压引流组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皮片引流组,引流量明显少于皮片引流组(P<0.05).负压引流组切口并发症分级明显低于皮片引流组(P<0.05).负压引流组满意度明显高于皮片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效果明显优于皮片引流术,能有效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减少切口感染,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