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PubMed等数据库,搜索自建库至2022年3月关于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与DR相关性的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等位基因、纯合子遗传模型中,MCP-1基因-2518A/G与DR发病风险无相关性[G vs. A:OR=1.09,95%CI(0.77,1.54),P=0.62;GG vs. AA:OR=1.64,95%CI(0.93,2.88),P=0.09],在杂合子、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中,与DR发病风险相关[GG vs. AG:OR=1.13,95%CI(1.01,1.26),P=0.03;AA+AG vs. GG:OR=0.85,95%CI(0.77,0.94),P=0.002;AA vs. GG+AG:OR=0.78,95%CI(0.67,0.90),P=0.000 8];据DR严重程度,进一步对增殖性DR(PDR)和非增殖性DR(NPDR)患者进行Meta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基因-1082A/G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建库以来至2019年6月间与IL-10基因1082A/G及DN发病风险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发病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为效应指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项研究,包含DN患者1759例,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1525例,健康对照(healty control, HC)者2209例。DN组与单纯DM组比较,IL-10基因-1082A/G多态性在各遗传模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与健康人群比较,IL-10基因-1082A/G多态性在纯合子模型下与DN呈明显相关性(GG vs AA:OR=0.577, P<0.05)。将地区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亚洲人群中IL-10基因-1082A/G多态性在除杂合子模型外的其他遗传模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 vs A:OR=0.589, P=0.031;GG vs AA:OR=0.349,P=0.000;GG vs GA+AA:OR=0.588,P=0.015;GG+GA vs AA:OR=0.629,P=0.000)。结论IL-10基因-1082A/G多态性与DN发病相关,亚洲人群中G等位基因、GG基因型是DN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与该蛋白基因 -2518G/A多态性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对94例AMI患者(AMI组)和73例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非冠心病者(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检测MCP-1 -2518G/A多态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CP-1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及趋化因子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基因的G190A位点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关联性?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NKI及CBM等数据库搜索关于MCP-1/CCR2基因多态性与CAD关联性的文章?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有21篇文献,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和CCR2基因的G190A位点分别有6 835例CAD患者?11 142例正常对照受试者,以及2 801例CAD患者?5 789例正常对照受试者入选?综合数据表明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和CCR2基因G190A位点多态性与CAD的发生存在关联[G2518A(P = 0.04),G190A(P = 0.005)]?根据分层分析观察到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在非亚洲人群中与CAD存在关联性(P = 0.04),而在亚洲人群中与CAD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及CCR2基因的G190A位点多态性与CAD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可干预危险因素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48例脑梗死患者和130例健康成人的MCP-1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同时回顾病史分别调查2组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MCP-1基因2518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伴或下伴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各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MCP-1基因2518G基因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与未合并上述因素者梗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P-1基因-2518G/A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无关。MCP-1基因2518G与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在脑梗死发病中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云南省晋宁县彝族人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G-2518A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情况,为探讨MCP-1基因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居住在云南省晋宁县310例彝族人群的MCP-1 G-2518A基因A/G多态性,计算AA、GA、GG基因型频率和A、G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云南省晋宁县彝族人群的MCP-1 G-2518A基因的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0%、49.7%和30.3%,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8%和55.2%.和不同种族人群相比较,云南晋宁县彝族人群的MCP-1 G-2518A基因A/G多态性分布与波兰人、印度人、韩国人、日本人、巴西人、欧洲人、美国人、土耳其人、德国人和希腊人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国香港人、中国汉人和台湾人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P-1 G-2518A基因型分布和基因频率存在种族和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启动子A-2518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UAP患者172例为病例组和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无冠脉病变者156例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MCP-1基因 A-2518G行多态性检测,并统计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UAP组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7,0.825和0.281).G等位基因频率在UAP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36%和61.2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对多个相关因素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P-1基因A-2518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UAP的发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 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中,MCP-1基因A-2518G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UAP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汉族人群MCP-1-2518G/A基因的态性与房颤的相关性。方法:大庆地区常住20年以上人群,选择门诊及住院持续心房纤颤达3年以上者、同一时期在我院就诊的确诊2年以上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与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无房颤者各150例,分别为持续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对三组人群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及基因频率进行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MCP-1水平。结果:大庆地区汉族人群中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存在AA、AG、AG三种基因型,持续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对照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依次降低,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依次升高,AA、AG、AG三种基因型MCP-1浓度依次升高。以上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庆地区汉族人群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存在正相关性,对MCP-1-2518G/A基因的干预治疗或许是降低心房纤颤发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A-2518G基因多态性与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新发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对111例健康人(NC组)、82例IGT患者(IGT组)及76例新发T2DM患者(T2DM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观察MCP-1 A-2518G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IGT和T2DM的关系.结果 IGT、T2DM组与NC组的MCP-1等位基因和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MCP-1 AA是IGT及新发T2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CP-1 A-2518G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IGT及新发T2DM的发病机制,AA基因携带增加人群IGT及新发T2DM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人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2518G/A(MCP-1-2518G/A)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糖尿病非肾病(T2DM)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各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 DN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尿素氮(BUN)值均高于NC组及T2DM组(P<0.05)。DN组与T2DM组、NC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患者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NC组和T2DM组(P<0.01,P<0.05)。与NC组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者发生DN的相对风险度增加1.406倍(P<0.01,95%CI:1.112~1.777),携带G等位基因的DN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MCP-1-2518G/A多态性与广西地区汉族人群DN的发病存在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DN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常州地区汉族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和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01例ACS患者(ACS组)和73例因胸闷(痛)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无冠脉病变者(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用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MCP-1水平。结果 MCP-1基因-2518 G/A位点的AA、GG和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ACS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MCP-1水平(M/IQR)AC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63.65/385.78 pg/ml vs 100.71/134.02 pg/ml,P〈0.01);在ACS组和对照组的组内任何基因型之间,血清MCP-1水平(M/IQ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组血清MCP-1水平(M/IQR)与年龄、糖尿病和吸烟成正相关,与男性成负相关,与高血压和高血脂无关。结论在中国常州地区汉族人群中,ACS和非冠心病患者的血清MCP-1水平与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无关联,与某些冠心病易患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403G/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2518A/G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15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120例正常儿童上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病例组RANTES-403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GG20.7%、GA63.3%、AA16.0%、G52.3%、A47.7%,对照组为GG37.5%、GA46.7%、AA15.8%、G60.8%、A39.2%,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G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病风险增加(OR=1.415,P〈0.05)。两组MCP-1-251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RANTES-403A等位基因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相关,其可能是影响发病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未发现MCP-1-2518A/G基因多态性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探讨CDH1基因-160C/A多态性在湖南汉族鼻咽癌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汉族鼻咽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80例湖南籍汉族鼻咽癌患者和291例湖南籍汉族非肿瘤对照组进行CDH1基因-160C/A SNP检测.比较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CDH1基因-160C/A多态的CC、CA、A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56(55.7%),103(36.8%),21(7.5%);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78(61.2%),102(35.0%),11(3.8%);(χ2=0.597,P=0.440),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显著性地提高鼻咽癌的发病危险(OR=2.96;95%CI:1.12~4.81);携带A等位基因与鼻咽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联性(OR=3.07;95%CI:1.88~5.02).结论 CDH1基因-160C/A多态性可能与汉族鼻咽癌发病的遗传易感性及鼻咽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国东部地区人群APEl/Ref-1基因启动子-141T/G遗传变异与脑胶质瘤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 SequenomSNP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检测中国东部766例胶质瘤患者(241例胶质母细胞瘤,284例星型细胞瘤l~3级,241例其他胶质瘤)和824例非肿瘤对照组的APEl/Ref-1-141T/G多态性。并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数比(ORs)和95%可信区间(CIs)。结果APEl/Ref-1基因启动子-141T/G多态性与胶质瘤之间无明显联系。组织学分层分析结果提示等位基因G显著降低胶质瘤风险(OR=0.80,95%CI=0.65~0.98,P=0.032)。与携带TT个体相比,携带-141GG基因型的个体患胶质母细胞瘤的风险低(OR=0.54,95%CI 0.34~0.87,P=0.012)。结论APE1/Ref-1启动子特异遗传变异可能调节个体胶质母细胞瘤而非其他类型胶质瘤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苏南地区汉族人群MT2A-838G/C和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碱基淬灭探针技术检测103例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的MT2A基因-838位点和MCP-1基因-2518位点基因型分布及基因频率,并评价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MT2A 3种基因型GG、GC、CC的频率分别为52.17%、36.96%、10.87%和50.49%、36.89%、12.62%(P>0.05),等位基因G、C的频率分别为70.65%、29.35%和68.93%、31.07%(P>0.05);MCP-1 3种基因型AA、AG、GC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15.22%、52.17%、32.61%和20.39%、44.66%、34.95%(P>0.05),等位基因A、G的频率分别为41.30%、58.70%和42.72%、57.28%(P>0.05)。结论: MT2A-838G/C及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苏南汉族人群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秋波  张蕴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600-1602
目的研究辽西地区汉族人群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2518A/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6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无血缘关系的150例AMI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5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CP-1的基因型;ELISA法检测AMI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MCP-1的水平。结果 AA、AG、GG 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位基因A、G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MCP-1水平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病例组内不同基因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P-1-2518A/G基因多态性与AMI的发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辽西地区人群AMI的遗传易感基因,但这种联系可能和传统危险因素协同存在。  相似文献   

17.
刘顺达  张华 《疑难病杂志》2008,7(12):714-717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与宁夏地区人群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2例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MS组)和4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血清及脑脊液(CSF)MCP-1水平。结果MS组GA、GG、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7%、34.4%、21.9%,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6.3%、43.7%,对照组GA、GG、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5%、35.0%、17.5%,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8.8%、41.2%。2组各基因型及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血清MCP-1含量(63 pg/ml±13 pg/ml)明显高于MS组(38 pg/ml±20pg/ml)(P<0.05);对照组脑脊液MCP-1含量(152 pg/ml±40 pg/ml)明显高于MS组(105 pg/ml±32 pg/ml)(P<0.05)。结论MCP-1可能参与了MS的发病过程,急性期血清及脑脊液MCP-1浓度降低是MS一个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