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生的机理和处理方式。方法:选择2006~2008年术中术后发生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患者9例,共9眼,术中术后发生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后采取药物治疗及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水囊抽吸术或白内障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分析主要指标:术前最高眼压、用药后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短、UBM等结果。术中发生2例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经及时输甘露醇后好转,术后7例采取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是抗青光眼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正确的治疗可以避免严重后果发生,而玻璃体水囊抽吸术或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笑蓉  田瑾  郭葆青  同西龙 《吉林医学》2014,(21):4677-4678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患者144只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前房延缓形成46只眼,占总数的32%。其中低眼压性浅前房42眼,占浅前房数的98.1%;高眼压性浅前房4眼,占浅前房数的1.9%。结论:滤过过畅、滤过泡漏、脉络膜脱离、睫状环阻滞为前房延缓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冯延琴  宗巧梅  边红莉 《吉林医学》2010,31(36):6893-6894
<正>恶性青光眼又称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多见于内眼手术后,发病机理主要为晶状体或玻璃体与水肿的睫状环相贴,后房的房水不能进入前面而向后逆流,并积聚在玻璃体内或玻璃体后。玻璃体腔容积增加,推挤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导致整个前房变  相似文献   

4.
葛红卫 《中外医疗》2016,(26):85-8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112眼青光眼行滤过术进行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4月)。观察96例112眼青光眼滤过术发生原因眼数所占的比例。结果30例32眼发生浅前房。滤过过强的眼数有27眼,占总比的(24.11%),脉络膜脱离的眼数有18眼,占总比的(16.07%),结膜瓣漏水的眼数有22眼,占总比的(19.64%),恶性青光眼即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眼数有25眼,占总比的(22.32%),睫状环阻滞与瞳孔阻滞的眼数有20眼,占总比的(17.86%)。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前及术后控制眼压,一旦发生滤过术后浅前房,针对发生原因,合理治疗,大多数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3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41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后发生浅前房41眼(10.6%),其中滤过过强22眼(53.7%),结膜瓣渗漏14眼(34.1%),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7.3%),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2眼(4.9%).37眼通过药物治疗前房恢复,4眼手术后前房恢复.结论 术前有效控制眼压、术中保持前房深度、注意伤口缝线的松紧、术后及时对症处理并发症是预防浅前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不同类型青光眼146例(177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45例(79眼)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 本组177眼中术后发生浅前房79眼,占44.68%。其原因滤过过强55眼,结膜瓣漏水5眼,脉络膜脱离9眼,虹膜睫状体炎7眼,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3眼。其中57眼保守治疗、22眼手术治疗恢复前房。结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滤过过强是主要原因,应术前控制眼压,术后密切观察,针对不同病因做出相应治疗以及时恢复前房。  相似文献   

7.
郝风芹  张杰  朱玉广  王杰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9,31(3):196-198,F0003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发生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7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160例16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缓解后,40例(40眼)经UBM检查,发现有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5例(5眼)临床前期眼检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和UBM分别测量这组病例急性发作时和发现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的眼压和前房深度,并进行SPSS10.0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眼压(50.8±5.6)mmHg,临床前期眼压(15.7±3.2)mmHg,急性发作期前房中央深度(1.662±0.235)mm,发作缓解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眼压(8.3±3.5)mmHg,前房中央深度(1.573±0.180)mm。UBM图像分析示急性发作缓解后睫状体脱离。17例,脉络膜脱离23例。结论急性发作眼及临床前期眼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皆可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主要原因可能与眼压大幅快速下降有关。UBM在急,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前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  相似文献   

8.
前房延缓形成或消失是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一般认为术后5天前房不恢复或浅前房以及恢复后又消失者称为前房延缓形成。作者对21例30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病例,针对病因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30眼,男7例10眼,女14例20眼。年龄皆为40岁以上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1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例12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3例5眼。因脉络膜脱离所致术后浅前房5眼,占本组病例16.67%;滤过过强20眼占66.67%;结膜瓣破裂,房水渗漏3眼占10%;睫状环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2眼占6.67%。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导致角膜水肿、周边虹膜前后黏连、白内障、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及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最终导致手术失败.本文作者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20例(22眼)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徐晓萍  许霞  周宏健  周艳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6):480-480,482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18眼青睫综合征患者均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丝裂霉素涂布,联合植入透明质酸钠凝胶或T-Flux,术后观察眼压、前房反应情况、视力、视野及疾病复发情况.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15.78 3.64 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使用抗青光眼药物)25.51 8.74 mmHg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随访期间有1眼眼压升高,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示滤过泡瘢痕化.无浅前房发生.1眼前房积血,术后第2天完全吸收.术后低眼压共8眼,经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除1眼黄斑水肿视力下降外,余视力均无变化.有5眼随访期间复发,按照青睫综合征治疗后好转.结论 非透性小梁手术对于需手术治疗的青睫综合征效果好,并发症少而轻.  相似文献   

11.
翟渊超 《中原医刊》2009,(19):51-52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患者52例57眼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52眼,约占91.2%,包括滤过过畅37眼,脉络膜脱离7眼,结膜瓣渗漏8眼、恶性青光眼1眼,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治疗5眼,约占8.8%,包括结膜瓣渗漏3眼,脉络膜脱离1眼,恶性青光眼1眼,术后前房形成良好。结论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主要为房水引流过畅、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术前应有效控制眼压,选择合理术式,术后浅前房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少数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继发性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发生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160例(16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发现,40例(4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继发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5例(5眼)临床前期眼检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测量急性发作前后和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的眼压和前房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作缓解后无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组的眼压为(12±5.2)mmHg(1mmHg=0.133kPa),中央前房深度为(1.662±0.235)mm,发作缓解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组眼压为(8.3±3.5)mmHg,中央前房深度为(1.373±0.180)mm。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组眼压比无脱离组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组的前房深度比无脱离组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急性发作眼及临床前期眼在降眼压过程中皆可能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眼压过低或前房深度变浅,高度怀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可能,其主要原因可能与眼压大幅度快速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之原因及处置措施之研究。方法:对50例69眼青光眼患者术后形成浅前房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后25例28眼形成浅前房,发生率40.6%,包括滤过过强15眼(53.5%),结膜瓣渗漏4眼(14.3%),脉络膜脱离3眼(14.7%),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例(3.5%),其中药物保守治疗27眼,手术治疗1眼,视力及前房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后浅前房形成主要原因是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及脉络膜脱离等,正确诊断与及时处置能实现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A超活体结构测量检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 ,以了解PACG和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晶体相对位置的量化关系。方法 :应用A超检测急闭青、慢闭青和正常眼各 2 8例 5 6眼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7例 8眼术前的活体眼前节结构 ,并对其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ACG前房浅 (2 0mm左右 )、眼轴短 (2 2mm左右 )、晶体较厚 (4 7mm左右 )、晶体相对位置靠前 (0 197左右 ) ,可以作为诊断PACG的客观指标之一。急闭青与慢闭青比较、急闭青中同一患者的急发眼与临床前期眼比较 ,前房更浅、晶体相对位置更靠前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前房最浅 (1 5mm左右 )、眼轴最短 (2 1mm左右 )可以作为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A超活体结构测量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发生、诊断及判定预后方面有重要的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旭 《吉林医学》2011,32(26):5453-5455
目的:探讨Nd:YAG激光(钇铷砷石榴石激光)周边多孔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Nd:YAG激光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经常规药物治疗及中央后囊膜YAG激光切开无效的4例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施行YAG激光周边多孔(三孔)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治疗。结果:4例患者经Nd:YAG激光周边多孔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后,当天眼内压均能降至接近正常范围,前房加深,角膜水肿大部分消退,短时间联合药物治疗一周后停用药物,4例患者眼压完全处于正常范围。随访7~34个月,所有病例眼压稳定,视力提高,未见持续眼前段炎性反应及后段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结论:Nd:YAG激光周边多孔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术简易安全,是治疗Phaco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214例279眼不同类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45眼进行原因分析及疗效观察.结果 本组279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45眼(16.13%).浅前房发生主要原因是滤过强26眼(57.78%),脉络膜脱离10眼(22.22%),结膜瓣漏水8眼(17.78%),睫状环阻滞1眼(2.22%).经保守治疗1~10 d前房恢复36眼(80%),手术治疗前房恢复9眼(20%).结论 青光眼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大部分经非手术治疗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又称恶性青光眼或房水迷路综合征,是由Von Graefe于1869年首先提出。其起病急,发展快,严重危害视功能和眼球结构。传统的缩瞳剂会加重病情,而睫状肌麻痹剂联合降眼压滴眼液,静脉点滴高渗剂,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对约50%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有效[1],对药物治疗5  相似文献   

18.
钟凌 《重庆医学》2006,35(7):645-645
目的探讨睫状沟内人工晶体眼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睫状沟内人工晶体眼继发青光眼病例进行周边虹膜切除,对其中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有玻璃体溢出的4例同时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并于术前、术后观察其视力、前房、眼压等情况。结果8例病例发生青光眼时均有瞳孔阻滞,其中4例有人工晶体前瞳孔区的玻璃体嵌顿;1例伴发人工晶体瞳孔央持。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全部病例术后前房、眼压均正常,有效率100%。结论睫状沟内人工晶体眼发生青光眼原因主要是瞳孔阻滞,切除嵌顿于瞳孔区的玻璃体,并行周边虹膜切除,可有效解除瞳孔阻滞,达到抗青光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效果.方法:对27例(27眼)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无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及恶性青光眼发生.术后前房积血5眼,浅前房10眼,经治疗积血吸收,浅前房恢复.术后1周视力提高18眼,有24眼(88.89%)不用药物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结论:对局部及全身联合应用降眼压药物眼压仍无法控制的青光眼,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可缩短病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各类型青光眼50例62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8眼,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眼压低而前房不恢复或极浅主要原因:有无术后结膜伤口渗漏,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眼压高浅前房发生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针对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予药物保守治疗,前房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深度,必要时手术治疗。结论:小梁切除术降压效果肯定,易发生浅前房,术前将眼压降至正常范围,术中坚持精细手术技巧:仔细缝合切口,可以减少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