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7例;将收缩压≥150 mm Hg或(和)舒张压≥90 mm Hg判断为血压未达标,将入选患者分为血压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收集两组高盐饮食、规律锻炼,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资料;检测外周血白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9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39例(40.21%),血压未达标58例(59.79%)。血压未达标组患者中男性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盐饮食、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受教育程度、规律锻炼的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未达标组患者规律用药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前服药数量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未达标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龄、体质量指数偏高、吸烟史、高盐饮食、合并糖尿病、总胆固醇偏高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规律用药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偏低,应针对男性、高龄、体质量指数偏高等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远程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上海市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系统中的高血压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门诊血压检测组,家庭血压自测组,远程血压检测组共3组(各60例),12周后观察并对比各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12周后远程监测组SBP、DBP、应答次数[(133.6±9.0)mm Hg、(86.8±6.7)mm Hg、(37.6±4.4)次]远优于家庭自测组[(141.2±11.3)mm Hg、(90.7±4.9)mm Hg、(18.1±2.4)次]和门诊监测组[(141.9±9.0)mm Hg、(91.1±4.8)mm Hg、(9.7±2.8)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程监测组血压达标率(91.25%)分别与家庭自测组(77.5%)和门诊监测组(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应用远程血压监测可明显提升血压控制力度、血压达标率及应答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血压控制过高易发生再次出血,血压控制过低易发生脑缺血而梗死。本研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的理想目标值,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2017-01-01-2019-06-30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先后依次分成A、B和C3组。术后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血压(blood pressure,B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控制血压维持CPP A组在90~100mm Hg,B组在70~89mm Hg,C组在50~69mm Hg,观察血压控制A、B、C组发生再出血及脑梗死情况。结果 108例中,A组36例,控制血压为150~170/90~110mm Hg,发生再次脑出血6例,发生脑梗死0例,出血率为16.67%;B组38例,控制血压为120~140/70~90mm Hg,再次出血0例,发生脑梗死0例;C组34例,血压控制在90~119/60~70 mm Hg,发生再次出血0例,脑梗死7例,脑梗死发生率为20.59%。各组间出血率和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的理想目标值是120~140/70~90mm Hg,能有效维持脑灌注压正常水平,血压过高致脑过度灌注,易发生再次出血,血压控制过低致脑灌注不足,易发生脑缺血梗死,控制血压在理想值范围对有效防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再出血和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AHC(硝苯地平、阿替洛尔、氢氯噻嗪、卡托普利)阶梯剂量联合用药降压方案中各种药物联合用药达标量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将接受NAHC阶梯剂量联合用药降压方案治疗2周以上的439名2、3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氢氯噻嗪作为每位患者降压基本药物,每日服用6.25mg;其他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和应用特点随血压、脉搏变化的情况进行阶梯剂量增减:硝苯地平3.75、7.5、10、15、20、30mg/d,分3次服用,阿替洛尔3.125、6.25、12.5、25、37.5mg/d,分1~3次服用,卡托普利3.125、6.25、12.5、25、37.5mg/d,分1~3次服用。记录所有患者的最高血压值、首诊血压值和入选当日血压值,观察血压控制水平和用药剂量。结果全部患者用药后当日血压值基本控制在收缩压123~136mm Hg、舒张压79~86mm Hg的正常或正常高值水平。男、女性2、3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当日血压值与最高血压值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男性3级比2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多下降了19mm Hg,舒张压多下降了11mm Hg;女性3级比2级高血压患者分别多下降了35和17mm Hg。男、女性3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当日血压值与最高血压值相比,收缩压与舒张压亦均下降,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氢氯噻嗪为固定剂量外,其他药物联合用药达标量均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增加,且各种药物的联合用药达标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结论患者血压分级越高,降压效果越明显。血压分级与联合用药达标量正相关,联合用药时应酌情减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庆市杨家坪地区高血压患者对家庭血压监测的认知和行为现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重庆杨家坪)就诊的7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填写,根据填写结果记录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家庭血压监测的情况,并比较不同患者间其家庭血压监测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726例研究者中回答舒张压和收缩压上限值正确的分别仅为86例(11.85%)和64例(8.82%),而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上限值认为是140 mm Hg和90 mm Hg的分别可达51.79%和41.32%。在家庭血压测量频率中,1次/周测量所占比例最大(36.09%),其次为1次/天(34.71%);测量时间中,大多数患者均在出现症状时才测量(39.39%),其次为起床后1 h(16.25%);一般患者在就诊时提供平时监测的所有血压数据给接诊医生(46.09%),部分患者从未提供(36.09%),少数患者提供异常或正常数据;大部分患者对待监测的血压数据从不记录(51.79%)。结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对待家庭血压监测的认知极为贫乏,且关于家庭血压监测的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贯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7例.使用自制的调查表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现场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计算体质量指数,根据血压水平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调查患者中血...  相似文献   

7.
王纬 《现代保健》2014,(29):10-13
目的:探讨年龄对血压晨峰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查体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60岁组148例和〈60岁组172例。所有患者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血压晨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岁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60岁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发生率53.4%明显高于〈60岁组的41.9%,血压晨峰值(33.1±18.1)mm Hg明显高于〈60岁组的(27.1±15.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高血压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是引起血压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与血压晨峰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姝 《时尚育儿》2018,(3):189-190
目的:了解乐山市门诊高血压病人家庭自测血压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调查我市门诊高血压病人家庭自测血压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对h患者基本情况、血压自我监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病人知识知晓率低,自测血压行为不佳,部分病人虽然能够定期监测血压,但在对血压计的认识以及测量方法上仍存在较多问题.结论:应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使病人能够有效而准确地监测血压,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压控制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入院后均静脉泵注乌拉地尔,发病48 h内两组患者设定的血压目标值分别为:观察组收缩压130~140 mm Hg、对照组收缩压170~ 180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宝山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索提高控制率的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3个社区603例高血压患者,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检,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平均值为(137.4±13.6) mm Hg,舒张压(DBP)平均值为(85.5±7.9)mmHg,46.4%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18.9%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均达标.与血压控制不良组相比,控制组的平均年龄小,城镇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病程平均时间较短,临床并发症(冠心病、卒中和糖尿病)的比例较低,空腹血糖水平低,腰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进入主效应模型的为患病时间、居住地(城镇和农村)、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和腰围.结论 目前血压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体重,并重视各类并发症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城市和农村高血压患者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长期管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控制率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精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云南4个城市和4个农村为调查点,35岁及以上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收集基线人口学信息、血压、身高、体重、吸烟等信息。2018—2022年管理随访并收集相同信息。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将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量值作为连续变量进行分析,拟合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血压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 254例高血压患者中,农村及城市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分别降低了16.56 mm Hg及16.49 mm Hg;舒张压降低了5.65 mm Hg及2.97 mm Hg;经调整后,居住在城市(OR=2.155,95%CI:1.915~2.425)、初中及以上(OR=1.231,95%CI:1.072~1.414)、服用降压药(OR=2.351,95%CI:2.083~2.655)是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P<0.05)。农村及城市患者血压控制率从基线16.3%、23.1%分别增加至47.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受教育程度、吸烟及饮酒情况、高盐饮食情况、规律锻炼情况以及冠心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心率、规律服药情况、血脂水平、空腹血糖、尿酸水平。出院时测量血压,将收缩压≥150 mmHg、舒张压≥90 mmHg定义为血压未达标,分为血压达标组和血压未达标组,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患者出院时血压水平,将39例患者归入血压达标组,58例患者归入血压未达标组。血压未达标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饮酒史、吸烟史、高盐饮食比例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规律锻炼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比例、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史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未达标组患者心率、总胆固醇、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规律服药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病程、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血压自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效果及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社区医院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患者入组时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然后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高血压药物治疗,家庭干预组患者进行家庭血压自测的培训,嘱咐患者进行家庭自测并记录结果,每周由专职护士电话随访血压控制情况,监督血压自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家庭自测的要求,每月门诊随访测血压。6个月后全部患者进行第2次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血压变异性的改变。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 DBPV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干预组干预后24 h SBP、24 h S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干预组患者总体血压达标率为82.8%,明显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自测的培训,使之养成家庭监测血压的习惯,能有效增强高血压控制,改善血压变异性,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水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高血压控制不达标因素及对策探讨.方法 对272例经反复治疗血压仍不达标的患者采取问卷式调查方法分析不达标原因,观察针对性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血压控制不良因素为:服药依从性差(76.47%),高血压防治知识缺乏(39.34%).缺乏血压监测(45.22%),不良生活方式(40.81%),经济能力差(15.81%),合并其他疾病(26.84%).有针对性治疗后,血压显著改善.血压控制率提高(P<0.01). 结论 针对血压控制不良因素治疗高血压对血压达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奚雪梅  吴建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462-446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与不同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某院收治的2型糠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200例,根据收缩压分为> 140 mm Hg、≤140 mm Hg、≤130 mm Hg、≤120mm Hg4组,分析2型糠尿病合并高血压4组患者1年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结果 收缩压>140 mm Hg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显著高于收缩压≤140 mm Hg、≤130mmHg、≤120mm Hg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收缩压≤140 mm Hg、≤130 mm Hg、≤120mmHg时,3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收缩压≤140mm Hg更可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用药依从性,降低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对自愿加入综合干预组的无锡市华庄社区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干预,开展问卷调查、持续强化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体格检查、个体化用药指导、定期血压监测以及血生化检查等指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5.93±11.63)mm Hg和(86.12±9.36)mm Hg,均低于干预前的(145.01±12.58)mm Hg和(93.16±8.38)mm Hg(P〈0.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1.71%、90.24%和84.15%,较干预前的62.20%、71.95%和63.41%提高(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良好,提高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坚持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 (LVH) 的关系,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患者 90 例,行超声心动图和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BPM),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分为 EH 伴 LVH 组 (n=37)、EH不伴 LVH 组 (n=23) 和对照组 (n=30),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动态血压各参数和 LVMI 的相关性.结果:(1) 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LVMI,EH 伴 LVH 组 〉EH 不伴 LVH 组 〉 对照组 ;(2)LVMI 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结论: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水平、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曲万云 《保健医苑》2011,(10):10-11
<正>自我监管好血压是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保健举措。如果一位高血压患者,不能自我严密的监测血压,而是依靠医生门诊每周或每月,甚至更长时期偶测1次血压,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血压控制达标(低于140/90毫米汞柱)就是一句空话。因为老年高血压特点之一就是波动性很大,一天之内血压高低相差可达40~8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调查门诊高血压病人服药和家庭自测血压依从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门诊高血压患者(30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期间选取150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发现有大多数患者是不在家测量血压,并且不懂得测量血压的方法,另选取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期间选取150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家庭自测血压护理,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达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掌握正确及时间方法测量比例分别为1000例(67%)、1001例(67%)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掌握正确方法及定时测量血压患者1490例(99%)远高于对照组1200例(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高血压病人中实施家庭自测血压护理,能够全面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血压异常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和9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的24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24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日间SBP变异性高于单纯高血压组[(15.84±4.56)mm Hg(1 mm Hg=0.133 kPa)比(14.21±4.29)mm Hg],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5±8)%比(9±11)%,(7±6)%比(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增高及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与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