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冯一 《健康向导》2013,(2):30-31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D1、D2、D3、D4和D5五种化合物形式。维生素D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密切,其中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的作用最突出。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原,在受到中波紫外线(波长270~300纳米)照射后,这些维生素D原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一直以来,人们都知道维生素D和骨骼健康密切相关,能维持血清钙和磷的浓度,维持骨骼健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还对维持正常免疫功能、胰岛素分泌、胎儿发育和心血管功能等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意义,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对该药物药理作用、血药浓度安全范围、临床应用现状等予以阐述。结果维生素D受体(VDR)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除了调节人体钙磷代谢和骨质钙化外,对全身各组织细胞都有广泛作用,与多种重要疾病有着密切关系。25(OH)D3血浆浓度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在预防治疗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其血浆浓度的低下又预示者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结论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无论在药理学、治疗学还是临床诊断方面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25(OH)D3血药浓度检测纳入常规医学检查指标有助于临床疾病诊断和预防及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8例SLE患者为SLE组,42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慢性肾炎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析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补体C3水平的相关性,评估维生素D水平与肾损害的关系.结果 SLE组维生素D水平为(13.3±6.2) μg/L,显著低于慢性肾炎组的(21.4±9.7) μg/L和对照组的(20.8±9.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合并狼疮肾炎(LN)患者维生素D水平为(9.8±6.1) μg/L,显著低于SLE组未合并LN患者的(15.9±7.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712、-0.682、-0.769,P<0.05),与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0.608,P< 0.05).结论 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活动度及肾损害明显相关,维生素D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不仅是钙磷代谢的调节剂,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儿童及其生命后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很多证据表明儿童期维生素D缺乏与1型糖尿病(T1DM)相关.维生素D活性产物1,25-(OH)2D3通过对各种细胞因子的影响,在局部胰腺损伤中调节Th1/Th2的平衡;并作用于树突状细胞(DC),抑制DC的分化、成熟和激活,引起不同致病性CD4+T细胞的功能受损,对T1DM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胰岛自身抗原的影响.1,25-(OH)2D3类似物(Ro26-2198)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阻止T1D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肝硬化分级相关性.方法 收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健康对照者30例,监测血清25-(OH) D3水平,并计算Child-Pugh积分,分析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与病情相关性.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25-(OH)D3水平分别是(38.23±12.47),(63.33±13.58),(86.14± 16.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积分呈负相关(r=-0.363,P<0.05).结论 低水平维生素D或是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95例,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203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134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58例).比较三组患者25-(OH)D3浓度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DR组25-(OH)D3浓度为(7.53±1.34)μg/L,PNDR组为(7.89±1.56) μg/L,NDR组为(9.08±1.47)μg/L,PDR组25-(OH)D3浓度低于NPDR组,而NPDR组25-(OH)D3浓度低于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因变量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高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25-(OH)D3浓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相关性(P<0.05),25-(OH)D3是其保护因素(OR =0.781).结论 25-(OH)D3浓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严重程度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利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是第二甾体类激素,它除了调节机体的钙和骨代谢外,还参与免疫系统的分化与调节.1,25-(OH)2D3是通过与它的特定受体--维生素D受体相互作用来实现它的大部分基因效应的,抗原呈递细胞和T细胞是它作用的靶细胞,它的作用主要是诱导产生基因耐受性树突细胞,抑制致病性T淋巴细胞,促进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生.1,25-(OH)2D3及其类似物已经在许多实验模型中被证明能够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这是一个复杂和丰富的研究领域,可能让我们发现一种新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和钙防治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病学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维生索D和钙对防治乳腺癌有作用。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有望成为抗癌新药。本文综述了维生索D和钙对防治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T2D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是从糖脂毒性到炎症学说,人们对其认识正逐步深化;维生素D的传统作用表现在调节钙磷代谢和促进骨质形成,随着多种细胞内1,25(OH)2D3受体的发现,维生素D在降低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危险方面的作用正日益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维生素D在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免疫和炎症调节中的作用予以综述,重点介绍维生素D与T2DM相互关系的生理学机制,并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方面解释人群实验中补充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防治效果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14 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入院产妇及其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产妇及其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情况,研究母婴间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27例产妇及155例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按产妇单胎、双胎及以上妊娠情况,新生儿性别,单胎、双胎及以上新生儿进行分组比较,同时对母婴间血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7例产妇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为(61.5±24.4)nmol/L,其中维生素D充足23例(18.1%),不足62例(48.8%),缺乏42例(33.1%);155例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为(63.1±21.1)nmol/L,其中维生素D充足43例(27.7%),不足66例(42.6%),缺乏46例(29.7%)。单胎新生儿较双胎及以上新生儿维生素D更为充足(32.7% vs. 18.5%, P=0.024),双胎及以上新生儿中维生素D缺乏者比例明显高于单胎新生儿(42.6% vs. 22.7%, P=0.024)。产妇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其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r=0.465, P=0.000)。结论本研究中产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处于不足水平,对妊娠期妇女开展25羟维生素D监测并相应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子代出现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
翟寒月  张鹏  苏玉文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598-1600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大约2.5%的人群罹患此病.紫外线光疗是治疗方法之一,可促使表皮产生1,25(OH)2D.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1,25(OH)2D及其衍生物通过其细胞核受体即维生素D受体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除了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外,1,25(OH)2D及其衍生物抗增殖及促分化的免疫调节作用正在被逐渐认识.它可能通过调节皮肤局部的免疫反应、抑制角质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分化从而有效地治疗银屑病.因此,进一步了解维生素D及衍生物在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更有效地治疗银屑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元市妊娠晚期妇女钙(calcium,Ca)及维生素D摄入情况及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11月在广元市妇幼保健院及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健康孕妇及其新生儿共计133对为研究对象。133例孕妇年龄,体重,孕、产次,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33例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元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通过膳食调查、了解妊娠晚期孕妇钙及维生素D摄入情况。测定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血清中,钙、磷(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0H)D]水平。结果本地区孕妇妊娠晚期日均钙摄入量为(320±210)mg/d,维生素D摄入量为(162±66)IU/d。所有研究对象均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对妊娠晚期孕妇钙和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RNIs)要求。孕母空腹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9.2±7.0)nmol/L,与新生儿脐血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5.1±8.6)nmol/L]呈正相关(r=0.94,P〈0.01)。孕妇妊娠晚期日均钙摄入量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0.299,P〈0.01)。结论广元地区孕妇妊娠晚期钙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孕母和新生儿钙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北京市城区老年妇女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体成分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绝经妇女400名,年龄中位数为67.8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全身体成分。结果血清25(OH)D平均为(14.4±5.7)ng/ml,维生素D与全身、髋部及双下肢的体脂百分比(PBF)显著负相关(r=-0.17~-0.10,P0.05)。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者全身、髋部和下肢的PBF高于维生素D适宜者;其中,全身PBF分别高7.4%和3.7%(P0.05)。结论北京城区老年妇女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而维生素D水平较低者的体脂和PBF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铜制剂治疗内蒙古地区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方法选取稳定期白癜风患者60例,共129片,随机分成2组:A组单用308nm准分子光治疗;B组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外用铜制剂治疗。每周1次,10次一疗程,共2疗程,每次疗程结束后拍照、疗效评价,记录结果。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在20次之后呈现统计学差异,B组的疗效优于A组。结论内蒙地区白癜风患者颈、躯干、四肢的非关节、非肢端及非骨隆起部位的白斑,应用308nm准分子光治疗时,有效率及显效率偏低,联合外用铜制剂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维生素D缺乏孕妇进行单次、单剂量肌注补充维生素D,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检测孕妇维生素D水平,将60例维生素D缺乏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干预组孕妇在其36~38孕周时,进行一次性肌注维生素D37.5mg(30万单位),分析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产时(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血清25-(OH)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P<0.05);干预组新生儿的血清25-(OH)D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P<0.05)。干预组孕母和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53,P<0.05);对照组孕母和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也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孕妇、新生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普遍比较低,单剂量肌注补充维生素D3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孕妇及其新生儿维生素D的状况有效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脂维生素组、高脂组、维生素D组、对照组各10只。4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C反应蛋白(CRP),并分离各组大鼠的主动脉、肝脏和心脏组织做HE染色。结果:对照组和维生素D组的大鼠体重一直处于增加状态,对照组的体重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001)。4周末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维生素D组和高脂组的心脏重量均有所降低(P〈0.0001),维生素D组的心脏重量虽然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间大鼠心脏与体重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两比较,高脂维生素组与高脂组和维生素D组的大鼠心脏与体重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高脂维生素组的TC、TG、LDL、HDL、IL-1、IL-6、IL-17和CRP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组和对照组(P〈0.05)。HE染色高脂维生素组有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高脂组有斑块但是没有高脂维生素组典型,维生素D组没有斑块但是可见平滑肌紊乱。结论:给予大鼠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可以简单有效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调查慢性肾脏病(CKD)1~3期患者25(OH)D水平,探讨25(OH)D的影响因素,为CKD患者早期进行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9例CKD 1 ~3期患者25(OH)D水平,采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微量清蛋白、尿钙等.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25 (OH)D的影响因素.25(OH)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9例CKD患者25(OH)D水平中位数11.0 μg/L,全距3.0 ~ 39.0 μg/L,维生素D不足者占28.1%(25/89),缺乏者占68.5%(61/89).CKD1~3期各期间25(OH)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25(OH)D与激素使用、校正钙、促甲状腺激素、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与总蛋白及白蛋白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校正钙、白蛋白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KD 1 ~3期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校正钙、白蛋白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妊娠期妇女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及25-羟维生素D3的差异,并探讨血清微量元素、25-羟维生素D3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52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532名正常妊娠期妇女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钙、铁、锌、镁、铜含量及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孕前体重和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孕期增重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含量为(78.02±17.39)mmol/L,低于对照组,血清铜含量为(25.05±6.51)mmol/L,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实验1h血糖异常的孕妇25-羟维生素D3值低于血糖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妊娠期妇女的血清微量元素及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及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Mechanisms and Functions of Vitamin 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