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微创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分析32例(32只眼)微创选择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情况。结果:随访1~3个月,术后3个月裸眼/矫正视力0.3-0.5者8只眼(25%),0.6-0.9者17只眼(53.1%),≥1.0者7只眼(21.9%),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无足够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5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利用分割碎核法进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42眼占76.4%,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前房出血,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虹膜后黏连.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有效的手术方式,强调术中减少对虹膜骚扰,术后观察眼底及时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16只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囊膜残存的患者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中采用闭合式后房灌注,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中眼内压维持稳定,未发生眼球塌陷,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较术前不同程度的提高,无视力下降者.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是矫正视力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吴燕 《现代养生》2013,(22):20-20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白内障疾病的患者82例(合计105眼),采用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后,视力为0.5—0.9为28眼(26.7%);视力大于1.0为73眼(69.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手术治疗,患者视力恢复快,临床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术联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70例(13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PCCC术联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对照组予以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PCCC术。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视力水平、手术前后后囊浑浊情况和术后近期(14天内)、远期(6个月内)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后囊浑浊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后囊浑浊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近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远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PCCC术联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疗效优于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PCCC术,且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病人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对34例56只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包括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观察、术后处理和术前后的健康指导。结果 34例56只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意外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有效的手术配合,术后正确的处理和术前后的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本文对20例21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认为,掌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处理并发症,对恢复视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瞳孔区机化膜原位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复杂型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3例37只眼复杂型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发障原位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后囊膜切除孔径面积变化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矫正视力,其中≥0.3者28眼(75.7%),人工晶状体正位者33眼(89.2%),人工晶状体轻度倾斜4眼(10.8%)。术后6个月,后囊膜切除孔径增加3眼(8.1%),维持不变21眼(56.8%),减少13眼(35.1%)。无视网膜脱离。结论后发障原位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复杂型后发性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64 469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5例,感染率为0.023%;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切口>3.2mm、手术时间>30min、前房无注入抗菌药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手术(或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等复杂的白内障手术、曾接受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是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避免植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结束时前房注入抗菌药物等相应措施,以降低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张志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94-1494
目的:评价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年龄50~96岁的老年性白内障4800例510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周~12月,观察其效果。结果:术后视力:无眼底病的4720眼,视力在0.5以上者4610眼(97.67%),术后视力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3820眼(80.93%)。术后并发症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时间的缩短而明显减少。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轻及视力恢复快的优点。手术效果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而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对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9例76眼实施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于术后3个月了解患者视力、屈光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脱盲率为94.7%,脱残率为39.4%;60.5%的患眼屈光度偏差值在±0.50D以内;随访3个月未出现晶状体后囊混浊,未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人工晶状体移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增加了植入晶状体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64 469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5例,感染率为0.023%;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切口>3.2mm、手术时间>30min、前房无注入抗菌药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手术(或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等复杂的白内障手术、曾接受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是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避免植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结束时前房注入抗菌药物等相应措施,以降低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正> 儿童无晶状体眼是指那些因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或外伤所致晶状体囊膜破损、晶状体皮质吸出或吸收造成术眼或伤眼无晶状体。这些患儿大多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坚持戴镜而导致弱视、斜视。为使这部分患儿恢复较好的视功能,我们从1992年4月~1994年6月共进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207例,其中对12例18只儿童无晶状体眼施行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屈光度为-7.1~-22.40D的30例(52眼)高度近视的患者行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眼压等,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52例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屈光度为0.25~1.50D之间,平均值为0.531±0.394D。92.6%患者术后屈光度在预期1.0D以内,有3例6眼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经过积极治疗,3~5d恢复正常。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104例13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5眼与对照组52例68眼,观察组给予患眼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眼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眼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及黄斑水肿发生率、两组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角膜水肿、玻璃体出血、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08%、4.62%、3.08%,对照组分别为13.24%、16.18%、16.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0、4.716、6.466,均P<0.05)。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观察组0,对照组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P<0.05)。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和黄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78.46%、13.85%,对照组分别为58.82%、32.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6.368,均P<0.05)。结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期视力改善效果好、黄斑水肿发生率低,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24眼接受ICL植入术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比较其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透明晶状体性状的改变.结果 12例2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改善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状况,术前眼压(14.26±2.13)mm Hg(1 mmHg=0.133 kPa),术后1年眼压(14.79±2.77)mm Hg(P>0.05),术后眼压稳定,术后ICL与透明晶状体存在裂隙,随访期间未见并发性白内障、慢性色素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手术效果确切,预测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刘敏  董嫱 《现代保健》2012,(28):101-102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25例(34眼)2岁以前已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的无晶体眼患儿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包括虹膜分离及虹膜拉钩的使用、后囊膜撕开或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悬吊式人工晶体缝线固定等技术,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34只眼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1周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主要有高眼压、残留后囊膜混浊、虹膜后粘连、人工晶体前纤维膜形成、人工晶体偏斜等,观察6个月无眼后节并发症,但尚需长期观察。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2岁以上儿童无晶体眼的最佳方法,安全可靠,但需要掌握处理复杂情况的显微手术技巧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林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56-6357,636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某院收治的被确诊为硬核白内障患者56例,其中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本38例,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18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d、3周、3个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5),且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水肿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确切,容易操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贫困地区应用隧道式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联舍超声乳化注吸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336例(336只眼)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联合超声乳化注吸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d。3d视力在0.5以上分别为240只眼(71.4%),265只眼(78.8%)。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结论 隧道式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联合超声乳化注吸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好。术中创面组织损伤及切口小,术后反应轻,创口愈合快,减轻了术后散光,视力恢复快,并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白内障,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6例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86例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占82.17%;0.1-0.4者7.34%,<0.1者10.49%;286例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膜混浊、一过性高眼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操作的熟练和规范,对常见并发症原因及表现有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