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比淮安市互助献血与普通自愿无偿献血血液在献血前筛查结果和献血后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两种不同献血类型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在献血前分别对3207例互助献血与58264例普通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征询、体检、初筛;在献血后分别对2165例互助献血与54920例普通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血液检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献血类型在献血前征询、体检、初筛中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互助献血组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自愿无偿献血组;献血后两种献血方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高,仍应是无偿献血的主体力量,亲友互助献血在献血前应加强征询、体检化验,只能作为一种紧急缺血时的临时补充.  相似文献   

2.
李彩莲  余文潮 《现代保健》2014,(14):114-116
目的:分析2013年肇庆市1149份不合格血液检测人群分布特点及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献血人群检测合格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149份检测不合格血液来源于肇庆市中心血站2013年1-12月无偿献血采血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合格血液的献血者性别、献血方式、献血类型和献血者职业特征及血液学HBsAg、Anti-HCV、Anti-HIV、Anti-TP和ALT 5项检测指标不合格情况。结果:男性献血者23 494人,检测不合格985人(4.19%);女性献血者10 842人,检测不合格164人(1.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73,P=0.0000)。非互助献血33 553人,检测不合格1107人(3.30%);互助献血783人,检测不合格42人(5.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9,P=0.001)。个人献血7319人,检测不合格298人(4.07%);单位献血27 017人,检测不合格851人(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3,P=0.0001)。不同职业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6,P=0.0000)。血液学检测指标HBsAg+190人,Anti-HCV+46人,Anti-HIV+可疑11人,Anti-TP+151人,ALT+751人。结论: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方式、献血类型和献血者职业有关,ALT+、HBsAg+和Anti-TP+是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人员构成和血液安全性差异. 方法 统计2012年长沙地区互助献血群体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学历构成及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进行对比. 结果 互助献血人群年龄和学历构成比较均匀,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以18~35岁的年轻人为主,学历越高,献血意愿越强;互助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 结论 互助献血存在的血液安全隐患更大,应当适度控制.  相似文献   

4.
杨重旺 《健康研究》2014,(4):455-456
文章随机抽取自愿无偿献血者和互助献血者各100例,调查其对互助献血的认可度及再次献血意愿,了解互助献血对献血者献血意愿的影响,为无偿献血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互助献血员状况及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无偿献血员的招幕及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门设计的调查表,选择南京市各大医院参加互助献血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398人,其中首次献血占74.6%;高中及以下者占60.5%。无偿献血知识和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占47.7%。愿意继续参与无偿献血者占62.3%,有献血经历的人中44.6%愿意成为固定献血者。结论南京地区首次献血者比例远高于固定自愿献血者,且对献血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明显偏低。应加强对献血知识和临床用血方面的宣传,通过正确引导,逐步提高固定无偿献血者比例,以提高无偿献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金华地区互助献血与无偿献血在献血前筛查结果、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数及献血后初复检5项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两种不同献血模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在献血前分别对4976例互助献血与27647例无偿献血者进行征询体检、初筛等献血前筛查,合格后再献血;在献血后分别对3187例互助献血与25694例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初复检5项血液检测,所得数据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互助献血组在献血前征询体检初筛不合格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献血过程中献血不良总反应程度及献血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献血后互助献血组初复检ALT、HBs Ag、TP及合计5项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献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高,作为无偿献血的主体力量,仍应是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互助献血作为一种紧急缺血时的补充,应在征询体检及初筛等方面加强限制,建立长效的无偿献血机制是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攀枝花市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模式的利弊,为机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1089人次机采血小板献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采互助献血者476人次复检不合格率3.15%,自愿机采献血者613人次复检不合格率0.82%,前者明显大于后者(χ^2=8.107,P〈0.01),其中抗-TP不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379,P〈0.005)。机采互助献血中初次献血率达71.64%(341/476),自愿机采献血中初次献血率仅0.98%(6/613),两种献血者的初次献血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616.180,P〈0.001)。结论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小板紧缺的状况,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东莞市固定献血点和流动献血车全血采集情况,为招募、采集低危的固定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东莞市固定献血点和流动献血车献血者年龄、性别、学历、献血量以及血液复检淘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东莞市无偿捐献全血人群中:18—35岁人群在流动献血车献血高于固定献血点,36—45岁及46—60岁献血人群固定献血点高于流动献血车(P〈0.05);在两种献血地点男性献血者均高于女性(p〈0.05),中小学学历献血者比率均高于大中专以上献血者(p〈0.05);无偿献血400ml比率在不同献血地点均高于300ml及200ml(P〈0.05),献血400ml比率流动献血车高于固定献血点(P〈0.05);流动献血车复检淘汰率3.13%,高于固定献血点复检淘汰率1.92%(P〈0.05)。结论流动献血车无偿捐献全血是主要的血液采集方式;18~35岁、男性、中小学文化者是无偿捐献全血人群的主体,应强化流动献血车的优点,改进不足,保证血液采集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互助献血和无偿献血的血清学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探讨互助献血的风险。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符合献血条件的1 834例互助献血者以及217 323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了血液采集和留取ETDA抗凝样本,进行ALT、HBsAg、Anti-HCV、Anti-HIV、梅毒共5个项目的初复检。结果互助献血(8.67%)的总阳性率要高于无偿献血组(6.31%),但两组的AL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互助献血组的HBsAg、Anti-HCV、梅毒均高于无偿献血组。结论无偿献血群体的血清学安全指标优于互助献血组,是血源性传播疾病较低的低危人群,应该是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群体;对互助献血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后,能确保其安全指数与无偿献血等同,可作为无偿献血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刘伟  樊晶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11):1540-1543
目的:探究献血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对无偿献血认知度及宣传招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对微信平台预约及成功捐献血小板献血者2 914名(观察组)及同期自发到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献血者2 900名(对照组)进行无偿献血认知度调查,回顾性分析血液中心2018年7月~2020年7月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志愿者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知识评分(42.76±2.85)明显高于对照组(35.72±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8月~2020年7月单采血小板人次2531名,相对2018年7月~2019年7月增长560.8%;2019年8月~2020年7月重复单采血小板人次38名,复采率相对2018年7月~2019年7月增长15.4%。结论:献血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可提升无偿献血认知程度,提升招募效果及单采血小板重复率。  相似文献   

11.
朱旭云 《药物与人》2014,(10):365-366
目的:通过我站自愿无偿献血现状,分析如何招募低危固定献血者,建立一支稳定的献血队伍,确保所采集的血液安全、充足。方法:通过我站献血人群结构,寻找一套适合铜仁市无偿献血招募的长效机制,使越来越多的初次低危献血者转变为固定献血者。结果:低危固定献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基本能满足我市无偿用血(我市近几年用血量以10%以上速度递增),使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得以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玉林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统计分析,了解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寻找预防措施,指导无偿献血工作。方法用Morden 2000血站管理系统统计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玉林市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献血次数、献血量等人群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年间玉林市无偿献血144 563人次中共发生献血不良反应771例,反应率为0.53%。首次献血者反应率高于再次献血者,男性献血者高于女性献血者,200m L献血者高于400m L献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不同年龄段的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献血者的性别、年龄、献血量、献血次数等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是建立和巩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长沙地区近两年来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状况及了解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血液浪费,为推动无偿献血健康发展和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的无偿献血者资料,对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情况以及血液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本市无偿献血率比例逐年增长,献血者中18~25岁比例较大;男性献血者明显高于女性献血者;本科以上学历献血比例较高;在职业明确的献血人群中职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献血比例较高。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5.34%,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2.13%、1.37%、0.78%、0.91%、0.34%。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科学有效的献血招募策略,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选择先进的检测策略,在献血前健康征询、献血前初筛、献血后血液检测各环节严控把关,以保证血液资源充足和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rrjk》2017,(16)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与护理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站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中抽选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实施人性化服务与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再次献血意向。结果 :观察组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再次献血意向的献血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服务与护理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增加献血回头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中实施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遴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天津市血液中心接收的300例无偿献血者,均实施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根据结果分两组——对照组(结果不合格)、观察组(结果合格);比较两组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评估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梅毒、HbsAg、ALT异常、血红蛋白、乳糜血)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观察组穿刺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献血招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中开展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可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节约资源,并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在实际检查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判情况,血液中心需以献血者实际情况为准进行预判,并结合血液检查结果准确判定献血的可行性,同时可提高献血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增强献血招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东胜地区无偿献血自愿者ALT异常与年龄、性别、肥胖的关系,为制订出更为合理并适合当地献血人群ALT活性的筛选标准。方法将血液筛查仅单纯ALT异常(乳酸脱氢酶紫外动力学法检测ALT〉40 U/L)的街头无偿献血自愿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大小,以28为界,分为肥胖和正常:采用x~2检验分析比较2组的ALT异常率。结果 ALT〉40U/L者,BMI≥28组有167人(19.30%)、BMI〈28组有313人(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8.0,P〈0.01)。结论东胜地区肥胖献血者ALT异常率远高于正常献血者;对肥胖献血者献血前做ALT筛查可减少血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泰安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与HIV抗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泰安市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与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加强安全输血。[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标本HIV初复检均采用ELISA法及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认。梅毒阳性者再用TPPA进行检测。[结果145679例献血者中,检测梅毒抗体阳性者82例,阳性率为0.18%;艾滋病抗体阳性者24例,经山东省HIV确认实验室做WB确认,23例为HIV抗体阴性,假阳性率为0.002%,1例为抗-HIV1阳性。[结论]梅毒抗体阳性率在男女闻无差异(P〉0.05),初次献血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多次献血者(P〈0.01),街头献血与集体献血的梅毒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对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为进一步强化无偿献血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4年10月在湖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干预实施前后无偿献血意愿和无偿献血知识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献血知识知晓率、再次献血意愿占比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其中干预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献血意愿占比明显高于高中文化以下者、年龄≥35岁者明显高于35岁者、个人自发献血者明显高于单位组织献血者、有献血史者明显高于无献血史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献血意愿,有利于无偿献血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2010~2013年濮阳市无偿献血状况,为濮阳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无偿献血信息管理系统,从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献血情况(献血类型、血型分布、献血次数)统计分析濮阳市2010~2013年无偿献血情况。结果濮阳市无偿献血者男女性别比例为2:1;年龄在35~45岁之间的无偿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达40.32%;学历:初中及以下者所占比例最高,为42.39%;职业:农民献血比例最高,达26.43%;我市无偿献血以献全血为主,达93.03%;血型分布情况为B〉O〉A〉AB;首次献血比例33.09%。结论我市35岁以下人群献血比例较低,献血一次后未再次进行献血人群比例较高,所以应在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普及的同时,着力提高无偿献血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再次献血者比例,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保证充足有效血源。  相似文献   

20.
蚌埠市大学生无偿献血5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大学生5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为确保医疗用血安全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检测无偿献血大学生和普通献血者5项感染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密螺旋体(TP)],并对5项感染指标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大学生献血组与普通献血组相比,5项感染指标总阳性率较低,ALT,抗-HCV和TP3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率较低,是获取安全血液的主要保障,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