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无临床症状患者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120例240眼,均无视网膜临床症状,均行FFA检查,同时按照2014年《糖尿病视网膜诊断治疗指南》中推荐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检查患者散瞳后眼底照相及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眼底情况。采用指南规定的临床分期标准对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期。将按照指南推荐的DR诊断方案设为对照组,指南诊断方案联合FFA检查诊断方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DR诊断结果的差异性。分析FFA在助诊老年糖尿病DR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结果分别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54例108眼vs 12例24眼,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58例116眼vs 90例180眼,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6例12眼vs 16例32眼,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各2例4眼。观察组检出D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FFA对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无临床症状眼底视网膜病患者的DR检出率明显提高,对于无眼底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蓝糖尿病患者视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T2DM)组108例,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40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68例,与42例健康对照(NC)组比较。铜显色法测定血清FF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ox-LDL-C,对视网膜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R组与DM组、NC组比较;血清FFA、oxLDL-C明显升高,(P〈0.05)。T2DM组为整体,有无视网膜病变为因变量,FFA、oxLDL-C及其他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LDL-C、FFA-C、oxLDL-C和病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FFA、oxLDL-C是DR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后眼底荧光造影(FFA)联合虹膜荧光造影(IF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于该院治疗的PRP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80例(148眼),所有患者均行基础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FFA联合IFA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行基础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FFA联合IFA检查对视网膜及眼底周围血管的影响情况。结果 IFA检查结果显示148眼中出现24例非增生性虹膜改变,19例增生性虹膜病变,4例青光眼,101例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FFA检查结果显示,148眼中出现30例视网膜无灌注区,53例视网膜内出现了新生血管,40例出现了黄斑水肿,21例玻璃体积血;裂隙灯未能发现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IFA检查较裂隙灯更为灵敏(χ~2=7.364,P0.05)。结论 FFA联合IFA在PRP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以来,我们应用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80例(321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0例(321眼),男79例,女101例f年龄29~80岁,平均60岁;病程2~30a。1型糖尿病(DM)21例,2型DMl59例。DRⅢ期208眼,≥Ⅳ期者113眼。治疗前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眼底广泛渗漏伴毛细血管无灌注≥2个视盘直径(PD)者行全视网膜光凝。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图像分割法对糖尿病患者眼底图像中视网膜血管的分割结果,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图像,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采用图像分割法对其眼底图像中的视网膜血管进行分割与提取。结果图像分割法对于正常和病变眼底图像中视网膜血管的分割均较完整,与眼底图像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图像相比,分割后的视网膜血管更清晰、精确。结论图像分割法对糖尿病患者眼底图像中视网膜血管的分割效果良好,有利于DR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该院完成FFA检查的T2DM患者87例(174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FFA图像特征并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其诊断和分期准确性。结果 174眼中FFA检查诊断为DR者135眼(77.59%),其中非增生性DR 38眼(28.15%),增生前DR 41眼(30.37%),增生性DR 35眼(25.93%),糖尿病性黄斑病为16眼(11.85%),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5眼(3.70%);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FFA检查诊断灵敏度为94.20%,特异度为86.11%,阳性预测值为96.30%,阴性预测值为79.49%,准确率为92.53%,一致性Kappa值为0.779;FFA检查和临床诊断对DR分期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A用于DR早期诊断不仅准确率较高,同时还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4例66只眼,2型糖尿病(T2DM)无DR患者组20例32只眼,T2DM DR患者组39例46只眼,行PRP治疗组19例20只眼被纳入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乳头旁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PRP治疗后视乳头旁RNFL厚度(117.5±15.9)μm与DR组(118.7±18.7)μ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DR中明显增厚,PRP治疗后增厚明显。结论 DR行PRP治疗后近期RNFL无明显变化,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将92例DM患者的眼底病变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NDR)、背景期(BDR)、增生前期(PPDR)及增生期(PDR)4期,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测20例正常对照(NC)和92例DM患者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依据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NDR、BDR组与N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PDR、PDR组与N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有斑块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的血流速度均比无斑块组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DR程度的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呈明显升高趋势;颈动脉粥样斑块导致同侧眼血流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徐寒松  孔德明  向慧 《山东医药》2011,51(36):112-113
目的观察通脉糖眼明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CRP、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通脉糖眼明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 DR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通脉糖眼明胶囊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同时收集同年龄健康者50例为正常组,治疗组予通脉糖眼明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CRP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DR患者TNF-α及CRP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1);治疗8周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通脉糖眼明胶囊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通脉糖眼明胶囊能有效降低DR患者TNF-α及CRP水平,从而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观察及评价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微循环血流密度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患者50例(100眼)作为NPDR组,选取同期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100眼)作为NDR组以及健康者50名(10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OCTA对所有受试者行双眼扫描,利用自带软件进行视网膜自动分层,观察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黄斑区浅层血管(SCP)、黄斑区深层血管(DCP)、脉络膜血流(CBF)、黄斑中心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及差异,分析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及NDR组比较,NPDR组BCVA值增大,SCP、DCP、CBF降低,CRT、FAZ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脂及增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造影及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按年龄、血脂及年龄与血脂分组,对203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造影及微量蛋白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冠状动脉四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LM)受累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严重,24h尿微量蛋白定量高;TC异常组与TC正常组相比,CAG、FFA及24h尿微量蛋白定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血脂进行交叉分组对比分析,TC正常高龄组较TC异常低龄组冠状动脉四支血管病变及LM受累多,DR严重,24h尿微量蛋白定量高。结论 TC降低不能改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及微量蛋白尿特征随增龄而改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形态学变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将其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0例,90眼)和DR组(90例,90眼)。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90名(90眼)作为对照组。均行IVCM检查,比较三组角膜中央神经纤维密度(CNFD)、角膜神经分支密度(CNBD)、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NFL)。结果 IVCM检查见NDR组和DR组的角膜神经纤维的数量及分支较对照组减少,走行僵直。NDR组和DR组的CNFD、CNBD和CNF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R组的CNFD、CNBD和CNFL水平显著低于NDR组(P<0.05)。结论 IVCM检查能够快速、无创、精准地检测出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纤维的早期改变,可为DR的预防、早诊断、早干预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厚度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水肿情况及与荧光渗漏和视功能关系。方法: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TA)对18例(25眼)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扫描并对其厚度进行定量测量,并与荧光造影结果及视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TA检查可清晰的观察到DR患者黄斑区的形态改变;矫正视力负对数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DR患者黄斑区毛细血管渗漏与组织再吸收失衡是引起黄斑水肿的关键因素,黄斑水肿是导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RTA检查可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提供客观和精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MD)患者对侧眼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确诊的无其他眼部疾病的单侧wetAMD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单侧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tCNV)45例,另选取眼部检查正常的门诊健康体检者75例(75眼)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并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定研究眼的视盘参数、GCIPL厚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价单侧wetAMD患者对侧眼GCIPL厚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单侧wetAMD患者对侧眼和对照眼的GCIPL厚度分别为(79.02±6.66)、(80.95±6.42)μm,单侧wetAMD患者对侧眼的GCIPL厚度低于对照眼(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吸烟、饮酒、合并糖尿病及tCNV的单侧wetAMD患者对侧眼GCIPL厚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β=-0.198)、糖尿病(β=-0.200)和tCNV(β=-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顺义空港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T2DM患者582例1164眼,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及眼科就诊的健康者176例342眼为正常对照(NC)组。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分为DR临床前期组(NDR组)、非增生期DR组(NPDR组)、增生期DR组(PDR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受试者视网膜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及全周360°RNFL厚度。结果 与NC组比较,其他三组DM病程、FPG、HbA1c升高(P<0.05),NDR组上方平均值(SA)、全周360°RNFL平均厚度(mean360°)降低(P<0.05),NPDR组SA、下方平均值(IA)、鼻侧平均值(NA)、mean360°降低(P<0.05),PDR组SA、IA、NA、颞侧平均值(TA)、mean360°升高(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DM病程、FPG、UAlb、HCY、TG、SA升高(P<0.05),IA、mean360°降低(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在不同分期为阈值时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180例(357眼)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直接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 免散瞳眼底照相在以中、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以上分期为阈值的检查中,敏感性均>85%,特异性>95%,Kappa>0.8.讨论 免散瞳眼底照相是筛查早期DR的一种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DR患者76例141眼行分次全视网膜光凝和黄斑区局灶性光凝。术前,术后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等。结果术后随访6~28个月,出现角膜损伤1231眼(87.2%),玻璃体出血1眼(0.7%),视网膜大血管损伤13眼(9.2%),视野缺损93眼(65.9%),黄班水肿加剧24眼(17.0%)。结论倍频Nd:YAG激光治疗DR中并发症的出现与疾病的程度,激光计划的制定,激光参数的选择,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操作者的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AT1R)基因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用PCR-DdeI酶切法检测52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DR(+)及68例不伴视网膜病变者DR(-)的基因型。正常对照40例。结果 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间AT1R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DR(+)组突变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显著性高于DR(-)组及对照组(P<0.05);增殖型DR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高于单纯性DR组,DR发生危险因素分析病程、果糖胺、收缩压进入方程。结论 AT1R基因参与DR的发生,而与DM无关。AT1R突变基因可能促使DR发生。  相似文献   

19.
DR患者76例141眼行分次全视网膜光凝和黄斑区局灶性光凝。术前,术后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等。结果术后随访6~28个月,出现角膜损伤1231眼(87.2%),玻璃体出血1眼(0.7%),视网膜大血管损伤13眼(9.2%),视野缺损93眼(65.9%),黄班水肿加剧24眼(17.0%)。结论倍频Nd:YAG激光治疗DR中并发症的出现与疾病的程度,激光计划的制定,激光参数的选择,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操作者的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20.
温如泉 《糖尿病新世界》2023,(4):188-190+194
目的 探讨DR与CT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早期骨质与血管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东营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X线DR平片与骨密度仪器进行检测,并进行螺旋CT检测。观察比较不同检测方式对糖尿病足及骨质改变、血管改变的诊断情况。结果 CT检查的检出率为100.00%,DR检查的检出率为9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检查大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钙化与狭窄符合率分别为55.81%、45.46%,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骨端骨质破坏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病理性骨折的符合率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R与CT对糖尿病足进行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血管及骨质改变检出中CT的优势更为显著,参考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