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同时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msvs153.11±20.10ms,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些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来讲,由于易于固定,起搏阈值低等优点,右心室起搏常将起搏电极置于心尖部,但长期随访发现,心尖部起搏可改变心室激动顺序,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造成二尖瓣反流、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研究发现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左室功能的保护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有利,由于右室流出道起搏靠近His束,电活动近似正常生理状态,可使左右心室电-机械活动更协调,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并保护心功能,因此,右室流出道起搏是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已往永久起搏器电极为被动式固定电极,主要靠头部翼状电极固定于右室心尖部,脱位率高。正常心脏收缩顺序为间隔部扩部到心底部最后到心尖部,以维持正常心功能,而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正常心肌收缩顺序从而导致心脏组织及电学重塑,不仅左右心室不能同步收缩,而且心室自身收缩运动也不协调,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心功能,患者出现所谓的起搏器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临床、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为起搏电极植入部位提供参考。方法入选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病因为高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时无严重基础心脏病和心脏扩大,心功能正常,安装起搏器到随访时间大于5年,起搏比率80%。比较起搏器置入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心功能和临床状况等指标。结果研究共入选82例。两次评估相隔的平均时间是8.7年(104.4个月)。植入起搏器后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均0.001),而左室舒张末内径无明显改变。有4例(占4.87%)出现了心室重构且伴有心功能分级恶化,其中3例为植入起搏器后发生前壁心肌梗死,1例为2型糖尿病。未发生心室重构的患者均没有临床心力衰竭症状。结论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正常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一般不会发生心室重构及临床心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植入起搏器患者及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时心电图Tp-Te(T峰-末)间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及无心脏病史者,测量心电图V2、V3、V4导联的Tp-Te间期,分别比较植入起搏器组与健康成人组、右室电极位于室间隔组与心尖组、单腔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以及双心室起搏组与单腔右室起搏组心电图Tp-Te间期。结果植入起搏器组较健康成人组Tp-Te间期明显延长(P<0.001),右室电极位于室间隔组与心尖组Tp-Te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单腔右室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Tp-Te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双心室起搏组Tp-Te间期较单腔右室起搏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植入起搏器可能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Tp-Te间期不能作为起搏器右室电极固定位置以及单、双腔起搏器选择的参考因素,双心室起搏可提高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右室双部位起搏电生理学和血液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右室流出道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右室双部位起搏位点为右室流出道或间隔部及右室心尖。其实,右室流出道起搏在国内已有开展[10],只是右室流出道作为心尖部起搏失败而选择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但其应用亦显示右室流出道起搏有良好的电(心电呈RS型)及临床效果。吴印生等[11]对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研究,并与心尖部起搏对比,结果表明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每搏心输出量(SV)、每搏心输出指数(SVI)、心输出量(CO)及心输出指数(CI)均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增高,详见附表。与国外报道相似[12]…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15例。所有患者均为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VVI型起搏器60例,DDD型起搏器55例。按最终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比(Cum%VP)分为3组:A组Cum%VP<50%(34例),B组Cum%VP≥50%~<100%(38例),C组为完全心室起搏,即Cum%VP=100%(43例)。通过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行运动耐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利钠肽(BNP)水平的检查,了解各组及不同起搏模式患者术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8个月,与术前比较,3组均有心功能恶化趋势,即LVEF、BNP均有降低、升高的改变,但A组的改变幅度最小,C组的改变幅度最大,B组介于两者之间;②VVI与DDD起搏相比,对心功能的影响无差异,VVI起搏患者心房颤动和脑栓塞发生率略高。结论:①老年患者在右室心尖部起搏情况下,随着Cum%VP的增加,心功能恶化程度增大;②VVI或DDD起搏模式不是影响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起起搏方式对起搏器置入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及心脏功能、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125例行起搏器置入患者,均置入DDD型起搏器,按心室导线固定部位不同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电图QRS间期、血浆B型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Ⅱ导联QRS间期、BNP、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时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均较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显著增大(P〈0.05),射血分数显著下降(P〈0.05),BNP显著升高(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右室间隔部起搏相比,心腔扩大,射血分数下降,BNP水平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9.
1.双腔起搏器的传导功能 双腔起搏器的心房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为右心耳.电极导线的头部被动固定在梳状肌中,心室电极导线植入部位为右室心尖部,电极导线的顶端被动固定在肌小梁中。由于双腔起搏器具有心房、心室的感知及顺序性心房、心室的起搏功能,因而能保持心房和心室先后顺序性收缩,使心房对心脏的辅助泵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除感知与起搏功能外,双腔起搏器尚有房室间的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
起搏器植入以来,右室心尖部起搏一直为传统起搏位置,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寻找更佳的起搏位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新的起搏部位研究主要集中在右室流出道、右室中位间隔、右室流人道、直接希式束、希式束旁及心室双部位起搏,现对上述几种起搏部位的电极固定位置、及其对心电、机械活动及对心功能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右室流出道起搏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室心尖部作为传统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位点,主要是因为电极容易放置及电极脱位率低。但是心尖部起搏属非生理性起搏,它使心室除极和机械收缩发生异常,从而导致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室收缩和舒张异常)和组织结构的改变。随着近年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及螺旋电极操作手柄的问世,使右室流出道起搏成为可能。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右室流出道靠近房室结、希氏束部位,在此部位起搏心室激动和收缩顺序趋于正常,从而能明显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目前右室流出道起搏尚处于临床实验阶段,且关于右室流出道解剖位点的确定,适宜患者群的筛选标准、监测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其长期效果及能否改善患者预后等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现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17年前右室心尖部植入单腔起搏器,9年前更换脉冲发生器,1年前于右室流出道再次植入单腔起搏器。因植入部位不同,心电图表现为2种不同形态、不同起搏频率的心室起搏图形。由于旧起搏器存在间歇性起搏不良的情况,所以出现两个起搏器交替性起搏心室的情况。在两个起搏器相继发出心室脉冲时,心电图会表现出双脉冲情况。针对此患者,将新起搏器的起搏频率调整至70次/分,这种交替起搏心室的情况被避免。  相似文献   

13.
由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置入右室心尖部容易,且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脱位率低,因此一直是目前国内起搏器置入时最常使用的导线。但少数患者因有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有退行性病变,心肌纤维化的存在往往使心尖部位达不到理想的起搏阈值。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射血分数(EF)值降低心力衰竭的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共有3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女性患者,因EF值降低心力衰竭植入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局麻下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在钢丝导引下送一根左室电极至心大静脉或侧静脉;另送一根左室电极至侧静脉或后静脉;再送心室电极入右室心尖部,分别连接脉冲发生器的心房、左室和右室孔。结果 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起搏参数满意,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12,24个月,1例患者出现导线移位和起搏阈值增高,患者心功能恶化。其他2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超声提示心脏缩小,左室EF升高,起搏器参数理想。结论对于EF降低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有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征的患者,经皮左室双电极行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安全、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双腔起搏器 (DDD起搏器 )的功能及心电图比单腔起搏器复杂 ,但具有更多的生理性功能和更佳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临床应用的数量及比例逐年增多。临床医师及心电图医师熟悉和掌握双腔起搏器心电图十分重要 ,其基础是了解DDD搏器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和间期。一、DDD起搏器概述1.植入。常规的DDD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 (起搏器 )配心房和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各一根组成。其中心房电极导线植入右心耳 ,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右室心尖部 (图1)。上述两个部位并不是理想的起搏部位 ,但由于有丰富的梳状肌 (右心耳 )及肌小梁 (右室心尖部 ) ,因…  相似文献   

16.
起搏器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不同,会引起心室除极顺序发生改变,而心电图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本文主要通过描述右室心尖部、右室间隔部、希氏束旁及希氏束等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形态、电压高低及电轴等的不同情况,分析比较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的特点,并结合影像学方法,为起搏器植入过程中电极的定位及术后电极位置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传统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室电极需要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室进行起搏,对于三尖瓣金属瓣置换术后的患者或存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传统右心室起搏会导致电极损伤或出现三尖瓣反流.Lin等[1]曾在狗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但这种起搏可引起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肌纤维紊乱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等左心室重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新的心室电极植入位点.我们通过冠状窦起搏心室,探讨心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学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因心律失常紧急采用漂浮电极导管行临时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电极导管放置部位,判定该方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经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即刻成功率达100%;从静脉穿刺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5.2±2.0)min,从电极置入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1.7±0.9)min;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发生率右室心尖部(2.9%)小于右室流出道(33.3%)(P=0.01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方便、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右室除颤电极导线通常放置于右室心尖部,但近来研究显示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会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另外,当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和/或除颤阈值较高时,需改变除颤电极导线的放置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而言,右室流出道放置除颤电极导线有一定的优势。现对右室流出道放置除颤电极导线的相关问题做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男性,30岁,因阵发性心悸,乏力伴反复发作头昏、黑矇2年入院。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于1991年1月4日在TOSHIBA SSH-16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引导下安置起搏器。经左头静脉插入心内膜起搏电极导管(CPI 4150—031530),以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观及肋下四腔观进行引导,清楚显示出电极导管由右房经三尖瓣口进入右室心尖部,遂将起搏电极导管置入右室心尖近室间隔部,心腔内心电图呈rS型,ST段抬高6mV。测起搏阈值为0.8V,心肌阻抗775Ω,体表心电图示电轴左偏—77°,QRS波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令患者咳嗽、翻身均无变化,便于左上胸壁埋入CPI公司Astra T_(?)型起搏器,起搏良好。三日后起床活动。出院前胸片示起搏电极位置及心腔内弧度适度,无扭曲、打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