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贝复济(bFGF)促进拔牙创早期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拔牙创早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只家犬拔牙创动物模型,拔牙后前5天,在一侧拔牙创局部喷涂贝复济,为实验组,每日三次(每次约含bFGF 300AU),另一侧不作处理为对照组。拔牙后0,5,7,10天测量创口面积,第7天和14天各处死一组动物作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拔牙后早期的创口面积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其创口内新骨形成数目比对照组多,成骨速度较对照组快。结论:贝复济(bFGF)具有显著促进拔牙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生长,有利于牙槽新骨形成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拔牙创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2.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拔牙后牙槽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实验组、对照组拔牙后即时、1、2、3和6月时牙槽骨骨密度的变化。结果:应用bFGF的实验组牙槽骨骨密度在1、2和3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拔牙后即时和6月时牙槽骨骨密度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拔牙后局部应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良好的促进拔牙创骨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脱钙人牙基质材料在埋伏牙拔除后促进骨组织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共40例埋伏牙拔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组:A组拔牙创直接缝合,为空白对照;B组拔牙窝内即刻植入脱钙人牙基质材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术后1周、1个月行局部数字牙片检查;结合临床检查进行比较,观察骨腔愈合及骨重建情况。结果:2组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月X线片检查,A组拔牙窝骨密度仍低于周围正常骨,B组拔牙创骨密度已与正常骨接近。结论:采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填入拔牙窝内的方法,骨诱导作用明显,能加速骨组织的修复重建,缩短了拔牙创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组成的成骨诱导剂对拔牙创愈合和牙槽嵴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家兔,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侧拔牙创内填入载有成骨诱导剂的明胶海绵,作为实验侧;左侧填入空载明胶海绵,作为对照侧。拔牙后第1、2、4、8、12周各处死10只动物,取双侧牙槽骨标本,拍摄X线片,并测量骨缺损区新骨密度;用组织学方法评价拔牙创愈合情况;并于12周时,测量拔牙区牙槽嵴高度吸收值。结果X线片骨密度测量显示:术后2、4、8、12周,实验侧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侧拔牙创内成骨现象较对照侧早,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更活跃。
12周时实验侧牙槽嵴高度吸收值小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组成的成骨诱导剂能促进拔牙创愈合,加速成骨和骨改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6例76颗中位前倾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按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剔除失访者,试验组38例38颗,对照组29例29颗。对照组按传统术式拔除,试验组使用微创术式拔除。术后4、6、8、10、12周随访,观察拔牙创骨愈合的时间,评价微创拔牙的效果。结果试验组10周内骨愈合33例(86.8%),10周后骨愈合5例(13.2%);对照组10周内骨愈合1例(3.4%),10周后骨愈合28例(96.6%)。拔牙创骨愈合的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短。经x^2检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3,P〈0.05)。结论微创拔牙较传统拔牙拔牙创骨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拔牙窝内填塞芦荟膏对牙槽窝骨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20只Wister大鼠,拔除左右上颌第一磨牙,建立拔牙窝动物模型.右侧拔牙窝中放入300g/L的芦荟膏作为实验组,左侧拔牙窝不放置任何药品作为对照组,观察拔牙窝愈合情况.于拔牙后第4、8、15、30、60d分5批处死大鼠,制取拔牙创标本,并行X线检查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X线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拔牙窝愈合较快,新骨形成速度及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拔牙窝愈合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30d时,实验组拔牙窝基本愈合,对照组仍可见明显的骨吸收陷窝,直至60d时拔牙窝基本愈合.结论 芦荟膏对大鼠拔牙窝的早期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可吸收型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植骨材料。方法:60例口腔骨缺损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可吸收型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对照组植入牛无机骨Bio-Oss颗粒。通过术前术后对体温、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ALT、AST、Bun、Cr),以及伤口愈合、骨愈合情况等指标的监测,对实验用植骨材料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实验组植入材料后6个月,无1例全身性异常反应,仅1例伤口有红肿,渗液,3周内伤口愈合。骨愈合情况:植入区的骨密度增高,骨愈合良好,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可吸收型羟基磷灰石可用于拔牙创及牙种植周围骨缺损修复,该材料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能加速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海绵填人拔牙创后胶原蛋白海绵对牙槽窝早期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建立兔拔牙模型,左侧拔牙创内植入胶原蛋白海绵为实验侧,右侧拔牙创为空白对照侧.拔牙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骨密度检测和组织学检查评价拔牙创牙槽窝愈合情况.应用SPSS12.0软件包对组间...  相似文献   

9.
骨形成蛋白复合骨拔牙创种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骨形成蛋白(BMP)复合陶瓷化牛骨(CeramicBovineBone,CBB)种植于狗的拔牙创内,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切片及X线显微分析等方法,对比观察了BMP复合骨和单纯陶瓷化骨在拔牙创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BMP复合骨的骨诱导性、成骨效率及骨成熟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陶瓷化骨,起到了促进拔牙创愈合,防止牙槽骨吸收萎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PHA对拔牙创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拔除右上颌中切牙后,棉球压迫止血,血凝块形成后于实验组拔牙窝的局部牙槽嵴周围及血凝块内注射PHA溶液,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所有兔子每隔2天注射一次,连续3次。于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每组分别处死3只兔子,行大体观察、影像学观察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剩余牙槽嵴相对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E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骨活动未见明显差异,但同期相比实验组拔牙窝内的新生毛细血管较对照组多;术后12周的Masson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骨中胶原的成熟度亦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PHA可以促进拔牙窝内毛细血管的新生,但对剩余牙槽嵴的保存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拔牙创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但关于它对口腔内拔牙创组织愈合和修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山羊拔牙创模型,分别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1000μ/ml),以及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处理创口,结果表明:bFGF具有显著促进拔牙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生长,有利于牙槽新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bFGF对拔牙创内源性BMP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BMP-McAb),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碱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百拔牙创愈合过程中骨形成蛋白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示:局部应用bFGF能刺激内源性BMP的合成和分泌,BMP促使 发化的间充质细胞向骨系细胞分化,从而诱导新骨生成,促进了拔牙创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小型猪拔牙窝愈合的基本特征,观察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分布规律。方法拔除小型猪相邻的两颗前磨牙,分别于拔除后即刻、4、7、14、30及60天处死动物,获取标本后脱钙,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的拔牙窝组织学变化。采用Image-ProAnalyzer 7.0图像分析系统对颊、舌侧骨板的成骨、破骨细胞进行计数分析。结果拔牙后第4天拔牙窝底部可见较多的破骨细胞;拔牙后第7天骨板内外侧已经有类骨质形成,破骨细胞向方迁移;拔牙后第14天成骨活动十分活跃,仅舌侧骨板还可观察到少量破骨细胞;拔牙后30天拔牙窝内已充满板层骨,哈弗氏系统丰富;60天后拔牙窝内组织学形态接近正常牙槽骨。结论小型猪拔牙窝愈合过程中组织学特征与人类及其它种属相似,但愈合速度更接近人类,小型猪是研究拔牙窝愈合及牙槽突改建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C57BL/6雌性小鼠拔牙创模型,观察第一磨牙拔除后的愈合过程。方法    采用自制器械拔除小鼠上颌第一磨牙,应用体式显微镜、Micro-CT及HE染色等方法观察并记录拔牙后1、3、7、10、14、21、28、35 d共8个时间点拔牙创软组织及骨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    小鼠拔牙后14 d拔牙窝表面软组织完全愈合;拔牙后7 d拔牙窝底部出现新生骨质,14 d时牙槽窝被新生骨质充填满,21 ~ 28 d时拔牙窝新生骨质继续改建,骨密度显著增加,35 d时新生骨质完成重塑改建。结论    本研究详细阐明了正常小鼠上颌第一磨牙拔牙创愈合过程的阶段特性及时间,为利用小鼠拔牙创构建各种疾病模型的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锂盐对大鼠拔牙创愈合过程中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取20只Wistar大鼠,拔除左侧上颌第二磨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从拔牙前7d起至拔牙后第3天每天腹腔注射LiCl,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NaCl。拔牙后3d、7d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定量分析新骨的形成,BrdU标记增殖细胞。采用Image-Pro Plus生物图像分析系统对增殖细胞及新骨量作半定量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牙后3d,拔牙创内间充质细胞增殖,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BrdU阳性细胞数为对照组的1.8倍,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拔牙后7d,拔牙创底部新生骨小梁生成,相对新骨量实验组为27.0%±6.5%,对照组为12.7%±5.1%,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大鼠拔牙创愈合中,前期给予锂盐可促进间充质细胞增殖,使新骨形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