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山东省滨州市不同时期白喉控制工作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1951-2008年白喉疫情、白喉类毒素疫苗接种率、人群免疫水平和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滨州市自1978年以来,已连续30年无白喉病例发生;自1970年规范实施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38年间,累计减少病例34 186例,减少病死病例2 325例,年均减少病例900例,年均减少病死病例61例;随着白喉类毒素疫苗的应用,尤其计划免疫实施后,白喉类毒素疫苗接种率持续在93.45%~95.67%,免疫成功率为93.63%~94.30%,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持续在89.40%~89.54%.结论 白喉类毒素疫苗预防接种是白喉综合防制的主要措施之一,滨州市人群白喉发病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海南省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白喉IgG免疫水平与白喉疫苗免疫史,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白喉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百白破(简称DPT)和白破二联(简称DT)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白喉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白喉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2008年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总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0.84%,2007年为82.49%,2008年各年龄组均高于2007年;最高为2008年的1~2岁组儿童,为94.64%,最低为2007年小学一年级新生4~5岁组,为70.79%,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2008年已完成3针DPT基础免疫的1~3岁组儿童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4.10%,完成4针者为94.67%,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2008年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接种了4针DPT疫苗和1针DT疫苗的儿童抗体阳性率为90.7%,DT加强前为60.91%,接种1周后达到94.12%,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加强接种DT疫苗2周后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6.15%;DT加强接种1~24周后检测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海南省1~7岁儿童白喉IgG抗体水平较高,已基本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达到了可控制白喉流行的水平;一年级新生DT加强接种非常重要,能迅速、有效提高儿童的白喉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棒状杆菌产毒株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在 15岁以下儿童中流行 ,发病率约占 90 % ,其中 1~ 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些年来 ,我国白喉发病率较低。我县自开展抗白喉免疫预防接种以来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自 1984年以来至今无 1例病例发生 ,说明白喉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为了解当前我县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实际情况 ,我们于 2 0 0 3年 5~ 6月份对我县部分人群进行了白喉抗体水平监测。通过监测 ,预测我县今后白喉发病动态 ,为紧急状态下及今后免疫策略决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有计划地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01、2003、2004年调查了临沂市10个县(区)0-39岁847人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 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77.80%和74.03%,阳性率均是0-4岁组最高,20-39岁组最低;山区县低于平原县和市区。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0.0997U/ml和0.0674U/ml,均是8-10岁组最高,20-39岁组最低。结论 临沂市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基础免疫的效果可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衰退而重新成为易感者,故应及时对成人加强百日咳、白喉的免疫,并在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区对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5.
临沂市健康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计划地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01、2003、2004年调查了临沂市10个县(区)0~39岁847人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77.80%和74.03%,阳性率均是0~4岁组最高,20~39岁组最低;山区县低于平原县和市区。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0.0997U/ml和0.0674U/ml,均是8~10岁组最高,20~39岁组最低。结论临沂市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基础免疫的效果可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衰退而重新成为易感者,故应及时对成人加强百日咳、白喉的免疫,并在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区对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曲靖市1035人健康人群进行白喉破伤风疫苗免疫史、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59.18%和70.54%,抗体阳性率以1~2岁组最高,16~20岁组最低;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T)分别为1︰17.92和1︰23.2;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之间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曲靖市健康人群小年龄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GMT较高,但随着年龄增大,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今后应重视大年龄组人群的白破二联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做好白侯、破伤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嘉兴市秀洲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嘉兴市秀洲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抗体水平和预防接种对针对性疾病发病的影响 ,于 2 0 0 2年在常住人口中随机抽取 0~、2~、4~、6~、8~、10~、15~、2 0~、30~、4 0~、5 0~ 6 0岁 12个年龄组人群 ,每个年龄组不少于 30人 ,采全血 3ml,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白喉抗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用试管凝集法检测百日咳抗体 ,并对百日咳、白喉不同阶段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不同年代百日咳、白喉发病情况  2 0世纪 5 0~6 0年代未使用疫苗 ,百日咳年平均发病率为118 12 / 10万 ,白喉年平均发病率为 12…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探讨影响白喉抗体的因素。方法 对0~,1~,5~,10~,15~,20~,25~,30~,35~,40~岁组人群进行白喉抗体检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石家庄市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98.53%,保护率46.22%,平均浓度1.85 IU/ml。百白破(白破)疫苗的末次接种时间和是否全程免疫是影响人群白喉抗体的重要因素,OR值分别为4.161和1.759。结论 石家庄市白喉防控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近期不会有白喉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宜昌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抗体水平,评价百白破三联疫苗及白破二联疫苗的效果,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对全市1~15岁健康人群开展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健康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有计划地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1998~2002年调查了河南省21个县(区、市)2~39岁3 510人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80.5%和77.9%,阳性率均是2~3岁最高,25~39岁最低;山区县低于平原县和市区。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0.101IU/ml和0.073IU/ml,均是8~9岁最高,25~39岁最低。结论河南省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基础免疫的效果可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衰退而重新成为易感者,故应及时对成人加强白喉疫苗的免疫,并在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对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1.
宜昌市自1993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对0~47月龄儿童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了七次十四轮强化免疫日活动及查漏补服活动,为了解宜昌市近年来儿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水平,于2010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对1 ~ 13岁3个年龄组共计507人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沂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个县区1 534名0~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 534人中抗体阳性1190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最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麻疹疫苗初种8~12月龄儿童188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麻疹疫苗复种5~7岁儿童186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初、复种疫苗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大年龄儿童及成人的麻疹抗体水平仅达到中低水平;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苗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13.
白喉是扩大计划免疫 ( EPI)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自开展计划免疫以来 ,宜昌市的白喉已得到有效控制 ,近 2 0多年来已没有病例报告。对人群进行白喉免疫水平监测 ,可了解人群免疫状况变化的动态规律 ,也可作为考核计划免疫工作状况的指标。根据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湖北省卫生防疫站关于免疫监测的指标及要求 ,于 1997年 6~ 11月在城区进行了人群白喉免疫水平血清学监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共监测 2 3 2人 ,分 4个年龄组 ,2岁~组 76人 ,7岁~组44人 ,12岁~组 5 5人 ,19岁~组 5 7人。1.2 监测方法对所选取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绍兴县健康人群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计划免疫工作现状 ,对绍兴县 0~ 6 0岁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现简报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 城乡各随机抽取 180人 ,分为12个年龄组 ,每组 30人 ,共 36 0人。但实际上麻疹检测 30 7人 ,百日咳检测 339人 ,白喉检测 344人 ,破伤风检测 343人。调查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静脉采血同时进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 ,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百日咳抗体 ,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白喉和破伤风抗体 ,试剂均购自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按说明书操作。2 疫苗调查接种率 ≤ 19岁人群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市健康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免疫水平。方法  1 999年在广州市 5个区 (市 )随机抽取 2~ 4岁 ,6~ 8岁 ,1 3~ 1 5岁 ,2 5~ 39岁 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 975份血液标本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 (ELISA)、间接血凝 (IHA)、凝集反应等免疫方法检测麻疹、白喉和破伤风、百日咳的抗体。结果 受检人群中的麻疹、白喉、破伤风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4 8%、89 1 %和 87 1 % ,前者的抗体GMRT为 1 388 2 8,后二者平均抗毒素分别为 0 1 3IU/ml、0 2 0IU/ml;百白咳抗体阳性率高达 97 6 % ,但抗体保护率 ( 44 2 % )及GMRT( 1 86 50 )较低 ;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广州市 2~ 39岁人群对麻疹、白喉和破伤风形成较好的群体免疫屏障 ;百日咳抗体水平低 ,需规范接种 ,确保有效免疫 ;为消除白喉流行的隐患和防止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应加强成人白喉和孕妇破伤风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免疫状况 ,为制订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3年抽取临沂市沂水县部分健康人群检测血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 [结果 ]检测 5 98人 ,白喉、破伤风抗毒素达保护水平的2~ 4岁、5~ 9岁、10~ 14岁均 >95 % ,2 5岁组 >88%。百日咳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2~ 4岁、5~ 9岁、10~ 14岁≥ 1∶64 2 ,达保护水平的均 >76%。 [结论 ]沂水县部分健康人群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和消除白喉的发生,自1980年以来,进行了白喉免疫、疫情及带菌监测.现将1980年以来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免疫水平监测 在全区范围内随机抽取2~4、5~7、8~10、11~14、15~19、20~岁6个年龄组的不同人群,采末梢微量血0.3ml,分高血清-20℃冻存.由青岛市卫生防疫站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白喉抗毒抗体≥0.0156IU/ml为阳性,为有保护水平.按《全国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规定进行锡克氏试验.对百白破三联制剂基础免疫全程后1个月以上的婴儿监测免疫成功率.1.2 白喉带菌调查 连续8年在全区范围随机抽取2~4、5~7、11~14、15~19、20~岁5个年龄组人群采咽喉拭子,常规方法进行白喉杆菌的分离.分离菌株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4年温州市健康人群百日咳和白喉抗体水平,为百日咳和白喉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温州市1 350名健康居民进行人口学特征及免疫史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百日咳Ig G抗体和白喉Ig G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对≥3岁且百日咳抗体浓度≥100 IU/m L的对象进行疾病史回顾性调查并估算百日咳感染率。对百日咳、白喉抗体水平在接种疫苗后衰减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36.52%(标化后47.87%),抗体浓度中位数为19.45 IU/m L,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36岁~组最高(56.35%,36.39 IU/m L)。3剂次以上百白破疫苗(DPT)接种率为95.80%,其对应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4.36%。接种疫苗0~3月后抗体阳性率为28.57%,10~12月后为10.71%,其浓度水平随时间推移在0~12月内呈线性相关(r=-0.22,P0.05)。由≥3岁且抗体浓度≥100 IU/m L对象所占的比例7.91%,估算温州市≥3岁健康人群百日咳感染率为49.30%;白喉抗体阳性率96.00%(标化后95.03%),抗体浓度中位数为0.13 IU/m L。新生儿抗体阳性率最低(82.50%),1岁~组婴幼儿最高(100.00%)。有含白喉成分疫苗免疫史者其抗体阳性率(或抗体安全保护率)、抗体浓度均高于无免疫史者(P均0.05)。接种DPT后白喉抗体持久性高于百日咳。结论温州市健康人群对百日咳易感性高,百日咳自然感染应是影响地区抗体水平的重要因素。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较高,儿童含白喉成分疫苗接种效果良好,成人含白喉成份疫苗的预防接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十四年无白喉病例地区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百白破混合制剂免疫覆盖率的逐步提高 ,人群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免疫屏障 ,全省已连续十四年无白喉病例的发生。但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传入和成人白喉发病的增多 ,尤其是我国目前成人白喉抗体阳性率较低的情况下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省人群白喉免疫现状、预测免疫动态 ,为白喉的免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自 1997~ 1999年对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进行了白喉免疫水平监测 ,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分别在监测点 (苏南、苏北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2~ 4岁、6~ 8岁、13~ 15岁、2 5~ 39岁四个年龄组各抽取30到 5 0人份采集指血 (…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7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9个区(县)1、1~4、5~9、10~14、15~19、20~24、25~29、30~34、35~39、≥40岁健康人群共2003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喉抗体。结果白喉抗体阳性率为60.26%,平均浓度为0.62IU/m(l国际单位/毫升)。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和免疫后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25~29岁人群抗体水平最低。结论预测北京市近期不会出现白喉流行。推荐成人每10年进行一次白类或含白类成份疫苗的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